当前位置:首页 期刊杂志

关于加强出版物内容质量管理的几点建议

时间:2024-05-19

吴文轩

摘要:内容质量是出版物质量的基础和灵魂。当前,出版单位虽然越来越重视出版物内容质量的建设工作,但内容质量问题依然时有发生。本文结合出版工作实际,从意识形态、制度建设、人才培养、规模控制、考核激励等方面,就加强出版物内容质量管理提出了五点建议,希望能够帮助出版單位开发制作更多高质量内容产品,进一步提升出版物内容质量管理水平。

关键词:出版物内容;质量管理;编校质量

出版工作是党的宣传思想文化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促进文化繁荣兴盛、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的重要力量。根据我国《出版业“十四五”时期发展规划》要求,进入新发展阶段,出版工作迫切需要更好发挥服务大局、统一思想、凝聚力量的重要作用,以多出优秀作品为中心环节,以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学习阅读需求为根本目的,为广大读者提供更加充实、更为丰富、更高质量的出版产品和服务。

出版工作为人民服务,最关键是要提高出版物内容质量,以精品奉献人民。可以说,内容质量是出版物质量的基础和灵魂,是出版单位核心竞争力的重要支撑。提高出版物内容质量,是实现出版业高质量发展的必然要求。

当前,各出版单位都非常重视出版物内容质量的管理工作,始终把出版物社会效益放在首位,把出好书放在首位,高度关注自身内容产品的质量建设。但不可否认的是,出版物内容质量问题依然时有发生。中宣部及各省质检中心,每年都会通过抽查方式,发现并通报一批内容质量不合格的出版物产品。在这些不合格的出版物中,有的是编校质量难以达标,有的是内容格调、品位方面有待提高,还有的甚至在方向导向、意识形态方面出现严重偏差,这充分暴露了一些出版单位在出版物内容质量的管理上还存在一定问题,这些问题已经成为当前内容生产工作中的难点、出版业务管理中的痛点、影响高质量发展的短板之一。为此,本文结合出版工作实际,坚持问题导向,对加强出版物内容质量建设提出了以下五点建议,希望有助于出版单位开发制作更多高质量内容产品,进一步提升出版物内容质量管理水平。

一、提高政治站位,牢牢把握内容生产正确方向导向

出版工作是党的宣传思想文化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促进文化繁荣兴盛、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的重要力量。在出版物内容生产工作中,出版单位要始终坚持以***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坚守意识形态安全这条底线,认真执行国家关于出版管理工作的相关规定,把好出版物的正确政治方向和出版导向,把意识形态工作的领导权、管理权、话语权、主动权牢牢掌握在自己手中,绝不给错误思想观点和不良文化提供传播渠道。在把好方向导向方面,建议出版单位都能建立起自己的编委会,严格落实“第一议题”的传达学习,对当前出版工作需把握的内容进行出版提示和要求,确保内容生产工作稳中求进,实现高质量发展。

筑牢编校质量制度体系,形成有力质量保障

做好内容质量管理工作,制度是基础。建议出版单位一是要按照国家《出版管理条例》《图书质量管理规定》《图书质量保障体系》等制度要求,根据本单位实际情况建立完善有效的图书质量保障体系,并严格检查各项制度落实执行情况。二是要增强风险意识,树立底线思维,严格执行重大选题备案制度、选题论证制度、三审三校制度、责任编辑制度等一系列图书质量保障制度。三是要灵活运用互校、互检、印前质检、印后专项检查等方式,加大内容质量自查力度和频次,制定规范的内容质量检查办法。四是要充分运用社会效益考核、质量奖惩措施及编辑分级管理等办法,不断健全质量保障机制,营造重视质量、重视编校的文化氛围。

守源头把关卡,淘汰低质选题,控制出版规模

提升内容质量,建议出版单位从选题策划源头抓起。一是要加强选题三级论证,重点论证选题质量,关口前移,从源头入手,严格淘汰低质量选题,对于作者层次低、书稿质量差、没有效益的选题要坚决淘汰、撤销。二是要严格控制跨专业出版、跨专业编校,慎重出版非本单位专业领域的出版物,不再承接与本单位选题方向不符,编辑人员专业能力难以把控驾驭的品种。三是要坚持规模适度量力而为,适度压缩出书规模,合理规划编辑校对人员工作量,努力使出书规模同本单位编校力量相适应,切实改变编校人员超负荷工作状况,使编辑有更多精力精雕细琢出版物内容质量。四是在与民营公司合作出版过程中,要着重从选题开发、市场定位、编辑队伍培训、营销队伍锻造四个方面开展深层次的全方位合作,在选题策划、稿件编辑、市场培育这三个方面牢牢把握话语权和控制权。

四、完善编校队伍建设,整体提升编校力量

做好内容质量提升工作,根本在人才培养,在队伍建设。建议出版单位要立志于高标准建设一支政治过硬、本领高强、求实创新、能打胜仗的内容生产队伍。一是要合理规划编制,加强人才培养引进,不断增加编校人员比重,切实提升整体编校力量。要加强对广大一线编校人员政治导向、文化素养、编校知识培训力度,引导编校人员不断完善知识结构,更新知识储备,进一步提升把关意识和编校能力。出版单位应当建立专业化传帮带机制、知识经验共享机制,推动知识和经验及时共享、有效传承,引导年轻编校质疑、求教,促进老编校、骨干编校解答、分享,充分整合利用社内知识资源,提升核心竞争力。二是要规范使用外审外校人员,形成稳定的高素质外审外校队伍,对重点书稿及专业性书稿进行审读,为提高出版物内容质量提供坚强外援支撑;三是要适度增加资金投入,夯实编校质量软硬件基础,及时为编校人员购买先进的校对软件等数字化辅助工具,以及相关业务工具书籍,使其成为编校工作的有益补充。

五、增强编校人员质量意识,进一步加大考核力度

编校人员要始终牢固树立质量意识、责任意识、精品意识,认真学习政策、标准、规范,大量涉猎、积累专业领域内的常识、知识,用心搜集、分析各种差错案例,养成一点一滴积累、逐字逐句辨别的编校习惯,练就过人的基本功,不断提高专业水平和素养,用更高标准、更严要求杜绝低级差错,守住质量底线。各出版单位要加大考核力度,提高出版物质量在各种考核评比中的分量,并把质量考核结果同绩效考核、职称评定、评优评先等挂钩,让质量意识渗透到出版物生产的各个环节,使质量管理贯穿出版物生产的始终。 要继续深化人事制度改革,建立和完善编校人才成长评价机制,形成有利于人才脱颖而出的良好条件和环境。

综上所述,出版单位要深刻把握出版业高质量发展新要求,坚持把社会效益放在首位,深入分析内容生产工作中存在的突出问题,在意识形态、制度、人才、规模、考核等方面进一步加强出版物内容质量管理,切实把好出版物政治导向关、内容品位关和编校质量关,这对于出版单位更好承担使命责任、参与市场竞争、实现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具有重要意义。

免责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