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期刊杂志

李四光:大地之子——李四光

时间:2024-05-19

杜承南 王峰洪

“我是炎黃子孙,理所当然地要把学到的知识全部奉献给我亲爱的祖国”说出这席铿锵有力,掷地有声豪言壮语的正是我国现代地质学的开拓者,当代卓越地质科学家——李四光。他为中国甩掉了“贫油”的帽子,创立地质力学理论,为中国原子弹、氢弹的研制成功作出了不可或缺的巨大贡献。

三更灯火五更鸡

1889年10月26日,湖北省黄冈县回龙山下张家湾有个男孩在一户贫寒人家呱呱坠地,这个刚出生的男孩取名李仲揆,正是新中国地质科学的奠基人、著名科学家李四光。父亲李卓侯是个私塾先生,在乡间的一座庙宇里办了个私塾。母亲姓龚,是个朴实善良的家庭妇女。全家人靠祖上留下的三亩地根本无法维持生计,还要靠父亲在私塾的微薄收入和母亲绩麻纺线补贴家用。李四光的父亲因和黄冈的革命党人交往密切,经常要离家躲避官府追查。父亲一走,李家就没了主心骨,一家老小在提心吊胆中艰苦度日。李四光的童年就是在这样的环境中度过的。

俗话说:“穷人的孩子早当家。”家庭的贫寒使李四光从小就懂得生活的不易和劳动的艰辛。他从五六岁起就帮着母亲干些力所能及的活儿:打柴、推磨、扫地、提水、拾麦穗……在家庭教育和农村环境的影响下,李四光孩提时代就养成了吃苦耐劳的习惯。

李四光对读书有着与生俱来的兴趣,从小勤奋刻苦。他把每天的时间安排得满满的,早饭前朗读和背诵书文;白天听父亲讲课、练毛笔字或写诗作文;晚上和哥哥一起复习白天的功课,常常通宵达旦,不知东方之既白。

李四光不仅勤奋好学,而且善于思考。有一次,老师在对子课上出了一道题:独角兽。同学们有的回答大马蜂,有的提出小壁虎,答案纷呈,五花八门,这时,李四光突然答道:比目鱼,同学们哄堂大笑,但老师却点了点头,予以肯定。因为“比”是成对的意思,和“独”相对应,目和角也对仗工整。另外,凡是不理解的事情总爱刨根问底,非要搞个水落石出不可。在张家湾的村边有一块巨石,李四光和小伙伴们经常在这里玩耍。对这块大石头,李四光曾经产生过疑问:为什么周围只有这样一块石头?这个孤零零的巨石是从哪里来的呢?他一直想找出答案,却始终没有得到一个满意的解释。直到34岁那年,才在《扬子江流域之第四纪冰期》一文中给出结论,认为这块巨石是在冰川流行时从远方漂来的巨大砾石。由此可见李四光对探索大自然奥秘的浓厚兴趣,不是心血来潮,而是从少年时代就已萌芽并逐步培养起来。

李四光的另一个特长是心灵手巧,打小就喜欢动手制作一些小玩具。最拿手的是做“船”,不仅做过木头船,也做过铁皮船。他为什么那么爱做船呢?因为他曾听父亲讲过,甲午之战,由于我们的船不如日本人的船厉害,结果吃了败仗。所以他决心长大以后学造船,为中国人争气。李四光还会做各式各样的灯笼。元宵灯节,他给弟妹们做了“跑马灯”、“刘海戏蟾”、“猴子打秋千”的彩色灯笼,每个灯笼不仅设计巧妙、做工精细,而且造型优美、人物形象栩栩如生,把弟妹们乐得拍手叫好。

1902年,湖北省城武昌开办了新学堂。消息传到黄冈,李四光高兴极了,马上就向父母提出到武昌上学的要求。父母非常支持他的想法,还亲自出面向乡亲们借了路费,母亲特意为他赶做了一件蓝布棉袍。这年冬天,李四光挑着行李兴致勃勃来到了武昌。

从乡村第一次来到大城市,四光心里又激动又紧张。在湖北省学务处,报名参加入学考试的人很多。李四光在填写报名单时,把姓名栏错看成了年龄栏,顺手就填上了“十四”。当他发现填错了时,就把“十”字加上几笔变成了“李”字,可是“李四”这个名字实在不雅,正在为难之时,他抬头看见大厅中堂上挂着一块“光被四表”的匾,于是灵机一动,在“李四”的后面加上了一个“光”字。从此,李仲揆就正式改名李四光了。

在武昌,李四光考入第二高等小学,开始了系统的学习。学校开设了修身、读经、中文、算术、历史、地理、自然、绘画、体操共9门课程。每天上课6小时,学制4年。李四光夙兴夜寐,如饥似渴地吸取各科知识,学习成绩总是出类拔萃,名列前茅。

1904年,李四光遇到了一次难得的机会:由于学习成绩优异,经学校推荐破格选派到日本留学。在日本,李四光先在一所专为中国留学生开设的普通中学学习日语和初等数理化基础课程。3年后,他考入了大阪高等工业学校船用机械科。

该校坐落在大阪北区玉江町,当时共有400多学生,李四光是船用机械科新生班里惟一外国留学生。课程十分繁重,每周40学时,再加上不同的语言环境和教学方法,压力之大可想而知。李四光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废寝忘食,攻坚克难,取得了显著的效果。第一年物理成绩全班第一,第三年的机械加工全班第二,英语成绩全班第四。

李四光和所有的热血青年一样,对国家的命运也非常关注。他经常出入留学生会馆,参加集会,聆听演讲,还结识了宋教仁、马君武等知名爱国志士,进一步受到了民主革命思想的熏陶,在他们的指导和影响下大步迈上了革命的道路。

1905年的一天晚上,李四光在日本赤坂区的集会上见到仰慕已久的孙中山先生,并应邀加入了同盟会。孙中山勉励他说:“努力向学,蔚为国用。” 就这样,李四光成为同盟会第一批会员中最年轻的成员,因此后来周恩来总理评价他是“辛亥革命年轻的老同志”。

梅花香自苦寒来

1910年,李四光以优异的成绩毕业于大阪高等工业学校造船专业。他踌躇满志地回到祖国,准备大干一番。但是,当时中国的采矿业特别落后,铁矿石产量极低,根本无力发展造船业。与此同时,他寄予厚望的辛亥革命也宣告失败。有鉴于此,他决定改弦易辙,学采矿专业,认定只有学好了这门专业,回到祖国把铁矿挖出来,才能发展造船业。1913年7月,李四光远渡重洋到英国著名的伯明翰大学专门攻读采矿专业。这时新的问题又摆在他的面前,地质科学跟不上,如何能够找到矿藏呢?因此,他学完采矿专业后,又开始攻读地质专业。

平静的学习生活没能持续多久,1914 年8 月4 日,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以英、法、俄为一方的协约国和以德、意、奥为另一方的同盟国,为重新瓜分世界,争夺殖民地,展开了生死大战。一时间,兵荒马乱,物资日益短缺,物价不断上涨,生活极度困难,许多留学生已无法忍受,纷纷离开英国。但李四光凭着顽强的毅力和从小养成的坚忍不拔精神,节衣缩食,克服了种种困难,想方设法坚持学习。他经常利用假期,到矿山工厂做临时工,挣钱维持生计,继续完成学业。他乐观旷达,兴趣广泛,还利用业余时间学会拉小提琴,早晚坚持演奏,终生不辍,在伯明翰大学的六年里,在导师W.S.包尔顿(Boulton)教授的指导下,他一面博览群书,一面实地调查,不仅在学术上造诣日深,各门外语水平也迅速提高。英、日、德、法各国文字,都可以得心应口地运用自如。他在学习和研究问题时,视野开阔,思维敏捷,基础知识扎实深厚。1918 年5 月,李四光用英文写成一篇长达387 页的论文——《中国之地质》,提交给伯明翰大学地质系。并在6 月通过了论文答辩,被伯明翰大学授予自然科学硕士学位,之后他又获得伯明翰大学授予的自然科学博士学位。优异成绩的取得正应了我国两句古诗:“宝剑锋从磨砺出,梅花香自苦寒来”。

一片丹心系华夏

“我想把我学到的知识,尽快地贡献给我的祖国,这样更有意义。”博士毕业后,李四光婉拒了导师希望他留英继续深造的好意,回到祖国,先后出任北京大学、武汉大学、重庆大学地质系教授。从此,李四光开始了在中国地质科学领域的探索和攀登,走上了“科学救国”之路,把全部的心血和智慧奉献给自己的祖国。

作为地质力学的奠基人,他为中国石油工业的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早年对蜓科化石及其地层分层有精湛的研究,提出了中国东部第四纪冰川的存在,建立了新的边缘学科“地质力学”和“构造体系”概念,并建立了“构造体系”的概念,创建了地质力学学派;提出新华夏构造体系三个沉降带有广阔储油远景的认识,开创了活动构造研究与地应力观测相结合的预报地震途径等真知灼见。

求真务实、敢于质疑是李四光一生恪守的信条。他对学生的要求非常严格,特别注意进行基础知识和基本功的训练。从对岩石的肉眼识别到显微镜下的鉴定,以及化学分析过程,他都要求学生能够熟练掌握。为了学以致用,他经常带领学生到北京西山等地进行现场教学,边看边讲,边教边学。一个山头、一处断层、一堆石头、一条峡谷,都不轻易放过,要求学生从地层层序、到倾角、到断裂方位一一进行实地勘测,并写出勘察日记。每次从野外回来,他们的背包都装满了各种标本。他经常对学生说,搞地质要到野外考察,脚步就是测量土地、计算岩石的标尺。所以,“每一步的长度都要相等”。

作为后起之秀,李四光敢于质疑权威。德国地学科学家李希霍芬曾先后来中国做过7次地质调查,并著有三卷本《中国》书中对中国东部第四纪冰川作用的遗迹只字未提。当时,许多中外地学学家也都默认中国东部并无第四纪冰川作用可言,只有李四光对此存疑。19世纪20年代至30年代,他在大同盆地、太行山麓及庐山等地考察时发现了大量冰川遗迹,确认了中国存在第四纪冰川。

然而,瑞典地质学家安特生、苏格兰地质学家巴尔博、法国地质学家德日进等著名地质学家却质疑李四光关于庐山第四纪冰川的论断。为了使自己的理论更具说服力,李四光逐渐将目光投向庐山之外,进一步扩大了冰川研究的地域范围,对安徽中部、九华山、天目山等长江下游区域进行考察。

1936年,李四光又到黄山研究,写出《安徽黄山之第四纪冰川现象》的论文。德国地质学教授费斯曼研读李四光的论文,专程前往黄山实地考察后由衷赞叹:“这是一个翻天覆地的发现。”这是李四光的冰川理论研究第一次得到外国科学家的公开承认。不久,李四光干脆把家搬到庐山上,并在庐山脚下建了一个冰川陈列馆,更深入细致地进行冰川研究。抗战爆发前,李四光完成《冰期之庐山》,文中除描述新发现的季候泥与羊背石之外,还专门写了一章“冰债物释疑”,对非冰川论者提出的不同观点进行分析与反驳。

新中国成立初期是中蘇地质科学交流最火热的阶段,彼时,中国地质工作还很薄弱。苏联先后派了400多名地质专家援华,在空白领域,中国基本全盘引用苏联的地质工作模式和方法规范。李四光自学了俄语,对苏联地质学家的理论、观点他坚持批判地吸收,反对不顾中国地质情况生搬硬套外国的做法。一些苏联专家和李四光一起参加野外考察或读了李四光的调查报告后,赞成李四光的见解,放弃了此前的学术观点。

李四光不怕质疑他人也不怕被他人质疑。作为老师,他鼓励学生挑战权威。他曾说:“在追寻科学真理的路上,没有老师,更没有对与不对,只有实事求是!”当自己提出的理论受到学生质疑时,李四光不但没有生气,反而批评自己的学生,认为他不该因为害怕亮出不同意见而在发表论文时用了笔名。

针对某些外国学者断言中国是一个贫油国家,李四光并不相信。“不相信”的背后,是他对真理的孜孜以求——1928年,他基于十多年的地质力学研究,对“中国贫油”的论调提出挑战。他根据新华夏构造体系的特点,分析了中国的地质条件,断定中国陆地一定有石油,并向中央大胆建议,实施“中国石油地质工作战略东移”,一场大规模的石油普查勘探工作随即展开。

1954年,他在石油管理总局作了《从大地构造看我国石油勘探远景》的报告,指出三个可能性最大的含油区,并提出首先把柴达木盆地、四川盆地、华北平原、东北平原等地区作为普查找油的目标。1959年国庆前夕,石油部和地质部先后在松基三井和扶27井获得工业油流,李四光的科学预见得到了证实,同时宣告了“中国贫油论”的彻底破产。

在国家建设急需能源的时候,李四光让滚滚石油在神州大地汩汩流淌。在第三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上,周恩来总理作政府工作报告时指出:“第一个五年计划建设起来的大庆油田,是根据我国地质专家独创的石油地质理论进行勘探而发现的。”出席会议的李四光听到此处不禁热泪盈眶。在国家核工业急需铀的时候,李四光又提出了“把对构造规律的研究与辐射测量结合起来”的思路,根据这一思路,到“二五”计划末期,我国已发现一系列铀矿床,为此后原子弹和氢弹的研制成功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呕心沥血育桃李

1944年,日寇逼近贵州,李四光举家来到重庆。当时的中央大学要聘请他到校任教,还请他主持中大地质系工作,被他婉言谢绝。反之,他却主动联系来到重庆大学,因为重大与他有缘,他最得意的弟子朱森是重大教授,并向校方大力推荐。

李四光与重庆大学有着特殊的感情。从1944年到1946年,李四光在重庆大学地质系执教将近三载,呕心沥血,培桃育李,培养出一大批地质人才,还在重庆大学开设了全国第一个石油专业。李四光是我国地质学开拓者、奠基人,在嘉陵江畔,沙坪坝上这块文化教育的沃土,奉献出心血和智慧,挥洒了辛勤的汗珠。

1945年四五月间,重庆大学和中央大学联合邀请李四光分别作过《地质力学之基础与方法》系列学术报告,他以力学的观点研究地壳运动现象,探索地质运动与矿产分布规律,确立了新华夏构造体系的概念,这是李四光20多年来研究地质力学的第一次总结。讲稿经过修改整理,由中华书局出版发行,成为地质力学这门学科的第一部扛鼎之作。

在这期间,全国性学术团体如中国地质学会多次在重大举行年会。1940年3月14日至16日在重庆大学大礼堂举行的第十次年会上,由学会理事长李四光致开幕词,校长叶元龙致欢迎辞。年会还组织全体会员于17日至23日去四川威远作地质考察旅行。这些活动直接影响和推动了我国抗战时期科学研究的开展。

相濡以沫鸾凤鸣

李四光除了是卓越的地质学家之外,还是一位音乐迷,谱写了中国第一首小提琴曲《行路难》。据中科院地质力学研究所研究员马胜云说,李四光在英国留学时迷上小提琴,起早贪黑,刻苦练习,终于练成可以登台演奏的水平,李四光在英国寒窗苦读7年,1920年回国前,他提笔一挥而就写下了蜚声华夏的小提琴曲《行路难》。据上海音乐学院现代音乐室考证,它是中国最早的一首小提琴曲,早于小提琴大师马思聪的“思乡曲”。

李四光与夫人许淑彬的相识充满浪漫色彩。一次赈灾义演上,李四光看到一位年轻女士在台上弹钢琴,于是问旁边一位物理系教授她是谁。刚巧这位物理系教授的夫人是那位女士在教会学校的同学,于是她特别热心地介绍李四光与许淑彬相识。李四光对许淑彬说:“我在英国读书的时候,因为学习比较紧张,就买了小提琴,找人教我拉。我拉得不怎么好,回国以后没人愿意给我伴奏,你愿不愿意给我伴奏?” 许淑彬说:“好,我给你伴奏啊。”那时李四光32岁,许淑彬26岁。两人一个拉小提琴,一个伴奏,琴瑟合鸣,一来二去有情人终成眷属。1923年1月,他俩步入婚姻的殿堂,北大校长蔡元培主持了他们的婚礼。

在婚后朝夕相处的日子里,李四光和许淑彬在性格和兴趣上的差异逐渐显露出来。许淑彬从小就养成了无忧无虑的开朗性格,她总是希望工作之余,丈夫能陪在自己和孩子身边,一家人共享家庭的温馨。而整天忙忙碌碌的李四光,一工作起来总觉得时间不够用,除了回家吃饭睡觉之外,根本没时间关心妻子和女儿,家里的一切事情都交给妻子打理,对此许淑彬十分不满。有一阵子,李四光为了赶写论文,每天都忙到深更半夜才回家。一天晚上,李四光从学校回来,为了不影响妻子和女儿的休息,他照例轻手轻脚走进房间。误以为妻子已经入睡,被盖半拖在床边地上,就过去把被子盖好。走到床前,李四光猛然发现被子里堆着一堆石头,再看小床上的女儿也不见了踪影。原来是妻子一生气带女儿回娘家了。李四光知道问题出在石头上,第二天一大早,他连忙赶到岳父母家,对妻子好言相劝,才把母女俩接回家来。

还有一次,李四光在郊外发现一块石头,他觉得那是一个特别好的冰川标本,于是特地带回家想在空闲的时候拍照研究。不久他带学生外出,妻子是江苏无锡人,特别喜欢吃雪里蕻,每年冬天都要腌一缸,正愁找不到适合压泡菜的石头,一看这块石头不错,就给压在缸上了。咸菜腌成以后,这块石头就不知道弄到哪儿去了。等李四光野外考察回来,想再看看这块石头却怎么也找不到,就急忙问石头在哪儿,许淑彬这才知道“闯祸”了。李教授虽然气得够呛,但他一生对夫人关心呵护,从不对她发脾气,所以尽管如此,还是耐心地对她讲:“这是一个很有意義的地质标本。以后我的石头你要动的话,最好先问我一下,别再给我扔了。”

有天深夜,李四光正在办公室写论文,忽然进来一个小女孩,呆呆地站在李四光的书桌对面,时间一分一秒地过去,李四光一点也没觉察到有人进来。后来看见有个小姑娘瞪着明亮的眼睛望着自己时,感到很奇怪,便和蔼地问:“小姑娘,这么晚了,你不回家,你妈妈不想你吗?”“爸爸,妈等你呢,都等急啦!”小姑娘听他这么一问,大声地叫了起来。李四光听到孩子叫他,这才恍然大悟,哎呀,这小姑娘不正是自己的女儿李林嘛!他不由得笑出声来,忙答道:“好,好,这就回家,这就回家。”

四光无愧地之光

新中国成立后,为了摆脱贫油的局面,李四光不分寒暑、风尘仆仆地勘探大江南北的地质状况,长年的栉风沐雨,爬山涉水,导致健康状况直线下降,他时常带病坚持工作,万不得已才去医院住院治疗。1957年11月,李四光的肾病加重,小便带血,背部生疮,住进了北京医院。经过一个多月的治疗,伤口还没有完全愈合,又坚持返回了工作岗位。这时他的身体状况已经相当糟糕。

60年代以后,李四光因过度劳累体质每况愈下,却还是以巨大的热情和精力投入到地震预测、预报以及地热的利用等工作中去。最终他瘦弱的身体实在无法消耗太多的能量,1971年4月29日,李四光病逝,终年82岁。

2009年9月,李四光被评为“100位新中国成立以来感动中国人物”,颁奖词评价他是“新中国地质事业群星中最为明亮的一颗”。一个月后,10月4日,一颗遨游在浩瀚苍穹的小行星,被命名为“李四光星”。正像行星在天际闪烁,李四光杰出的成就和他的崇高的献身精神,历经半个多世纪的风雨沧桑,至今仍然在华夏青史中熠熠闪光。仰望星空,激情难抑,命笔赞之:

四光无愧大地光,风雨雄关跋涉忙。

彩笔当年点石处,汇成油海千顷浪。

心血化作油浪涌,金波碧澜沐春风。

前贤回眸应笑慰,崛起中华势若虹。

来源:中国网

免责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