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期刊杂志

陈厚群:在实践中成长的感悟

时间:2024-05-19

陈厚群院士回顾了征战科研第一线60年来的个人成长经历,从“爱国是动力,敬业是前提,学习是基础,思考是关键,实践是根本,团队是依托”等六个方面阐述了自己在实践中成长的感悟。

陈厚群:在回首科研战线征战的历程中,也不断反省自己在人民培育下,在科研工作中成长的感悟,我把它简要归纳为:“爱国是动力,敬业是前提,学习是基础,思考是关键,实践是根本,团队是依托”。

爱国是动力

我首先思考的是,激励我们这一代知识分子的动力来自何方?

这使我常想起1981年,经美国土木工程學会推荐,在美国HARZA公司任职时,在一次华人同事召集伪周末聚会中,对一位并不相识的客人的关于”新中国到底干了些什么?”责问的回答,”最主要的是中国人站起来了,中国再不任人欺凌了。”历经日寇侵占时苦难童年、和抗战胜利后,官员腐败、物价飞涨、社会动荡不安中困惑和彷徨青少年时期,”建设一个强大祖国”的夙愿,正是激励着我的动力之源。我体会到”盼祖国强大、要回报人民”的心愿,应该是”成才”的最原始动力,是人才最基本的素质,也是知识分子应具有的”德”的基础。我逐渐理解到,所谓”人才”,首先是做好一个人,一个大写的人,然后才能”成才”,为此,常告诫自己,要做到大写的人,并不容易,要努力终生,有多方面的要求,但有一颗”爱国心”是最基本的。

敬业是前提

其次,我思考的是,如何才能实现这个夙愿的途径。在从事科研60年的崎岖征途中,几经迂回曲折的弯路,才对“做什么”和“怎么做”的问题,似乎有了一些领悟。

关于“做什么”的问题,在今天,当我们选择专业和工作时,如果真了解自己的特长,又能选择自己感兴趣的工作,当然是正当要求,一般也会更容易成功。但在我们那个时代,在追求思想进步的要求下,“服从组织分配,到祖国最需要的地方去”确是出自内心的较普遍想法。我在留学苏联选专业时以及回国后分配工时,也都是这么填写志愿的。其实,到今天我才感悟到,其实不管搞什么专业和在什么岗位,只要肯下决心,专心致志,持之以恒,不断积累和总结,总是可以成功的。所谓熟能生巧嘛!鲁迅先生说:“路是人走出来的”。电视剧《西游记》主题歌中说:“敢问路在何方?路在脚下”,“踏平坎坷成大道”。我理解,干一行,就要爱一行,下决心干好这一行,这大概就是所谓的“敬业”精神吧!这正是“行行出状元”、或者说是成功和成才的必要前提吧!

我是从事水工抗震科研工作的,但我在学校却从未学过什么“抗震”。1961年新丰江大坝发生了地震,大坝需要抗震加固,院、所领导要我组建“抗震组”进行研究。那时,我对抗震这个学科可说是一窍不通,连一些最基本的概念也搞不清楚。感到十分苦恼和困惑。但既然是工作需要,就有了刻苦学习的最大动力。我相信“边干边学”,“从战争中学习战争”是唯一可行的途径,也是一定可以学会和做好的。从此,我就和抗震结下了终生不解之缘。

至于“怎么做”的问题,我从亲身经历中感悟到,正如杨叔子院士所说的:“学习是基础、思考是关键、实践是根本”。

学习是基础

作为一个科研人员,毕生都在不断的边干边学中,所以,关于学习,我的体会是:

第一是要围绕所研究的问题学。因为在今天知识发展和更新这么快,可说是“学海无边”,而人的精力和时间毕竟总是有限的。当然,作为一个从事工程科研人员,所研究的问题应当是来自与本专业有关的急需解决的工程难题,而不是从文献中去寻找要研究的问题。只有紧紧围绕自己在“干”中遇到的问题,把它时刻放在心上,做一个“有心人”,“有的放矢”地有目标、有针对性地去学,才能更有效、较敏感地从相关学科和领域中,发现和得到能为我所用的启发。很重要的是不断积累和总结。在没有计算机的年代,我养成了记卡片的习惯。每当我学习一份资料后,总要把主要內容和心得体会,用蝇头小字归纳整理成卡片,再分别归类。至今已积累了数十个类别的数千張卡片,往往有时写一张正反两面的卡片,需要化费1-2个小时。这不仅起到鞏固了学习成果的作用,也便于随时携带和查询,成为我头脑的“外存”,特别在记忆力随着年龄增长而衰退的今天,尤得其益。

第二是,从文献、资料等书本中学习固然十分重要,干水工抗震这一行的,尤其需要不断夯实数学、力学的根基。但同样重要的是要向周围的人们学习,我相信“三人行必有我师”的古训,抓住机会,虚心向人请教。我的计算机应用就是向不少人、包括我的学生不断学习的。“学问”是离不开一个“问”字的。“学问”是多“问”才能“学”到的。这个“问”字的一个方面就是“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和“不耻下问”,这是做学问的基本态度之一,特别在当选院士后,更成为我经常告诫自己的警句。我深感,当选院士,只是说明过去努力工作,在某个专业方面取得的成果为同行所认可。但只这是过去的事,并不说明在创造高峰期已过、已不能全力在第一线冲锋陷阵的今天,仍有什么“权威”可言。尤其是,过去得到承认的也只是在某个专业方面的贡献,绝对不是因而什么都行了,真理多跨越一步就可能有成为谬误的危险,需要谨慎。我常想,从院士群体而言,特别是其中一些富有领导经历的院士们,是能从战略性、全局性和前瞻性的高度发挥作用的。但具体到我自己,只是一个一直在科研第一线做具体研究工作的科技人员,当选院士后,虽也努力多学习了解一些全面情况,但毕竟主要是努力在第一线的本职岗位上争取能发挥应有作用。我也因此为自己是否“称职”而惶惑不安。但无论如何,对待学问,“要有自知之明”是我告诫自己的另一个警句。

思考是关键

通过学习从书本和别人那儿取得知识固然是基础,但能否真正成为自己的知识,关键还在思考。我曾向在国外的学者石根华先生请教过学习方法,他认为,“我们在国内学的不一定比国外少,问题是想得不够”。他说他每天早晨醒来,要把昨天工作和学习中的问题犹如过电影似的逐一思考、清理和追索。我也曾经向心中敬佩的自学成才的周锡元同志(后当选中国科学院院士)请教过。他告诉我,他在探索一个难题时,常遍寻与之有关的各类资料、文献,从中比较分析,从不同方面得到启发以扩充思路,寻找突破口。他们的这些经验对我都很有启发,在工作中学习应用后,使我受益匪浅。我不止一次发现,自己一开始就自以为懂了的东西,往往是并没有真懂,只有在百思难解而感到困惑时,矛盾充分暴露了,才可能要接近“真懂”了,我把这比之为“黎明前的黑暗”。当然,尽管思考的方法可以各有千秋,但无论如何,我深信,“知识”只有通过深入思考才能真正成为自己的东西、才可成為可用以解决问题的”智慧”;知识也只有成为智慧后才是力量,才能举一反三、融会贯通,才会有所突破、有所创新。而思考的关键是学会问“为什么”。这是“学问”中的“问”字的另一个方面。李政道先生曾说过“要创新,需学问,只学答,非学问”。要善于自己发问,而不只满足于已有的答案。至今我仍深感自己需要警惕“思考不足”和“发问不够”的弱点。其实,这在我指导研究生方面也有反映,表现为,我常安于尽量多向他们传授自己的想法和知识,给以答案,却疏于引导和启发他们自己多思考,多发问。至今我才逐渐认识到,研究生学习期间,导师的职责,最重要的是培养他们独立从事科研工作的能力,其中核心是独立思考和发问的能力。在善于思考方面,自问还有很大差距,因而始终把“多思”作为治学的座右铭。

实践是根本

对于实践是根本,我的理解是:首先,“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科学研究更是如此。我所从事的专业属水工程领域,这是一门仍然在很大程度上以工程经验为主的古老学科,特别是我主要搞大坝抗震科研,其中不仅地震动输入有很大的不确定性,大坝地震响应也十分复杂。传统的理念和方法,往往已很难解释实际观测成果和少量经受过强震的大坝的震例实情,需要有所突破,创新完善。即使在当今计算技术飞速发展的条件下,虽然很多过去的难题可以计算了,但毕竟无论在数学模型的建立、参数的取值方面都有不少假定,因此需要尽可能通过室内外各类试验加以检验。当然,室内模型试验受到材料相似的限制,现场试验受到地震动输入模拟的限制。最主要的是要与实测资料比较和在震情实例中加以检验。困难在于大坝经受强震的震例很少,因此,紧抓震例不放,深入调研分析就极端重要。

但对“实践是根本”的理解,不只是一个“怎么做?”的方法问题,更主要的是“为什么做”的问题,是一个根本目的问题。作为一个工程科技人员,我始终认为,“为工程服务”是我们工程科研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我们科研工作的根本目的,就是要让科研成果尽可能在工程实践中多得到应用。而不应只是为发表SCI论文、写书和获奖,也不是为了争取更多的项目和经费。我不是说完全不要那些,而是要摆正“什么是根本”的问题。尤其是SCI论文及其数量,已成为了科技人员职称评定、成果获奖、博士研究生毕业的主要依据。我认为SCI论文,主要对基础研究成果而言,目前不失为比较公正的评定标准。但对应用基础研究成果,应把是否在实际工程中应用作为主要评定标准。论文应当是基于经过工程应用实践检验的科研成果的总结和提炼,而并非是科研成果的根本目标。至少在工程界,这个“根本”就是“要把论文写在祖国的大地上,把科技成果应用在实现现代化的伟大事业中”。令我难以理解的是,一些高校,一面号召要把所主持的行业主要学术刊物办成被SCI收录的一流刊物,一面又大力鼓励把科技论文投到被SCI收录的刊物中去,甚至规定对被SCI刊物收录的论文给以高额奖金。目前我国SCI收录的学术刊物很少,如果把高水平的优秀论文都投到了国外,为国外的刊物“打工”,又怎么能提升我国学术刊物的水平呢?我还曾听到一位设计院的总工说过,很多科研成果的鉴定都是国际先进、部分还是国际领先水平,可是他们在工程中被应用了的仅约5%。他的话给了我很大的刺激和鞭策,促使我反省和牢记,研究成果要在实践中应用是根本。拿抗震来说,现状正是,我们的研究进展,赶不上我们正在建设的世界一流高坝工程的发展规模和速度。我也曾和一位要我评审论文的博士研究生聊过,他用商用程序计算了复杂的大坝非线性地震响应问题,但对程序的内涵了解不深,当问到他在大坝计算中的采用的参数的依据时,回答是,搞不清就用程序中的“缺损值”。当然,这作为研究生论文着重于方法的掌握也许还能接受,但要从中得出可供实际工程的参考依据,就很成问题了。所以,我觉得要做到“实践是根本”其实也是并不容易的。

在我自己几十年的科研实践中,我还逐渐领悟到,只有踏实地在实践中点滴积累,才可能培育出创新和突破的萌芽。这一点在较普遍存在浮躁之风的今天,尤其重要。任何突破性成果的取得都要经过长期积累,在一次次具体、艰苦、并不显眼的实践中持续积累,才能逐步形成属于自己的系统优势,萌发出创新和突破。看似一时偶然的灵感,实际源自长期积累的必然。所以,搞科研需要耐得住性、沈得住气。

团队是依托

最后,我思考的是,团队在我成长中的作用。50年来我一直是在团队的培育下成长的,所有思路的实现和成果的取得都是团队共同努力的结果。我从个人成长过程中亲身体验到,个人的力量总是有限的,至少在工程界,重大科研成果的取得必须依靠团队群体的力量。特别在科技正迅速向纵深发展的当代,更是如此。当然决不是忽视个人的努力和智慧。因为,只有团队中每个人都发挥出最大潜力,群体才能实现更高层次的突破。而任何杰出的个人,也只有在团队的成就中才能脱颖而出。团队是人才成长的土壤,脱离团队的“拔苗助长”是不会成功的。回顾我在水科院水工结构工程抗震团队中的成长历程,我满怀对共同奋斗的队友们的感谢和深情。

在反思中我更深深地感受到:科研团队是一个严密的整体,需要建立在良好的体制和规章基础上,充分发扬学术民主,在任务和分配上力求公正、公平和公开,才能统筹兼顾,调动每个成员的积极性。在我负责科研团队时,坚持以研究室为核算单位而不搞课题承包,就是出于这样的想法。但光有这点还不够。更主要是:团队的凝聚力来自团队协作精神及和谐创新氛围,这是提高团队成员创造能力的关键;团队的凝聚力来自互相尊重、互相关心和互相帮助,来自“得人心”。团队应当是一个相互激励和可以依托的温馨家园,这是一种远超过“工作条件”、“收入待遇”等影响的力量。所以,“尊重别人、依靠集体”是个人成功的保证。特别是作为团队中的学科带头人,除了要具有掌握学科发展方向和带领团队战斗的必要能力以外,以身作则地遵守制度,发扬民主,真诚尊重、关心和帮助他人,也是不可或缺的基本素质。如果经常首先为自己考虑,把一切都主要归功于自己,是绝对带不出一个能做出好成果的团队的,自己也不可能真正成长。我深感团队好比力学中的合力,每个成员都只是其中一个分力,合力固然有赖于分力的综合,但各个分力再大,如果不能作用在同一个方问,合力不会大。如果相互抵消,甚至会成为“内耗”,再大的分力也发挥不出来,“三个皮匠可以是一个诸葛亮”,但“三个和尚也可能没水吃”。

无论在苏联学习或在美国工作期间,我都感受到,我们中国人既不笨、也不懒,别人能做到的,经过刻苦努力,我们也一定能做到。但我也曾听到过,说有些中国人“单个是条龙,三个是条虫”。王选院士也说过他在美国华人间听到的一种说法,说有的中国人喜欢“打麻将作风”,爱孤军作战,看着上家,防着下家,盯着对家,自己和不了,也绝不让别人能和。我感到目前在科技界一些不利于团队建设的现象并不鲜见,是值得深思和警惕的人才成長障碍。我也相信随着我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推进,个人才能的充分发挥和团队精神的发扬光大,一定会相得益彰。

若以上这些自己在实践中的点滴感悟,或能稍有助于年青学子的参考,自将感到无比欣慰。

来源:中国水利水电科学研究院

免责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