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期刊杂志

邓超:一个“戏疯子”的野心

时间:2024-04-23

提名理由
号称“戏疯子”的邓超对演戏有着极度的热情。2013年,在陈可辛导演的《中国合伙人》中出色地完成了孟晓骏这一角色,被广大影迷认可。

“这个(服装)做得还不够土。应该随便拿个床单,直接套上,抠两个洞。”邓超走到一个演员面前打量半晌,告诉剧组服装人员。

12月12日下午,邓超在一套卡通兔子睡衣外套了一件羽绒服,第一个出现在电影《分手大师》的拍摄现场。他这次亮相与以往有些不同,这是他自己的第一部导演作品。

在2013年,人们已经熟悉了一个精力充沛、不断变换角色、“疯子般的”的邓超。年初,他一边继续投资话剧、做剧场,一边登上《我是歌手》舞台狂热地帮羽泉拉票;年中,由他担任主演之一的《中国合伙人》在票房、影片口碑和演技方面都大受好评。年末,演出时弄得他满身是伤的《四大名捕2》还在贺岁档上映,他就另起炉灶导起了自己的第一部喜剧电影,平均每天只睡2小时。很多人评价,邓超一到舞台或镜头前就会变成“疯子”,他对此欣然承认,“我觉得可以像疯子般的、着魔的、病态的进入角色。”

“最重要的是自己觉得自己好”

邓超演过二十多部电视剧、十来部电影,但没有一个角色像《中国合伙人》里的孟晓骏,给大家留下那么深刻的印象。

从一开始,邓超就对自己表演的投入度十分自信。“其实我从一毕业就是这样,”他谈起自己的第一个成名电视剧角色、《少年天子》里的顺治时说,“你就悲伤地住进去了,一年半年也出不来。你觉得整个世界就是那样灰色。”后来演《幸福像花儿一样》时他的感觉也是一样:觉得没有在演,他自己就是白杨。

对于邓超演戏时的投入度,很多人都早有领教。在刚刚上映的《四大名捕2》里,邓超拍了太多打戏,每天都受伤,戴着牙套还满口都是血。邓超本人则说:“没有躺在医院,那个都不叫伤。”

2013年,他再次跟导演曹保平合作了电影《不法之徒》。他在其中演出一个逃亡七年的强奸犯,有一场对他注射生理盐水、执行死刑的戏。他演到出现幻觉,浑身抽搐,后来副导演以为他真死了,抱着他失声痛哭。

最初入行的时候,邓超其实没有这么自信。他总结自己早期的表演,“那个时候更多的是在自私地考虑自己、考虑表达,”他告诉《中国新闻周刊》,“每个人肯定有过这样的时候,后来你也有看自己很蠢的样子。当时自己是看不清自己的……然后你开始被别人的目光别人的意识左右,你也开始用这样的方式确定自己。”

后来,邓超慢慢发现不需要用这样的方式确定自己。他开始更多地在导演面前提出自己的想法。“最重要的是自己觉得自己好。”导演陈可辛称赞邓超在《中国合伙人》里的演技,形容他像是“混迹于纽约的百老汇演员。”

心态上的转变和成熟也让他以不同的视角重新挑选角色。他拍过改编自慕容雪村《天堂向左,深圳向右》的一个电视剧,四年前导演找到他,他以不喜欢那个角色为由拒绝了——主人公“最后就是一个魔鬼,开场就自杀,杀人越货,走私军火,也没见过电视里拍过这样的男一号。”但几年后,他又答应下来,因为发现自己在表演上很喜欢这个角色,“他在大学里又是那样阳光的一个孩子,可后来彻底变成一个魔鬼,在表演上很有挑战,”他对《中国新闻周刊》说。

“越难我越想试一下”

《分手大师》媒体探班的头一天,邓超通宵拍戏直到早上8点。可到了下午,他在片场爬上爬下地查看威亚,又兴冲冲地给演员们说戏,亲身示范,忽男忽女。《分手大师》开拍后,他每天睡觉时满脑子都是分镜头,一醒来就奔片场,有时候甚至连拍20个小时。可邓超一点都不觉得累。他早前想做导演,只是因为“想演一个自己喜欢的喜剧”。“现在想拍一部真正意义上自己的作品。我当导演,也是为了更肆无忌惮地去演,”邓超对《中国新闻周刊》说。

这一次,邓超总算满足了自己“肆无忌惮地”的愿望——他不断在现场搞“二度创作”,给自己加戏。事实上,这是邓超的“常态”。拍摄《中国合伙人》时,他接二连三地向导演争取,好几处细节都是自己琢磨出来的。用陈可辛的话讲,邓超属于“特别多问题的演员”,因为几乎每个镜头拍完后,他都会问导演这样行不行;就算导演说行,他还会再做一个表演方式出来,让导演看看这样会不会更好。

实际上,在邓超还在念大学时,他就做过一年的舞台剧编排,工作跟导演类似。他也很早就产生了自己做导演的念头,“看到那么有情怀的电影,比如《一次别离》《阿甘正传》《刺激1995》或李安的电影,有时候会觉得,为什么我自己不能做?”他说。

很多演员都想过自己做导演,但仅仅是想一想就过了。但邓超经常“偷师学艺”。拍《狄仁杰》的空档,他跟徐克聊,后来又不停向陈嘉上、陈可辛请教。

陈可辛曾经开玩笑地估计邓超导戏的前景,“他做演员,一个地方不满意都要反复重拍,当导演以后不知道要重拍多少遍,预算都搞不定啦。”

邓超很快就意识到,当导演并不容易。在剧组,他碰到了拍摄时间把握的问题,更大的问题是如何兼顾好导演和演员的角色——演员是释放的、感性的,而导演是要理性的,需要跳出来决定表演是不是够好。“这是个很纠结的问题,”在《分手大师》开拍前,他对记者说。目前,他只能一边演戏,一边用“导演的耳朵”听对方的台词,给出判断。他说,“其实当导演是一件非常难的事情,比当演员要辛苦无数倍,可是越难我越想试一下。”

“我们今天要请笑声站出来”

在《分手大师》之前,邓超拒绝过很多次当导演的邀约,因为他很想拍喜剧,可又一直没有碰到合适的喜剧剧本。

之所以接了《分手大师》原因之一是投资方光线影业已经跟他谈了三年之久,之二是影片的联合导演俞白眉是他十几年交情的好朋友,两人有默契、口味相投,“可以长谈几天几夜,有说不完的话”。《分手大师》以2010年俞白眉创作的同名贺岁话剧为蓝本改编,但两者剧情只有10%左右的重叠,几乎是一个新的故事。

邓超喜欢喜剧,这曾让导演陈可辛很吃惊。他认为邓超简直就是《中国合伙人》里的 “孟晓骏”,顽固,爱死磕,“很紧”;而死磕的人很难做喜剧,因为喜剧需要豁得出去。陈可辛没想到,邓超最擅长的就是“豁出去”。

实际上,邓超可算是喜剧演员出身。让他出名的第一个作品就是2001年,他大三期间演出的话剧《翠花,上酸菜》。他在里面一人分饰男女两角,其中包括梳两条辫子、穿开衩长裙、跳艳舞的癫狂演出。

其实,邓超明白,现在做喜剧有很多“不便利的因素”,譬如不能讽刺政治,但他一直认为,喜剧在这个时代尤其稀缺,“现在很多人缺乏笑的能力,缺乏释放自我的机会。”在他看来,果戈里创作的剧本《散场之后》是对喜剧最棒的诠释。《散场之后》讲述了这样一个故事:一出喜剧结束之后,剧作家站在剧场门口听每个观众对这出戏的议论。有人觉得俗不可耐,有人觉得不知所云,评论家则天花乱坠地鼓吹。“后来剧作家有一段关于“喜剧是什么”的、非常长的陈述,大意是说,我们总是忽略一个东西,我们今天要请它站出来,它就是笑声。”邓超告诉《中国新闻周刊》。

2013年,邓超投资的“超剧场”已经确定落地东单公园附近,这里未来将以演出“接地气”的喜剧为主。在他的构想中,剧场“第一要做观众爱看的”。

简介:
邓超,中国著名演员。曾出演《幸福像花儿一样》《少年天子》《集结号》等影视剧。如今开始尝试做导演,并大力投入戏剧事业。

免责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