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4-05-19
刘晓蓉
(重庆建筑工程职业学院,重庆 400072)
近年来,随着我国教育的深化改革,劳动教育成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制度的重要内容,接着《关于全面加强新时代大中小学劳动教育的意见》《大中小学劳动教育指导纲要(试行)》等政策的相继出台,让高职院校也认识到了劳动教育的重要性和紧迫性。因此,本文通过高职院校劳动教育现状的调研分析,从而厘清了当前高职院校劳动教育在课程教学中存在的主要问题,进而深入探究高职院校劳动教育课程教学模式的可实施路径,紧扣落实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不断完善高职院校人才培养模式,培养更多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为了更好地了解当前高职院校学生对劳动教育的看法与建议,明确劳动教育的重要性与必要性,本文以重庆建筑工程职业学院土木工程系建筑工程技术专业群学生为调研对象,进行了问卷调研。通过QQ、微信等软件对学生进行了邀约调研,500 名学生参与了问卷调查。通过调研,总体发现学生劳动意识不强、劳动观念缺失。
(1)学生层面:通过调研,68.2%的学生认为当前大学生的劳动观念淡薄;80.4%的学生认为当前高职学生生活依赖性、自主意识、个人中心思想强烈,导致社会责任感较弱,劳动观念、集体主义观念淡薄;78.4%的学生认为高职学生沉迷于网络世界,个人价值与社会脱离。
(2)学校层面:通过调研,80%以上的学生对劳动教育的了解程度不高;65.8%的学生认为学校对劳动教育不够重视,未起到很好的引导作用,且受应试教育的影响,导致学习和劳动失衡。
(3)家庭层面:通过调研,62.2%的学生来自农村,32.6%的学生是独生子女,59.2%的学生认为家庭太溺爱,导致劳动实践机会较少。
2.1 学生受社会多元价值影响
当前,社会价值观念呈现多元化,让劳动教育的价值被隐形化,甚至认为可有可无,从而弱化了劳动教育的价值。一是多数学生受中国传统观念的影响,观念中强调“劳心者治人,劳力者治于人”,因此,理所当然地认为劳动是次要的;二是受社会上“功利主义价值观”的影响,观念中强调“学而优则仕”,因此,认为学习文化课才能有更好的发展,从而忽视了劳动教育。
长期以来,高职院校都非常重视学生的文化素养提升和技能技术培养,认为只要学好了文化知识、提升了素养、学会了一门技能技术,就可以找到一份好工作,根本没有认识到要培养良好的劳动习惯、劳动态度和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劳动教育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因此,导致劳动教育课程偏少、缺少相应的考核评价标准、缺乏基础的物质与师资保障。
当前,不仅学生受社会多元价值的影响,家长同样受多元价值的影响,导致家长重智轻劳,对家庭劳动的认识和理解缺乏正确的定位,缺乏科学的教育指导方法,忽视了对孩子家庭劳动教育的督促与引导。同时,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不管是否是独生子女,因家里老人居多,使得学生被溺爱的现象严重,主动承担家务的学生较少,导致其自理能力与劳动能力较差。
中共中央、国务院发布的《关于全面加强新时代大中小学劳动教育的意见》中特别强调,在劳动教育中,家庭要发挥其基础作用,学校要发挥其主导作用,社会要发挥其支持作用。由此可以看出,开展劳动教育,家庭、学校、社会一个都不能少,学校作为劳动教育的主阵地,更应承担起劳动教育的主体责任,但当前高职院校在劳动教育中存在课程教学形式单一,教学内容枯燥乏味;课程安排不够合理,实习实训场所较少;先进典型宣传不力,劳动文化氛围不浓;教学成果难以量化,考核评价存在误区等问题,具体如下:
当前,部分高职院校已按照上级文件要求开设了劳动教育课程,但因师资数量不足、教学资源条件有限等原因,多数劳动教育课程均以课堂教学为主,致使劳动教育的教学形式单一、学生的参与度不高、学习的积极性与主动性也不高。且少数高职院校开设劳动教育的目的仅是应付相关部门的检查,导致其劳动教育流于形式,所以,在教育目标上体现为不清晰,缺乏进阶性、一体化的目标体系,缺乏劳动课程独特育人价值的深度挖掘;在教学内容中缺乏体现劳动教育要素的基本知识、基本技能、基本观念、基本品格的学段性内容,内容设计缺乏结构性与时代性,也缺乏相应载体的有力支撑;在实际教学中存在劳动教育的内容与学生实际生活严重脱节的现象,内容枯燥乏味,无法引起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与参与的热情。
《大中小学劳动教育指导纲要(试行)》中明确规定,职业院校开设劳动专题教育必修课不少于16 学时,并纳入公共基础课和专业课之中,除了围绕劳动精神、劳模精神、工匠精神、劳动组织、劳动安全和劳动法规等内容进行设计外,还应结合专业特点,注重培养学生的敬业精神,吃苦耐劳、团结合作、严谨细致的工作态度,增强学生的职业荣誉感和责任感,提高学生的劳动技能水平,培养其积极向上的劳动精神和认真负责的劳动态度。同时通过主动开放更多的实训实习场所与设施设备,为劳动教育提供所需要的场所与服务。但当前高职院校在劳动教育的课程安排中,要么没有开设劳动教育课程,要么没有严格按照纲要中的规定来开设与设计,且实习实训场所较少,无法满足当前劳动教育课程教学的要求。
当前在劳动教育的教学中,主要集中于“时代楷模”“大国工匠”“共和国元勋”等典型案例与先进人物,力求让学生大力学习与弘扬劳模精神、劳动精神与工匠精神。但学生觉得这些事迹离自己太遥远,学习的意义不大,且部分教师在教学中,对先进典型结合实际不够、典型素材剖析不足,其学习宣传浮于表面、流于形式,导致先进典型的辐射作用、示范作用与导向作用不够明显。同时,对身边先进典型的挖掘力度不够,有时好不容易挖掘了一些先进典型,但在提炼总结上缺乏特色和亮点,深度和细度不够,使得“典型不够典型”“故事没有故事”“学习难以学习”,因此,很难形成浓厚的劳动文化。
高职院校在劳动教育中,主要以培养劳动观念、提升劳动能力、养成良好劳动品质为主,然而,劳动观念、劳动品质等要素的教育成果很难通过几项简单的指标来进行量化,因此,当前在劳动教育评价方面,存在评价主体各自为政、评价不够系统全面,评价内容不够多元、劳动素养评价不足,评价方式较为简单、导向激励作用不大等问题。比如,如果更看重结果,就会忽视学生在劳动过程中的真实体验和感受;如果更看重对学生技能性劳动素养的考核,就会忽视对价值性与精神性劳动品质的评价,最终的结果都会导致劳动教育的考核评价不够全面、不够细致。
根据当前高职院校劳动教育课程教学中存在的主要问题,本文以“劳动教育”课为基础,将“拓展课程”与“特色课程”作为补充,实行“三级递进”(从日常生活劳动,到服务性劳动,再到生产劳动),再将劳动教育与思政、专业、实践、文化等相融合,形成“思政+劳育、专业+劳育、实践+劳育、文化+劳育”,并建立共享型劳动实践基地,构建“生—家—校—地—企”的“五维联动”评价主体,采取“1+N”多元评价方式,形成育人合力,落实对核心素养的评价,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全面加强新时代大中小学劳动教育的意见》中特别强调,要扎实推进劳动教育,加强劳动教育课程建设,开展多元化劳动实践。以课程教学、项目教学、校园实践为主,以假日实践、社区活动为辅,找准各学科、各专业与劳动教育的契合点,深入挖掘各门课程中的劳动元素,有机融入劳动教育内容,使其达到教学目标一致、教学内容互通、教学方式统一的教学效果,构建“三主—两辅—多元并举”的劳动教育教学模式。
高职院校在充分利用校内实践基地(包括德育实践基地、勤工助学岗位基地、创新创业基地、专业实训基地、科技实践基地等)的基础上,还应积极开拓共享型的校外实践基地,能开展一些社会公益、社会调查、社区服务、科技服务、文化服务、生产劳动、专业实习、勤工助学、素质拓展、创新创业实践等活动,充分汇聚家庭、学校、社会、地方政府等各方面的力量,构建多样化与优质化的校外实践平台,促进家庭劳动教育的日常化、学校劳动教育的规范化、社会劳动教育的多样化,最终形成协同育人格局,全面提升学生综合素质。
在一门“劳动教育”理论课程和专业课课程设计的基础上,增设3 项实践活动。一是设置1 个劳动周,集中开展环境清洁、校园绿化、管理协助等方面的实践;二是设置1 个劳动实践月,让学生充分利用暑假,借助家庭、社会资源,由学生自主选择完成作物种植、社区服务、短期支教等劳动实践项目,并提交实践报告;三是设置1 个劳动融入学科的综合实践周,结合各专业特点与专科课课程设计的安排,综合设置为期一周的综合实践周,完成技术技能项目任务,推进劳动教育与学科教学的融合,强化劳动教育效果。
建立劳动教育“理论+实践”的考评模式。理论层面,主要以考核为主。实践层面,主要以评价为主,采用直接评价与间接评价、定性评价与定量评价相结合的形式,完善劳动教育成果的评价标准,并积极构建“五维联动”的评价主体(五维:指学生、家庭、学校、地方政府、企业)、“三级递进”的评价内容(三级:指大学期间的三年,每年的教育侧重均有所不同)、“1+N”的多元评价方式(“1+N”:指多媒体平台+多种评价方式),充分发挥其监测功能、反馈功能、激励功能与调节功能,最终形成育人合力。
高职院校要坚持把立德树人作为根本目标,充分发挥其主导作用,开齐开足开好劳动教育课程,逐步达到上级的文件要求,同时,结合当前劳动教育课程教学中的主要问题、学生的学情状况以及专业特点,大力改革劳动教育课程教学模式,不断创新其教学内容与活动形式,整合校内外实践基地,完善劳动教育的评价标准,推动劳动教育落实落地,确保劳动教育见实见效。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