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4-05-19
曹 鑫 王 冲
(1.桂林电子科技大学艺术与设计学院,广西 桂林 541200;2.桂林电子科技大学商学院,广西 桂林 541200)
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不仅极大地改变了人们的生活方式,也为教育行业注入了新的活力。“互联网+教育”就是信息时代的产物,以“幼加”App为例,其是在信息技术与幼儿园教育融合发展的背景下,通过程序化、标准化和数据化的手段,结合用户群体需求的差异化,借助App工具,将教育信息有效区分,以增强幼儿园课堂教学实践的互动性,提高“互联网+教育”技术手段在幼儿园方面的应用,达到有效保障幼儿的安全,实现家长与园区信息高效互通,提高幼儿园的教育教学水平,确保幼儿在安全、舒适的环境下学习成长的目的。并有针对性和方向性的衍生出为特定群体量身定制,融合线上线下结合的创新发展方式所设计的App。本文基于“互联网+教育”发展背景,以“幼加”App设计为例,分析研究幼儿教育类App界面设计思路。
互联网对各行各业都产生了深刻的影响,依托互联网技术,幼儿教育行业正在焕发出新的勃勃生机。我国互联网教育大致可以分为三个阶段:萌发、发展、井喷式普及。自萌发以来,与时俱进,开始成为开放性学习平台,形成了线上、线下教育融合,线上教育提供资源和工具,线下教育侧重于人的成长,协同发展的形式。随着互联网和教育行业的进一步发展,“互联网+教育”的形式将越来越深入到生活的各个环节。
幼儿教育教学需要创新,幼儿教育与“互联网+”结合,符合教育发展的新趋势。基于“互联网+教育”的幼儿园App设计研究是对幼儿教育的一次迭代优化的全新尝试,它摆脱了传统教育信息不完善、空间、时间等限制,使教育信息同步化,让家长可以全面掌握幼儿园的办学情况以及了解孩子的成长轨迹,对老师的工作也有极大的辅助作用,为广大幼儿的健康成长提供更全面的保障。此外,有趣的交互体验也可以吸引幼儿注意,让幼儿将被动学习转化为主动学习,对幼儿教育的发展和商业价值的实现具有重要的实践意义。
基于“互联网+教育”的幼教App,其目标用户是对幼儿教育有需求的家长和老师。以济宁高新区三家幼儿园老师、家长为例,研究通过问卷调研与用户访谈的形式开展,来获得“互联网+教育”幼教App的用户需求等相关信息,并挖掘其内在需求。共发放问卷250份,有效问卷210份,老师占比10%,家长、教师占比90%。受访群体中的男女比例分别为37.5%、62.5%,年龄主要分布在24~35岁。
在设计调研阶段,仅有3%的受访者对基于“互联网+教育”家校合作新模式有相关了解;有78%的家长受访者自主购买幼教App提供早教内容的学习;3~5岁的幼儿均在不同的平台(如广播、电视、书籍等)学习过教育内容;有100%的幼儿教师自主学习网络课件丰富教学内容。在此基础上,对具有代表性三类的目标用户进行分类,对其需求功能进行分析,以此构建App的功能框架。
通过问卷调查与用户交流,结合各类上线的幼教App竞品分析,以及针对幼儿、老师、家长不同的定位需求进行分析,得出在基于“互联网+教育”的幼儿园App设计中,产品功能需求包含以下五方面:
(1)教学需求。学习是功能的核心需求,教育教学信息同步化,是教学中的关键一环,“互联网+”背景下,结合网络资源共享的特点,分类不同年龄段的幼儿教学信息,布置趣味性的课下问题,保障幼儿在学习内容的多样性,创建多样课堂线上、线下教学新模式,提高用户黏度。
(2)交互需求。友好的交互可以提高幼儿与家长的互动性和幼儿学习的积极性,在教育教学为核心需求的基础上,教学的交互体现在教学形式的多样性和内容的多样性上。教学形式多样性主要表现在互动方式上,内容多样性主要表现在日常教学内容的广度和深度以及在“互联网+”信息背景下获得的不同领域的知识的方式上。
(3)安全需求。近年来校园暴力、监管不当等相关问题在幼儿园中层出不穷,特别在2021年疫情爆发的社会大环境下,幼儿安全管理的失责问题也给管理者敲响了警钟。要建立完善的幼儿园软、硬件监管幼儿安全,为幼儿提供稳定、和谐、健康的学习生长环境。
(4)社交通讯需求。用户间可以通过班级信息分类,借助社交平台,进行双线沟通,或三线沟通,免去了家长之间,家长与老师之间信息不畅的问题。
(5)数据记录需求。面向三类用户群体,进行统一公告,平台提供校园介绍、升学报名、财务收款的绿色通道等模块。解决了信息数据杂乱,凭证查找困难等问题。
根据“幼加”App的功能定位,构建了信息架构。经过前期调研、功能定位,“幼加”App的信息框架具有五大模块:首页、通信、打卡、进修、我的。
其中,首页是第一交互界面,不仅需要清晰展示首页的内容设计,还是基本的核心功能设计,因此幼加App将报名系统、园区介绍、老师信息、课堂互动、线下教学以及缴费等模块内容放置首页,解决用户的基本需求信息。
通信部分,“幼加”App改善了传统微信交流的输出形式,扩大了交流群体,使信息共享,也可自主选择与其他用户互动信息,打破时空限制在第一时间获取幼儿在园信息,园区信息发布放置平台显示,保证信息传递统一准确。
打卡部分,“幼加”App中的AI人像识别设计仿真实验辅助程序开发,该技术设计应用可有效保障幼儿的安全问题。该功能可建立幼儿亲属关系的人脸绑定,还可通过验证码进行临时绑定,将准确图像信息记录,降低拐卖和丢失幼儿的风险。同时校内不定时直播共享课程,家长可查看孩子的生活成长片段,给予老师实质性的教学意见,既有利于孩子的生活成长,又可以了解孩子的成长过程。
最后,进修、我的部分,内容主要是通过对教学理念、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学校作业、出勤率、考核等方面数据化比较,可以清楚地了解家长,老师双方的特点和差异,进而弥补了幼儿园网络资源建设中信息化教学模式不先进,教师缺乏信息技能的相关培训等方面的不足,且统一了数据信息,查找凭证格式统一便捷。
基于幼儿、家长、园区三方用户行为、认知、习惯及生活需求等特征,从App的互动性、功能性、审美性三个角度,提出面向幼儿、家长、园区三方的“幼加”App交互界面设计原则。内容包含简约的界面设计、友好的交互方式、协调性的界面元素设计三个方面。
3.4.1 简约界面设计原则
界面是人机信息交换的可视化形式,也是使用者与系统交流的载体。在App的视觉界面设计方面,主要通过色彩、图标与图文的页面,布局排版设计来展示。用简洁明快的视觉语言来为用户提供便捷的视觉感受,简明化于有序与和谐之中。“幼加”App设计基于IOS系统,设计规范屏幕尺寸为1242×2688px,字体为规范中标准的苹方字体,在清晰的架构上,界面布局设计以拼图组装的形式进行分布,包括导航栏、状态栏、标签栏。界面中心局部分布着导航栏、列表流等不同的内容,通过分割线和分割块的合理使用,对画面进行合理分割,根据页面的功能布局、结构层次等来实现主色、辅助色、强调色的配比,考量流动下界面间的色彩主次节奏并通过页面之间的链接跳转、逻辑层级关系在视觉风格上,采用卡片和平面的设计风格,获得简单的视觉效果(见图1)。
图1 “幼加”App界面设计
3.4.2 界面元素协调性设计原则
基于简约的界面,元素与导航、边框、图标等通过拟人化的方式,以简化、变形、透视等手法进行设计,更清晰直观地展现轮廓、构造、特点。无论是从美感还是形象特征都充满了童趣的气息。图标制作以突出信息为主设计,App界面以白色的背景为主色调,以蓝色,粉色为主要基调,小面积的图标进行页面点缀,给予用户和谐的视觉感受,同时统一卡通外观头像,符合“幼加”App的主题,独特的IP图像设计也使App更易于识别,用于首页和引导页面,不仅给用户带来亲切感,更密切了用户与应用的关系。
3.4.3 交互友好性设计原则
幼加App体验学习中,用户体验学习具有可控性、安全性,以用户为中心的设计标准把幼儿教育教学功能体验摆在首位。App界面是用户的第一体验,移动交互性是用户体验的主体,交互式媒体应用触摸屏,不同于传统的鼠标点击,能多种方式的同App界面进行交互操作,获取移动不同的交互体验。根据学龄前儿童好奇心强的特点,“幼加”App通过设置儿童熟悉的常规动作,如点击、按下、滑动等交互手势,左右轻滑可自由切换课程,提升其认知发展,促进学习积极性。
文章通过对现有幼儿App与目标用户的调研,发现“互联网+教育”与幼儿教育信息结合不完善、交互不友好等问题,幼儿园合理把握“互联网+教育”技术,加强对“互联网+教育”网络资源合理应用。提高幼儿园教育的水平和质量,希望通过研究,为相关设计提供一定的思路。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