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4-05-19
高玉梅 沈 慧 迟 锋 刘黎明 王红航
(电子科技大学中山学院,广东 中山 528402)
光电信息科学与工程专业属于光学、光子学和光电子学在信息领域的科学研究和技术应用的前沿学科,是以物理学中的“光学”为主要基础的交叉综合学科。2012年教育部下文,将原属于电子信息科学类的光信息科学与技术、光电子技术科学专业与原属于电气信息类的信息显示与光电技术、光电信息工程、光电子材料与器件五个专业统一修订为光电信息科学与工程专业。
电子科技大学中山学院为地方全日制普通本科独立学院,合作双方为中山市人民政府和电子科技大学。学校先后被遴选为“广东省首批普通本科转型试点高校”“省市共建”高校、广东省高等教育“冲一流、补短板、强特色”提升计划建设高校。学校坚持“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和“提高自主创新和服务地方能力”双轮驱动,以教育服务地方创新驱动发展战略为宗旨,加快将学校建成特色鲜明、优势突出的高水平应用型大学。
近年来,光电信息技术以其极快的响应速度、极宽的频宽、极大的信息容量以及极高的信息效率和分辨率推动着现代信息技术的发展,从而使光电信息产业在市场的份额逐年增加。早在2004年,中山市就正式创建光电生产基地,中山火炬开发区光学产业总产值每年占全区高新技术产品总产值的十分之一,从业人数约1.4万人,并逐步形成以纬创资通公司为龙头的新型平板显示产业集群、以佳能企业为龙头的彩色打印机产业集群、以波若威和通宇通讯公司为龙头的光纤通信产业集群。特别是LED照明产业经过20多年的发展,已成为中山市的支柱产业,仅古镇的LED灯饰产销量就占了全国的60%之多。因此,中山市的光电产业对光电类专业人才有强劲的需求。
在此背景下,2016年学校将原电子科学与技术专业的“光源与照明”方向进行升级,申报设置光电信息科学与工程专业,并通过教育部批准审核,2017年开始招生。该专业开设有LED照明与光电显示、激光技术与光电器件两个特色方向,以培养厚基础、重实践的高素质应用型本科人才为目标。2018年,该专业立项开始广东省高等学校特色专业建设,进一步凸显“实践+创新”的应用型人才培养特色。光电专业培养具备良好创新实践能力、宽广知识面,能够从事电子学、光学工程等专业技术行业,能够适应现代化社会真正所需的专业技术人才,因此在夯实学生理论基础的同时,提高学生实践创新能力极为重要。本文主要介绍学校光电信息科学与工程特色专业建设过程中典型校外实践基地环节采取的举措及成效。
光电信息科学与工程专业作为新设立专业,校内外均没有现成的实习实践基地,原有的电子科学与技术专业的实践基地难以支撑光电新专业的发展。广东欧曼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是中山本土专业从事LED研发、生产、销售为一体的国家级高新技术企业,不仅拥有一流的自动化研发团队、自动化设备和自主知识产权,还是LED国家标准起草单位、国家级高新技术企业、广东省民营企业及广东省名牌产品、中国LED照明应用百强企业。广东欧曼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规模大,业务种类多,需要大量光电专业应用型人才。近年来,该公司与我校光电信息专业的老师开展了良好的产学研合作。同时每年招聘了一定数量的电子类相关毕业生。但据公司反应,由于学生专业背景与公司所需有差异,入职后还需安排相当长时间进行光电专业知识和技能培训。在此背景下,校企双方充分协商,一致同意在前期科研技术合作基础上深化产学研合作,建立电子科技大学中山学院—广东欧曼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光电类LED照明校外实践教学基地,为光电专业学生提供对口的实践实习岗位,也为公司提供源源不断的高素质专业储备人才。
本着“优势互补、资源共享、共建双赢”的原则,由电子科技大学中山学院和广东欧曼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共同参与建设,实行校企合作、产学研融合的模式,共同打造多功能的光电类实践教学科研平台,培养学生的创新实践能力,提升光电科研团队服务企业能力。利用学校和企业资源,整合原有的实践实训资源与设备,创新实践教学模式,构建符合湾区光电产业需求与发展的科学育人实践教学体系,改革实践教学内容和方法,形成完善的由校企共同制定的基地实践教学目标、教学内容、培养方案和课程体系。
(1)实践教学团队建设,加强校企双方的交流与学习。大学生实践教学基地建设的首要任务是教学团队建设。一方面安排老师走出去到企业基层挂实职,了解LED照明产品的生产、检测、封装等工艺流程,积累实践经验和提高实践技术指导能力,成为真正的“双师型”教师。另一方面,让实践基地的高层管理人员和有丰富经验的技术工程师来校给老师、学生开专题讲座,介绍行业的实时动态和最新的技术,并使得校企相互交流学习和培训常态化,双方共同成长,共同建设师资队伍。
(2)实践教学内容体系和人才培养方案建设。加强“项目式”的实践课程开发,形成完整的实践教学内容体系。学校现有的课程是基于专业知识结构的,而企业是基于行业发展和市场需求的。为使校内外实践实训课程衔接自然,可在一些具有综合性质的光电专业实践课程中进行改革,如将光电器件仿真与工艺综合设计和专业综合实训两门课程的部分学分以校外实践基地的“项目式”课程获得。一些光电类专业课如光电显示原理与技术、照明光源驱动技术、半导体照明技术及应用、照明检测技术、光电检测技术、光电系统设计、光电材料与器件、光电子学与光电器件和光纤通信等课程也可分出部分内容作为企业实训实践,使理论和实践结合,学以致用,在学中做,做中学,让学生充分意识到专业知识的实用性,激发主动学习动力,使自己对专业学习的发展不再迷茫。
(3)实践教学管理及考核评价机制建设。建立分工明确的实践教学管理组织,配备专职基地管理人员,协调好校外基地的实践教学安排,保证实践教学环节的有效运转,如图1所示;建立校外实践教学基地的考核与评价机制,强化实践教学基地的使用与建设;建立教师到基地挂职锻炼制度;做好校外基地实践教学过程等,做好校外基地实习实践成果宣传工作。
图1 实践基地组织管理结构
(4)多渠道拓宽基地容纳学生实习、实训的数量和覆盖面。挖掘实践基地的可容纳量和覆盖面,主要从实践教学的三方面入手:
第一,从2019年开始,每学期的光电类专业课程的课内实践部分内容安排在企业实训实践基地,使得校内理论指导与校外实践基地的技术指导形成合力,使光电技术实践能真正落地实施,为大湾区光电产业培养出对口的应用型人才。
第二,从2019年开始,每学期安排一批次的大一至大四学生进驻企业进行生产实习,增强技术实践经验与经历。广东省欧曼公司在电源、PCB设计、灯带控制器、应急电源、灯带检修和测试等技术领域有技术优势,通过生产实习培养学生实践技术应用能力,为毕业后能在企业成功就业铺路。
第三,从2019年开始每学期安排一批次的大四学生在企业导师的指导下进行毕业设计或毕业实习,开展实践活动,为能在企业成功就业助力。
虽然上述措施在2020年和2021年由于受疫情影响,去实践基地参观实习的人数和次数有所控制,但经过三年的积累,去基地参与实践的学生在覆盖面和数量方面都达到一定规模,对整个光电专业的课程实践实习培训提供了有力支撑。2020年和2021年,光电类的毕业生就业率和就业岗位质量明显得到提升。
实践基地经过建设和运行,已取得一定成效,为我校光电信息科学与工程应用型人才培养提供了有力支撑。主要成效包括:(1)组建了企业导师队伍。从公司遴选了一批高素质高水平的管理人员或技术人员作为专业的兼职教师和实习指导教师,并指导开展常规的实践实训教学活动,包括学生见习和观摩实习、实践实训课程训练、生产实习、毕业设计、毕业实习和技术培训等。(2)依托实践基地,促进专业建设。校企双方就专业定位、课程体系和培养方案修订召开了多次研讨会,进一步推动了人才培养、用人单位需求和产业及社会发展紧密衔接,落实学校人才培养与大湾区地方经济发展和市场人才需求的“同频共振”。(3)助力“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借助实践基地,安排光电专业的教师到欧曼科技公司进行实训和挂职锻炼,提升教师的实践经验和实践指导能力,有效提高了教师队伍“双师型”比例和质量。(4)促进双方产学研深度融合。依托实践基地,深入开展了校企合作。针对LED照明产品的技术与应用实践中遇到的一些问题,校企双方联合组成科研团队,进行科研合作。在此基础上,联合申报并获批了广东省研究生联合培养基地工作站。2021年招生2名研究生,开启了高层次人才培养新模式、新机制的探索。(5)初步建立实践教学基地管理规章制度,为实践教学工作能够长期稳定的开展提供了保障。
电子科技大学中山学院光电信息科学与工程专业作为新设立专业,根据省市共建、转型发展和服务区域产业发展需求,为培养适应新技术、新产业、新业态,综合素质高、社会责任感强、有创新创业能力的高水平应用型人才,积极与地方企业共建校外实践基地。通过实践探索,初步将基地建成了一个较规范和完善的校外常态实践教学基地,形成了一支研发实力和专业指导实力强、管理水平高、示范作用大的光电“双师”型师资队伍;在专业培养方案的制订、课程体系的设置方面,加大了企业的参与度;构建了较完善的实践教学课程体系,有望真正为企业提供合格的工程应用人才,实现企业技术发展、学校专业发展和学生能力发展三赢。这些建设经验为地方应用型兄弟本科院校培养创新型人才的实践平台建设提供了有益参考。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