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4-05-19
蒋林吟
(云南农业大学学生工作部(处),云南 昆明 650201)
当前,“外防输入、内防反弹”成为常态,经历过疫情侵袭,我国在应急处置、联防联控、群防群治等方面已积累了许多成功的经验,但新冠病毒频繁变异,全球疫情仍然肆虐,抗疫马拉松远未结束。聚集性疫情向来是疫情防控工作的重点和难点,学校是学生聚集的主要场所,任何松懈和疏漏都有可能造成前功尽弃,因此学校的疫情防控非常重要。
作为学校疫情防控的一线力量,长期从事学生工作的辅导员因疫情防控增加的工作任务会对其情绪状态产生一定影响,这间接关系到学生的心理认知状态和情绪调节能力。心理资本作为个体在成长和发展过程中表现出来的一种积极心理状态,有研究显示,发展心理资本有助于缓解工作压力,增强工作幸福感,因此提高辅导员的心理资本有助于改善疫情防控常态化工作压力下的心理状态,提升工作表现。
根据教育部(2017)第43号令《普通高等学校辅导员队伍建设规定》(〔2017〕第43号令),辅导员是开展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骨干力量,是高等学校学生日常思想政治教育和管理工作的组织者、实施者、指导者。辅导员有九大主要工作职责:思想理论教育和价值引领,党团和班级建设,学风建设,学生日常事务管理,心理健康教育与咨询工作,网络思想政治教育,校园危机事件应对,职业规划与就业创业指导,理论和实践研究。
心理资本(Psychological Capital)是美国著名学者Luthans于2004年提出的概念,是指个体在成长和发展过程中表现出来的一种积极心理状态,其对个体适应环境、维持积极的状态有重要作用。
Luthans等人提出心理资本由自我效能、希望、乐观和坚韧性四个维度构成。我国齐卉等人研究认为,高校辅导员职业心理资本包括乐观、希望、自信、爱、坚韧、进取、责任、感恩等8个因子。
1.3.1 人口学变量上的差异
从岁数上看,20~30岁的硕士研究生辅导员心理资本值相对较低;从工作年限上看,工作年限久的辅导员心理资本水平较低;从学校性质来看,民办本科院校辅导员在心理资本的各维度上均显著高于民办高职高专院校辅导员。
1.3.2 与其他因素的相关研究
高校辅导员心理资本总体处于中等水平,其心理资本与生活满意度、工作满意度、工作绩效、职业幸福感、积极应对方式等呈显著正相关;与工作压力、离职倾向、消极应对方式等呈显著负相关。
1.3.3 心理资本的中介作用
心理资本在高校辅导员的工作满意度与工作绩效之间、应对方式和弹性商之间、工作家庭冲突和职业认同之间、情绪劳动策略与职业倦怠之间都起到了中介作用。
辅导员除常规性工作外,疫情期间需要每日关注疫情数据及学生的身心健康状况。针对疫情,各高校出台了相应的疫情防控管理方案,方案措施在执行落实的过程中难免会出现因学生对方案措施的不理解而产生冲突的情况,辅导员是方案措施在学生工作中的一线执行者,因此学生的负面情绪会直接转移到辅导员身上,给辅导员的工作增加困难。
根据世界卫生组织的评估和判断,新冠肺炎疫情在全球的流行爆发,可能在疫苗出现后1~2年内得到控制。但是,对全人类的心理健康影响会持续10年,甚至20年以上。疫情期间,我国青少年抑郁发生率显著高于疫情前的水平。面对疫情和学业的双重压力,大学生会产生焦虑、抑郁等负性心理情绪,辅导员除了自身需要保持心情放松以更快地适应疫情防控常态化下的工作和生活节奏外,还要以积极的状态帮助学生缓解学习生活中的负性情绪。
新冠肺炎疫情的突发增加了经济发展环境的不确定因素,给就业工作带来很多困难和不利影响。教育部指出,2021届高校毕业生总规模909万人。在疫情防控常态化时期,就业挑战性明显增大,沈雯等人的研究显示,新冠肺炎疫情期间毕业班的焦虑得分显著高于非毕业班。这一时期不仅是对毕业生的考验,也是对辅导员的考验,辅导员不仅要为学生提供科学的职业生涯规划和就业指导以及相关服务,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就业观念,还要及时引导学生调整心态,提前做好就业准备,培养学生的就业意识。
从应对突发考验到建立长效应对机制,常态化防控后的“持久战”会使人产生疲劳感。辅导员的工作也是一样,不仅要完成日常的学生管理工作,还要克服疫情防控常态化下新增的许多挑战,而这些工作大部分是事务性的,没办法在短期内呈现出可视化的成果,这势必会使辅导员产生挫败感。辅导员的心理承受力如弹簧一样一直被强压至触底,如果长时间面对这些持续有力的压力,疫情防控倦怠情绪就会逐渐产生,这个时候就需要辅导员克服疲劳感产生的松懈、倦怠,不能放松紧绷的防控之弦。
辅导员要理性应对疫情,接纳疫情防控常态化这一现状,不仅仅是辅导员,各行各业都会存在因疫情防控常态化而导致的工作量增加的情况,如医护人员、出入境工作人员等,正是因为全国各领域工作人员的不懈奋斗,我国的疫情防控工作才取得了今天的显著成效。辅导员要调整心态,掌握科学的疫情防控要领和与学生正确沟通的方式方法,多渠道引导学生进行积极归因,接受疫情防控常态化这一现实。辅导员还要对学生进行健康理念和自我保护教育,树立正确科学的观念,不信谣、不传谣。要相信疫情防控终会有胜利的一天,而打赢这一攻坚战需要所有人的共同努力。
加强辅导员心理健康教育疏导,建设辅导员心理健康教育体系。(1)开展心理健康知识宣传活动。充分利用QQ群、微信公众号等平台,营造良好的心理健康教育氛围,提高辅导员心理保健能力。(2)将心理健康教育纳入辅导员的岗前培训、日常培训之中,多方位学习心理危机的识别、预防和干预技巧,掌握与学生沟通和谈心谈话的方法,增强自我心理调适能力。(3)开展团体心理辅导。在工作遇到困难时允许辅导员有一些正常的情绪反映,但要及时进行调整,可以加强心理资本训练。研究显示,团体心理辅导有助于提高辅导员教师的心理资本水平。开展团体心理辅导可以有效帮助辅导员缓解工作压力,树立能力可增长观。
辅导员要有求助意识,学会寻求帮助,秦学者等人研究结果表明,社会支持对疫情风险感知存在显著的负向预测作用。辅导员在遇到困难时可以及时求助于家人朋友,在逆境中找到积极意义,也可以通过学校资源进行求助,从中找到情感支持和解决问题的思路或建议,提升自身的归属感和生命意义感。
(1)加强辅导员技能培训,提升辅导员专业能力。根据辅导员的入职年限、职务职称等不同特点分层,线上与线下相结合、校内与校外相结合、岗前与日常相结合、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分类开展辅导员专业技能培训;定期组织辅导员职业技能大赛,调动辅导员工作学习积极性,持续提升辅导员的素质能力和专业水平。(2)落实辅导员评奖评优制度,让辅导员付出“可视化”。设立辅导员专项评奖评优体系,开展高校辅导员年度人物等先进典型的宣传选树,增强辅导员的岗位认同感和职业归属感,打造高素质思想政治工作和党务工作队伍。(3)保障辅导员晋升机制通畅,激发辅导员工作热情。设立辅导员岗位津贴,提升辅导员薪资待遇,落实辅导员攻读专项博士计划,完善辅导员职业发展体系,制定辅导员管理办法保障辅导员晋升渠道的畅通,加强辅导员选聘工作和管理考核工作,统筹推进辅导员队伍建设。
提升疫情防控常态化下辅导员的心理资本需要社会、学校、个人等多方的共同努力,这不仅表现在社会层面对疫情防控工作的持续稳定推进;也表现在学校制定相关的辅导员队伍建设方案做好外部保障,以及从心理学角度提供调试方法帮助辅导员做好内部调适.最重要的是辅导员自身要勇于直面困难、克服困难,不断增强自身素质能力和专业水平,才能最终达到提升幸福感的目的。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