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期刊杂志

健康中国战略背景下中医药院校运动康复专业发展研究

时间:2024-05-19

陈楚杰 卢 林 林 彬 雷 云

(1.广州中医药大学,广东 广州 510006;2.广东省药品交易中心,广东 广州 510006)

1 运动康复专业教育发展历程

运动康复专业是一门医学和体育相结合的新兴学科,旨在弥补我国体育健身康复人才短缺的局面而开设的。1963年《高等学校通用专业目录》中的“运动保健专业”是运动康复专业教育的雏形;1978年,我国一些高等院校陆续招收运动医学本科学生,运动医学相关的专业得到发展;1989年,教育部《增补高等学校专业目录》中的“体育保健康复专业”,成为现在“运动康复学”专业的起源。1998年,“体育保健康复专业”与“体育生物科学专业”合并为“运动人体科学专业”。2004年,“运动康复与健康专业”在少数高校(北京体育学院、武汉体育学院和天津医科大学)试点设立,为四年制本科专业,授予教育学/理学学位。随着康复医学和体育运动学科的发展,社会人民群众需求的提高,各类高校开始逐步开设此专业,2012年该专业被并正式名为“运动康复”。虽然运动康复作为一个新兴的专业,但从另一个方面来说,它在体育学专业中也经历了60多年的发展历程。

2 运动康复专业发展目前概况

2013年9月“运动康复”专业正式开始在全国范围招生。随着社会的发展,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人民群众健康意识的增强,以及医疗行业分类细化等因素,康复医学得以蓬勃发展,而运动康复也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人们开始关注如何通过体育锻炼和改变生活方式来促进健康和康复。为了弥补社会运动康复人才的空缺和满足人们的健康需求,我国一些医学院校、师范类院校和体育院校纷纷开设了“运动康复”专业。如今在《“健康中国2030”规划纲要》的引领下运动康复专业迎来了发展的机遇,由于大部分院校由于开设时间较短,缺乏运动康复人才的培养经验,目前该专业在建设和开发上还面临着许多的问题,可以说是机遇和挑战并存。

2.1 运动康复专业本科开设概况

据统计2020年我国高校中进行运动康复专业招生的本科高校一共有63所。其中体育类院校11所,医学类院校25所(其中中医药院校有9所),师范类院校10所,综合及其他院校17所。2019年全国开设运动康复专业招生的高校共有73所,比2020年招生的高校多十所。通过搜集资料发现2019年到2020年期间新增开设运动康复专业的高等院校有:锦州医科大学、江西中医药大学、山东第一医科大学、兴义民族师范学院、聊城大学、成都文理学院、山东中医药大学、黄河科技学院、吉利学院、湖南医药学院、昆明医科大学、武汉商学院、郑州商学院、龙岩学院共14所。2019年到2020年期间停止招收运动康复专业学生的高等院有:广西师范大学漓江学院、泰山医学院、辽宁医学院、广西科技大学、楚雄师范学院、玉溪师范学院、遵义学院医学与科技学院、云南中医药大学、济宁学院、温州医科大学、广州体育学院、韩山师范学院、湖南中医药大学、安徽中医药大学及广州中医药大学(开设但暂未招生)、河北医科大学、河北体育学院、内蒙古科技大学、吉林体育学院、西南医科大、武汉生物工程学院、郑州轻工业学院、郑州工商学院、新疆医科大学共24所,停招学校比新招学校多10所。

开设运动康复专业的高等院校涉及众多类型,其中医学类、体育类高等院校居多。相比于2019年(73所),2020年(63所)招生院校总体减少,但招生中医药院校比2019年增加2所。说明近几年来开设运动康复专业的中医药院校和招生人数都有所提升。

2.2 运动康复专业硕士培养概况

2021年招收运动康复学硕士的高校全部为体育院校共11所,名单具体见表1,共招收硕士研究生185人(见表1)。其中北京体育大学、成都体育学院、天津体育学院、上海体育学院共4所高校招收运动康复学博士。虽然部分院校已经有了运动康复学的博士点,但是由于博士点开设的比较晚且开设院校较少,现在大部分院校运动康复专业的师资多来自于运动人体科学专业或者是医学跨专业,很少有真正运动康复专业背景出身的教师。开设此专业的院校不多,但是每年的招收人数还是比较多的,以武汉体育学院为例,研究生招信息网公布的2021年武汉体育学院招收运动康复学硕士计划数达到了39人(不含推免)。且近两年来受到政府大力倡导以及《“健康中国2030”规划纲要》的影响该专业硕士研究生招收人数呈现扩招趋势,可见社会对运动康复人才的需求提高和对康复医学发展的愈发重视。

3 本科运动康复专业目前存在的问题

虽然近几年运动康复理念逐步受到大众的接受,运动康复专业也逐年也有所发展,但目前存在的问题也非常明显。

3.1 培养标准尚未规范统一

运动康复专业由于历史渊源,与多个专业具有类似性,如康复治疗、运动医学、运动与人体科学等专业,虽然目前独立成为运动康复专业,但是目前相关院校都根据各自特点进行特色化培养,尚未建立权威的统一培养方案与培养标准。还有一些院校运动康复专业与康复治疗专业同时招生,但在培养目标和主要课程设置以及师资资源的区别都不大,甚至培养目标完全相同,但由于康复治疗专业办学时间久,社会认可度高,一定程度上也导致运动康复专业得不到充分的发展,其专业特色也不明确,不利于学科的建设。

表1 2021年高校招收运动康复专业硕士研究生人数

3.2 专业特色分化有待提高,人体梯队建设有待完善

目前招收运动康复博士的4所院校中,成都体育学院、北京体育大学不招生运动康复硕士。经中国研究生招生信息网查询发现此两所学校其实在硕士阶段主要招收了相近硕士专业,如运动人体科学、运动医学、康复医学与理疗学等专业。这也说明了运动康复专业与相关专业在培养目标、培养方案方面重合度较高,专业分化还不十分明显。另外在人才培养体系方面本科招生院校65所,硕士招生院校11所,博士招生院校4所。在院校数量上看似合理,其实存在很多问题,如表1数据所示,2020年招生的10所中医院校总共招收555人,如果加上另外的45所院校,预计总人数超过3 500人,但硕士招收185人,博士招生22人,本科∶硕士∶博士招生比约达到了159∶8.4∶1,这也意味着运动康复专业的本科学生,在对口专业继续深造方面存在巨大困难。

3.3 生源难以得到保障,师资力量有待提高

2021年本科招生的65所院校中医学院校有27所,占比超过4成,其中12所具有招生资格的中医院校中有2所获批后连续未招生,有3所院校中间有暂停招生情况,说明该专业不仅师资力量存在不完善,也在生源上难以得到保障。在师资方面,以2021年为例,全国仅有4所高校招收博士22人,在全国有65所院校开设运动康复专业的背景下,即使所有的运动康复博士毕业后从事高校教学工作,也需要3年才能为各院校平均配备一名专业教师。如安徽中医药大学正因为缺乏运动康复专业教师才导致专业申办后也未正式招生。

4 “健康中国2030”战略带来的机遇

健康环境与健康国民是健康中国的基本内涵。《“健康中国2030”规划纲要》指出:“要惠及全人群,不断完善制度、扩展服务、提高质量,使全体人民享有所需要的、有质量的、可负担的预防、治疗、康复、健康促进等健康服务,突出解决好妇女儿童、老年人、残疾人、低收入人群等重点人群的健康问题”。在“健康中国”的引领下,为了更好的满足人们的运动康复需求,很多社区开设了社区康复,专门配备了康复治疗师和康复器械,更好的让运动康复融入社区,融入大家的生活。同时社区的健身运动器械也逐渐得到了完善,使得居民们运动健身更加方便。

“健康中国”是促进运动康复专业发展的重要前提,也是促进运动康复专业可持续发展的有力工具。促进对运动康复专业的了解和认可,只有让国民认可、了解运动康复专业并切身体会到运动康复专业的科学性和实用性,才能保证运动康复专业在“健康中国”的引领下更好的发展。

5 中医药院校发展运动康复专业的建议

5.1 加强专业师资及教材建设

努力加强运动康复专业学科建设,特别是博士点建设,形成专业特色和广泛的社会影响,保证生源质量,培养学生树立运动康复理念和从事康复事业的信念。同时加强教学监督,培养学生自主学习氛围;运用科学合理的运动康复专业培养指导方式,致力于培养高水平实践性专业人才。加强高校师资队伍建设,提升教师本身的专业理论水平、实践操作水平和科研水平;学习新技术、新知识、教学方法、科研能力,在人才培养的道路上探索和实践;引进高水平人才资源,加强学科内部人才跨专业交流。

5.2 加强人才梯队(本、硕、博)培养

大力推广加强运动康复专业本科教育,推进中医药院校运动康复学硕士研究生教育,探索扩展运动康复学博士研究生教育。加强人才梯队培养,形成科学人才培养链条,为社会输送充足的人才资源,为专业学科建设输送坚实强劲的师资力量,为运动康复的发展打下夯实基础。

5.3 加强医体融合理念推广

中医药院校保健功法、传统体育一直是我国优秀的养生保健体育运动,为人民健康做出了巨大贡献,应该加强体医体融合理念科普,医体融合可理解为体育运动与医疗相结合。即用体育的方式增进人体健康,这也是需要康复的人群、亚健康人群回归健康的最有效且廉价、简单的途径。推广医体融合,强调生命在于运动,提倡通过体育锻炼达到自己的健康目的。这不仅是人们的迫切需要,同时也是现阶段国家大力倡导的。

5.4 充分发挥中医药文化的优势

中医传统文化的积累沉淀,有着独特的学科建设培养体系。浓厚的传统中医文化孕育深厚的基础,特有的中医康复理论引领运动康复的发展,让学生能应用中医理论到康复治疗的实践操作中,这是中医药院校开设运动康复专业较为明显的优势。发挥传统功法、传统保健体育对慢性病、疑难杂症的特殊疗效,响应政府发展中医药文化的号召,充分的发挥中医药院校的优势,深度挖掘其内在潜力。从而努力培养具备中医康复理论背景的实用型人才。

5.5 医院设置相关科室,解决就业问题

推进医院运动康复相关科室建设,促使医院吸纳更多的运动康复人才,形成完善的运动康复诊疗体系。努力克服运动康复专业毕业后选择的局限性,发挥体育运动在疾病防护和健康促进领域的作用。对学生进行专门的就业工作指导,明确培养目标。树立正确的就业观念,收集用人单位的反馈,仔细分析。及时调整更新课程,帮助毕业生更好的融入社会和工作。

运动康复作为一个年轻的专业正处于发展阶段,存在着与康复治疗专业划分不清晰、开设院校类别多样化且培养方案不一、招生人数不稳定就业率有待提高、人才梯队体系尚未建立,等等问题。需要时间、机遇、机会等因素共同建设提高。现阶段我国人口老龄化不断加剧、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人民的健康意识也不断增强、康复的需求也日渐增长,这都是现阶段社会所面临的问题,同样也是运动康复专业发展的机遇。随着“健康中国2030”的提出更是给运动康复专业的发展带来了新的希望。

免责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