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期刊杂志

金融工程人才培养的研究进展、热点与展望——基于CiteSpace的可视化分析

时间:2024-05-19

向 云

(桂林电子科技大学商学院,广西 桂林 541004)

0 引言

随着大数据、云计算、人工智能等先进技术的不断发展与创新,给金融工程专业人才培养带来了许多机遇和挑战,如何在这样的环境背景下进行课程体系的建设与优化,并提高人才培养的质量,是当前众多高校都需要思考的问题(游丽,2020)。传统文献综述主要依靠阅读文献并进行系统评论,阅读文献有限,且难免具有主观性,进行文献计量分析则可以避免这些问题。近年来,学者基于CiteSpace对烹饪教育、物流人才教育(可视化文献分析软件)、国贸人才培养、“双创”教育、实训基地研究等主题进行了大量可视化分析。但是,鲜有对金融工程人才培养领域进行全面和系统的整理。那么,我国金融工程人才培养研究进展如何?目前的研究热点是什么?相关热点主题经历了怎样演变?未来研究方向有哪些?因此,本研究尝试利用CiteSpace软件,对1998-2021年金融工程人才培养领域相关文献进行可视化分析。

1 研究工具与数据来源

CiteSpace大大减少了传统文献综述中学者参考文献的主观偏好,因而更具客观性和可靠性[2]。一个研究领域的焦点会随着时间的推移而改变,可以通过分析学术文献来追踪科学知识随时间的发展趋势。因此,在CiteSpace软件中,时间区间选择1998—2021年,时间切片为1年,分别绘制作者合作图谱、机构合作图谱、关键词共现及聚类图谱,进而利用Timeline、Timezone、Burstness生成关键词共现时间线图谱、时区图谱和突现关键词,据此对金融工程人才培养的研究进展、热点及其演变进行梳理。

本研究选择中国知网CNKI作为样本来源数据库,采用“主题”检索方式,检索词设置为“金融工程”并含“人才培养”。检索时间为2021年7月5日,时间跨度约为24年,检索后,为保证入选论文的合理性,逐条对数据进行检查,取消与主题不相关等无效记录后,最终获得有效文献201篇。

2 金融工程人才培养领域研究进展

2.1 文献发表数量

绘制得到金融工程人才培养领域发文数量变化趋势(见图1)。分析发现,近24年来发文呈现出“前期相对平缓、后期数量渐增”的总体趋势,2009年是重要转折点,此前平均每年发表文献数量约为2篇,2009年后平均每年发表文献数量上升到15篇,金融工程人才培养逐渐受到了学者的关注。

图1 金融工程人才培养领域发文数量

2.2 核心作者及合作关系分析

在作者合作图谱中(见图2),23位作者相互有13条连线,说明核心作者之间存在一定合作关系。以作者发文量为依据,谭春枝、徐运保等学者是金融工程人才培养研究领域的核心作者;从节点数量来看,仅有23位作者在金融工程人才培养领域有研究,最早的一篇文章出现在1998年,学者对该领域的关注并不高;此外,尽管形成了少数几个作者合作团体,作者间的连线数量不多,学者间的交流与合作仍需加强。进一步分析发现:核心作者的研究方向大多为金融和高等教育,表明金融工程人才培养研究具有一定的专业性;核心作者涉及多个研究领域,如投资、证券、宏观经济管理与可持续发展等;发文数量3篇及以上的作者共有7人,反映出金融工程人才培养研究尚未形成稳定的核心作者群体。

图2 金融工程人才培养领域作者合作图谱

2.3 机构及其合作分布

分析可知,16个研究机构相互独立,没有连线,反映出研究机构间缺乏合作关系。从节点大小来看,对金融工程人才培养研究具有重要贡献的机构有广西大学商学院和滁州学院数学与金融学院,且经分析认为,前者关注的重点方向是金融工程人才培养,后者则主要开展金融工程专业教育相关研究。

3 金融工程人才培养研究热点分析

3.1 基于关键词共现的研究热点概况

进一步生成关键词共现及聚类可视化图谱(见图3),分析发现,31个关键词相互有55条连线,模块值为0.439 6,大于0.30,说明金融工程人才培养各研究主题之间的差异显著,平均轮廓值为0.7005,意味着金融工程人才培养关键词聚类是令人信服的。分析可知,金融工程专业、人才培养模式、实践教学、应用型等关键词之间联系紧密,金融科技、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创业等关键聚类存在相互交叠现象,说明这些主题存在相互交融、彼此影响的内在逻辑关系。

图3 金融工程人才培养领域关键词共现及聚类图谱

为了进一步刻画聚类之间关系及其动态演变,运用CiteSpace绘制了时间线图谱(见图4),观察可知,早期的相关研究主要关注金融工程和人才培养模式等问题,近年来则转为实践教学、学科交叉和创新创业方面的研究。分析发现,金融工程人才培养相关研究中,出现频次最高的两个关键词依次是金融工程(106次)和人才培养模式(61次)。在此基础上进一步对关键词进行聚类分析,共生成7个聚类,其中培养模式、金融科技、创新创业、人才培养模式形成了4个较为庞大的聚类,综合关键词频次及其聚类分析结果可知,1998年以来金融工程人才培养领域研究主要有3大热点。

图4 金融工程人才培养领域关键词共现时间线图谱

3.2 基于关键词共现的研究热点及发展动态分析

在201篇样本文献中,金融工程出现106次,频次排名第一,占总样本的52.74%,说明金融工程是金融工程人才培养领域学者们关注的焦点之一。梳理发现,过往研究侧重于分析金融工程的建立与发展和金融工程专业教学等内容。其一,关于金融工程的建立与发展,惠国勤、唐文利探讨了发展我国金融工程的对策,刘晓星论述了金融工程的理论架构和技术基础,蒋燕、胡日东探究了金融工程在现代银行风险管理体系构建中的应用;其二,关于金融工程专业教学,主要有案例教学的难点与对策、实验教学体系探索、教学团队建设、教学改革探讨与实践以及专业课程体系建设。

人才培养模式出现61次,频次排名第二,占总样本的30.35%,说明人才培养模式是金融工程人才培养领域的研究热点之一。随着金融业的细分化、专业化、国际化的发展趋势,高校传统的人才培养模式已经跟不上新业态的变化需求,人才培养模式亟须创新。近年来,新型人才培养模式层出不穷,包括“双教师”联合培养模式、普惠金融人才培养模式、“课证融合”人才培养模式、跨学科、跨专业创新创业人才培养模式、“三维四段”式人才培养模式、产学研人才培养模式和订单式人才培养模式等。

教学改革、实践教学、教学模式3个关键词出现的频次分别为14、10和3,合计占到总样本数量的13.43%,教学改革在金融工程专业人才培养中发挥着巨大作用,相关研究主要集中于3个方面:其一,课程教学改革。例如,刘建和、武鑫探析了专业课程体系中各具体的专业课如何进行分层化教学;黄一鸣从学科建设计划、教材更新、完善学科环境、提高师资队伍4个方面提出了改革建议。其二,实验教学改革。例如,刘圣囡等提出在实验教学中要重视对学生动手能力、金融建模能力、数据分析能力的培养;李胜歌表示加强金融工程实验课中的应用研究来提升学生创造性解决金融问题的能力。其三,实践教学改革,例如,潘海峰提出了新时期构建立体式实践教学体系的思路,屈晶通过探索实践教学改革思路来提升金融工程专业实践教学水平。

4 金融工程人才培养研究主题演变

为了分析金融工程人才培养研究主题的演化趋势,在CiteSpace关键词共现分析的基础上,得到1998-2021年的共现时区图谱。通过分析发现,金融工程人才培养领域研究具有显著的阶段性特征。

第一阶段(1998—2008年),研究热点主要围绕金融工程展开,金融工程关键词与后续的主题之间有大量细密的连线,反映出金融工程是金融工程人才培养相关研究的基础;第二阶段(2009—2014年),学者们关注的焦点由金融工程本身转移到了金融工程人才培养,诸如人才培养目标、培养模式、教学改革、创新等关键词的出现,说明在这个阶段有了金融工程学专业的设立,产生了对金融工程专业人才的需求;第三阶段(2015—2021年),关键词表现出多元化,但基本都围绕高质量金融工程人才培养展开,例如,实践教学体系、校企合作、学科交叉、跨专业、创新创业、金融科技。

5 结论与研究展望

5.1 主要研究结论

第一,金融工程人才培养领域发文量呈现“前期相对平缓、后期数量渐增”的总体趋势,作者合作表现出“局部集中”的特点,机构合作表现出“全局分散”的特点。目前形成了少数作者合作团体,对金融工程人才培养研究具有重要贡献的研究机构有广西大学商学院和滁州学院数学与金融学院,各研究机构缺乏合作关系。

第二,金融工程、人才培养模式、教学改革是金融工程人才培养领域的研究热点。金融工程领域侧重于分析金融工程的建立与发展和金融工程专业教学等内容,人才培养研究转向新型人才培养模式,教学改革的研究集中于课程教学改革、实验教学改革、实践教学改革。

第三,金融工程人才培养研究热点呈现出“围绕金融工程的经典主题向以专业人才培养为核心的主题过渡,再向高质量金融工程人才培养相关新兴主题”演化的阶段性特征。1998—2008年研究热点以金融工程为核心,2009—2014年学者们关注的焦点由金融工程本身转移到了金融工程人才培养,2015—2021年关键词表现出多元化,基本都围绕高质量金融工程人才培养展开。

5.2 研究展望

现有研究关注了金融工程人才培养模式、发展、教学改革等方面,积累了大量的研究经验,然而,总体而言对金融工程人才培养的研究却不多,深层次的探究更是缺乏。因此,未来应加强金融工程人才培养领域基础理论研究,更多关注教学体系建设等热点问题,注重学科交叉的综合性人才培养。

免责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