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4-05-19
郭薇薇
(山东青年政治学院,山东 济南 250014)
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了新时代[1]。作为记录与见证中国社会发展与变迁的载体——影像,也伴随着新时代经济、科技、业态的飞速发展而发生着日新月异的变化。其显著特征为:影像创作全民化、影像传播融媒化、影像制作技术趋同化、影像媒体竞争白热化。在新的态势下,影像创作与传播人才需求也应时而变,呈现出分工精细化与能力复合化并存、创意多元化与技艺多样化共生的特征。在影像行业变迁的新时代背景下,高等院校应与时俱进,紧跟时代发展,更新人才培养模式,适应社会发展需求,为社会培养合格人才。
(1)探索影像创作与传播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是积极适应新时代经济发展态势的需要。经济的高速发展与多元化态势对影像创作与传播人才培养提出了多样化需求,这些需求决定了不同地区、不同层次、不同定位的高校在办学模式、人才培养模式上要有符合自身特点的设计与特色。例如,山东青年政治学院文化传播学院所培养的影像创作与传播人才以“中国地域文化研究中心”为依托,以地域文化影像创作与传播为特色,探索文化底蕴与影像技艺交融、校内教育与校外实践并举的人才培养路径。
(2)探索影像创作与传播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是积极适应新时代科技发展形势的需要。科学技术的加速发展对影像创作与传播人才培养提出了与时俱进的技术要求。影像传媒行业的蓬勃发展、影像制作技艺的推陈出新、影像传播手段的一日千里,无一不与当前加速发展的高新技术紧密相关。在短短的二十余年间,影像创作与传播从传统的电视模拟信号摄录与播出、电影胶片摄制与放映,飞速发展到如今的数字影像摄制、大数据存储、5G技术传播,出现了数字摄像机、数字摄影机、航拍无人机、数字化后期制作系统等新技术、新设备。影像传媒的存在与发展对科学技术的依托与依赖,意味着担负育人职责的高等教育机构必须在科学技术层面与时俱进,紧跟时代潮流,积极接纳与钻研传媒影像新技术、新设备,为社会输送“上手快、后劲足”的影像创作与传播人才。
(3)探索影像创作与传播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是积极适应新时代传媒业态变革的需要。当前,全国范围内的融媒体大潮渐次展开,现象级的融媒体产品逐渐产生,融媒体在迅速发展的过程中逐步向智媒体升级。在传媒行业深刻变革的背景下,影像创作与传播人才培养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挑战。从宏观层面来讲,如何适应迅速发展的业界大势,应对“融媒——智媒”所提出的新问题,是人才培养所面临的首要挑战;从微观层面来讲,如何适应不同层次、规模、风格的制播平台所提出的不同要求,应对从大集团、细分工到多岗位、复合型的人才需求,是人才培养所面临的实际问题。
(4)探索影像创作与传播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是积极适应新时代应用型高校发展的需要。应用型高校的定位与发展为影像创作与传播人才培养提供了机遇与平台。近年来,山东青年政治学院坚持应用型办学定位,深入实施“一强化两拓展”发展战略,构建了全新的应用型人才培养体系。其中,培养影像创作与传播人才的广播电视学专业是山东省高水平应用型立项建设专业(群),并获评山东省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国家政策、学校定位、专业实力为影像创作与传播人才培养提供了发展机遇与平台支持。由此,探索与实践影像创作与传播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具备良好的外部条件,有着显著的现实意义。
(1)明确影像创作与传播应用型人才培养目标定位。从学科归属视角来看,影像创作与传播方向的依托专业——广播电视学专业隶属新闻传播学范畴,人才培养目标定位应遵循学科的内在规律与外部要求。仅就影像作品创作为例,宜适当弱化影像虚构与艺术属性,强化影像真实与纪实属性;从就业市场需求视角来看,在移动化、视频化、社交化的传播格局下,市场对人才的需求越来越强调具备音、视、图、文一体化的传播能力,以及贯通各类专业媒体和自媒体的跨平台传播能力。由此,应遵循学科的内在规律与外部要求,培养出适应不同层次、规模、风格的制播平台所提出的不同要求,应对从大集团、细分工到多岗位、复合型的需求的人才。2019年9月,山东青年政治学院文化传播学院广播电视学专业与企业合作,开设“新媒体与影像传播方向”,并于人才培养方案中设置“影像创作与传播”分支,着力培养该类人才。
(2)构建分层次、多渠道的影像创作与传播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其一,根据学生在学习能力、理论素养、技艺水平、未来志愿及自我发展方面的不同需求,从三个方面构建分层次的人才培养模式:一方面加大不同类型选修课的比重,一方面在课堂内外提供性质、目标、内容有所差异的实践机会,一方面为学生在校企合作平台提供不同工种、不同任务、不同内容的实习机会。其二,采取工作室制项目、企业实训、田野考察与影像志摄制等方式,拓展并完善多渠道的人才培养模式。学生们通过形式多样的实践平台,能够进一步明确各个工种之间的协作关系,进一步了解影像创作的操作流程和逻辑顺序,进一步反思自身的优势和不足,对于未来的择业和发展都具有积极意义。
充分拓宽第二课堂的适用范围,使之与影像创作与传播应用型人才培养紧密结合,借助第二课堂打通影像创作与传播应用型人才培养第二通道。如邀请业界专家与用人单位进校园,采取讲座、论坛、报告会等方式传道受业解惑,促使学生增强专业方向认同感,为专业学习与实践实训奠定精神基础;通过学生的“班团组织”、“社团组织”、“勤工助学服务中心”、“大学生创业中心”等组织机构,有针对性地开展“影像创作与传播训练”、“影像创新创业研讨”“影像工作室创业模拟”等活动,锤炼学生的专业技艺,开拓学生的创新创业视野;借助第二课堂开展多种主题的专业竞赛与专业实践活动,促使学生更多、更早地参与到团队合作、专业较量等工作实际中去。
(4)继续完善与开发校企合作在影像创作与传播应用型人才培养上的优势,同时坚守与开拓地域文化研究在影像创作与传播应用型人才培养上的特色,形成独具一格的人才培养模式。一方面,“影像创作与传播”是基于校企合作的人才培养分支方向,企业这一外部力量的进入将会使人才培养更具针对性和现实性;另一方面,以“中国地域文化研究中心”为依托的地域文化影像创作与传播是广播电视学专业的自身特色之一。二者相结合,共同探索文化底蕴与影像技艺交融、校内教育与校外实践并举的人才培养路径。
(5)将服务社会与以赛代练有机结合,打造影像创作与传播系列产品。一方面,服务社会是影像创作与传播的外在属性与社会功能,它的呈现方式包括但不限于公益影像制作、社会活动摄制、非遗影像纪录、口述历史纪录等,这些可作为影像创作与传播系列产品的重要来源;另一方面,由各级政府教育部门、宣传部门和各级学会、协会所举办的影像赛事层出不穷,这些可作为实现“以赛代练”的广阔平台,同时也是影像创作与传播系列产品的又一重要来源。近年来,搭载学院所打造的“地域文化传播”特色,广播电视学专业师生在全省范围内广泛调研,创作出一大批具有地域文化特色的影像作品并在省部级专业赛事中屡获奖项。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