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4-05-19
李 丹
(江南大学理学院,江苏 无锡 214122)
如今,经济社会的每一个元素和个体都与互联网相连(如“互联网+政务服务”,“互联网+金融”等),当然,高校也不例外。在新冠疫情肆虐的时候,教师网上授课、学生在线学习、考试、论文答辩、连找工作也在网络上全部搞定,“互联网+”盛行一时。互联网技术也运用在高校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及日常管理的各个领域,给高校的教育工作带来极大的机遇和挑战。
教育工作应与时俱进,适应互联网与社会发展深度融合的实际。当代大学生都是网络原住民,我们高校教育工作者在工作中要运用互联网技术,更要学习和运用互联网思维。我们要科学认识网络传播规律,善于运用互联网和信息化技术手段开展教育工作,把教育工作传统优势和网络技术优势相结合。
正如***总书记指出,“要高度重视信息化发展对党的建设的影响,做到网络发展到哪里党的工作就覆盖到哪里,充分运用信息技术改进党员教育管理、提高群众工作水平,加强网络舆论的正面引导[1]。”互联网是一把双刃剑,网上内容良莠不齐,网络舆论的影响有正有负,我们要主动出击,趋利避害,占领舆论主阵地,倒逼教育工作改进,不断适应党中央对高校教育工作的新要求,不断提高工作水平,不断增强工作能力。
开拓网络宣传新高地是教育中舆论宣传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2]。及时传达中央精神,发布最新动态、学习材料。这不仅可以提高信息传播的时效性,而且可以大大提高覆盖面和送达率。一是宣传内容全渗透,可以在互联网平台上宣传最新的思想理论和历史知识,宣传治国理政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等;二是宣传对象的全渗透,无论是教师还是学生,都可以随时随地利用手机接受宣传教育,加大互动的力度,拓宽沟通渠道,提升交流质量。
学生逐渐以“00后”为主体,他们是互联网的原住民,对互联网的依赖性非常强,这就要求我们的教育工作必须适应新变化,主动利用互联网优化教育方式。合理利用新媒体,完全可以通过互联网来推进新时期学生教育管理,实现由固定课堂向移动课堂的延伸,有利于学生充分利用弹性时间学习,有利于解决高年级学生在实习离校阶段教育管理的难题。
(1)传统教育的平台较为单一,形式也比较简单陈旧,时效性不强。所以新时代宣传中网络媒体平台的使用也就变得越来越广泛,传统的宣传形式多以报刊形式为主,在时效性方面存在很大问题。且在传统的宣传平台中,缺少互通交流,信息的反馈并不及时。
(2)对于学生寒暑假、毕业年级外出实习等情况,学生缺乏有效途径参与到教育管理中来,在毕业年级学生的管理教育方面存在各种亟待解决的问题。
(3)教育学习内容较为单一,缺乏吸引力、凝聚力和感染力,不能深入的探究、分析及解决问题,不利于提高高校教育管理工作的实效性。
教育工作应与时俱进,适应互联网与社会发展深度融合的实际。当代大学生都是网络原住民,我们高校在工作中要运用互联网技术,更要学习和运用互联网思维。我们要科学认识互联网的传播规律,善于运用新媒体技术手段开展工作,把教育工作传统优势和新媒体技术优势相结合。在这种背景下,许多高校审时度势,主动开辟专门的公众号,创新教育理念、方法及手段,增强教育工作的时代感和吸引力。本文以某微信公众号为例,从模块设置、学生的教育和管理等方面进行具体介绍。
按照学思践悟的要求,公众号设置了“致于学”,“勤于思”,“力于行”三个一级栏目。传播科学理论,做宣传思想的“新窗口”。一级栏目“致于学”着力宣传***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下设了三个二级栏目。其中,“平语近人”栏目,宣传***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尤其是有关教育的重要论述[3];“重要制度”栏目,提供了高校在学生管理等方面的重要规章制度;“党建知识”栏目,介绍提供党的基本知识、以故事形式讲述党的历史或人物;总之,是要吸引大众,教育是面向所有大学生的,没有那么神秘,只要学生愿意,就可以来学习来受教育。记录学生学习实践,做服务学生的“微平台”。一级栏目“勤于思”,“力于行”都有记录学生学习实践的功能。“团日活动”展示学生班团集中学习、过组织生活、交纳团费,志愿服务等活动。总之,各个支部在团员教育中率领所属成员在学习实践中比学赶超。服务学院学生工作,做联系群众的“新桥梁”。一级栏目“勤于思”,“力于行”也有服务学生工作的功能,设有另外几个栏目。其中“榜样风采”栏目,反映学生在实践工作发挥先锋模范带头作用;“学有所获”栏目,具体反映师生在政治学习、受到教育及调查研究中的所思所想所获;“他山之石”栏目则搜索全国各高校在学生工作的好经验好做法,为提升学生工作水平服务。公众号要向师生展示出大家应有的风骨,应发挥的作用,做好桥梁,接受监督。
第一,实现线上全覆盖。学院所有学生都及时关注微信公众号,不受空间、时间限制,随时进行碎片化学习,尤其离开学校在外实习求职的学生,也能及时接受教育,学院和学生党员始终保持着联系,打造永不停课的“掌上课堂”。
第二,及时推送时政新闻。要符合师生所盼,师生对党中央真心拥护,而对党的科学理论不了解甚多,就是用创新的方法和手段把理论的关键词、习大大的金句送到党员手边,打造风清气正的政治生态,摒弃互联网时代中消极的、负面的思想,传递众志成城、万众一心、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4]。
第三,内容要符合群众所需,要让学生感受周围榜样的力量,把身边的优秀学生、身边的组织活动用学生喜闻乐见的方式宣传出来,同学们以之为参照努力达到要求也能进步。
第四,建立“写基层,基层写”的制度。从面上找选题,从基层找答案。要营造“写群众,群众写”的氛围,比如我们每个班团组织都可以投稿新闻,每人都有机会在公众号上发声。
发挥互联网的优势,构建网络教育阵地,是新形势新时代下“互联网+”工作要求的重要内容,要提高高校育人的水平和质量,增强高校教育工作的感染力和吸引力[5],以互联网线上平台和线下育人相结合的形式,打造高校育人工作的新局面。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