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期刊杂志

融入工程认证思路的工程硕士创新能力培养导师团队构建

时间:2024-05-19

雷 祥 高荣礼 蔡 苇 符春林

(重庆科技学院冶金与材料工程学院,重庆 401331)

***总书记在中国科协第十次全国代表大会强调要构建开放创新生态以实现高水平自立自强[1]。加强研究生创新能力培养是工程硕士教育的核心[2]。在“中国制造2025”“中国芯”等国家重大发展战略背景下,积极培养工程硕士研究生的创新能力,可完善高质量、多层次的工程人才储备。

1 研究背景

1.1 工程教育认证的基本内涵

成为《华盛顿协议》的正式成员后,我国的工程教育专业认证体系实现了与国际体系的实质等效[3]。近年来,我国各级高校在各类专业中陆续开展基于工程教育认证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积累了可借鉴的经验。

1.2 “混联”导师团队的构建方式

结合指导工程专业硕士学位研究生的经验,笔者所在的工程硕士培养单位已构建了基于“1+1+M+N”混联模式的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导师队伍,实现了一名校内主导师、一名校外主导师和多名校内副导师、多名校外副导师组成导师团队共同指导学生,提高工程硕士毕业生质量,已完成两届研究生培养[4]。但存在培养方式错位、模式落实不当、缺乏监督评价等亟待解决的问题。

1.3 工程教育认证与创新能力培养的关系

创新能力包括创新意识、创新思维和创新技能,应具备的知识结构包括基础知识、专业知识、方法论知识和综合性知识[5]。工程教育认证标准中设定了十二条通用毕业要求,其中的具体指标点涵盖了创新能力的全部内涵。工程认证教育的核心理念是“学生中心”“成果导向”“持续改进”,要求将创新能力的培养具体化、可操作化[6]。可通过在导师团队构建工程中融入该理念,弥补现阶段“1+1+M+N”混联导师团队培养工程硕士创新能力操作过程中的不足。

2 现阶段校企合作导师团队的不足

2.1 校内导师“学术化”培养工程硕士

工程硕士研究生与校内导师的关系有其特殊性:研究生不仅是导师指导的学生,而且通常是导师所主持的项目的参与人。校内导师一般承担有学术性较强的基金项目,为完成相关课题,在学术型硕士研究生生源不够时,会督促工程硕士完成这些学术性课题,使工程硕士自然而然地靠近科研课题、远离工程实际,按照培养“科学家”的方式培养“工程师”,进而“学术化”地培养工程硕士。由此可见,工程硕士的校内培养方式上存在一定的错位。

2.2 导师机制在应用实际过程中落实不当

校内导师具有极高的科学素养,主要从事理论教学和科学研究工作,但对具体的企业工程实际缺乏足够的了解;而以具体生产为主的企业导师具有丰富的实际生产经验,但缺乏可高效向学生传授的专业性知识。构建校企合作的“混联”式导师团队本意是取长补短,但校内导师与企业导师间很难实现深入地沟通,学校导师无法较好地把握学生的专业实践情况、企业导师不能有效指导学生的学位论文,配合的差异使得双导师机制无法顺利落实。

2.3 校企合作导师团队缺乏严谨的管理和评价机制

校外导师在管理体系及机制上存在规范性、合理性漏洞。校外导师作为社会人士,本身有自己的工作,由于没有建立系统的管理机制,工作随意性较大。尚未形成系统的考核评价机制,未将每周指导的时间、次数要求、投入资源、年度学生产出转化为可量化、易评价的指标,缺乏有效的监督、激励、惩罚机制。此外,校外导师的人事关系不在学校,学校制定的相关导师考核办法对其不具备强制约束性,在实际操作时对于指导义务和责任履行不当的校外导师的处理一般为取消校外导师资格,既不利于导师团队发展的稳定,同时这种“一刀切”的处理手段也无法起到规范导师行为的作用。

3 融入工程认证思路的改革办法

3.1 坚持“以学生为中心”构建导师团队

解决现阶段混联导师团队运行过程中校内导师“学术化”培养工程硕士这一问题的关键是协调导师学术研究与学生工程实践间的矛盾,矛盾的根源在于仍以教师为中心、未以学生为中心。可从以下三方面进行:首先,在国家推进科研成果转化的大背景下,校内导师在分解自己的学术课题时应为工程硕士设定与成果转化有关的方向;其次,校外导师所在单位可结合发展需求,与校内导师开展横向工程研发项目合作,并指定配对学生参与;最后,校企双方应该联合申报双方认同、互惠互利的纵向科研项目,为学生培养奠定基础。

3.2 “成果导向”助力导师团队合作的落实

围绕项目实现以教师为中心向以学生中心的转变,因此项目的推动可作为落实导师团队合作的主要抓手。由于项目在立项时设置了量化的考核指标,以项目为核心培养学生符合工程认证的成果导向理念。在以项目为核心的工程硕士培养实践中,从项目设置、项目实施和校内导师—校外导师—学生三方交流互动三个方面入手,着重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并引导学生将所学内容与实际工作紧密结合,逐步内化为自身的用于创新能力的四类知识结构,从而通过并增强了学生的创新能力。此外,为解决实际操作过程中校内导师与企业导师间沟通的困难,应充分使用在线会议软件降低沟通门槛,并开发手机App、微信小程序用于三方的实时交流。

3.2 基于“持续改进”思路破解监督评价难题

各类学校在工程认证过程中发现,持续改进机制的完善和有效运行应包括四方面内容:一是内部质量监控;二是外部跟踪反馈;三是内外部综合评价;四是证明改进。在以学生为中心、围绕项目构建导师团队后,可根据项目的进度安排设置上述四方面内容:第一,校内的质量监控和保障体系要将校外导师纳入监控范围;第二,校外导师要利用自身作为行业从业者的优势并支撑毕业生的跟踪反馈;第三,围绕项目运行加强三方沟通交流;第四,通过学生在项目考核指标中的具体表现证明校外导师指导方式的改进效果。由于校内导师、校外导师、研究生具有相同的项目目标,第三、第四点可伴随项目自动展开,而开发上述服务于校内导师—校外导师—学生间实时交流的辅助手段有利于实现第一、第二点。此外,要注重树立校内外导师的主动参与意识,只有当导师明晰了考核评价是在帮助自己,才能充分发挥考核评价对自身长远发展的积极作用。

4 结语

综上所述,通过融入工程教育认证“以学生为中心”“成果导向”“持续改进”的理念,围绕校企间合作开展的项目,将研究生创新能力的培养具体化、指标化,解决现阶段“1+1+M+N”混联导师团队培养工程硕士创新能力操作过程中的不足之处,发挥对创新能力培养的积极推进作用,进一步提升人才培养质量,将工程硕士研究生培养成为满足国家社会要求的工程领域创新型人才。

免责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