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4-05-19
李庭晓 辛斌杰 郑元生
(上海工程技术大学<纺织服装学院>,中国 上海 201620)
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理念充分尊重学生的个性、创造力和好奇心,旨在挖掘潜能和培养学生能力的达成[1],是现今教育领域非常重要的一个理念[2-3]。以学生为中心的课堂模式能够改变现有教育弊端,激发学生投入课堂,实现创新性的思考学习,是一种有利于学生能力的培养的课堂模式。目前仍大范围存在以知识传授为中心的传统教育模式,如何有效地建设以学生为中心的课堂还需要探讨。
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理念是工程教育专业认证的核心理念之一,实施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理念的基本原则是要以学生发展为中心, 以学生学习为中心,以学生学习效果为中心。构建以学为中心和以学生自主学习为中心的课堂模式,同时亦不能忽视教师的主导作用,教师应以学生发展,即能力培养或潜力挖掘为目的, 采用多种教学形式营造教学情景和提供指导,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本文在“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理念的引领下,构建清晰明了的教学体系, 设计基本教学内容图谱,明确知识逻辑框架, 由面面俱到转变为凸出重点难点,辅助以启发式、钻井式等持续改进的教学方法,提供优质的教学资源及教学平台供学生预习、复习,以教学效果为准绳评价教学设计的合理性。
在以教师为中心的课堂上, 教师是课堂的主体,是知识的传授者, 以传授专业全面的知识为目的,学生呈现一种相对被动的接受知识的状态。但在以学生为中心的课堂上, 课堂主体由教师和学生共同组成,教师由知识的传授者变为引导者、构建者,教学效果的评价标准以成果为导向,注重学生对知识、技能的掌握及能力的培养,学生的主体作用逐渐加重,因此,要实现以学生为中心的课堂建设,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是核心[3-4]。
教师和学生能够充分认识到自身角色的转变是构建“以学生为中心”教学模式的前提条件。教师需要转变自身的观念,与此同时引导学生,让学生意识到“学生”也是课堂的中心、主体。 在意识上让学生认识到其自身在课堂中的主体作用,对促进学生由被动接受知识转变为主动学习是非常有利的。
螺旋式教学法,以培养学生的知识、技能及能力为基础,结合先进的教学思路和教学工具,有效地促进学生主动探索精神,增强学生深度思维的素质能力[6],是一种以任务为驱动的多轮合作式学习方法。
在学生掌握基本专业知识的基础上,创建情境或通过案例分析等方法启发学生思维,并布置相应的学习任务,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导学生主动学习,有效地引导启发是提高学生参与度及主动性的良好开端。 引导启发的方法有很多,例如:
(1)问题引导。 抛出问题,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激发学生的好奇心,鼓励学生积极地参加讨论,并乐于发表自己的观点。 为引发深入的思考,选择合适的研究主题或视角切入,提出一个或一系列问题,激发学生的研讨辩论,并在此基础上搭建逻辑框架。
(2)案例引导。在缺乏实战环境的条件下,由教师和学生共同参与,就特定的案例进行讨论,有助于理论联系实际,相辅相成,提高学习者分析、解决具体工程问题的能力。 针对具体的教学目标,在掌握理论基础知识的前提下,设置难度适中的案例,引导学生畅所欲言的讨论,教师适当的干预、引导及总结评论。
(3)创建情境。 在真实的情境下学习有助于提高学习者认识程度,可帮助学习者寻找答案、验证观点、积累经验。 在课堂中需要学生设计有效的教学环节,创立情境,实现学习的情境化。
布鲁姆将教学目标分为“知道、领会、应用、分析、评价、创造”六个层次。 上述的螺旋法教学模式在“知道、领会”的基础上, 由教师指向学生的单向知识传授转变为学生需要通过多渠道去主动地获取资源,分析总结,可以有效地增强学生“应用、分析、评价”能力的培养,将部分环节,例如“领会、应用”放到课下自学、课后小组讨论中去实现,学生可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课堂上通过传授给他人、质疑辩论,实现“分析、评价、创造”的过程实现。
汇报展示由报告、演讲等多种形式进行,基本分为四个部分:汇报、问答、点评及总结。 由团队负责人汇报展示,汇报完负责人回答师生的疑问,其他组员可以补充,通过多层次的互动、及时的反馈让学生的批判性思维得到发挥。 在这个过程中,学生的表达能力、思辨能力及逻辑思维亦可以得到充分锻炼,学生也能够在展示环节中获得自我肯定、自我发展的快乐和成就感。 现今的学生自主性非常强,年轻的思维在分析问题的思路、想象力的拓展上带给你惊喜,一旦给予他们自由发挥的空间,他们可能会给你超乎意料的优秀表现。
每一轮的汇报中教师要点评总结,学生亦要自我评价分析,确定下一次改进方向,实现螺旋式进步。以学生发展为中心,通过小组间的合作、展示、评价等环节,培养自我学习能力,培养了信息检索、分析、归纳总结能力,表达及沟通能力,团队合作能力,学生学习的自主性也将大大地提高。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获得感和成就感也会激发学生学习的热情及能力,更愿意主动请教、总结反思。
教学过程中建立其师生之间以知识、 能力的理解、掌握及运用的创新型互动过程。教师与学生之间、学生与学生之间的多项反馈、沟通,学生也会及时认识到自己的不足,建立自身的反馈-提升机制,从而快速地成长,教学效果也会大大地提高。
传统的以教为中心的课堂模式在培养高等工程应用型人才上具有一定的局限性,被动性的学习模式难以实现学生在针对复杂工程问题与业界同行及社会公众进行有效沟通和交流的等工程素养能力的培养,针对这个问题,提出构建“以学生为中心”的课堂模式。 在“以学生为中心”的课堂上,师生观念及角色的转变是建立“以学生为中心”的课堂的前提条件,通过螺旋式教学法通过“引导启发—团队协作—汇报展示—评价改进”过程引导、督促学生对知识能力的掌握由“理解—记忆”层面提高到“理解—分析—应用—改进”阶段,有助于在支撑工程素养能力培养的课堂上提高教学效果,实现教学目标,有效地支撑毕业要求及培养目标的达成。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