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期刊杂志

医教融合育人培养模式的探索与实践

时间:2024-05-19

王小娟* 侯继丹 周 楠

(江苏护理职业学院,江苏 淮安 223005)

0 引言

中国共产党的十九大和全国卫生与健康大会精神的深入贯彻,健康中国战略的实施,新时代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多样化健康需求,对卫生类高职院校护理人才的创新培养、人才培养质量的提高都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 《全国护理事业发展规划(2016 年-2020 年)》《国务院办公厅关于深化产教融合的若干意见》《关于深化医教融合推进医学教育改革发展的实施意见》《国家职业教育改革实施方案》 等一系列文件及制度的出台意味着我国职业教育将全面进入“国家标准”时代,职业教育质量将得到极大提升[1-4]。卫生类高职院校护理人才的培养应顺应职业教育的行业需求和经济社会发展需求, 充分利用社会资源,交互融合,建立协同育人的创新育人新机制。 为了实现专业课堂教学与临床实践零距离, 实现工学结合,培养学生临床思维能力[5],保证教学质量,实现培养目标,同时推进我院教育教学改革,在充分调研、征求学生意愿的基础上,护理、助产专业在与淮安市第一人民医院、 常州市第二人民医院等5 家医院合作开展医教融合试点班。

1 培养模式

医教融合试点班均采取“1+2”培养模式,即由临床护理一线专业技术人员承担专业课程的教学。第一年在校内完成公共基础课、医学基础课和基础护理技术的学习,第二学年在医院完成各专业核心课程和拓展课程学习,第三年在试点医院实习。 让学生更早接触临床,在完成护理专业的培养目标的同时,培养学生临床思维,促进职业能力及综合素养的提升[6]。

2 组织实施

2.1 学生遴选

试点学生的遴选根据自愿的原则,组织学生报名,择优选派。

2.2 师资培训

教师队伍建设是育人的主体保障,每学期开学之初,组织师资培训会议,为试点医院教师颁发聘书、规范教学标准、开展专题讲座、分享教学经验、进行集体备课。合力培养学校、临床青年教师,组织校内青年教师与试点教师共同参加“一课同上”、教学基本功竞赛等,提升其业务水平和教育教学能力。

2.3 教学科研

加强与试点医院的教学改革与研究,开展护理查房、床边教学,调整课程设置,增设试点医院特色课程模块,对综合实训课程内容及教学方式教学改革,以案例形式融合多学科内容进行项目教学、PBL 教学等,以训练学生的临床思维、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提高职业素养。

2.4 过程管理

教学管理人员定期赴试点医院听课、备课、评课、召开教师及学生座谈会,了解教学及学生学习情况、对学校的意见及建议等。 深入试点医院进行专业调研,了解医院教学活动安排、师资队伍管理、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发展、提升教育教学质量、开发特色课程、开展特色活动、规范教学管理等方面的举措,调研过程中对学生关心的问题进行沟通解答、现场办公。 网络学习平台共建共享,试点医院教师可利用学习平台学习专业课程的网络课程,更好地把握教学的重、难点,了解护考常见题型、高频考点,有效对接护考。与非试点学生相比,试点学生在实习前考试的平均得分具有明显优势。

3 问题与思考

3.1 建立长效校企合作机制

为了确保试点改革的顺利进行,学校在人员、制度等方面还需进一步完善给予充分保障,如增加对试点医院实训基地的建设、提高试点医院管理费用占比、加大对师资培训及管理队伍的投入等,为医院提供技术培训,为医院提供人力资源支持,充分调动试点医院和校内教师的积极性[7]。医院依据发展规划,参与专业规划、落实实习实训基地、吸收学生就业,形成合作学院的吸引机制。

3.2 修订特色人才培养方案

校企协商,院校双方共同组成专家评议组,对校企合作人才培养方案进行论证,院校双方根据临床需求及岗位要求, 及时调整方案的内容及课程设置等,充分体现校企合作育人的特色与优势,对人才培养方案及任务书进行滚动修订,形成分段式、模块化课程结构。 继续深入研讨并开发专业核心课程、专业拓展课程及医院特色课程,课程标准对接职业标准,并根据岗位需求动态调整补充课程内容。职业技术能力培养贯穿整个教育过程包括岗前素质培训、创业创新培训等,结合医院特色文化,培养学生基本素养到综合素质。

3.3 构建师资双向互派机制

培养优秀的学生离不开优秀的教师团队,为了培养一支水平高、能力强、业务精的“双师型”师资团队,院校双方进一步推进内部管理机制全面改革,以专业教师到医院挂职锻炼和医院专家兼职任教为途径,构建专业教师到企业顶岗实践,医院专家到学校任教的双向交流机制。 实时了解医疗护理进展、发展规划和文化内涵,双向培养师资。 划拨医教融合师资专项培训基金,鼓励教师参加各种进修、技能培训、合作研究和临床实践[8]。

3.4 形成综合考核评价体系

医教融合培养的效果是在关注知识、技能的同时,更加关注护生的情感和态度,这是护生成长和拓展职业能力的核心。 基于岗位核心职业能力发展的需求,校院双方应根据试点实际,构建融行业标准和教学标准于一体的综合化评价标准,引导学生学以致用,将其融入课程教学、环境建设和实践活动。 考核评价内容应从专业能力向职业能力转变,在考核评价学生时,既考核评价专业能力,也要考核评价方法能力和社会能力,引导学生全面提升综合能力[9]。

免责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