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4-05-19
韩冰源 贝绍轶 崔伟 孙炜 李丽
【摘 要】教育部提出高等工程教育的“新工科”行动计划,以应对新经济与新产业对“新工科”人才的战略需求,我国传统的汽车类专业人才培养模式、课程体系、校企合作育人模式已然面临全新的机遇与挑战。本文分析了“新工科”背景下的教育教学改革特征,总结了汽车类专业工程人才培养的新趋势,提出了提高汽车类专业工程人才培养质量的举措。在不断探索汽车类专业工程人才培养新模式的过程中,持续优化创新思维与综合能力的教育教学评价机制,为深入推进“新工科”汽车类专业建设提供参考,为汽车产业创新型、多元化的“双创”工程人才培养建立崭新范式。
【关键词】新工科;汽车类专业;工程人才;培养模式
中图分类号: G642;U462-4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2095-2457(2019)34-0075-002
DOI:10.19694/j.cnki.issn2095-2457.2019.34.031
The Exploration and Practice of the Training Mode of Engineering Talents in Automobile Specialty for “New Engineering”
HAN Bing-yuan BEI Shao-yi CUI Wei SUN Wei LI Li
(Jiangsu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 Jiangsu Changzhou 213001, China)
【Abstract】The Ministry of education put forward the action plan of “new engineering” for higher engineering education, aiming to meet the strategic demand of new economy and new industry for “new engineering” talents. The traditional training mode, curriculum system and school enterprise cooperative training mode of automobile professionals in China are facing new opportunities and challenges. Based on the characteristics of education and teaching reform under the background of “new engineering”, this paper summarizes the new trend of engineering talents training in automobile specialty, and lists the measures to improve the quality of engineering talents training in automobile specialty. In the process of continuously exploring the new mode of engineering talents training in automobile specialty, the education and teaching evaluation mechanism of continuous optimization of thinking and comprehensive ability will provide reference experience for further promoting the construction of “new engineering” in automobile specialty, and establish a new paradigm for the innovative and diversified “double-creative” engineering talents in the automotive industry.
【Key words】New engineering; Automobile major; Engineering talent; Training mode
“新工科”作為工程教育的新理念和新模式,引起教育界专家的普遍重视和业内学者的广泛关注,围绕“新工科”建设的内涵、目标、路径等问题的探讨一直方兴未艾。在“中国制造2025”及传统产业结构转型升级的背景下,随着创新驱动发展和“一带一路”、“互联网+”等重大战略的实施,以新产业、新技术、新业态为特征的新经济不断呈现蓬勃发展态势,这必然要求工程科技人才具备更高的创新创业能力和跨界整合能力,从而加快“新工科”专业建设,助力经济转型升级。
1 “新工科”背景下的教育教学改革
2017年2月以来,教育部积极推进“新工科”建设,先后形成了“复旦共识”、“天大行动”和“北京指南”,并发布了《关于开展新工科研究与实践的通知》、《关于推进新工科研究与实践项目的通知》,全力探索形成领跑全球工程教育的中国模式、中国经验,助力高等教育强国建设[1]。
“新工科”的概念一经提出就受到工程教育界的广泛关注,被称为我国工程教育的“新革命”。“新工科”是指原来未曾开设的新兴工科专业,例如人工智能、智能制造、机器人、云计算、新能源汽车等专业,也包括传统工科专业(车辆工程、汽车服务工程等)的升级改造[2]。
2 汽车类专业工程人才培养的新趋势
教育部提出我国高等工程教育的“新工科”行动计划,以应对新产业及新经济对“新工科”人才的战略需求,其主要途径为协调与共享、继承与创新、交叉与融合,培养创新型、多元化的工程技术人才,为新产业及新经济的发展提供人才保障和有力支撑[3]。随着汽车向电动化、网联化、智能化、共享化的发展趋势,传统的汽车类专业人才培养模式、课程体系、校企合作育人模式面临全新机遇与挑战[4]。
(1)对照“新工科”人才的基本要求和新汽车工业的基本特征,切实提高工科教育体系面向产业的适应度与支撑度、开放性与融入性。
(2)构建与汽车产业发展相适应的人才培养课程体系。不断改进培养目标,优化课程体系,改革教学方法,促进产业发展与人才培养之间的战略对接。
(3)在新汽车工业背景下,重构协同创新需求与人才培养之间的良性校企合作互动机制。
(4)保证学科建设与科研活动有效对接汽车产业的需求,并反哺到人才培养的具体过程及各个环节中。
(5)健全人才培养保障机制,有效支撑“新工科”人才培养的目标达成。
3 提高汽车类专业工程人才培养质量的举措
(1)构建“新工科”建设理念下多学科交叉融合的专业课程体系。针对汽车向电动化、网联化、智能化、共享化的发展趋势,秉承多学科交叉融合的原则,在既定专业人才培养体系框架内优化重组课程体系,形成多学科交融、柔性化的汽车类专业工程人才培养方案。
(2)面向“新工科”改革教学内容与教学方法。围绕解决汽车复杂工程问题所需要的知识、能力和素质,融合机械、电子、控制、材料、信息学科新知识,调整教学内容。坚持问题导向,依托教育“学习范式”转型及在线课程等新媒体技术的运用,改革教学方法。
(3)创建校企深度合作的协同育人体系与保障机制。依据产教、科教、创新创业、学科的“四融合”模式,建立校企深度合作的协同育人体系及服务于产业发展的技術创新共同体。以产教融合为“新工科”建设的核心,以科教融合为突破口,以“双创”融合为驱动,以学科融合为保障,构建全新的汽车类专业工程人才培养体制与载体。
(4)优化汽车类专业工程人才培养质量的评价方法。借鉴国际工程教育质量评价的新理念,基于素质要求和培养质量,设定工程教育目标,构建“四位一体”的质量评价体系;根据汽车类专业工程人才的定位,优化设计科学合理的培养质量评价方法。
4 结语
面向“新工科”的汽车类专业工程人才培养,要紧紧围绕“新工科”建设的内涵、目标、实施路径等问题,根据汽车产业转型升级及新能源汽车产业人才需求动向,升级改造原有的传统汽车类专业。秉承多学科交叉融合的原则,按照汽车工程师知识、素质、能力制定培养目标,形成满足面向未来汽车产业发展需求的“新工科”课程体系及人才培养方案。坚持问题导向,以培养学生解决复杂工程问题的能力为抓手,交叉融合多学科知识,优化调整教学内容和改革教学方法。在不断探索汽车类专业工程人才培养新模式的过程中,持续优化创新思维与综合能力的教育教学评价机制,为深入推进“新工科”汽车类专业建设提供参考,为汽车产业创新型、多元化的工程技术人才培养建立崭新范式。
【参考文献】
[1]费翔.新工科建设背景下高校工程人才培养刍论[J].教育评论,2017(12):17-22.
[2]龙奋杰,邵芳.新工科人才的新能力及其培养实践[J].高等工程教育研究,2018(5):35-40.
[3]曾艳.基于教学做一体化的汽车类专业课程教学改革探究[J].学周刊,2019(21):22.
[4]张存贵.新工科建设背景下学科交叉融合人才培养模式的探索与思考[J].办学与管理,2019,40(17):17-20.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