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期刊杂志

关于职业教育国家教学标准探讨

时间:2024-05-19

曹迎春 白金

【摘 要】为了适应新时代我国职业教育的发展及建设职业强国的目标,教育部门组织有关专家对我国的职业教育国家教学标准进行了论证与修订。新的职业教育国家标准由八大块组成,这八大块分别对不同层次的职业教育及同一层次不同领域的职业教育目标进行了规划。新的职业教学国家标准更注重校企联系、顶岗实习、及专业技能证书的考取。其中的顶岗实习能使职业院校的学生把书本的理论知识与生产实践相结合,才能达到学以致用,更好地促进专业技能的提升,符合***书记提出的培养大国工匠的精神。这些标准为我国的职业教育向技能培训加证书培训的职业教育模式转变提供了必要的保障,为我国建立更加完美新的教育体系,保驾护航。下面本人就职业教育新的标准在我国的职业教育发展中可能出现的不足及解决措施进一步深入思考与大家共勉。

【关键词】国家教学标准;问题及对策;作用

中图分类号: G712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2095-2457(2019)17-0159-002

DOI:10.19694/j.cnki.issn2095-2457.2019.17.075

0 引言

教育部新发布的《职业教育国家标准体系》,对新时代我国职业教育沿着正确的道路发展提供了专业依据,但是新的职业教育标准体系由于地域差异及职业院校教师的理解差异,在现实教学中会出现这样或那样的不足。作者针对以上情况进行了深如式思考,并得出了个人的一些见解,不到之处望各位指点。

1 新的职业教育国家教学标准实施的不足及解决措施

我国的经济模式由传统的以劳动密集型产业向科技资金密集型产业的转型,出现了对高素质劳动者的大量需求与当前的紧缺之间的矛盾,教育部对我们国家的职业教育进行了新的修订与完善,该体系的建立对我国建设职业教育及提升我国专业技能人才的素养有着不可磨灭的作用。因此,对于新的职业教育国家标准不能只流于形式,而应进行深层次的推广及介绍使相关的职业院校老师能对新的标准体系有个全面深入的理解,为在具体的教学过程中付诸实施提供专业的理论依据,进而培养出符合社会及企业需求的高素质现代化的技能人才。同时此标准体系的建立使我们国家的职业教育从以前的杂乱无章,各自为政的无序状态走向合理化、规范化,尤其对职业高中的教学活动,提供了专业依据,纠正了之前的中职教育中对专业理论及实训的课时安排不足的问题,标准严格要求职业院校在开设专业理论课程时必须达到国家职业体系的要求,不得随意删减,为培养我们国家的专业技能人才及大国工匠提供必要的保障。该标准体系也对课堂教育形式、教育实训基地建设,专业技能教师的培养也提出高要求,对不同专业的实训仪器及设备的管理也提出了建设性的意见。

文件出台后,必须在实践中检验其理论的正确性及性价比,同时还要看培养出的人才在社会经济活动中的创新意识及创造能力。这样才能更直观地看出新的标准体系在社会现代化建设中的作用。正所谓实践是检验理论的唯一标准,因此,在现实的教育教学过程中,我们要将职业教育标准体系进行广泛的宣传及深层次的解读,让老师知道自己的教学活动与体系要求的不足之处进行改正教学,以达到教学效果的最大化。但是由于该职业教育体系国家出台不久,加之我们国家职业院校建设不规范,社会重视程度不够,,所以很多职业教师对体系的基本内容都不甚理解,更别说在实践教学中加以利用来更好培养出符合社会要求的高技能人才。如果现实如此,那么将失去职业教育国家标准体系出台的初衷及意义,因此为了使以上问题得到解决,各地教育行政主管部门应该组织专业讲解团队送教入校,在各职业院校中对体系文件进行深入解读,让全体教师不但要知道体系的基本内容,还应该让他们听后回去写反思,积累收获,以使新的职业教育理念融入个人的教学过程中。

由于我国的职业教育起步相对于普通教育起步较晚,尤其是很多中职学校的专业技能教师是从其他专业转型而来,专业理论知识相对缺乏,同时又缺少在企业及工程一线生产建设的经验,所以教师本身的专业素养就不高。教育理念跟不上社会化和工业化转型对职业教师的要求,很多的经验及教学模式都是在自己片面化的教学中总结得来,虽然不能说没有价值,但也不缺少专业性和理论性。因此相关主管部门应加强对职业院校教师的专业技能提升工作及开展多渠道的教学模式,培养更多的双师型教师。为现代化的职业教育发展提供数量充足专业技能过硬的合格职业院校教师资源。尤其在新的职业标准体系下更应当注重教师水平的提高及教师教育理念的更新。

同时在新的职业教育体系你的实施过程中,还应当有相关的监督部门及相关的监督机制,以保证体系在实施过程的效果,为了达到今年两会李克强总理关于加强职业教育的设想,该体系必须切实的在各职业院校中深度落实。符合体系要求的,其办学思路、管理思路及教学思路可以达标。不符合标准体系要求的要限期整改,相关主管部门及相关监督机制应发挥作用,同时也可要求社会给以监督。例如,在职业院校的实际教学过程中基础理论课程及企业实操课程的课时比例达不到国家体系要求的,学生可以通过相关渠道把这种情况反馈给相关教育主管部门或相关监督部门。在企业实习学习时如果学生在企业的生产过程中不能按规程或相关生产操作流程进行生产作业的,企业也可以依照此体系中的相关规定要求学生改正并及时与学校及相关监督部門进行沟通,以使学生的实训学习达到要求。。相关监督职能部门虽然在中职教学体系的落实过程中,发挥着举足轻重的效果,但是全体教职工及学生也应该熟知体系的内容,自觉遵守。保证体系的内容落到实处。为职业院校的发展描绘出一幅宏伟蓝图。

为了职业学校教育体系标准的执行效果达到最大化,对体系的监督管理不应该是静态化的,因为目前教育部公布的职业教育体系是按照现在的职业院校的发展及社会对职业院校的需而制定的。但是教育本身就是一个发展变化的过程,不能一成不变,而且当今社会的知识替代速率也发生着日新月异的变化,因此不应当把教育体系固定化。而应随着经济的发展及社会对职业院校要求的改变而改变。在固定的体系基础上及时补充或改正体系的相关内容以使该职业教育体系下培养的技术型人才符合当下社会化大生产的需要,为建成职业强国做出应有的贡献。[1]

2 职业教育体系的可行性的问题及对策

百年大计教育为本,与汽车飞机及其他模具化产品的生产相比,技能型人才的教育过程更加复杂及结果不可定型化。因教育个体存在不同的差异。比如汽车的某个零部件在批量生产的过程中出现了缺陷,可以改进工艺及产品尺寸,而在教育过程中如果培养某个专业的技能型人才出现失误,那会影响千千万万学子的人生轨迹及社会化大生产对技能型人才的需要。因此我们在践行新的职业教育体系的活动过程中,必须组织相关领域的专家及一线生产技能人才进行评估确保系统性的可行性。

(1)职业院校是培养现代化技能型人才的重要场所,是为企业及其他各行各业培养符合要求的大国工匠,因此在教育过程中必须把培养技能型人才这一中心目标给落实到位,相关专家在拟定职业院校的标准议案中必须体现这一中心目标。培养出符合当下社会企业需求的拥有一技之长的职业型人才,任何职业院校在具体的教学过程中都应狠抓这一目标不放松,充分地将教育主管部门及相关专家制定的这一体系的初衷给体现出来。从国家社会企业学校及学生的立场,从不同层面深层次全方位考察,加强职业院校教师的专业素养及教育理念的培养,为标准体系的一线执行人员树立较强的思想意识。

(2)把标准化的职业教育体系放在职业教育的首要位置,因为此标准体系的制定体现了国家及社会对现代职业教育的高度重视,为了职业教育的快速健康发展提供了专业理论支持,因此在职业院校的发展过程中及人才培养的教学过程中,将职业教育在国家现代化建设的过程中的重要地位给充分体现出来。以目前的社会及企业对技能型人才的需求为突破口进行具有中国特色的职业院校建设。同时不能过度依赖德国及西欧某些国家的职业教育理念。为了我国职业院校的快速健康发展,职业教育相关人员应该对我国的职业教育的相关理论及现状进行深入的研究,以期得到启发,为我国以后职业教育的发展总结出行之有效的经验。明确以后我国职业教育发展方向及人才培养模式。同时也可以借鉴国外职业教育成功的经验,引入到我国的职业教育体系中,为我国职业教育发展所用。同时职业教育体系在实施过程中也不能一劳永逸一成不变,而应顺应社会需求及时的补充,遇到问题要组织一线人员及相关专家进行探讨,得出行之有效的方案,以提升专业技能人才的素养。

(3)职业教育体系要体现循序渐进的长期发展模式,因为技术人才的培养不是一朝一夕的功夫,而是一个长期化的过程。有着时间上长期化的特征。职业教育的教学目标分为两大块,一是职业高考上本科继续深造,另一个就是就业。但是需要强调的是就业不是终极目标因为社会是不断发展进步的。社会化大生产过程中的知识与技能也是不断更新与变化的,因此要做一个永立时代潮头的大国工匠就必须养成终身学习的习惯,不断提升自己的专业技能,因此新的职业教育体系必须具有可扩展性及超前发展性,不仅要满足职业院校学生眼前发展还应满足就业以后的长期发展需求。为了培养符合社会及企业需求的高技能型人才,在实际的教育过程中还应与我国的其他教育体系进行可靠的挂钩,不能脱离其他教育体系而独立存在。同时还应注重不同专业的学生毕业以后的在教育问题对那些思想上先进行为上努力的就业人员向高精尖的技术型人才转变提供接受教育的平台,将活到老学到老的教育理念体现在职业教育中来。同时也应避免出现传统教育的弊端,将就业与升学的两条线齐抓并举,促进职业教育特色化发展走出具有中国特色的职业教育之路。这样对我国的职业教育具有深远的意义,从而提升职业教育在中国广大师生中的地位。[2]

3 结束语

由于我国老龄化社会的影响,走传统的工业化老路已经穷途末路,而工业生产的转型升级已成为当今社会的重中之重,这对于我国的职业教育而言既是机遇又是挑战,在如此要求的时代背景之下,我国的职业教育将何去何从,成为当下每一个从事职业教育者必修深入思考的问题。本人认为对于职业教育而言,要适应时代需求,开设能够适应我国经济社会转型升级的专业,同时完善我国的职业教育体系,促进我国有职业教育大国向职业教育强国转变。

【参考文献】

[1]蒋作斌.对职业教育特色问题的认识[J].职教论坛,2016.

[2]馬树超.强华市场导向意识推进职业教育发展——德国“学习领域”改革的启示[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16.

免责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