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期刊杂志

国际化旅游人才培养模式与保障体系研究

时间:2024-05-19

李德明 胡善风 何玉荣

【摘 要】随着我国国际旅游业的迅猛发展,创新国际化的办学理念、推动旅游高等教育国际化人才培养,已成为当今旅游高等教育改革十分重要的战略方向。本文以黄山学院国际化旅游人才培养为例,提出了旅游管理中韩“2+2”分段联合培养模式和中法“4+0”酒店管理专业本科教育合作办学模式两种国际化旅游人才培养模式,分析了这两种模式的基本思路和人才培养规格要求。在此基础上,并从国际交流平台、国际化师资队伍的建设、考核评价体系和国际化旅游教育质量认证等四个方面提出了国际化旅游人才培养模式实施保障体系。

【关键词】旅游人才;培养模式;保障体系

中图分类号: F590-4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2095-2457(2018)26-0053-003

DOI:10.19694/j.cnki.issn2095-2457.2018.26.022

近年来,我国出境和入境旅游得到了迅猛发展。2017年中国入境旅游人数为1.39亿人次,入境旅游外汇收入为1234.17亿美元;出境旅游人数1.31亿人,出境旅游花费达到1152.9亿美元,中国已成为世界第三大入境旅游接待国和出境旅游消费国。中国旅游业国际化的高速发展对国际化旅游人才的需求也与日俱增,但近年来我国国际化旅游人才的缺乏与旅游业蓬勃发展的矛盾日益突显。作为教育部特色专业的黄山学院旅游管理专业,势必要顺应国际旅游业的发展趋势,以国际化和应用型作为旅游人才培养方向,大力培养国际市场需要的、有国际竞争力的、能够熟练使用外语,掌握旅游相关理论和基本技能的国际化旅游人才。因此,探讨国际化旅游人才培养模式和保障措施对进一步提高黄山学院旅游管理专业人才培养质量,使旅游管理专业办学特色更加鲜明,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1 黄山学院国际化旅游人才培养模式

1.1 旅游管理中韩“2+2”分段联合培养模式

旅游管理中韩“2+2”分段联合培养模式,即学生第一、二学年在黄山学院就读,韩语水平须达到韩语等级考试四级水平,第三学年、第四学年在韩国又松大学就读。学生通过四年学习并完成黄山学院和韩国又松大学教学计划规定的课程并获得要求的学分后,将颁发黄山学院本科毕业证书,符合学位授予条件的,授予管理学学士学位。韩国又松大学对于符合学位授予条件的学生,授予国际酒店管理学士学位。经过中韩“2+2”分段联合培养模式培养的学生在学习黄山学院和韩国又松大学的课程过程中,对中韩两国的社会、经济、文化等方面能够有全面深入地了解,成为能够熟练掌握韩语又具有旅游专业背景的国际化旅游人才,为直接进入韩资旅游企业和国际旅游人才市场打下良好基础[1]。

1.2 黄山学院中法“4+0”酒店管理专业本科教育合作办学模式

黄山学院中法“4+0”酒店管理专业本科教育合作办学模式引自法国瓦岱勒国际旅游与酒店管理商学院独特的“酒店+学院”的人才培养模式。本专业采用“4+0”合作培养模式,人才培养方案、课程体系、教学计划和教学大纲等由合作双方教学专家共同进行制定。共设置57门课程总2092学时,其中:专业核心课程17门368学时;引进外方课程24门(包括3门共同开发课程),由外方教师讲授904学时,其中:引进外方专业核心课程8门,由外方教师讲授176学时,符合引进外方优质资源4个1/3的要求。引进外方门课程原版教材和教学大纲。双方共同开发3门课程576学时。课程教学在黃山学院完成,全程由国际化专业化师资对专业课程进行全英文教学。坚持“边学边做”模式,全程在五星级酒店的真实环境中开展实操实训,可获得欧美亚40余国家的分校提供“马可波罗计划”交换生项目机会和海外企业实习就业机会。学生通过四年学习并完成教学计划规定的课程并获得要求的学分后,将颁发黄山学院本科毕业证书,符合学位授予条件的,授予管理学学士学位。瓦岱勒对于符合学位授予条件的学生,授予国际酒店管理学士学位。

本项目借鉴法国应用型专业“边学边做”、“学院+酒店”的教育思想,以前瞻性的视野和全球化的思维,利用跨国合作、联合办学的方式打造适应现代酒店业对复合型人才需求的新型培养模式,坚持“以质量为根本、以市场为导向”的办学方针,侧重于学生现代化理念和应用能力的培养,培养能够在英语环境中无障碍工作和生活,通晓国际惯例、适应市场需求的酒店管理专业本科应用型人才。

2 黄山学院国际化旅游人才培养目标

在国际化旅游人才培养目标上,黄山学院立足培养具有广阔的国际化视野、与国际惯例接轨的人性化服务理念、良好的中西方文化素养及国际旅游相关知识和跨文化交际能力、流利的外语应用能力的高素质应用型人才,并提出了相应的规格要求。

2.1 外语应用能力培养

丰富的外语语言知识和外语应用能力是进行国际旅游服务的基础。国际化旅游人才只有掌握与旅游相关的食、住、行、游、购、娱以及宗教历史、自然科学、社会文化等各方面的词汇和知识,才能在与来自世界各地的旅游者交流中将准确的内容和思想传递给他们。同时国际化旅游人应当具有较好的外语听、说、读、写、译的技能,熟悉各类国际旅游业务,并能用熟练的外语为国际游客服务。

2.2 专业实践能力培养

旅游服务行业的特殊性要求国际化旅游人才必须具有较强的酒店服务、旅游接待、旅游计划调度与外联、导游服务等基本专业技能力。除了旅游服务等基本专业技能之外,国际化旅游人才还要具有运用所学知识分析解决旅行社、酒店、旅游景区及旅游电子商务服务与管理工作中涉及到的国际化问题的能力,胜任国际旅游运作与管理的需要。

2.3 跨文化沟通能力培养

跨文化沟通能力是指能与来自不同文化背景的人有效交往的能力[2],具有超越他们本民族文化的能力。国际化旅游人才应当具有良好的跨文化交流沟通能力和应变能力,具有良好的人际交往能力和团队协作精神。

2.4 管理能力培养

旅游行业的特殊性要求国际化旅游人才必须具备一定的计划组织能力,能高效地组织国际游客顺利地进行各项旅游活动;同时具有在工作时能审时度势,随机应变,在变化中产生处理问题时的管理技巧和艺术。

2.5 创新能力培养

具有较强的创新能力是旅游人才能够适应旅游业国际化竞争的重要保障。培养学生不断提升自我,善于思考、勇于开拓、乐于尝试,运用已有的知识、信息、技能和方法,根据旅游市场的发展趋势,适时调整自己的服务和产品,适应国际旅游市场的发展需要,努力在旅游领域进行开拓创新。

3 黄山学院国际化旅游人才培养模式保障体系

3.1 建立国际交流平台,提高国际化旅游人才培养质量

为了提高国际化旅游人才培养质量,黄山学院旅游学院积极建立国际交流平台,提高旅游教育质量。(1)以姊妹学校等为平台。目前,黄山学院与韩国韩瑞大学、韩国又松大学、台湾实践大学、法国瓦岱勒国际酒店与旅游管理商学院、香港理工大学,在学生短期实习项目的互换、师生的实践交流合作、教师科研教学的学习等方面已经开始进行常态化的合作。(2)探索聘用国际优秀旅游人才参与黄山学院国际化旅游人才教育管理工作。(3)创造条件为学生提供海外学习和生活经历。黄山学院于2010年以来先后与赴美专业实习项目、英国中餐厅实习项目合作方达成合作意向,目前已有15名同学成功赴美、赴英从事酒店专业的实习工作。(4)积极利用现代教育技术,现代高科技手段,借助互联网平台,远程教育等手段推动旅游人才培养的国际化。

3.2 强化国际化师资队伍的建设

为了实现国际化旅游人才的培养目标,旅游学院一直从以下三个方面强化国际化师资队伍的建设。第一,实践能力的培养。为了增强教师的实践经验,与国际旅游业接轨,旅游学院每年轮流选派部分教师到万豪酒店、白天鹅酒店、春秋国旅、黄山旅游股份有限公司等全国知名旅游企业进行挂职锻炼,参与企业的管理和市场开发工作。第二,国外进修。黄山学院不但鼓励有能力的教师获取各种与国际旅游行业相关的高等级的国际认证资格证书,而且鼓励优秀青年教师到海外攻读博士、国外访学[3]。同时黄山学院也借助旅游管理(中法4+0)专业和旅游管理(中韩2+2)专业合作办学平台,每年选派几位教师到法国、韩国进行短期的海外培训,吸收国外先进的旅游人才培养经验,把国外先进的教育理念和方法引入国际化旅游人才教学和管理中。第三,海外引进。招聘海外留学者。招聘具有在国外学习或从事过教学工作经历的学术带头人、留学回国人员、青年骨干教师,增加有双语技能教师的数量[4]。招聘外籍教师。聘请已经建立合作的韩国韩瑞大学、韩国又松大学、法国瓦岱勒国际酒店与旅游管理商学院等国外旅游高等院校的外教来黄山学院给学生授课,通过讲学、示范观摩课、教学方法讲座、教学经验交流座谈会等形式,提高黄山学院教师队伍国际化水平和教学水平。

3.3 进行国际化旅游教育质量认证

为了适应国际旅游业的快速发展,当前旅游教育模式也在处于不断的变革和创新中,在教育评估基础上的旅游教育质量认证成为一种新的管理模式,被越来越多的旅游院校所接受。联合国世界旅游组织旅游教育质量认证系统通过对旅游教育制定一系列标准来推进旅游教育、培训的可持续发展,通过联合国世界旅游组织旅游教育质量认证,能够将本校的旅游教育质量提升到一个更高层次。黄山学院2015年正式向联合国世界旅游组织申请质量认证,经过世界旅游组织旅游教育质量认证系统为期半年综合评估,2016年3月联合国世界旅游组织正式授予黄山学院旅游管理专业、人力资源管理专业、酒店管理专业和烹饪与营养教育专业为期三年的国际旅游教育质量认证。通过世界旅游组织旅游教育质量认证,黄山学院旅游学院能够在第一时间共享世界旅游组织最新的全球旅游资讯,对黄山学院把握全球旅游信息,紧跟国际旅游业的发展趋势,进一步提高黄山学院国际化旅游人才的培养质量和旅游高等教育办学水平具有积极的作用。

3.4 构建了国际化旅游人才学习过程的全程化考核评价体系

为了改变应试教育注重成绩,轻能力和知识运用的考核方式,旅游管理专业教学团队对国际化旅游人才教学计划中的所有专业课程的特点进行了分析,同时结合当前大学生课程学习评价发展的趋势,对考核方式进行了改革,变结果考核为过程考核,构建了以能力为核心,贯穿整个学习过程的全程化考核评价体系[5](表1)。实现了从注重结果考试向注重过程考核的转变,从注重理论、知识的掌握向强化学生能力培养的转变。

【参考文献】

[1]胡善风、程静静、沈科.旅游管理类专业“四位一体”国际合作办学模式研究[J].中国大学教学,2015(4):36-39.

[2]赖燕波.国际化背景下旅游专业人才培养对策[J].科技信息,2010(29):574-575.

[3]汪霞.大学课程国际化中教师的参与[J].高等教育研究,2010,31(3):64-70.

[4]楊兴柱,陆林.旅游高等教育国际化人才培养途径研究[J].湖北文理学院学报,2013(8):77-81.

[5]余向洋,朱国兴,李德明.应用型本科院校旅游管理专业课程体系整体优化研究[J].池州学院学报,2017(3):65-67.

免责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