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4-04-24
邓俊峰
邓州地处河南省西南部,与湖北省襄阳市接壤,国土面积2369平方公里,辖28个乡镇(街、区),626个行政村(社区),总人口185万,耕地面积253万亩,是国务院确定的丹江口库区区域中心城市,省委、省政府确定的省直管县(市)、省生态功能县(市)、首批践行县域治理“三起来”示范市。近年来,邓州市把***总书记县域治理“三起来”重大要求、省委谱写新时代中原更加出彩绚丽篇章重点任务、南阳市委“两轮两翼”战略融入邓州经济社会发展实践中,紧盯建设丹江口库区区域中心城市、南阳副中心城市这一发展目标,凝心聚力,干字当头,争当“操盘手”“实干家”,砥砺前行,为南阳高质量建设大城市、中原更加出彩贡献邓州力量。
提升政治站位,全面对标“三起来”
“把强县和富民统一起来,把改革和发展结合起来,把城镇和乡村贯通起来”,是***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重要内容,是***总书记对县域治理工作规律的深入思考和经验总结,是指导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总方针。县域治理“三起来”,内涵丰富,意蕴深刻,是全面、系统、有机联系的整体,体现了战略谋划、发展目标、路径选择和价值取向的高度统一,是指导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总方针。对于邓州而言,要把省委、省政府对邓州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的肯定转化为全市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的强大势能,要把强县与富民统一起来,坚定不移地抓好产业项目、突破工业瓶颈,紧扣实际明确县域产业发展重点,形成与区域中心城市功能、产业分工和资源环境相适应的产业发展格局。要把改革和发展结合起来,不断深化“放管服”改革,全面推广农村土地制度改革,深入推进投融资体制改革,不断释放市场活力,盘活沉睡资源资产,激发发展潜能,解决发展不平衡不充分等问题,为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提供源源不断的动能。要把城镇和农村贯通起来,形成全面整合发展新格局,邓州市目前就是以中心城区为核心、重点镇为重点、一般乡镇为支点,注重城乡统筹,着力推动城乡规划、产业发展、生态建设、公共服务、基础设施一体化,打造以县域为龙头、中心镇特色村为节点、乡村为腹地的融合发展新格局。
擘画发展蓝图,撕开发展“突破口”
邓州市把***总书记县域治理“三起来”重大要求、省委谱写新时代中原更加出彩绚丽篇章重点任务、南阳市委“两轮两翼”战略融入邓州经济社会发展实践中,主动承接《丹江口库区及上游地区经济社会发展规划》《汉江生态经济带发展规划》,紧盯“一个目标”(建设丹江口库区区域中心城市、南阳副中心城市),明确了“一抓三突破”的工作部署。“一抓”,就是“以项目建设为抓手”,“三突破”,就是突破工业瓶颈制约、突破中心城市空间制约和功能制约、突破教育短板。“一抓三突破”是邓州发展过程中诸多矛盾的压力倒逼,是奋力突破、打开口子、以点带面、提升整体的“关键性”工作,是今后一個时期各项工作部署的主线。特别是2020年以来,邓州市高度重视“十四五”规划编制工作,积极对接上海市流通经济研究所,共谋划储备“十四五”项目1624个,总投资2486亿元。根据发展规划,到2025年,邓州市经济发展质量和效益全面提高,基本突破工业发展、城市空间和功能、教育事业三大短板,综合实力和整体竞争力明显增强。产业集群发展、城乡人居环境、县级基本财力、基础设施水平显著提升,现代化产业体系、新型城镇体系、科技创新体系、城乡公共服务体系、生态环境治理体系不断完善。全市生产总值达到600亿元以上,财政一般公共预算收入达到25亿元以上,城镇化率年均增长1.8个百分点以上,城乡居民收入与经济增长保持基本同步,二三产业比重达到80%以上。城镇化率、城乡居民收入、二三产业比重增幅高于全省平均水平。
坚持规划引领,绘就城市发展蓝图。把“水”作为母规划和最上位基础性规划,完成国土空间规划和城市总体规划,构建出“120平方公里、100万人”的“双百”城市框架,突破发展空间制约,做强县域引擎。同步推进古城复兴、新区建设。以“回”字型城墙城河为重点,立足于保存城市肌理,推进古城复兴。对内外城河、中心城区内河,实施河道清淤、驳岸改造、桥梁改建、生态景观建设。解放邓州“突破口”、城墙城门复建工程正在组织实施。全面推进邓州新区建设,统筹整合湍北城乡发展实验区、商务中心区、产业集聚区、湍河湿地公园等规划建设成果,建设复合型邓州新区。
加快推进“三线”“三区”建设。完成迎宾线绿化提升工程和邓习线配套设施建设,开展“4A”级景区创建;结合内城河清淤治理,打造古城景观环线。加快推进高铁片区建设,尽快完成桑庄镇政府与高铁片区机构职能套合;加快推进古城片区建设,逐步恢复古城风貌;加快推进农村产业融合发展示范区建设,完成猕猴桃产业基地和牧原现代农业示范区骨干项目建设,达到开园条件,打造乡村休闲旅游的“邓州样板”。
坚持通堵畅联,优化城乡路网结构。进一步完善市政路网,把打通堵点、联接断点作为改善交通状况、提升城市品质的重要一环来抓,全力消除城市交通体系的“血栓”,畅通路网交通循环。着力构建纵横交错、环形放射、内通外联、高效顺畅的市域交通体系。主动拥抱高铁时代,对接全国、全省和南阳市区域布局,建设高速环线和3道城市环线,打造高效快捷、具有辐射带动力的省际、市际交通网,构筑公路物流、铁路物流“两大通道”,加快现代物流业发展,打通资源流通的血脉。完善丹江口库区物流“邓州一日达”网络架构,将邓州区位交通优势转化为发展竞争优势。
坚持彰显特色,打造“城市名片”。挖掘历史底蕴,提炼文化内核,厚植独有优势,推进文化、旅游、体育、商贸深度融合,打造知名文旅品牌。加快邓西湖生态组团、编外雷锋团展览馆及广场优化提升、八里岗遗址博物馆等项目前期工作,并尽快启动实施。整合八里岗遗址、花洲书院、“回字形”城河、邓习画廊、引丹总干渠及渠首闸建设纪念馆等资源,研究谋划“高铁片区—迎宾线—中心城区—邓习线—杏山生态旅游小镇”两天一夜精品红色旅游线路和研学科普线路,同时结合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发展乡土文化体验游、特色农业体验游等,为构建邓州全域旅游奠定坚实基础。推进驰诚汽车小镇、F3赛场及文化公园建设,启动邓州极限运动城建设,努力开创文旅融合发展新局面。
凝聚邓州力量,争做奋斗“实干家”
着力做好强县和富民的统一。邓州是一个传统的农业大县、工业弱县,发展不充分和不平衡共存,邓州要全力推动产业发展。在农业上始终坚持藏粮于地、藏粮于技,扛稳“粮食安全”政治责任,守牢“全国超级产粮大县”荣誉称号,2020年粮食种植面积346.1万亩,总产量31.41亿斤,超额完成省下达的粮食种植面积和产量任务。积极吸引工商资本、科技、人才等要素进入农业农村,与北京农林科学院合作的国家杂交小麦产业化基地,是国际领先的杂交小麦商业化育种平台;与牧原集团等企业合作的三产融合发展试验区,入选国家农村产业融合发展示范园创建名单;与通威集团合作,建成万亩稻虾混养基地;本地企业黄志牧业被认定为农业产业化国家重点龙头企业。把“迎宾线”“邓习线”作为城市和农村贯通起来的平台载体,作为乡村振兴的产业示范带,推进城乡融合、产业融合、乡村振兴。在工业上,壮大传统主导产业集群,加快推进驰诚集团公司上市,推进凯达汽车扩大特种车辆生产规模,打造环卫一体化服务标杆和服务型制造示范企业,打造重要的汽车零部件配套生产基地、专用车和新能源汽车生产基地;加快纺织服装和农副产品加工产业的品牌化发展战略,推进鹏宇纺织引进2万锭紧密赛络纺生产线和2万锭气流纺生产线,形成4万锭高档纺织产能;做好黄志牧业熟食品加工、生猪屠宰及万吨冷链物流运营;打造国内有影响、国际有市场的纺织服装生产基地和农副产品加工基地。到2025年三大主导产业集群营业收入达到500亿元以上。同时,依托康硕3D打印、平面显示面板钼靶材、国控鸿发无纺布、中科万邦、金碧生物等龙头企业和重大项目,积极培育新兴制造业产业集群,发展生物医药等高新技术产业。同时持续培育小微企业,培强骨干企业,引进配套企业,拉长产业链条,做大集群規模,不断培育壮大支柱产业,让县域经济的筋骨强壮起来。
着力做好改革和发展的结合。邓州有许多独特优势,南阳市委书记张文深在调研时指出:“邓州之所以能够入选首批示范市,主要取决于邓州的基础条件,文之魂、人之脉、粮之仓、水之城、通之势,底蕴深厚、资源丰富,具备很多得天独厚的竞争优势。”政策优势——国务院确定的5个丹江口库区区域中心城市之一、南阳副中心城市、省直管县,是河南省生态功能区,是汉江生态经济带中的重要节点城市。农业优势——253万亩耕地、每年分配6亿立方米丹江水资源,粮食产量稳定在28亿斤以上,且增长潜力很大,连年获得国家超级产粮大县荣誉称号。人文优势——历史悠久、文化灿烂、名人辈出,底蕴深厚。邓州是人口大县,185万人,消费需求大、城镇化有支撑。交通优势——“一条高铁”“两条普铁”“高速绕城”,位居武汉、郑州、西安中间位置,区位优越、交通便利、物流四方。把握好这些优势,因地制宜,科学施策,邓州一定能够发展得更快、更好,成为南阳新的经济增长极,辐射周边,带动区域。
在立足自身优势的同时,通过不断改革和探索,进一步激发了邓州的发展潜能。一是深化“放管服”改革。大力推进“一网通办”,建成全市统一的政务服务平台和统一发证大厅,全市“网上可办”率和“一网通办”率达到100%,2200项审批服务事项实现“最多跑一次”。探索为企业和群众提供错时、延时、预约服务和双休日、节假日办理通道。全面开展“项目落地不过百日活动”“办事不求人活动”,致力打造审批事项少、办事效率快、服务水平好的营商环境,形成招商引资的政策“高地”。二是推动机制体制创新。建立健全招商引资“一个平台共用机制”“乡镇税源涵养机制”“招商引资奖励机制”“三个评估机制”等,在落实市委每周“三个一”工作法的基础上,县处级领导分包项目当“操盘手”,每月开展1~2次“挤墙角”活动,加快项目进度。把项目建设速度、质量作为检验干部作风和效能的重要标准,坚持在项目建设上锤炼、发现和使用干部,努力培育出更多的“操盘手”“实干家”。全年实施5000万元以上重大项目共66个,总投资292亿元,年度计划投资96亿元。三是推动国有融资平台市场化转型。让融资平台逐步成为主业突出、现金流稳定、盈利能力强、有信用的产业实体和市场主体。持续推进优质资源资产整合注入邓州市国控集团,完成国有资本运营公司市场化转型。
着力做好城镇和乡村的贯通。一是统筹城乡发展。高质量完成了《国土空间总体规划(2019—2030)》,启动了部分乡镇国土空间规划编制。以点带面,推进“三线三区”建设破题,加快国家级一二三产融合发展试验区建设,打造“全景邓州”。将中心城区和张楼、腰店、桑庄、龙堰、陶营5个乡镇组团成发展核心。以小城市为目标,加快穰东、构林、赵集等国家级重点镇建设和孟楼镇省级乡村振兴示范镇建设,支持特色小镇建设,推动城市、集镇和乡村协调发展。二是布局美丽乡村。合理确定村庄布局和规模,强化乡村风貌整治与管控,加快建设美丽乡村。持续实施“千村示范、万村整治”工程,完善农村生活垃圾市场化运营长效机制。借鉴外地先进经验,加快天然气向农村延伸。全面推进“四水同治”,全面完成河道治理工程和水系连通项目。加快农村水厂建设,让88.2万农村群众吃上丹江水。三是平衡公共服务。全面建成覆盖全民、城乡统筹、权责清晰、保障适度、可持续的多层次社会保障体系。2020年全市城镇新增就业1.3万人。城乡低保、农村五保保障水平不断提升,21所乡镇敬老院完成改造升级。中心医院被确立为河南省县域医疗中心建设单位,三级综合医院创建全面推进。全市公交车达到170辆,线路总里程204公里,成功创建为全省公交优先示范市。坚持教育均衡发展,推进城乡义务教育一体化。
百舸争流,奋楫者先;千帆竞发,勇进者胜。邓州发展当下可为,未来可期。全市上下紧紧围绕***总书记县域治理“三起来”重大要求,以更大的决心、更强的力度、更高的效率,“咬定青山不放松”,深入实施“两轮两翼”,重抓重推“九大专项”,坚持“一抓三突破”等既定工作部署不动摇,认定目标不停步,不达目的不罢休,紧盯丹江口库区区域中心城市、南阳副中心城市建设目标,守正创新、砥砺奋进,让践行县域治理“三起来”示范县(市)更加名副其实。
(作者系邓州市人民政府市长)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