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期刊杂志

基于建构主义理论的高职导游业务课程教学模式探讨

时间:2024-05-19

于春玲

(湖州职业技术学院,浙江 湖州 313000)

1 问题的提出

中国旅游业增长迅速,对导游人才需求缺口特别大,新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旅游法》的实施对导游人员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在旅游业一线从业人员中,高职旅游专业毕业生占的比重很大,是旅游业发展的生力军。但很多旅游企业对高职旅游专业培养的人才满意度不高。

《导游业务》课程是高职院校旅游管理专业的核心课程之一,是培养优秀导游的重要环节,也是全国导游资格证考试的三个笔试项目之一,同时也是现场面试时的重要内容。通过该课程的学习,可以让学生掌握一名合格导游人员必须具备的各种专业知识和服务能力。学生只有学好这门课,才能通过导游资格证考试,获得进入旅游行业的敲门砖,也才能胜任以后的导游实践工作。所以不管从专业发展的角度来讲还是从学生的就业来讲,该课程在旅游人才培养中都具有重要的战略地位。《导游业务》是一门应用性很强的课程,其实践性、操作性要求非常高,所以《导游业务》的教学应该是既有理论的,又有实践的,是综合性的教学。教学过程应该以学生为中心,应该重点培养学生的实际操作技能,在教学内容选取上力求坚持以培养学生的各项能力为主线,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并结合导游资格证考试内容,综合运用情景模拟、案例分析、任务驱动等多种教学方法,并对教学模式、实训体系等进行改革。本文拟根据导游业务的特点以及高职导游业务教学中面临的问题,在建构主义学习理论指导下对导游业务的教学模式进行分析。

2 导游业务的特点与教学中面临的问题

2.1 应用性、实践性强

导游业务是一门应用性很强的专业核心课程,其实践性、操作性要求非常高。导游业务的学习不仅要求学生掌握理论知识,更重要的是掌握导游服务的各种操作技能。带团过程中,导游人员要为不同的游客服务,而游客的需要是千差万别的,导游人员必须能够了解游客的不同需要,并据此采用不同的服务方式方法。带团过程中还会出现各种各样的突发状况,导游人员必须掌握处理各种突发状况的方法和技巧,要有随机应变的能力。因此,导游业务的教学要注重应用性、实践性,这就需要有针对性的设计实践教学环节,对导游业务进行模拟训练,提高学生对导游这项工作的感性认识和领悟能力,以及实践能力和综合素质。

2.2 内容庞杂,知识更新快

导游业务涉及到的内容非常多,包括导游服务过程中需要用到的各种基础知识、导游讲解的技巧、各种带团的技能、不同游客的服务技巧等等。而且旅游业发展非常迅速,中国旅游市场日新月异,新的旅游方式、旅游需求等层出不穷,虽然教师在选择教材的时候注重权威性和时效性,但大多数前沿的知识在教材中难以反应,教材更新的速度远远跟不上旅游市场的更新速度,存在滞后性和陈旧性。在这种情况下,教师必须紧跟旅游市场的发展趋势,准备把握重点和热点,对课程的具体内容进行更新。

2.3 学生素质水平参差不齐,学生学习主动性差

高职院校的学生来源比较复杂,既有普通高中的,又有中等职业学校的等等,特别是从中职升入高职的学生,有些学生之前已经学过一些导游业务的知识,因此学生素质水平参差不齐,学生的兴趣较低,学习主动性较差。因此,教师在授课的过程中要通过灵活多样的教学方法以及生动活泼的教学情景,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创造性。

2.4 导游资格证通过率较低,也影响了学生的积极性

浙江省导游证的通过率通常为30%左右,而近年来本科院校参考的人数在增加,社会人员在减少,说明导游证通过的难度在增加,没通过的考生中很多都是《导游业务》课分数比较低。最近三年,我校导游资格证的通过率呈下降趋势,2010年通过率为60%左右,2011年通过率为40%左右,2012年达到历史最低30%左右,这也极大的影响了学生对专业学习的积极性以及对导游资格证的报考率,进而影响到学生以后的学习和就业。因此,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还要结合导游资格证考试的内容和考试的方式,在重点培养学生实际操作技能的同时,努力提高导游资格证的通过率。

3 建构主义理论

建构主义是认知心理学派的一个分支,该理论认为知识不是通过教师传授得到的,而是学习者在一定的情境即社会文化背景下通过意义建构来完成的。建构主义在知识观上强调知识的动态性,知识并不是对现实世界的绝对正确的表征,不是放之各种情境皆准的教条;在学生观上强调学习者的学习潜能及其经验世界的丰富性、差异性;在学习观上强调学习的主动建构性,强调三方面的重心转移:从关注外部输入到关注内部生成,从“个体户”式学习到“社会化”的学习,从“脱离情境”的学习到情境化的学习。

3.1学习是学习者知识建构的过程——主动性

建构主义认为,学习不单是知识由外到内的转移和传递,而是学习者主动地建构自己的知识经验的过程,即通过新经验与原有知识经验的反复的、双向的相互作用,来充实、丰富和改造自己的知识经验。

学习是个体知识建构过程,这意味着学习是主动的,学习者不是被动的刺激接受者,他要对外部信息做主动的选择和加工。学习不是知识经验由外向内的“输入”,而是学习者的经验体系在一定环境中自内而外的“生长”。

3.2强调社会性相互作用在学习中的重要意义——社会性和协作性

知识不仅是个体在与物理环境的相互作用中建构起来的,社会性的相互作用同样重要,甚至更加重要。人的高级心理机能的发展是社会性相互作用内化的结果。另外,每个学习者都有自己的经验世界,不同的学习者可以对某种问题形成不同的假设和推论,而学习者可以通过相互沟通和交流,相互争辩和讨论,合作完成一定的任务,共同解决问题,从而形成更丰富、更灵活的理解。同时,学习者可以与教师、学科专家等展开充分的沟通。

3.3强调情境学习——情境性

建构主义者在教学中强调把所学的知识与一定的真实任务情境挂起钩来,让学生合作解决情境性的问题。

4 基于建构主义理论的导游业务教学模式改革

4.1 合理整合教学内容,实行分段式教学,集中时间进行专项学习

为了达到提高学生实际操作技能以及提高导游资格证通过率的双重目的,在教学内容上,以导游资格证考试的指定教材为参考,对教学项目进行重新设计,以项目化教学来组织课程内容。在课程内容的选择与排序中进行项目提炼,将课程内容划分为互相联系的以工作过程为导向的项目。每个项目分解为若干个任务,把学习内容分解到具体任务中,让学生以分组的方式承担工作任务,从而系统地学习、掌握理论知识和岗位技能。同时要根据导游资格证考试的内容,对考试重点、难点进行全面的把握,建立导游业务理论考试的试题库,进行抽测常态化,对历年的导游业务考试试卷进行分析,让学生掌握其变化规律。

实行分段式教学,把导游业务课程学习的时间分为三段:第一时间段(9月-10月份)集中精力进行导游资格证考试中的笔试部分的学习,适当加入面试中的教学内容;第二时间段(10月-11月份),即导游资格证笔试考完后集中精力进行 “面试”中的现场导游考试部分,主要进行沿途导游训练、景点讲解和知识问答三部分的训练;第三时间段(12月-次年1月份),即导游资格证考试全部结束后集中精力学习如何做个优秀的导游,应采取什么样的技巧。因为有了导游证不一定能做好导游,还需要具体的细化和提高,可进行“跟团”学习法。

4.2 创设情境,激发学习兴趣

导游业务实践教学侧重导游服务技能的培养,主要培养学生实践操作能力。为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在实践教学中可以创设丰富的生动活泼的情景。在学校的模拟导游实训中心,教师或学长(姐)首先做示范性导游讲解,要求专业、全面完整、新颖、有特色;然后再由学生进行模拟,学生可以通过手机或摄像机把自己讲解的视频拍摄下来,然后利用录像回放来分析自己讲解的效果。也可制作模拟导游的光盘,进行模拟教学。根据导游资格证面试考试的内容,在模拟过程中教师必须准备必要的道具或布置不同的场景及图片等,把导游服务全程分解成若干个实训项目,例如致送迎词、沿途车上导游、景点介绍、知识问答等不同场景让学生分别进行模拟训练。

导游业务的实训还可以在景点进行,主要进行沿途导游、景点讲解和知识问答三部分内容的训练,根据导游资格证面试考试的内容,学生针对不同的环节分别去做导游讲解、学习处理旅游事故的方法与技巧、训练基本的导游技能。

4.3 采用体验教学法,聘请旅行社一线优秀导游进行示范导游讲解教学

为了加强学生对导游服务工作的直观了解,提高学生的学习动力,导游业务教学过程中可以安排一日游的导游见习教学,让旅行社一线优秀导游进行示范导游讲解。

首先,在出发前教师应布置相关的任务,并且让学生知道导游见习的目的和需要达到的要求;其次,学生以游客及旅游专业学生的双重身份去见习,既可以从游客的心态去感受旅游,同时又能以专业的角度去注意导游讲解的内容、言谈举止以及导游规范和突发事件的处理方法,不断提高学生对旅游专业的认识;第三,要利用优秀企业的平台和资源,在旅行社导游的指导下,让学生把握行业前沿,对专业知识进行应用与巩固。要充分利用企业资源,特别是景区、旅行社对学生能力培养的作用,把课堂搬到企业,在真实的环境中教学,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能动性。

4.4 协作学习和社会化学习

协作学习就是让学生在小组或小团队中展开学习。根据教学项目设计不同的工作任务,将学生按照班级实际情况分成若干工作小组,让学生以小组的形式承担某些工作任务。学生接到任务,在课前首先要对任务进行分析,明确要解决的问题,对工作任务进行分解,制定工作计划,有针对性地进行组织实施。课堂上首先每组将本组的学习成果向全体同学进行汇报,其次进行评价,最后任课教师根据学生的学习程度,进行有效的总结反馈。在分组学习过程中,学生可以在分工合作中观察和学习解决问题的方式,锻炼他们团队合作的能力。学生之间相互交流学习体会与心得,相互抽查与监督,共同进步。

除同班同学外,还可以充分发挥在校学长(姐)对学弟(妹)的教育作用,对导游的实地讲解进行学长(姐)示范性教育;邀请优秀毕业生返校对在校学弟(妹)进行教育;建立导游证考试辅导组,通过导游证的同学对大二刚参加考试的学生进行笔试辅导和面试示范导游讲解,针对性的进行教育。

总之,导游业务是一门实用性非常强的专业旅游技能课,教学内容、模式、方法手段等应当与时俱进,不断改革,这是高等教育改革中一个历久弥新的主题,值得我们不断地去探讨。只有如此,才能从根本上满足新时期旅游市场对新型复合导游人才的需求。

[1]吴勇.基于建构主义理论的高职课程改革与建设[J].广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5).

[2]何克抗.建构主义——革新传统教学的理论基础[J].电化教育研究,1997(3,4).

[3]贺春艳.关于高职导游业务课程教学改革的思考[J].科教平台,2006(21).

[4]卢小琴.关于《导游业务》教学改革的探讨[J].产业与科技论坛,2009(8)

[5]袁银枝.论“情景模拟”在《导游业务》课程教学中的应用[J].武汉商业服务学院学报,2009(9).

免责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