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期刊杂志

高职物流运输管理课程教学改革——任务驱动式教学法的运用

时间:2024-05-19

严得琛

(南京机电职业技术学院,江苏 南京 210035)

所谓“任务驱动式”教学就是强调在教学过程中学生和教师的观念、角色发生改变:学生为主体,改变被动接受的状态;教师为顾问,引导学生自主探索协作学习。运输管理每个任务的教学过程可以分为四个阶段:任务设计阶段、任务完成阶段、任务展示阶段和任务评价阶段。

1 任务设计阶段

1.1 学生分组

为便于任务的实施,培养学生的组织协调能力,将学生分组及角色分配。每组指定一名负责人(组长),在任务中模拟部门经理,其它角色分别称为职员A、B、C、D,在不同任务中对应不同的工作岗位。制定小组的规章制度,明确各人的责任义务。

1.2 任务设计

采用任务驱动式教学法,任务的设计是关键,它直接影响教学效果。任务设计要以学生的兴趣为出发点,尽量做到全面覆盖课程的内容,突出重点和热点,处理好重点和热点间的关系。

以“物流运输方式决策”任务为例,该任务是“江苏省对外经贸股份有限公司将一批货物从南京运至上海仓库,再分别运往国外其他城市(德国法兰克福,肯尼亚蒙巴萨)”。

首先,我们提供一个真实的公司“江苏省对外经贸股份有限公司”,学生模拟该公司的物流部门。组长的职位是该公司“物流运输部经理”,其他成员的岗位是该物流部的“运输管理员”。通过模拟真实的工作环境和工作岗位,让学生体验身在职场的氛围,有效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其次,在该任务中,物流运输经理负责任务分配、监督、检查、考核;其他运输管理员分别负责运输方式的选择、承运人的选择、完成货物运输的操作流程以及配合财务部完成运输费用的结算工作和配合销售部完成对合作企业资料的整理存档工作。这些任务基本上覆盖了课程的内容,把一个整体的大任务划分为几个具体的小任务,也考虑到了任务的可操作性和任务设计的受益面。每个学生通过自己的努力可以完成这些小任务,在完成任务的过程中会体会到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乐趣。

最后,任务设计要给学生自由创新的空间,充分展示自己的能力。在该任务中学生可用不同的方法,或采取“陆海联运”或采取“铁空联运”,学生采用不同的指标选择不同的方式,得到不同的结果。

2 任务完成阶段

一个好的任务设计,还需要通过合理有效的组织、实施来保障最终效果符合设计的初衷。首先,学生分析教师布置的任务,明确工作任务要求和所要达到的训练目标。

其次,“经理”根据对团队成员的能力、兴趣和个性等因素分析的基础上,把大任务中的小任务具体分配到每个成员,制定学习计划,结合老师提供的各种任务表格督促和检查小组完成任务的进度和质量。

该阶段工作可在课上或课余时间完成。在任务完成过程中,学生通过老师指导、网上学习、向自己身边亲朋好友求教、向物流公司电话咨询实地交流等立体式多元化互动来获取相关的知识、经验。经理除了领导、整合小组的工作,还要对小组成员平时的表现和任务完成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做出记录、总结。教师适时地鼓励、引导学生提出不同的方法,相互争辩,取长补短,完善知识结构,把握任务的内容、进度、方向,培养积极和谐的学习氛围。

3 任务展示阶段

该阶段检查任务完成的质量。每组学生的任务完成后,按照要求形成完整的电子文稿,既包括实施计划、程序和过程,也包括实施过程存在问题和解决措施。

首先,各组派出代表利用多媒体ppt 在全班学生面前展示和说明小组任务的完成过程和结果。为使每组每个成员都积极参与任务的实施完成,要求每个学生都做好演示讲解的准备。该阶段能锻炼学生的勇气和胆量,很好地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是一种潜在职业能力的培养。

其次,小组自由质询,生生互动。汇报完毕其他组学生就该组的展示进行自由质询,这个阶段是一个学生再学习的过程。要营造民主宽松的气氛,要求和鼓励每个学生都能参与进来提出不同的意见和建议,大家共同探讨。

最后,教师点评。老师可从专业能力目标、知识能力目标和社会能力目标三个方面对该任务完成情况做点评和总结。将各组完成任务过程中积累的经验和不足进行交流。老师要肯定大家的努力,提出不足和改进的一些建议,点评既要让学生有成就感,培养完成下一个任务的信心,也要让他们看到需要改进的地方,在完成其他任务时避免重蹈覆辙。

4 任务评价阶段

考核评价对学生的学习和教师的教学都具有重要的导向作用。评价和考核应符合以突出职业能力为本,综合素质培养为目的教学任务要求。将过程性和结果性考核统一起来。

首先,制定科学的分任务评价标准。每个具体任务要设定相应的评价指标,制作分任务评价表。将该表分发、告知学生,学生在完成任务过程中依据这些指标进行自我评价,适时修正任务的内容和方向,使评价贯穿于整个学习的过程。

其次,制定科学的综合能力评价标准。评价不仅要有对完成成果的评价,还要对学生的学习态度和方法进行评价。制定总评价表,设定指标权重,通过分析各个小组经理完成任务的记录报告和学生的反思小结,结合老师在平时教学中的观察,对学生的学习态度、协作能力、自主学习能力、创新能力等全方位评价。

最后,在每一个任务终结时,学生按照教师提供的《任务分项评分表》,对该组的整体表现和团队中每个成员任务完成情况打分,该表在课后上交老师。该项任务分数结合《评分总表》中的其他打分项和期终“教、考分离”的闭卷理论考试分数,加权作为该门课程的总分数。

总之,运输管课程是物流管理专业的一门专业课程,该课程的实践性较强,根据此特点结合我院学生特点和培养目标定位,我们在设计教学内容时采用任务驱动法进行教学是一种尝试。采用该法教学后学生自主学习能力明显提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能力有了较大增强,综合素质也得到了提升。通过教改的实施,也反映出来一些问题,比如教师的知识结构和动手能力影响任务设计、任务资源是否和物流公司实际工作要求契合、教学条件和教材能否保障任务驱动式教学要求等问题,需要在以后教学中不断完善和改进。

[1]姜大源.当代德国职业教育主流教学思想研究[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7.

[2]潘意志.任务驱动法在运输管理实务教学中的运用[J].物流工程与管理,2009.

[3]彭秀兰.道路运输管理实务(任务驱动)[M].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10.

免责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