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期刊杂志

西华师范大学校园生活垃圾污染现状调查及建议

时间:2024-05-19

刘 国 周 洪 彭 栩 何开中 许文来

(1.成都理工大学 地质灾害防治与地质环境保护国家重点实验室,四川 成都610059;2.西华师范大学 化学化工学院,四川 南充637000)

0 引言

校园环境与每个学生密切相关, 是学生学习和生活的场所, 校园生活垃圾是污染环境和危害师生身心健康的重要污染源之一。 目前, 我国的城市生活垃 圾 产 生 量1.2~1.4×10-8t, 人 均 垃 圾 产 生 量450~500kg,并且还在以每年8%~10%的速度递增[1]。 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校园生活垃圾的产量也日益增加,种类也越来越复杂。 为了解校园生活垃圾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优化建议,本文就西华师范大学新校区校园生活垃圾进行了调查分析。 西华师范大学是一所师范教育成果卓著、非师范发展特色鲜明的综合性省属省重点大学,学校校园占地面积2500 余亩,建筑面积91.9 万平方米, 分新老两个校区, 人口近3万, 相当于一座小型城镇。校园环境优美。学校每年投入大量资金用于校园的绿化和垃圾清运, 并在校园内设置了大量的垃圾桶和一些小型垃圾中转站。

1 调查范围及时间

此次调查对象为西华师范大学新校区,调查时间为2011 年2 月至4 月。 由于新校区内各个区域功能不同,其垃圾成分有所差异,小组将本校新区分成3 个区域:学生生活区,包括新区一、二期各个学生公寓在内的广大区域;教学区,包括各个教学楼、运动场及各个院系办公室、 行政楼等教学办公楼在内的广大区域; 教教师公寓区,主要是新区教师公寓区域;采样点、采样时间及采样频率直接影响到数据的准确性。 此次调查, 除垃圾中转站外, 在学生生活区内的公寓中选取四公寓及九公寓为采样点。 教室公寓区在教室公寓的垃圾中转站中随机选取一个盛放垃圾的垃圾桶为采样点, 教学区随机选取一层为采样点。并在每个采样点现场进行分类测量其成分。每周每个采样点采样2 次,共5 周,共计采样10 次以获均值。

本小组成员骑自行车巡游校园,统计了学校新区内所有道路上的垃圾桶分布情况,绘制了垃圾桶分布平面图(见图1)。

图1 校园内垃圾桶的分布情况

2 结果与分析

2.1 校园生活垃圾的组成成分

表1 各调查区垃圾需处理组成成分(按质量比计%)

由表1 可以看出学生生活区的垃圾组成成分单一, 其中废纸、塑料等可回收物品所占比例较大,这与学生的生活习惯相关。 教学区的垃圾主要来源于学生学习及教师办公等,其中各个教学楼的垃圾量远远大于办公楼的垃圾量。 教学区的垃圾组分主要是塑料、纸张等可回收物品,对这2 个区域可回收资源的回收可大大减轻学校的垃圾运管压力,节约人力、物力,同时有助于垃圾的资源化、减量化,减少垃圾对自然环境的污染。 教职员工与家属生活区的垃圾主要来源于各居民楼,其垃圾成分与城市生活垃圾组分基本一致,成分比较复杂, 可以回收利用的成分很少,因此填埋与堆肥化是较好的处理方式。 垃圾中转站的垃圾来源于以上3 个区域,每天运往南充猫儿山垃圾填埋场, 垃圾中转站的垃圾成分即西华师范大学校园垃圾需处理的垃圾成分。

2.2 与其他高校的成分比较

为了得出西华师范大学校园垃圾与其他高校的差别,本文选择了合肥工业大学[2]作为对比,对比的结果见图2。

图2 与其他高校情况的比较

由图2, 可知西华师范大学垃圾成分与合肥工业大学存在着差异,这主要由于西华师范大学作为一个师范类高校其女生的比例远高于男生,而女生生活习惯严重的影响到垃圾的成分。

2.3 日产量

据调查, 校园生活垃圾的估算参数见表2 中。 由表2 知人均日产量为0.4 千克。 本次调查时间既不为垃圾产量高峰期,也不为垃圾产量淡期。因此,此次测得的垃圾日平均产量基本符合全年平均要求,可看成校园生活垃圾平均日产量。 影响居民垃圾产量的因素很多, 涉及人口的数量、结构、年龄状况分布及流动情况, 生活能源结构、地域、经济水平以及其他诸多因素和这些因素的交叉影响。西华师范大学人均垃圾日产量明显低于全国城市居民垃圾日产量0. 8~1. 0 千克的均值[3],人口是主要影响因素。 作为一个教育性事业单位, 学生超过了人口的1/2, 而学生产生的垃圾类别及数量不好同居民垃圾作对比。 据校园规划科介绍, 校园生活垃圾产量近几年来没有太大变动。 可以预测,在校园规模基本不变, 在校师生人数没有大幅度增加, 人们的生活方式不产生巨大变化的情况下, 以后的垃圾产量也不会有太大的变化。

表2 垃圾的估算参数

2.4 校园垃圾收集清运

目前, 西华师范大学已经建立了一个垃圾回收处理体系。 主要由西华师范大学后勤产业集团负责校内垃圾的收集及清运工作。

表3 后勤产业集团对于校内垃圾管理部门

校区内目前没有专门的垃圾分类系统,道路上的垃圾桶也为单一的普通垃圾桶,并没有对垃圾进行专门的分类,本校区虽然有一特色的塑料瓶回收机,但机器故障多,所以回收情况也不近理想,公寓内每层也只有一个大的塑料垃圾桶,各种垃圾都混合于其中,有时垃圾多时还严重影响楼道的过往。而道路上的垃圾只有部分拾荒者将废纸废塑料等可回收物品拾走,剩下的垃圾就全部汇集于垃圾中转站,而在垃圾中转站也没有专门的分类,而是通过垃圾车直接装走运往猫儿山垃圾填埋场。 垃圾运输的路线为: 学校中转站——顺庆区——嘉陵区——国道212 线——南充市城市生活垃圾处理场。

3 问题与建议

虽然我校设置了大量的垃圾桶,但也存在着较多的问题。 主要有以下问题:

3.1 我校垃圾箱分布不均匀级学校的管理不到位

这首先体现在我校在人口过往较集中的地方,因美观问题致使垃圾箱摆放较少,从而造成产生的垃圾不能全部融入垃圾桶,以致造成校园环境污染,其次人员配置不到位,学校面积较大,人员数量较多,活动范围广,立即产生量大,而清运人员较少,以至于清运次数较少,即每天清运一次,从而产生污染面积大。

3.2 学生及清运人员的环保意识欠佳, 可回收利用的物品没有回收利用

建议学校加强对学生及清运人员的教育,加大回收利用的宣传。

3.3 学校也未设置相应的机制管理可回收物品,任由拾荒者去筛选,导致垃圾桶周围散落垃圾

且垃圾桶的老化及严重损坏不利于清运。所以希望相关部门能够加强管理并及时替换损坏的垃圾桶。

3.4 学校的垃圾箱未进行分类设置

主要体现在垃圾箱结构过于简单,垃圾混放,且无明确的分类提示标志。 校园固体废弃物收集分为:

(1)设置垃圾箱。 在西华师范大学(新校区)校内的所有校道及生活住宅区均有定点安放垃圾箱(如图2),并在教师公寓设置了垃圾集中车,以方便垃圾收集保护环境卫生。

(2)垃圾集中点装运。 各宿舍区住宅区、教学区、商业区清洁人员负责将责任区域内垃圾集中收集:将垃圾桶内垃圾集中装车,并运送到垃圾中转站,停放在指定垃圾停放点。 本校垃圾收集到中转站方式分为人工搬运、小推车、人力三轮车三种方式。

(3)分区收集。西华师范大学配有垃圾运输车两辆。校内垃圾定点集中后均有该垃圾车适时转运至猫儿山填埋场进行填埋处理。

4 结论

西华师范大学校园生活垃圾主要来源于学生生活区和教师公寓区, 其垃圾成分比较单一且垃圾成分中可回收比例比较高主要是塑料,纸张等。垃圾成分随功能区的不同而不同。同时西华师范大学校园垃圾的清运与处理也存在着问题,特别是校园的垃圾桶的问题。 校园人均日产量估算为0.4 千克这比城市人均日产量低,这符合西华师范大学作为一个高校的特征。

[1]郭新荣,卫吉良.城市垃圾分类回收及其处理技术的研究[J].科技情报开发与经济,2005,15(10):130-131.

[2]吴文涛,庆承松,彭书传.合肥工业大学校园生活垃圾现状调查与分析[J].合肥工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5,11(11):28.

[3]刘跃勇,任福民.北京市生活垃圾成分及理化特性分析[J].北方交通大学学报,2002,26(4):51.

免责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