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期刊杂志

浅谈大学生心理素质教育

时间:2024-05-19

魏 霞

(西安外事学院 工学院,陕西 西安 710077)

在信息化高速发展的今天,人才的竞争已成为市场竞争的关键,因此作为培养人才的教育机构具有高度的责任感和历史使命感。所谓的人才,不但要具有高端的专业技能,更重要的是要有综合的素质,不仅要有良好的思想道德素质、文化素质、专业素质和身体素质,更重要的是要有良好的心理素质。因此心理素质教育仍然是我们当今教育的重中之重。本文分析了当前大学生的心理健康状况,指出目前大学生心理素质存在的问题,提出加强大学心理素质教育的意义、看法和途径。

1 大学生心理健康现状

1.1 大学生的心理健康问题的演变

随着身体状况和年龄的变化,大学生的心理也在发生着不同程度的变化。在大一时,一部分学生不适应大学生活,无法掌握大学学习和生活的规律,缺乏独立生活经验与能力,造成学生心理不良的隐患;大二至大三年级的学生学习任务重、人际交往不佳与情感矛盾方面易表现出诸多问题,进而给其心理健康带来消极影响;快毕业大学生因面临就业,担心找不到理想的工作而倍感压力,由此也会对其心理健康带来不良的影响。种种原因使大学生在心理上受到挫折,甚至一部分学生难以承受,以致出现心理疾病,甚至离校出走、自杀等情况时有发生。

1.2 大学生心理健康的消极型

一些大学生自从走进大学门槛就一发不可收拾,离开了高中时期的紧张而又束缚的学习生涯,在大学没有父母天天的唠叨,自我约束力差,进而放松了学习。整天沉迷于网络游戏等,致使学习成绩一落千丈,毕业时拿不到毕业证,找工作时屡屡受阻,慢慢对自己失去了自信心、产生了失落感和自卑感,对自己和社会失去了希望,有的产生了报复和仇恨,走上了犯罪的道路。

1.3 大学生心理健康的自主型

目前的学生大部分是独生子女型的,他们是父母唯一的寄托和希望,从小受家人的宠爱。有的更是“衣来伸手、饭来张口”的寄生生活,自理能力差,缺乏独立奋斗的能力和战胜困难的意志。一旦受到挫折就无法承受,要么乱发脾气,要么寻死溺活,久而久之就会出现心理扭曲,影响了正常生长,断送了美好的前途。

2 影响大学生心理素质的原因

2.1 社会环境的影响

不断发展变化的社会环境对大学生的心理发展起着决定性的作用。当代大学生的心理不可避免地在变革的社会环境中受到影响。新的时代对大学生的素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近几年大学生就业从“双向选择”到“面向市场”、“走向市场”,进一步强化了他们的竞争意识和焦虑意识,越来越多大学生从一年级起就担心自己将来的工作,从三年级就寻找就业单位,在遇到挫折时,又极易产生各种消极心理。

2.2 家庭环境的影响

当今大学生中独生子女占学生总数的比重越来越大,他们从儿时起,生活上依赖父母照顾,学习上依赖老师指导,独立生活能力差,没受过大的挫折,固执任性,感情脆弱,承受能力差,情绪易大起大落,在生活、学习、事业上稍有挫折,其心理上就产生强烈的震荡,影响身心健康。尤其是一些学生的家庭生活不完善,或者是单亲家庭,缺少父爱或母爱,或者是父母不和,缺乏温暖,给他们心理造成的创伤极深,常常会使其形成一个孤僻自卑的人格。

2.3 大学生自身因素的影响

很多的中学生幻想着自己的理想中的大学,校园环境优美、充满诗情画意、教室宽敞明亮、专业令人神往、学习轻松而愉快、教师与众不同……但进入大学之后,很快发现大学并非“伊甸园”。现实情况并不是所憧憬的那么美好,所学专业也并非都随自己所愿。于是,便产生了严重的理想与现实之间的矛盾冲突,多种不适应接踵而来,致使一些学生感到困惑、迷惘,产生失望感,情绪消极低落。对学校以及周围的人开始排击、讨厌、甚至产生报复心理。

3 加强大学生心理素质教育的意义

3.1 加强大学生心理素质教育是大学生主动发展的需要

要使学生在德、智、体、美等全面发展,提高其自身的综合素质,首先要提高其心理素质,心理素质教育是素质教育发展的基本前提。人的心理素质是伴随着人的成长而逐渐形成和发展起来的,有先天性遗传的因素,同时会伴随着成长的环境而转变。因此,心理素质教育是学生自身发展的需要,同时是社会发展的需要。

3.2 加强心理素质教育是社会发展的需要

目前各个企业对人才的需求很大一方面注重了能力的考察,只要是能为企业获得利润的就是企业的“人才”,忽视了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高尚的品质,即素质,特别是心理素质。试想如果一个人的素质很低,那么他的心理素质就不健康,即使他的能力再强,为企业获得更大的利润,都是一个不健康的员工。健康的心理是一个人正常工作、生活和学习的基本条件之一。很难想象一个成天被焦虑、烦躁、紧张所包围的人能将全部的身心投人到伟大的事业中来。因此,人才必须具备健康的心理。可见心理素质教育的不仅是一个企业的需要,更是一个社会的需要。

4 加强大学生心理素质教育的方法与措施

4.1 学校要经常开设心理健康教育课并加强心理辅导

开设心理健康教育课是系统科学灌输心理素质教育的主要途径。要有专职心理辅导教师对大学生进行心理指导,促进其个性心理健康的发展。同时学校可以通过学生处、团委、辅导员共同配合,共同研究,详细认真的作好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特别是跟学生朝夕相处的辅导员,每天都和学生在一起,可以细心的观察每个学生的健康发展,发现有问题的同学要积极的帮助他们摆脱心理困难,对于情节严重的及时上报,通过大家共同努力,帮助学生健康成长,培养社会主义的合格人才。

4.2 定期开展形式多样的心理讲座,在实践活动中培养学生健康的心理素质

学校可以每年周期性地举行心理健康教育的讲座,根据不同时期、不同对象,选择不同的内容。如一年级的新生尽快适应的一些讲座并结合实际作心理咨询常识的解答等,二年级的大学生如何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恋爱等方面的讲座,毕业年级的择业心理调适等讲座。人因此,应将高校的心理素质教育同社会实践相结合,“积极组织学生参加生产劳动和社会实践,帮助他们认识社会,了解国情,增强建设祖国,振兴中华的责任感”。在社会实践中,对一些不良现象给予正确的引导,帮助学生提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特别是辨别是非的综合判断能力、承受挫折的适应环境能力。

综上所述,培养心理素质健康发展的新世纪人才,是时代的呼唤,是民族强盛的需要,是大学生自身迫切的愿望,也是高等教育义不容辞的责任。通过学校教育思想的确立,明确育人目标,优化教育过程,提高教育质量。同时,学生要了解自我,了解社会,面向未来,奋发进取。依靠教育主体与客体的相互协调,全面作好大学生的心理素质教育,共同努力为社会输送合格人才。

[1]冯正直,王滔,吴明霞,等.大学生心理素质教育[M].西南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

[2]许燕.面向21世纪高校学生心理素质的研究[J].教育研究,1999(10).

[3]陈晓荆.学校教育与心理咨询[J].中国教育学刊,1995.

[4]吴迪.网络时代青年思想政治工作的思考[J].学习月刊,2003.

[5]高明慧.当代大学生心理素质及其教育的研究[J/OL].期刊网,2006,4.

[6]张大均.关于学生心理素质研究的几个问题[J].西南师范大学学报,2000(3).

免责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