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期刊杂志

论转变大学生的择业观

时间:2024-05-19

金珉丞

(沈阳药科大学,辽宁 沈阳 110016)

0 引言

近几年来高校毕业生就业形势严峻,毕业即意味着失业,就业难成了近几年来各级政府、社会、学校、家庭等方面都特别关注的一个热点问题,形成毕业生就业现状的原因,是高素质人才过剩?或是学校专业设置与市场脱轨造成的相对人才过剩何解决或缓解就业难这一现象?在国家就业以供需见面,双向选择,自主择业为特点的大框架下,我对高校毕业生就业现状及其原因进行粗浅分析,提出一些建议和对策。

1 大学毕业生的择业倾向

1.1 择业观念日趋现实化

随着我国改革开放的深入发展,经济体制由计划转向市场。在市场经济体制下,国家不再对大学毕业生包分配工作,人才由市场配置,大学生“要经过一段时间寻找工作,了解工作要求是否符合自己的专业、工作兴趣、未来发展方向、工资待遇、工作地点等”。有关部门对2013年东北地区300名高校毕业生的就业进行问卷调查,在声望和高收入之间,有75.9%的人选择高收入。工资与福利待遇好、单位有发展前途,能发挥自己的能力特长,合乎兴趣爱好,能否靠实力晋升成为毕业生的首要考虑问题。就业过程中的现实主义倾向取代了理想主义倾向经济利益的实现,个人目标的追求开始主导毕业生的职业选择行为已经普遍存在。

1.2 向往中心城镇或沿海发达地区

近二十几年随着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蓬勃发展,使沿海城市的经济,文化、生活发生了巨大的变化,沿海与内地的差距日趋变化,进一步加重了高校毕业生在工作地域上的倾斜心理,毕业生在准备选择的就业地区这个问题上,大多数无一例外会选择在沿海城市发展。根据内地工资的不完全统计,其平均工资不超过2200元,尽管,近几年内地根据国家政策新调整了几次工资,纵向比较得到了较大辐度的提高,但如果横向比较,差距依然很大,毕业生要实现自己的价值,就必定盲目地挤向沿海发达的中心城市。

2 大学生择业倾向产生的原因

2.1 主观原因:就业观决定着职业的选择

影响大学生就业观形成的因素是多方面的:(1)职业理想职业理想是形成大学生就业观的主要因素。是大学生对自己未来职业的一种向往和追求,对大学毕业生的就业准备和求职择业有直接的影想,它是推进大学生求职和进行就业准备的动力。(2)个性因素包括兴趣、爱好、性格、气质等方面。个性不仅与事业成功有内在联系,而且也直接影响着就业观和对职业的选择。爱好和兴趣常成为大学生职业选择中考虑的因素之一,性格和气质也是影响就业观的主要个性因素。(3)能力,任何一个职业都需要个人具有一定的知识和能力。因此这是影响择业的一个重要因素。每个大学毕业生都应对自己的能力有一个正解的估计和认识。

2.2 客观原因

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失业是人才市场的基本特征。特别是我国加入了WTO,标志着我们朝着全球经济一体化的目标迈出了关键性的一步,但机遇和挑战并存,一方面,我国有更多机会参与国际经济大循环;另一方面,全球经济不景气对我国经济的冲击和影响也变得更加直接。世界经济形势更显低靡,反弹乏力,对我国的影响比亚洲金融危机的影响更大、更广,我国的外贸出口受到韩,日等作为我国主要出口另经济低速带来的严重冲击国内的相当部分企业,不论是国有企业还是私营企业,民营企业,产品销路不畅,造成开工不足,迫使一些企业压缩生产规模,精简人员工作下岗就在所难免,对高校毕业生的需求自然比往年锐减。

3 完成择业观转变的可行性建议

3.1 树立正确的就业观

树立正确的就业观就要正确处理个人与社会的关系。个人和社会的关系,可以说是伴随着人类的出现而存在的一种永恒的关系。社会是人的社会,人是社会的人。个人和社会相互依存的关系决定了个人需要与社会需要两者相互渗透,互相依存。一个即将毕业的大学生,在择业中要想实现自身的价值,就必须首先树立起社会责任意识,把个人自身价值的实现与整个社会的进步和发展结合在一起。考虑个人因素是很自然的也无可非议,问题在于这种选择是否符合社会需要。如果个人选择符合社会需要,这种选择就有充分实现的可能;如果个人选择不符合社会需要,这种选择就会影响职业理想的实现。因此,每个大学毕业生都应自觉遵循服从社会需要的原则。

3.2 毕业生要认清形势,勇于接受挑战

目前我国高等教育在世纪之交得到了较大的发展,迈入了大众化的门槛,人力资源相当于我国各行业的需要来说,还是很不足的,但高校毕业生的就业形势非常严峻,总体上呈“买方市场”。主要原因在于体制转换,机制转轨之际需求不足造成的,并不是我国人才规模多到真正不再需要的地步,我国政府采取拉动内需,产业结构调整,国企改革等积极而行之有效的经济政策,使我国经济能连续几年保持平稳快速增长,这种良好的国内经济环境为高校结业生的就业创造了许多有利的条件。

总之,高校毕业生的就业工作是一项系统工程,需要学校、家庭、社区、社会和各级政府的正确引导和共同努力,至于说毕业生导致就业难的问题要具体分析。期望值是一种理想,人们经常说不想当将军的士兵不是好士兵,对于这些正处于幻想年龄的年轻人,“想入非非”是很正常的,如果连想都不能想,未免太残酷了。当然,实际选择必然要根据实际情况的变化而不断调整,也必然和期望值拉开差距,希望学生在现实面前会做出现实而理智的调整。不少大学生认为当然想到好单位,但只要有单位要就不错了。最后要做到适应环境求生存,改造环境求发展。

[1]傅雄烈.如何看待高校毕业生分配难[J].科技导报,1998(12):34.

[2]陈核来.论大学生的就业观[J].株洲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3,8(4):64.

[3]心理学基础[M].教育科学出版社,2004,第7章第3节.

[4]毛信德,主编.《当代中国词库》“价值取向”条目[M].航空工业出版社,1993.

[5]王珏,等.中日价值哲学新论[M].陕西人民出版社,1995:403.

免责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