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4-05-19
冯国雨 董庆伟 李长栋
(1.中国人民解放军空军航空大学 飞行器控制系,吉林 长春 130022;2.中国人民解放军空军航空大学 航理系,吉林 长春130022)
现代机载设备作为飞机的三大构成部分之一,在新型飞机中所占飞机总成本已超过40%,改进和换代速度越来越快,机载设备性能已经成为衡量飞机先进性的重要因素,对于飞机顺利完成各项任务和保证飞行安全具有重要作用[1]。 机载设备课程也是航空理论的一门基本平台课程,初学飞行人员需要理解各机载设备的基本原理,初步掌握部分设备的应用方法,以培养运用相关理论分析、解决实际问题和动手实践能力。 强化有效教学是不断提高设备课程教育教学质量的关键。设备课程有效教学的内涵一是合乎规律性,优化教学要素、教学内容、教学活动组织、教学方法合理:二是有效果,促进学生的进步和发展:三是有效益,符合社会的进步发展和学生个人的教育需求:四是有效率,知识在教与学过程中快速迁移[2-5]。 违背教学规律、无效果、低效率的教学不是有效教学。
正确的教学理念对有效教学会产生正面效应,而不适宜或相对滞后的教学观念,对教与学会产生不利影响,不利于有效教学。设备课程秉持的教学理念是“突出飞行特色,紧跟装备发展,注重基础理论”,依据航空理论教学规律,从飞行员的视角出发,紧密联系飞行实际,打牢基础共性理论组织教学,拓展飞机机载设备前沿知识,注重能力素质培养。
设备课程的有效教学主要是通过教师的教学行为实现的,教学行为对学生的学习过程、学习效果将产生直接影响。因此,教学行为的有效性无疑成为教学效果的重要影响因素。文献[6]对教师不同类型的教学行为进行了详细分析,认为有效性程度由高到低排列依次是:讲授清晰明了性、讲授组织条理性、创设教与学环境、运用非言语手段、管理课堂作业和家庭作业、讲授科学性、为理解而讲授与管理教学时间、创设适宜课堂环境、组织课堂讨论、管理课堂、激发动机、适应性教学、提问与制订和执行课堂规则。
学生具有较扎实的共同基础和专业基础理论课程知识,学习目的明确,自主性强,有利于课程的进行。学习态度对课程的教学效果有很大影响,是能否提高教学质量的一个重要因素,努力营造良好氛围鼓励主动学习,倡导自主、研讨的学习方式。
培养适应未来发展的飞行人才是根本目标,将未来需求与当前教学有效结合起来,注重基本概念、基本原理、基础知识,及时更新优化教学内容具有现实意义。
提炼一般性共性原理知识,以未来需求为导向,围绕人才培养目标,突出重点、夯实基础,拓宽口径、发展前沿、加强实践,不断完善有效教学体系。注重讲的内涵与外延,问题在课上解决不留下疑惑,让学生知其然还要知其所以然。
坚持理论教学与飞行实践相结合、 借鉴行之有效的方式方法,形成全方位、开放式的教学育人模式。 把教学育人质量作为学科生存与发展的生命线,作为指导工作的根本原则,作为培养学生全面发展的出发点和落脚点。
有效的互动是充分的参与,调动每名学生的兴趣积极参与问题讨论,在研讨辩论中相互促进,共同学习。 就某一知识或领域,事先布置好有价值、有难度值得讨论的问题,课上分析讨论。
教学的复杂性就在于存在不确定性,不管怎样做计划,意外情况总有可能发生。教师与学生及时沟通,了解学生的听课反应,课上灵活讲授,适应学生的教学行为或方法才最有效。 教学时要有意识到教学情境变化的敏锐性,准确作出判断,根据教学情境变化作相应调整,才能起到更好的教学效果。
通过预习了解所要学习的主要内容及知识点,再结合已掌握的知识来理解授课内容。 听课是课堂教学的重要环节,注意老师对问题的阐述,基本概念的理解角度,以及问题与知识点之间的关系。复习是对学习内容的总结,将知识点加以总结归纳,达到融会贯通的目的。
为了顺利有计划有组织顺利的展开教学,需要老师控制与监督教学过程,让学生肩负起遵守纪律、参与学习的责任,对不当行为作出处理,预防和制止课堂上的分心行为和不当行为,正确的课堂管理是有效教学的保障。
老师素质的高低,直接关系着授课质量,影响培训对象的培养质量,不断加强自身业务能力,提高学术科研水平,才能使教学相长,更好的服务于人才的成长。 此外,寻求更有效的训练和教育方法来改革基础设施,向培养对象提供其所需的适合自己的知识内容,也是促进有效教学培养高素质人才的关键。
[1]冯培德.发展中国大型飞机机载设备的思考[J].航空学报,2008(3):681-685.
[2]赵玉城.关于数学课堂“有效教学”的认识与实践[J].天津师范大学学报:基础教育版,2012(1):59-62.
[3]姚利民.有效教学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4:13-18.
[4]杨勇,杨今宁.“有效教学,有效学习”基本内涵及其实施的必要性[J].教育理论研究,2012(1):4-6.
[5]韩雪松,牟永贵.大学互动教学设计的策略分析[J].黑龙江高教研究,2011(4):158-160.
[6]费振新.基于教育理论的高校教学质量思考[J].内蒙古师范大学学报,2009(7):41-43.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