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期刊杂志

秦淮河流域水文变化情况研究

时间:2024-05-19

许可 胡越

【摘 要】近年来,秦淮河流域洪水频繁,尤其是2014年以来,受超强厄尔尼诺现象影响,2015年、2016年,秦淮河流域连续发生超历史洪水,对南京市的防汛形成了很大的压力,是什么原因造成了秦淮河流域频发超历史洪水,我们通过通过资料查阅、文献调研、现场踏勘等形式对秦淮河流域水文气象变化情况进行了调查研究,初步分析了秦淮河流域水文气象变化与洪水之间的关系。

【关键词】概况;变化情况

1 秦淮河流域概况

1.1 基本情况

秦淮河流域位于长江下游,江苏省的西南部,总面积约为2631km2。秦淮河流经南京、镇江两市,有南北两源,南源为溧水河,出自溧水县东芦山,北源为句容河,出自句容市武歧山,南北两源在南京市江宁区西北村汇合后形成秦淮河干流。秦淮河干流长34.80km,汇入云台山河、外港河、牛首山河,流经江宁区东山后又分为西、北两支。西支秦淮新河长16.90km,在金胜村处入长江;北支老秦淮河长23.51km,汇入运粮河、响水河、友谊河等支流,绕南京城主城区至三汊河入长江。

本次调研区域如图1,主要为秦淮河流域南京段,包括秦淮河干流北西两支,即秦淮新河段以及秦淮河东山至三汊河段。

1.2 地貌水系

秦淮流域四周群山环绕,中间地势低平,呈蒲扇形,扇面状的上游坡度较大,且河网颇多,扇把状的中下游长度较长,且过水河道单一,坡度非常缓,坡降在0.1‰左右,该地貌水系导致上游汇流快,中下游洪水下泄十分困难,极易造成区域下游洪水暴涨,流域洪水损失经常由此带来。

1.3 水文气象

秦淮河流域四季分明,气候温和,年平均气温15.4℃,流域雨量充沛,但雨量季节性分配不均,多年平均降雨量1047.8mm,秦淮河流域的洪水主要是暴雨洪水,经常发生在6~7月份的梅雨期。当流域日降雨量超过100 mm或三天降雨量超过150 mm时,也常发生历时3~7天的洪水。

经统计,1949年以来秦淮河流域发生过13次特大洪水,洪水一般发生在长江潮位高,同时本地叠加暴雨期间,此情况下也会会造成水位长期居高不下。少数年份虽然秦淮河流域降雨量不多,但由于长江潮位高,内部也会发生高水位。经统计,13次洪水中有7次长江南京下关潮位汛期超过9m。2015年6月、2016年7月,受厄尔尼诺现象及长江水位顶托影响,南京东山站水位、武定门闸水位连续两年超流域警戒水位,且连续改写历史最高水位记录。

2 秦淮河流域水文变化情况

2.1 气温变化(近50年,针对汛期)

近50年来,秦淮河流域汛期平均气温整体呈明显上升趋势,其中20世纪70—90年代期间汛期平均气温距平为负,反映出期间气温偏低。20世纪60年代和21世纪以来气温距平为正,期间气温偏高。由图2分析可知,在这50多年来汛期平均气温倾向率为0.151℃/10年,M-K检测结果为Z=2.39,通过了α=0.05的显著性检验,表明汛期气温增加明显。

2.2 降水变化(近50年,针对汛期)

近50年来,秦淮河流域汛期降水整体呈微弱上升趋势,20世纪60—80年代汛期降水距平百分比为负,反映出这期间降水偏少。其中,60年代的降水距平百分比为-7.07%,说明该时期汛期降水低于平均值。20世纪90年代及21世纪以来,流域汛期的降水距平百分比为正,说明这期间降水偏多。由图3分析可知,降水倾向率为18.189mm/10a,M-K检测结果为Z=1.02,未通过α=0.05的显著性检验,这说明汛期降水增加不明显。

1961~2013年秦淮河流域汛期气温和降水都呈上升趋势,而且通过小波分析法对近50a来汛期气温和降水时间序列进行分析得出,汛期气温存在5、9和15a的变化周期,汛期降水存在10、14、24a的变化周期。

由以上分析可知,流域汛期平均气温和降水均存在10a左右的变化周期,而这种10a周期性突变与太阳黑子活动的10a周期十分吻合。

近年来,厄尔尼诺现象对秦淮河流域水文情势变化方面的影响也不可忽视,特别是自2014年9月至今的超强厄尔尼诺现象,已成为近百年来历时最长、第三次最高等级的厄尔尼诺事件。受厄尔尼诺现象影响,2015年南京入梅期推迟到6月25日,并且入梅后即受超强暴雨袭击,雨量为暴雨和大暴雨。受此影响,6月份秦淮河洪水出现“三超”现象:即短历时降水超历史、汛期降雨量超历史、秦淮河东山水位超历史。经统计,2015年6月25日08时—28日08时,南京市主城区南部和江宁区大部分地区出现超过250毫米的降雨,流域内河湖库水位快速上涨,27日14時,东山站水位迅速上涨至10.79米,比 1991年历史最高水位高0.05米,刷新了历史记录。此后,南京6月降雨量刷新历史当月降雨量最大值441毫米的纪录。据南京市气象台统计,2015年6月,各雨量站均明显超过常年六月降水量的平均值,为常年的1.5-3倍(江宁为常年的3倍,高淳为常年的1.5倍),其中南京、江宁的降水量均超过有记录以来当月历史极值。(历史极值:南京441.0毫米,1975年;江宁448.5毫米,1991年)。

2016年3月以来,长江流域降雨量较常年偏多2成,受此影响,3月至5月长江流域多个主要站点水位等水情指标超过1998年大洪水同期,南京也提前进入汛期。由于汛前长江流域水位偏高,给主汛期留下很高底水,再加上受厄尔尼诺与拉尼娜事件联合影响,2016年6月30日-7月8日期间秦淮河流域出现了连续强降雨,流域内主要水文站点水位一举超过2015年,再度改写了历史记录。后经统计,上述时间段内,东山站累计降雨量450.0毫米,其中7月1日当天雨量140毫米,排在历史最大7日雨量历史第二位;溧水天生桥站累计降雨量498.5毫米,其中7月1日当天雨量189毫米,超过历史最大7日雨量;此次集中降雨主要是,使得秦淮河流域主要。endprint

2.3 水位径流变化

近30年来,随着城市的扩张,溧水、江宁区经济快速发展,此改变造成秦淮河流域下垫面的土地利用发生了较大的变化,较大面积的林草地转化成城镇用地(如图4)。经查询相关资料,1979年流域内内林草地的面积为242.26km2,到2006年仅为108.85km2,面积减少近55.07%。除林草地外,旱地和水田面积也不同幅度的减少。水田、旱地面积在1979年分别为101.74、124.17km2,到2006年分别减少到77.86、111.91km2,减少了23.47%、9.87%。在此期间,城镇用地面积则呈剧增的趋势,1979年流域的城镇面积 17.2km2,到2006年城镇用地 101.74km2,比1979年增加了9倍多。30多年的城市化发展,城镇用地面积大幅度增加,使得林草地、水田、旱地以及水域面积均大幅减少,这加剧了流域产汇流速度,形成了流域暴雨后河道水位上涨过速的现象。另一方面,由于防洪除涝标准的提高,降雨后泵站集中排水也加剧了河道水位上涨。

河网水系变化方面,1980年到2003年期间,秦淮河流域内河流长度缩短了372.55km,河网密度减少了48.7%。这明显呈现出城市化进程与河流缩减量之间逆向相关性关系。表明受人为因素的影响,在近30年的城市化进程中,秦淮河流域河网密度在逐渐变疏。时间尺度上,秦淮河流域河网复杂度由1980年代的28.11下降到2003年的15.98,下降了43.15%;空间尺度上,城市化水平越高,河网复杂度下降越明显。说明城市化水平越高,河网复杂度越小,河网结构就越简单,该区域的河网构成层次正趋于简化,支撑主干道的支流水系逐渐弱化,河网发育呈现出由复杂到简单、由多元到单一的变化趋势。

3 结论

通过对秦淮河流域近50年来的气象、降雨、水位径流等情况进行分析发现:

(1)气候变化对径流影响不明显。通过对汛期气候变化以及径流变化进行趋势分析,并结合M-K检验结果,可推知汛期径流变化在一定程度上受到气候变化的影響,但其影响程度不高。

(2)下垫面因素改变,水系结构变化是秦淮河流域径流不断加深的主要原因。近些年来的汛期气温、降雨虽逐年抬升,一定程度上改变了水位径流规律,但南京地区的城市化进程导致的流域下垫面因素改变,水系结构变化,是秦淮河流域水位稳步抬升,径流不断加深的主要原因。

(3)厄尔尼诺现象对流域洪水产生比较明显的影响。以2015年、2016年为典型代表年的现象表明,受厄尔尼诺现象影响,影响年份长江流域水位偏高,给主汛期留下很高底水,再加上本地降雨的显著增加,导致南京汛期暴雨频繁,防洪形势十分严峻。endprint

免责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