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4-05-19
江美英 李成
【摘 要】通过对陕西杨凌Q3黄土进行的湿陷性试验,提出了湿陷系数与压力、含水量的关系:黄土湿陷系数随着压力的增加而增大。当压力增加到一定数值时,湿陷达到最大值,其后随压力的增加开始逐渐减小;同一压力下,含水量越低,相应的湿陷系数越大。工程中应针对不同自然条件和工况下的湿陷性黄土地基的自身特点,采取“因地制宜” 处理原则,以相应措施对湿陷性黄土地基进行处理。
【关键词】湿陷性黄土;湿陷系数;湿陷性评价;地基处理
0 引言
黄土在我国西北及华北地区分布广泛,其大孔隙结构直接导致其在浸湿后易产生湿陷。这种现象是指黄土一定压力作用下,经水浸湿,土体结构迅速破坏,加固粘聚力消失,从而导致土体产生显著附加下沉、变形及土体强度迅速下降。它具有不连续性、突发性、不可逆性,且对土体结构参数的变化十分敏感[1]。本文对陕西杨凌Q3黄土进行了湿陷性试验,深入研究了黄土湿陷机理,并提出了地基处理措施。
1 黄土湿陷性试验
1.1 试验准备
试验所用黄土取自陕西杨凌渭河二级阶地,取土深度2m,属Q3黄土。烘干法测得其天然含水量为18.7%,干密度为1.27g/cm3。黄土土料比重2.71,液限30.5%。塑限18.6%,属低液限黏土。
1.2 湿陷系数[2][3]
采用湿陷系数研究黄土的湿陷性,根据压缩试验资料,采用双线法得出不同地区黄土分别在不同含水量下的湿陷系数,其公式如下:
?啄s=(hp-hp')/ho
式中 hp—在一定压力作用下,保持天然湿度和结构的试样下沉稳定后的高度(㎜)
hp—上述加压稳定后的试样,经过浸水(饱和)作用所产生的附加下沉稳定后的高度(㎜)
ho—试样的初始高度(㎜)
1.3 湿陷性黄土的评价指标[2]
通过湿陷系数?啄s可得出土层由于浸水在规定压力作用下产生的濕陷量。工程上黄土湿陷程度、湿陷等级均可按照《湿陷性黄土地区建筑规范》(GB50025-2004)的规定进行判定。根据场地的湿陷类型以及地基湿陷等级,可提出相应的地基处理措施。但是在黄土地区修建工程应优先考虑选用非湿陷黄土地基,假如建筑工程地基土已规划在了湿陷性黄土上,应尽量选用非自重湿陷性黄土地基。
1.4 湿陷系数与压力的关系曲线
本文取不同含水量的原状及重塑黄土试样,研究其在不同压力下湿陷系数的变化规律,具体分析如下:
(1)黄土湿陷系数是随着压力的增加而增大。当压力增加到一定数值时,湿陷达到最大值,其后随压力的增加开始逐渐减小,只有压力刚好等于峰值湿陷系数的压力时,土样的湿陷作用才发挥得最充分,湿陷系数才最大。
(2)当含水量在5%左右时具有较大的湿陷系数,当含水量升到12%左右时,相应的湿陷系数有明显的降低;含水量继续增加时,相应的湿陷系数缓慢降低。
(3)同一压力下,含水量越低,相应的湿陷系数越大;而初始含水量越接近饱和含水量,相应的湿陷系数也越低。
综上,只有当地基所受压力超过黄土的湿陷初始压力时,在浸水条件下才可能会产生湿陷系数不小于0.015的湿陷变形。因此在工程建设中应计算出合适的地基压力,尽量使压力小于湿陷初始压力或者大于湿陷最高压力,才可能减少黄土湿陷对工程的影响。研究表明黄土湿陷性是随着土壤深度的增加而湿陷性逐渐降低,深度越大,湿陷性反应越小,其建设工程的性质也就越好;黄土间孔隙比例越大,其湿陷性越严重,且初始孔隙比与湿陷等级有随着深度增加而湿陷减少的趋势[3]。
2 湿陷性黄土地基预防与处理
2.1 黄土湿陷性预防
建筑场地积水,往往是地基湿陷事故发生的重要因素。除将建筑物周围地面做成排水坡度外,建筑物还应采取一定的防水及结构措施。黄土的含水量越高,其湿陷性越小。因此,在低含水量时黄土发生湿陷性破坏的机率越大。设计时应注意黄土场地的整体规划,分基本防水、捡漏防水及严格防水三个级别,将水的排与隔真正做到位。
2.2 湿陷地基处理
在勘察阶段,应现场采取原状土样进行湿陷试验。经过全方位分析后,选择出最优最经济最合理的处理方法。常见的湿陷地基处理方法列举如下:
(1)换填垫层法。该法适用于地下水位以上,可局部或整片处理。
(2)强夯法。该法适用于地下水位以上,饱和度不大于60%的湿陷性黄土,可局部或整片处理。
(3)预浸水法。其主要是与其他方法相结合进行。该法能消除地面下6m以下湿陷性黄土层的全部湿陷。但要求水源应充足,防止浸水危害等不良影响。
(4)挤密法。该法适用于地下水位以上且饱和度小于等于65%的湿陷性黄土,处理厚度在5~15m之间。
(5)其他方法。对于对变形和强度等要求较高的建筑或设备基础,桩基础亦是常见的处理湿陷地基的措施。应注意的是:为了提高桩基的竖向承载力,在自重湿陷性场地,宜采取较小桩侧负摩擦力的措施;在施工过程中,严防地表水或雨水流入桩孔内。
3 结语
本文对湿陷性黄土的湿陷机理及湿陷性进行概述,并对湿陷性黄土地基的常用处理措施进行探讨。目前处理湿陷性黄土地基的方法种类较多,在选择时要注意各个方法的具体要求,以及可能出现的各种问题,以适宜措施对湿陷性黄土地基进行处理。
【参考文献】
[1]冯连昌,郑晏武.中国湿陷性黄土[M].北京:中国铁道出版社,1980.
[2]《湿陷性黄土地区建筑规范》(GB 50025-2004),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4.
[3]《工程地质手册》编写委员会,工程地质手册[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7.
[4]朱元青,陈正汉.研究黄土湿陷性的新方法[J].岩土工程学报,2008,30(4):524—528.endprint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