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4-05-19
陈光宇 郝思鹏 刘海涛
【摘 要】大学生的创新和实践能力是高校的立足之本,如何进一步提高大学生的创新和工程实践能力,适应社会激烈竞争是高校急需思考的重要问题,本文通过引入协同创新平台探索基于协同创新中心平台的卓越工程师培养新机制,完善学生的个性化引导和培养机制,采用创新学分实现对创新实践评价机制,最终达到提高大学生创新和工程实践能力的目的。
【关键词】协同创新;导师制;创新学分;卓越工程师
随着高等教育的逐步普及,大学生就业已经成为当今社会的热点和焦点话题,高等院校作为大学生培养的摇篮,除了传授知识外还应不断提升大学生的创新和社会实践能力以适应更加激烈和复杂的社会竞争,协同创新平台是一个新的创新形式和合作模式,作为关联企业,学校和科研院所的桥梁,平台将为大学生创新和实践能力的提升开辟新的方向,同时也为大学生求职就业打下坚实基础。
1 高校大学生就业现状分析
从1997年我国高等教育改革取消大学生毕业分配实现双向选择开始至今已走过20个年头,随着高等教育的不断普及,大学生的毕业人数从开始的每年不到100万人,已经发展到如今接近750万人,20年间已翻了数倍,相比庞大的高校毕业人数,大学生的就业情况则更加让人担忧,资料显示从2000年以来大学生就业率一直在70%附近徘徊,这也就意味着失业人数正逐年增加,尽管国家不断鼓励大学生自主创业,并给出各种激励措施,但相比失业人数的增长创业分流人数仍显不足,因此进一步改善大学生自身的创新和工程实践能力是提高大学生就业率的重要手段。
2 高校大学生就业时面对企业遇到的问题
高校大学生在就业中常遇到企业的“无理”招聘条件,例如要求应聘人员具有一年以上工作经验,又或者是要求应聘人员具有实际工程项目经验,在面试环节招聘人员提出的诸多实际工程和实践问题,常使应聘大学生茫然和无奈,从企业的角度来说这样的“无理”做法无可厚非,尤其是中小企业为了节省培养成本,让新招聘的人员简单适应工作环境后就能够立刻上手参与实际工程和实践,能大大降低企业运营成本费用,而对刚毕业的大学生而言达到这一“无理”要求这显然非常困难,大学生在校期间尽管有社会实践等内容作为实践能力培养,但是由于实践时间较短且没有相关的帮带措施,企业往往难以提供较好的实践平台给实习人员,因此实践内容大多质量不高,大学生难以接触实际工程项目获取工程实践经验,因此如何利用大学生在校期间的宝贵时间,在一定基础上 提高大学生的工程实践参与度,提高真实项目的实践水平是当前需要深入思考的问题。
3 基于协同创新平台的卓越工程师培养
3.1 协同创新平台的优势
协同创新中心的主要定位是建设特色鲜明,成绩突出的领域内知名科研平台,创新平台,建立人才培养与培训以及学术交流的重要基地。其重要任务是,打破传统学校,科研院所和企业之间的界限,突出创新与交叉,瞄准领域前沿通过整合学校,科研院所,企业之间的资源优势,以创新能力提升为突破口,加强不同领域间的协作,开发一批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原始创新成果,创造出可观的经济效益与社会影响。可以看出协同创新中心是一个具有多层次,大范围,跨领域,集科研,创新,实践,生产为一体的高效优质平台。
3.2 卓越工程师培养制度构架
从上一节的分析可以看出协同创新平台具有包容性,广泛性,资源共享性等特点,这就注定了其能为在校大学生提供一个非常理想的工程实践平台,尤其是企业和科研院所之间的协同,使得大学生能正真的参与到前沿领域的研究和实际工程项目中,非常适合在校大学生群体进行科研和社会实践,解决了以往大学生社会实践中遇到的实践参与时间短,接触平台低,参与力度弱等问题,那么如何构建有效的工程师培养制度,使得协同创新平台发挥更大的作用,是需要深入探讨的问题,本文提出以下三点制度:
1)大学生班级管理制度的调整
对大学生班级管理方式进行适当调整,挑选某一个班级(例如A班),将A班管理转移到协同创新中心办公室,并完善相关规章制度。以班为试点,安排5-6名协同创新中心专职或兼职教师(博士)为导师,建立导师与学生交流的考核评价制度,并根据导师和学生反馈不断完善导师制。由于创新平台具有独特的科研和企业优势,在导师的带领下大学生能够快速进入工程实践角色,積累正真的工程实践经验。
2)提出创新学分制度
除了在管理制度上进行不同尝试外,还需要给大学生一定的自主空间激励其参与到卓越工程师培养项目中来,创新学分就是一个给与大学生自主选择激发参与度的有效途径,在协同创新中心项目组设立创新实践课题,并鼓励学生申报,并对于其中完成优秀的学生给予2-3个创新学分,创新学生学分可以等同选修课学分。以1-2门课程为范本探索项目教学,并不断完善推广创新学分,强化学生的在项目中的实践能力。
3)提出青年教师(博士)担当导师制度
创新中心的青年教师大多数具有博士学位,在博士期间就能独立从事科研工作,进入创新中心后和企业接触变多,这使得青年教师能利用协同创新中心的平台更多的承担一些企业的实际技术难题,由青年教师作为大学生导师能够使得学生完全的以项目为导向,快速进入企业实践,并通过在项目中扮演不同的角色,吸收实践经验快速成长。
3.3 卓越工程师培养制度的思考
1)不同层面间的协调问题
卓越工程师培养是以学校为主体,企业全程参与人才培养方案制定、课程体系设计、实践环节打造等人才培养的全过程,主要是相关教师和行业企业工程师之间的对接。协同创新中心实行的理事会领导下的主任负责制,对接层面更加宏观。如何协调两个对接层面的差异,保证卓越工程师培养在协同创新中心能够落实到工程实践、项目教学、创新训练等具体环节,提高人才培养的质量。
2)不同平台连接点的选取问题
相对于卓越工程师培养,协同创新中心的任务更为广泛,利用协同创新中心平台培养卓越工程师,在初期阶段必须寻找合适的着手点,通过具体的成效促进深层次的合作。目前,卓越工程师培养和协同创新中心分属两个平台,但二者并列运行。如何找到合适的连接点和切入点加强二者联系,并得到可验证的成效,继而不断深入合作是后续需要考虑的重要问题。
【参考文献】
[1]郭强.大学社会学教程[M].北京:中国时代经济出版社,2006.
[2]曾威.浅析当代大学生就业难的表现及根由[J].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2007(3).
[3]倪同一.加强实践教学是高职院校发展的关键[J].职业时空,2005(18):48-49.
[4]吕景泉.高等职业教育专业建设实践的研究[D].天津:天津大学,2014.
[5]管明清.创新创业教育对大学生就业能力提升的探析[J].科教导刊,2012(31):227-227,254.
[责任编辑:朱丽娜]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