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期刊杂志

“互联网+”时代高职市场营销专业教学模式研究

时间:2024-05-19

陈艳 胡道成

【摘 要】“互联网+”时代下,市场营销环境正在发生改变,满足企业需要的市场营销人才所应具备的职业技能也在发生变化。作为我国人才培养重要力量之一的高职院校要使所培养的人才更加符合企业需求,必须进行教学模式的改革。本文在对“互联网+”时代下高职市场营销专业教学模式存在的问题进行详细分析的基础上,提出了相应的专业教学模式改革建议。

【关键词】“互联网+”市场营销;高职市场营销专业;教学模式

在2012年11月易观第五届移动互联网博览会上,易观国际董事长兼首席执行官于扬先生首次提出“互联网+”理念。2015年3月5日十二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上,李克强总理在政府工作报告中首次提出“互联网+”行动计划,从此 “互联网+”成为了最热门的名词。“互联网+”是以互联网平台为基础,连接一切新生态,与各个行业、领域进行跨界融合。而这种融合又并非简单的1+1=2,而是要实现模式上的全面创新,从而实现1+1>2的效果。“互联网+”的真正意义在于使各类信息充分的流动和利用起来,实现巨大的效率,通过打破信息壁垒,促进产业跨界升级,提升实体经济的创新力和生产力。

“互联网+”时代的到来,也对教育界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企业对各类人才的职业需求正在发生改变,需要各行业人才能够运用现代信息技术从事岗位工作,于此同时,新的教学模式和教学方法不断涌现。市场营销作为与消费者联系最为紧密的行业之一,整个市场环境正在受到“互联网+”思维的深刻影响,因此,高职市场营销专业的教学模式也应具备“互联网+”思维,需要各相关主体通力合作,提供更为丰富和优质的教育资源,为提升学生职业素养提供有力支撑,培养更多符合未来市场需求的“互联网+”市场营销人才。但目前,高职院校的市场营销专业或者还在沿用传统的教学模式或者还未充分融入“互联网+”思维,现有的教学模式与 “互联网+”时代对市场营销人才的要求不适应,进行教学模式的改革成为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的迫切需要。

1 “互联网+”时代高职市场营销专业教学模式存在的问题

1.1 人才培养方案与企业需求相脱节

高职院校市场营销专业的培养宗旨是培养能从事市场营销相关工作的高素质应用型人才,学校的人才培养方案也应依据这一宗旨进行制定。但每到毕业季,大量毕业生找不到相对满意的工作和大量企业招不到合适的人才的状况并存,简言之,就是學校培养的学生不能有效满足企业的人才需求,而其根源就在于学校人才培养方案和社会人才需求严重脱节。当前多数高职院校市场营销专业的课程体系设置还是停留在传统营销时代,主要开设市场营销、营销策划、消费心理学、商务谈判等课程,涉及到互联网方面的大多只有网络营销和电子商务这两门课程。很显然,这和“互联网+”时代企业对市场营销人才的专业知识需求很不适应,学生在互联网方面的知识还很欠缺。

1.2 具备“互联网+”思维和能力的师资相对薄弱

从“互联网+”本身的内涵来看,高职市场营销专业的教师要符合“互联网+”时代的教师素质需求,不仅要有互联网思维,更要能够熟练运用各种主流互联网技术手段。目前高职院校的教师队伍从年龄结构上分主要有两类:青年教师、年龄稍大的教师。青年教师比较能够接受最新的互联网技术,而且学习起来相对比较容易,于此同时,青年教师也乐于运用最新的技术手段和学生交流并开发“微课”、“慕课”等教学资源,开展“翻转课堂”等教学活动,但实践的教学经验还有待进一步提高;年龄稍大的教师对最新的互联网技术或则缺乏应有的敏感或则不愿进行深入学习,大多数教师还是习惯于采用传统的教学手段和方法,因此,从总体上看,有相当比例的高职市场营销专业老师不能有效开展具有“互联网+”时代特色的教学活动。教师缺乏互联网的思维和能力,就会导致学生也缺乏互联网的思维和能力。

1.3 移动互联网、 信息化技术教学手段运用匮乏

很多高职院校都进行了教学方式、方法的改革,改变传统的教师台上讲、学生台下听的知识单向传播模式,采取案例分析、课堂讨论、角色扮演、情景模拟

等新的教学方式和方法。在此过程中,学生的思维能力、表达能力、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都得到了锻炼,有利于学生综合素质的提高。但是,这些新的教学方式和方法,还是以传统的课堂为主,最多也只是借助PPT课件进行相关信息的展示,移动互联网、信息化技术手段还未充分融入到教学活动过程中。究其原因,一方面是高职院校的相关领导缺乏互联网意识,对“互联网+”的时代潮流不够重视;另一方面是教学模式改革经费少,相关教学设施、设备投入严重不足,信息化技术手段即使使用,也仅仅是在课堂教学环节略有运用,在学生的实习实训活动以及教师培训等方面还未应用“互联网+”信息化技术。

1.4 缺乏健全的教学质量评价指标体系

教学质量是任何一所学校的生命线,也是高职院校在目前生源不断减少的背景下,提高市场竞争力的最为重要的手段。建立教学质量长效机制的关键就在于健全的教学质量监控体系的构建,其是保障教学质量的重要手段。在整个教学质量监控体系中,科学有效的教学质量评价指标体系的建立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其是整个教学评价活动得以有效开展的前提和基础,直接关系到教学评价结果的科学性。在“互联网+”的背景下,大多数高职院校在理论教学方面都建立了一套相对完善的教学质量评价指标体系,但在实践教学方面还未建立一套完善的教学质量评价体系,还缺乏一套科学有效的评价指标体系,从而使得高职院校对于实践教学的效果很难做出评价,极大影响了实践教学质量的提高。对于高职院校而言,实践教学在其整个教学活动中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是技能型人才培养中的关键环节之一,因此,建立适应“互联网+”时代的健全的教学质量评价指标体系迫在眉睫。

2 “互联网+”时代高职市场营销专业教学模式改革的建议

2.1 确立“互联网+” 市场营销人才培养方案

在新的经济发展背景下,市场消费环境和消费行为正在发生变化,于此同时,也要求企业的市场营销业务符合新的市场环境状况,因此,传统市场营销业务的转型就成为很多企业的必然选择,从而使得市场营销人员的工作职能和要求也在发生改变。比如以前的渠道推广人员,只需要和各类线下实体店铺建立良好的合作关系,保证线下渠道有效运作就可以了,但现在很多企业不仅有“线下渠道”也有“线上渠道”,虽说企业会有专门人员负责“线上渠道”的运营,但是“线下渠道”和“线上渠道”并是不两个完全孤立的个体,两个渠道要进行有效协作,共同为企业形象的树立及企业整体营销战略和策略的实施做出贡献,因此,现在的“线下渠道”人员也应具备一定的“线上渠道”运作能力以及和“线上渠道”人员沟通协作的能力。还比如现在的客户服务人员不仅要运用传统手段和客户进行沟通,还需要懂得运用微博、微信等手段及时解答客户的疑问,和客户实现有效沟通。总体上看,企业对市场营销人才的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高职院校必须加强和企业的沟通和联系,及时了解市场的人才需求状况,确立“互联网+”市场营销人才培养目标和相应的人才培养方案。

2.2 大力培养具有“互联网+”思维和能力的师资力量

高职院校要积极引导教师形成互联网思维,同时积极创造条件通过各种途径加强教师的信息化技术手段运用能力,为“互联网+”市场营销人才培养一批拥有良好“互联网+”思维和能力的师资力量。只有教师队伍转变为既有实践经验又有信息化知识的专业教学力量,教师才能够运用移动互联网信息技术手段有效开展教学活动,实现企业人才需求和学生兴趣的有效结合,全面提升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参与度。有关“互联网+”市场营销的教材目前市场上已经有一部分,如《微信营销》、《微博营销》、《移动电子商务》等,但相关的教学资源还很缺乏,亟需相关教师进行“微课”“慕课”的制作、课程端移动APP的研发等。尤其是实行订单式培养的相关专业,现有的教材和教学资料不一定符合企业的实际运营状况,更需要专业教师和企业相关人员合作进行教学资源的开发,完善课程内容设置。总之,高职院校要通过各种手段全面提升教学质量,使学生成长为更符合市场需求的“互联网+”市场营销人才。

2.3 积极进行移动互联网、 信息化技术教学手段的运用

大力进行移动互联网、信息化技术手段的运用,普及市场营销信息化相关课程;构建立体化的实践教学平台,在实践教学过程中强化现代教学手段的运用。对于教学改革经费投入有限的高职院校来说,可以充分利用营销决策软件系统等现有的技术资源开展实战性较强的教学活动。例如,可以充分利用现有的营销实训室开展网络调研、网上策划、网络客户管理、网上促销等,同时教师可引导学生登录相关网站,快速有效的搜集和整理相关营销信息,为企业的营销决策提供依据,以加深学生对“互联网+”时代企业新的营销策略和手段的了解,从而培养学生的营销创新意识和能力。对于教学改革经费投入相对充足的高职院校来说,可以引入能够反映“互联网+”时代企业营销人才最新职业能力需求的实习实训平台,在企业商业信息保密的前提下,学校网络终端和企业网络进行连接,企业将相关营销信息上传到网络上,学生可在线进行真实营销业务处理,从而实现了学生顶岗实习和为企业提供营销服务的双重功效。此种模式下,学生在校就能完成企业真实营销业务的处理,为学生的未来就业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2.4 建立健全的教学质量评价指标体系

因为高职教育的培养目标是培养高素质的技能应用型人才,因此,教学质量的评价应注重对学生素质和能力的培养,强调学生的知识运用能力和领导能力、创新能力等的综合素质的考察。从评价主体、评价过程、评价标准等方面对传统教学质量评价体系进行改革,建立全新的适应时代需求的教学质量评价指标体系。从评价主体上看,要进行多方交互评价,如最新的市场营销实训实习平台,是和企业终端联系在一起的,因此,评价主体不仅包括教师还包括企业人员、其他参与实训项目的小组成员;从评价过程来看,要实现评价的动态性,不仅注重结果更要注重过程,对学生的评价可以通过学习资源浏览、论坛提问和答疑、作业检测、期末考试等多方面进行评定,最终给出学生的综合成绩;从评价标准来看,要实现评价重心的转移,由以往单纯注重检验学生知识的掌握能力转向对知识、技能、领导及创新能力的综合检验。

【参考文献】

[1]孙玲,赵建梅.“互联网+”时代下改进高职会计专业教学的几点思考[J].科教导刊,2015(11).

[2]刘燕.基于移动互联网时代背景下的高职市场营销专业改革探讨[J].当代经济,2016(1).

[3]廖波,黄政武.基于信息化环境下高职高专市场营销专业教学模式探索[J].大学教育,2014(1).

[4]符莎莉.网络经济环境下市场营销课程多维实践教学模式的构建[J].职业技术教育,2010(17).

[責任编辑:朱丽娜]

免责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