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期刊杂志

关于高职学生数学应用能力培养的探究

时间:2024-05-19

韩彦林

【摘 要】数学课程作为高职教育课程体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推断能力、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等方面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但在高职数学教学中,教师们往往忽视学生数学应用能力的培养,学生普遍存在着数学应用能力不足的问题。本文从师资队伍建设、课程体系设置、教学模式、教学方法、考核机制等方面提出一些建议,期待全面提高学生的数学应用能力。

【关键词】数学应用能力;翻转课堂;教学模式

高等职业教育承担着为国家培养面向生产建设、服务、管理第一线的高素质、高技能应用型人才的任务。数学课程作为高职教育课程体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推断能力、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等方面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但是由于数学本身具有高度的抽象性、极强的理论性和计算的复杂性,这使得很大一部分高职学生望而生畏,失去了学习数学的兴趣。另外,在教学过程中,教师们往往又不注重数学应用能力的培养。这导致学生应用数学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非常薄弱,当遇见实际问题时没有数学应用的意识,不能从数学的角度出发,用数学的思想和方法分析、解决自己所学专业或生活中的实际问题。如何培养学生的数学应用能力,是数学教学亟待解决的问题。本文从师资队伍建设,教学内容,教学模式,教学方法,考核机制等方面提出一些建议,以期待全面提高学生的数学应用能力。

1 建立具有高水平数学应用能力的师资团队

教师是教学活动的组织者与引导者,高职学生数学应用能力的培养,离不开教师的引导。教师的数学应用能力水平直接决定了学生的数学应用能力水平。要培养学生的数学应用能力,数学教师必须具备扎实的数学应用能力功底,然而大部分教师虽然具有扎实的数学功底和丰富的课堂教学经验,但是应用能力还是比较欠缺的,这就制约了学生数学应用能力的培养。所以必须先提高教师自身的数学应用意识和应用能力,只有自身提高了,进而才能带动学生数学应用能力的提高。

首先,学校应该每年为数学教师提供相应的培训或到企业锻炼的机会,让教师了解数学在实践中的具体应用。另外,还要建立数学教师与专业教师之间畅通的合作渠道,营造有利于数学课教师和专业课教师成长的良好环境。只有加深对专业知识的了解,才能拓展数学在专业领域上的应用,才能提高教师自身的数学应用意识和应用能力,让数学应用不再是一句空话。教师才能更好地引导学生,潜移默化地培养学生的数学应用能力。

2 结合专业,调整教学内容,突出应用

现在高职数学教学的内容多数是理论知识以及大量计算,而实际应用的案例较少,学生学完之后根本不清楚该怎么用所学的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教的没有用,用的没有教”是当下数学教学的真实写照,严重偏离了培养高技能应用型人才的培养目标。学习数学不仅仅是为了学习数学知识,而是为了运用数学知识解决日常生活中和专业实践中的具体问题,这就要求在教学内容上必须作进一步的取舍和整合,数学教师必须与专业课教师联合,找出专业中应重点掌握的数学内容,并找出适当的专业教学实例,在数学教学中加强对专业知识的渗透。通过这样的教学内容的调整,数学教学进一步贴近了专业需求,数学的实用性得到加强,从而引起学生的学习兴趣,学生应用数学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得到提高。对于学生的课后作业完成方式也要进行创新和突破,不能仅强调解题的技巧和做题目,教师应该结合相应的知识点,多搜集一些生活中的实际问题或专业案例,比如:淘包创业,开一个网店需要进货多少,才不至于脫销。让学生独立思考完成,培养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并且开拓思维,不断进行创新,真正做到学以致用。

另外,还需开设《数学文化》课程,开拓学生的视野,以选修课或讲座的形式可设。主要内容包括数学发展史、数学思想和方法,数学与其他学科的关联,以及数学家的传记、有趣的数学故事,比如芝诺悖论“阿基里斯跑不过乌龟”,来体会极限的思想。让学生感受到数学文化的魅力,了解数学知识的应用,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3 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采用“翻转课堂”教学模式

学生是课堂教学的主体,充分发挥学生的学习潜能,是高职教学改革的方向。翻转课堂( Flipped Classroom) 是在信息化大环境下出现的一种全新的教学模式。翻转课堂是指教师创建教学视频,学生在课外观看教师视频中的知识讲解,回到课堂上师生面对面交流,教师点拨解惑。“翻转课堂”教学模式充分发挥了学生的主体作用,这种教学模式在培养学生数学应用能力方面有以下优势:

首先,“翻转课堂”教学模式充分发挥了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把知识学习的环节放在了课下,通过观看教师录制的视频进行学习,学生可以根据自己掌握的程度,可以快进,也可以反复观看,这样可以加深对知识的理解,不像传统课堂那样,上一个知识点还没有理解又开始讲解下一个知识点,基础知识还没掌握好,更谈不上应用了。

其次,“翻转课堂”教学模式给教师在课堂上留出了更多的时间,教师可以详细地分析、讲解案例应用,与学生交流互动探讨,在互动过程中,教师也能听到学生对某些问题的看法和见解,提高了学生学习的兴趣,也培养了学生应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4 突出案例教学法,强化数学应用意识

在数学教学过程中,教师的教学方法往往都是一味的灌输理论知识,忽视了学生应用能力的培养,很少能从实际问题出发,引导学生的学习,这就造成数学知识只能在考试中起到作用,在实际生活中没有太多的作用。因此必须改变传统的教学方法,将案例教学法、讨论式教学法和互动式教学法有机结合起来,灵活运用。其中案例教学法无疑在培养学生数学应用能力方面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案例教学法”一般采用“实际案例——数学概念——专业应用”的模式,即结合专业案例引入概念,然后给出数学的概念和性质以及结论,最后再用数学知识解决专业实际问题,做到数学知识与专业知识有机结合。在教学过程中,要精心设计一些具有专业背景的、针对性较强的案例让学生进行分析、探讨,这样既使得理论教学更加具体和生动,又让学生懂得了如何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体会到数学的应用价值 ,不再是学完之后一片茫然。案例教学法不仅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还增强了学生的数学应用意识和应用能力。endprint

5 渗透数学建模思想,提升学生数学应用能力

教学和实践经验证明:知识的掌握不等于知识的应用,它们之间还有很远的距离,若没有足够的有意识的训练,学生的应用能力是不会自然形成的。要培养学生的应用能力,数学建模是行之有效的方法之一[1]。数学建模是联系数学知识与数学应用的桥梁,是一种非常重要的解决实际问题的数学思想和方法。但是数学建模思想的形成不是一朝一夕的,需要在教学过程中有计划、有步骤地不断的渗透,要重视数学建模思想融入课堂,才能让学生养成有意识的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习惯。数学建模问题都是来源于生活中的实际问题,例如:中国移动公司如何设计每月的套餐对公司收益的影响。再比如2009年的D题会议筹备问题,怎样预定宾馆才能使与会代表满意。通过数学建模加深了对所学知识的了解,又反过来促进用所学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形成正反馈效应,从而提升学生的数学应用能力。

6 创立多元化考核方式,数学应用能力纳入考核范围

考核方式具有很强的指挥棒作用。而传统的考核方式是通过期末一张试卷来考核学生这一学期的学习效果,主要是理论知识的考查,所以在教学过程中重理论计算,轻实践应用,这种考核方式没有体现出高职人才培养目标的要求,高职人才培养目标是培养生产一线的高技能应用型人才。所以必须改革传统的考核方式,创立多元化考核方式,增加过程性考核,将数学应用能力纳入考核范围。在注重应用的基础上,将考核方式分为三部分:一是平时成绩占20%(包括出勤、课堂表现),二是应用能力考核占40%(过程性考核,考核内容主要是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三是期末闭卷成绩占40%(基础知识的考查)。这种考核评价方式充分体现高职数学的应用性特点,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多思考问题,多动手查阅资料,将数学理论知识转化为解决实际问题的工具,这种考核方式不僅考查了学生的数学应用能力, 还为教师的教学指明了方向,数学教学重在应用。

7 结束语

学以致用,是学习数学的目的。教师应该积极投身于数学应用能力方面的研究,使自己具有较强的数学应用能力水平,平时多积累数学应用案例,在课堂教学中,让学生切实地感受到数学的应用无处不在,从内心里热爱数学,而不是排斥数学,逐步培养学生的数学应用意识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高职学生数学应用能力的培养是一项长期的、循序渐进的过程,随着教学改革的不断深入,学生数学应用能力水平必将会大幅度提高。

【参考文献】

[1]李蕊,王志刚.高职学生数学应用能力的构建要素及培养途径探析[J].北京农业职业学院学报.2016(30):109-112.

[2]刘莉.以培养应用能力为目标的高校数学教学模式构建[J].河北能源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6(4):86-88.

[3]王鉴.论翻转课堂的本质[J].高等教育研究.2016(37):53-59.

[4]郝春蕾,郝海燕,王英新.高等职业院校高等数学课程翻转课堂的教学模式设计[J].承德石油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15(17):62-65.

[5]云连英,汪荣伟,陶正娟.以应用为主线的高职数学课程改革实践[J].职业技术教育.2009(17):5-6.

[责任编辑:朱丽娜]endprint

免责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