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期刊杂志

基于案例分析法的宏观经济学教学探讨

时间:2024-05-19

苗书迪

【摘 要】案例教学法引入典型经济事件分析经济学理论能够更好地帮助学生理解抽象知识,培养经济学思维方式,但在实际教学中存在着教师教学经验与组织经验不足、学生学习积极性不高等问题,使得案例教学法难以发挥有效作用,因此,应该从重视师资能力的提升、拣选高质量的案例、注重学生学习主动性的培养、有效利用各种现代教学工具等方面提高宏观经济学案例教学效果。

【关键词】案例分析;宏观经济学;教学效果;实践能力

【Abstract】Case Analysis quotes typical economic events in the case of economic theory,that can help students to understand the abstract knowledge and cultivate the way of thinking in economics.However,there are some problems in the process,for example,teachers lack teaching experience and organizational experience,students lack learning enthusiasm in practical teaching,so case teaching method is difficult to play an effective role.Therefore,we should improve the teaching ability,select high quality cases,pay attention to cultivate students learning initiative and make effective use of various modern teaching tools.

【Key words】Case Analysis;Macroeconomics;Teaching effect;Practical ability

案例分析法是高校近年來较被提倡与鼓励的一种教学方法,旨在将理论知识与现实经济生活联系一起,以具象的经典案例作为导入材料或讨论素材使学生们更好的理解较为抽象的理论模型,培养学生们的逻辑思维能力,有助于做到理论联系实际[1]。宏观经济学是经济管理类专业大学生一门重要的专业基础课程,作为专业课,宏观经济学与微观经济学共同构成西方经济学的内容,前有微观经济个体视角对经济的理解做铺垫,后有宏观经济有助于学生从总体上鸟瞰国家宏观经济的运行。作为基础课,宏观经济学的学习对经管类学生后续的课程学习有着重要作用,为以后学习专业课程打下良好的基础。宏观经济学考察的是一幅巨型图,所研究的是整个国民经济如何做出资源配置的决策,系统性较强,案例分析法能够有助于引导课堂运用宏观经济理论分析宏观经济问题与经济政策,解释市场经济中常见的一些经济现象,提高学生们社会实践能力。

1 宏观经济学的特点及案例分析法的必要性

宏观经济学研究的是国民经济总体过程的活动,主要考察各种经济总量,具有自身特点。一是,研究的系统性较强,前后章节相互贯通,由收入支出模型、IS-LM模型到AD-AS模型依次分析国民收入的决定,在此基础上上分析失业与通货膨胀、宏观经济政策、经济增长模型等,从内容上来说具有递进、演化和逐步加深的关系。学生如果前面知识半知半解,后面知识更晕晕乎乎,影响学习的积极性。二是,研究的抽象性较强,宏观经济学用图形来推导模型,用抽象的文字语言和数学符号分析理论框架,用公式或微积分计算相关经济变量,对学生来说较有难度,趣味性较弱[2]。三是,相关专业名词有距离感,宏观经济学建立严格的假设条件,排除不完美的因素和现象,运用经济模型、公式与图形高度简化宏观经济,致使理论和经济社会现实表象存在脱节,学生们普遍反映宏观经济学较为难学,导致学不会、不想学的恶性循环。

案例分析法将经济管理事件及情境引入到理论讲解中,通过组织学生阅读、思考、分析、讨论,提高教学效果。案例分析法在宏观经济学教学的必要性主要体现在:第一,有助于学生理解理论知识。实践教学中以一些经典案例、经济热点问题为依托,通过对案例生动的演示,帮助学生理解某一理论,增加对宏观经济理论的感性认识,增强宏观经济学的现实存在感,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第二,有助于培养学生的经济学思维方式。通过精选案例的分析和讨论,使学生理解宏观经济运行的一般机制与规律,掌握宏观经济学分析的一般方法与思考路径,逐渐培养学生从经济学角度分析和思考问题的习惯。第三,有利于提高学生运用经济理论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通过启发式、讨论式的案例分析启发学生运用经济学思维去看待分析实际问题,大大缩短了教学和实践的距离,锻炼了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与创新实践能力。

2 宏观经济学案例教学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方面,在教师层面,教师教学经验与组织经验不足。在案例分析教学方法实施中,教师应发挥重要的引导作用,需要教师具备较高的专业素质和丰富的社会实践经验,通过有效组织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因此案例教学方法对教师的个人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3]。典型、综合、本土的案例是案例教学的基础,要能真实揭示国内经济运行特点,教师的独立思考能力、创新意识、社会实践能力是案例教学的关键,这影响着学生的思考路径,教师的组织能力是难点,要充分利用多元化奖惩措施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但在实际案例教学中,较多数教师偏离了案例分析教学的初衷,仅把案例教学局限于举例讲解范畴,师生互动形式局限于课堂提问,讨论课也只是学生分组发言,而没有讨论实质,这样的“案例教学”流于形式,缺乏互动,教学效果并不理想。

另一方面,在学生层面,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不高。在案例分析教学方法实施中,学生是主体。一次成功的案例教学需要学生的踊跃发言、积极讨论、思维碰撞、越辩越明。而在宏观经济学讲授过程中,因其抽象的理论内容、严谨的模型推理,学生经常一头雾水,理解困难造成学习的畏惧心理。另外,习惯于“填鸭式”、“满堂灌”学习方式的学生懒得独立思考[4],学习只是应付考试,对课程的学习局限于书本知识的理解和记忆,小组讨论报告的提交出现“搭便车”现象,自主学习和研究课外资料的能动性不强,缺乏独立调查、独立分析的能力。

3 提升宏观经济学案例教学的对策建议

第一,重视师资能力的提升。与传统的教学方式相比,案例教学对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为了更好地开展案例教学,应当加强对案例教学教师的教学能力的提升,开展案例教学的教师不仅要对宏观经济学的理论体系及教学内容非常熟悉,还应与政府宏观经济管理部门建立联系,开展科研合作或实习锻炼,有助于教师对宏观经济有更精准的把握,提高教师的分析能力与社会实践能力。

第二,拣选高质量的案例。为了使学生更好地运用所学的宏观经济原理来分析和解决现实生活中的经济现象和经济问题,选编时效性、生动性、代表性、本土化的案例尤为重要[5]。要求教师要广泛运用各种资源收集宏观经济案例,利用宏观经济原理分析最新经济动态信息,例如“我国房产税改革、遗产税改革对经济的影响”、“降息降准政策对货币政策、股市、房市的影响”、“用工荒与就业难同时存在的原因”等案例,也可用案例来分析我国的经济实际,例如“我国的边际消费倾向”、“供给侧改革探讨”、“我国的城镇登记失业率”“奥肯定律在中国”等案例,通过经济热点用理论分析身边的政策,培养学生观察问题、分析问题与解决问题的能力。

第三,注重学生学习主动性的培养。首先,积极推行启发式教学,注重课堂讨论,鼓励学生提问、阐述自己的观点并设置有效的奖励措施,增加师生交流互动环节。再次,强调学生自学及练习,提高学生的主观能动性,经济学中数学分析与计算性习题较多,需要学生课后多看多学多做。另外,现实生活中经济现象无处不在,教师应鼓励、引导学生利用财经类期刊、财经类电视节目、财经类门户网站关注经济热点,并设置专门时间供学生相互分享热点问题及自己的看法。

第四,有效利用各种现代教学工具。在教学过程中,根据教学目标和教學对象的特点,通过教学设计,合理选择和运用现代教学媒体[6],运用“90后”的语言对话,例如采用短视频、网络语言、表情包、声音、动画等多种手段使宏观经济学案例内容变得更加生动活泼,缩短与学生的距离,调动学生参与课堂的积极性。

【参考文献】

[1]孙双利.案例教学在三本院校宏观经济学课程中的应用分析[J].时代教育,2016(6):196-198.

[2]吴颖林.案例教学法在西方经济学教学中的应用效果分析[J].教育教学论坛,2016(19):161-162.

[3]陈银娥,刘健.关于宏观经济学案例教学的几点思考[J].理论月刊,2009(12):80-83.

[4]谢琦.宏观经济学案例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J].中国劳动关系学院学报,2010(12):107-110.

[5]徐向阳.案例教学法在经济学教学中的应用[J].教学研究,2014(8):96-97.

[6]宋宝莉.案例教学:西方经济学课程教学改革之方向[J].高等教育研究,2011(6):52-54.

[责任编辑:田吉捷]

免责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