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4-04-24
李秀敏
【摘要】在学前儿童健康教育领域,健康知识的传授和引导并不必然产生健康行为。从健康知识到健康行为,还要经历健康态度、健康行为动机和行为意图等相关心理过程,并受到它们的影响。在学前儿童健康教育中,发挥幼儿主动性是促使幼儿健康知识真正有效转化为健康行为的关键。
【关键词】健康知识;健康行为意图;健康态度;健康行为动机
教师根据幼儿身心发展认真选择活动内容、准备丰富的材料、精心开展教育活动是幼儿形成良好的健康行为的重要途径。但教育活动的有效性——幼儿健康行为的养成状况究竟如何呢?请看下面的案例:
大班活动《我们爱健康》中,教师请小朋友想象自己周末的安排。幼儿回答有“唱一天歌!”“玩一天足球!”“打一天羽毛球!”“去好朋友家!”教师:“玩‘一天啊!累不累?”幼儿(齐):“不累!”教师然后讲了《丁丁的一天》的故事,告诉小朋友丁丁是如何安排自己的周末的。之后就故事的具体内容进行提问:丁丁什么时候起床的?然后干什么?到了公园之后都玩了什么?看电视久了会怎么样?特别强调了丁丁“只看了十分钟电视!”幼儿惊讶地说:“啊!就十分钟啊!”教师继续提醒小朋友进行反省,我们刚才想象的时间安排,比如踢一整天足球,打一整天羽毛球,合适吗?幼儿集体回答:“合适!”教师再问:“合适吗?”仍然有很大一部分说“合适”,小部分幼儿或不说话了,或者小声说“不合适”,但是露出明显的困惑表情。
案例中健康教育活动的主要目的是让幼儿能够合理地安排自己的周末,养成动静交替、劳逸结合的健康生活习惯。但是在听完故事后,幼儿依然坚持说玩“一整天”是“合适”的,极少数说不合适的幼儿也并非真正理解是否合适。幼儿一日生活有很多场景,但这个活动并没有从生活场景出发,而是选择了一个虚构的故事作引导。幼儿只是就故事情节进行想象,仅仅是完成教师的一个任务要求。可以想象,如若没有练习和体验,活动目标就难以达成,而这个活动对于养成健康行为的作用,也就大打折扣了。还有一个值得注意的插曲:看电视时间的要求。绝大部分幼儿并非不知道看电视久了对眼睛有害,但是真正做到的寥寥无几。“虚假的”模范丁丁说只看了“十分钟电视”,幼儿的反应是:啊,就十分钟啊!才十分钟!我们可以读到的潜台词是:不可能只看十分钟啊!时间太少了吧……确切地说,这是一个不切实际的要求,也就意味着这是个虚假的要求。少看电视是一个健康的知识,但是如果幼儿不能转化为行为,只是听听,也就没有什么意义,甚至会阻碍幼儿健康行为的养成。
可以看出,幼儿健康教育活动中容易偏向健康知识的传授,忽视健康知识向健康行为的转化过程。对于学前儿童来说,“知行相伴、知易行难”。那么如何真正促使幼儿从健康知识有效转化为健康行为呢?
一、促使幼儿正确理解健康知识,形成健康信念
幼儿健康认知是指幼儿对各种与健康有关的人、事、物及其关系的认识过程。对于幼儿不太容易理解的健康知识或难以养成的健康行为技能,要通过组织相关的健康教育活动,促进幼儿掌握。案例中的幼儿无法理解、体会和想象多吃蔬菜对皮肤、血液能够产生怎样有利的影响。针对幼儿学习特点,在实施健康教育过程中应尽可能多地借助实物、图片、视频等教具,选取适合幼儿年龄特点的教学内容,采用多样化、趣味化的教学方式。
随着幼儿年龄的增长,学前儿童健康教育还要着眼于幼儿健康信念的形成。健康信念的形成是人们接受劝导、改变不良行为、采纳健康行为的关键。霍克鲍姆及罗森斯托克的健康信念模式认为健康信念的形成涉及4个层面的影响因素:个体知觉因素、调节因素、知觉到行为转变的益处、知觉到行为转变的障碍。以养成不要连续长时间看电视这一健康行为为例,幼儿要意识到近视与经常连续性长时间看电视行为相关性很大;而近视又会带来严重的后果,会使幼儿感到威胁,从而采取健康行为。调节因素包括年龄、性别、社会经济条件、对某种疾病的知识、采取行动的氛围等。这些都会影响幼儿认识到健康的重要,或直接促进幼儿采取健康行为。当其意识到持续看电视的后果:眼睛不舒服,有可能形成近视眼;近视后果:眼镜压鼻子,不方便运动和其他的活动等,这些现实或可能的痛苦体验会对抗或者延缓幼儿由看电视而获得的积极感受,最终养成健康行为。
二、关注幼儿健康行为意图,养成健康态度
行为意图是目前改善健康行为的主流理论——菲什拜因的“理性行为模式”的核心概念,認为行为意图是行为的直接决定因素,其他影响行为的因素是透过行为意向这一媒介而影响行为的。而另外一个健康教育理论,“计划性行为理论”则认为,人们通常依据可靠证据而做出判断,然后做出决定并表现行为。行为意图虽然较健康态度更容易促使健康行为的发生,但是否一定会转化成健康行为,即健康行为的表现是否一定是行为意图的必然结果,还必须充分考虑社会、文化、环境等因素对个体行为意图的影响。
幼儿对健康的良好态度也是幼儿园开展好健康教育的重要因素,对开展幼儿健康教育具有潜在的影响。当幼儿认识到健康的重要性,就会产生愿意接受健康教育的心理倾向,从而提高其参与健康教育活动的兴趣和热情。在理论上,幼儿健康态度和健康知识是互为增长的关系,但现实中的幼儿在了解相关健康知识后,还必须有适当的情境以引发个人更强的学习动机从而改变态度。幼儿健康态度的初步形成是达到健康行为的一致性和主动性的关键,其过程包含服从、同化和内化三个阶段。从幼儿真实生活出发、从长远出发培养幼儿健康态度,注意幼儿逆反心理,教师要时时处处以身作则,发挥榜样作用,以愉快的氛围为导向,促使幼儿接受并乐意参与健康活动,在日常生活中坚持健康行为方式,最终将其内化为自身的健康态度。
三、把握教育时机,适时激发幼儿健康行为动机
激发和维持幼儿形成健康行为动机对于促进幼儿健康知识向健康行为的转化有着关键性的作用。针对幼儿发展特征,给予幼儿明确的、最近发展区内的目标,提供行为的诱发物和辨别线索,容易激发其动机行为。生活事件可以促发个体产生某种动机从而影响个体的行为,如当某幼儿上下楼梯时奔跑摔倒,导致骨折的事件引起全园幼儿的极大震动后,教师要及时教育幼儿养成上下楼梯小心的健康行为习惯,这样效果较为明显。把握教育时机,适时激发儿童采取健康生活方式的动机,儿童此时较容易接受健康信息,且最有可能改变当前的生活方式。
幼儿性格具有冲动性,行为动机强烈的幼儿,不仅会引发行为,而且很容易情绪化且很难控制。激发幼儿健康行为动机不仅要把握教育时机,还要参照动机和需要理论主动创造环境和教育契机,关注幼儿的多种需要,如对水、食物、休息的生理需要,希望得到保护的安全需要,寻求他人和社会接纳、爱护、关注、孤立的归属和爱的需要,渴望受到注意、接受以及独立、胜任的尊重需要等,激发其健康行为的内部动机;激发幼儿的求知欲和好奇心,提供清楚、具体、及时的反馈信息,同时注意给予幼儿健康行为适宜的外部刺激。
替代性强化虽然是很有效的激发健康行为动机形成的有效方式,但莱伯(lepper)的一项研究提示我们,如果多次受到外部奖励,个体就会产生他人决定感,容易出现内部动机的丧失。按照以往经验,若幼儿回答出教师期望的答案,或者在教师面前表现出健康行为,就会得到表扬,比如小红花,幼儿就会有意顺应教师的意图,认为如果按照真实的意图,则会受到批评。因此,仅仅以激发幼儿外部动机为支点,可能可以“撬出”某些具体的形似的健康行为,却不能促进他们的健康态度和健康情感的发展,因而不能帮助他们真正获得健康水平上的提升。幼儿健康行为的最终养成,决定因素是其主动性的发挥。
四、发挥幼儿主动性,养成健康行为
学前儿童健康教育不能以传授知识为终极目标,还需将知识转变成幼儿的“以活动为中心”的层次。幼儿的年龄特点决定了他们的学习是通过直接感知、感知体验、反复练习,获得相应的行为方式的。在健康教育活动的过程中,必须将幼儿的兴趣与正确的规则相结合,树立正确的健康观念,提高对健康的认识,形成正确的健康态度,进而转化为自觉的健康行为。幼儿健康行为养成是渐进的复杂发展过程,在此过程中,幼儿行为会逐渐向前发展,但也会出现暂时后退,反复循环螺旋式上升,最终形成正确的健康行为。健康行为的维持与健康行为真正的建立需要幼儿自身的努力,所以要重视发挥幼儿的主体作用。
幼儿健康行为发展层阶由低到高可分为经他人帮助的健康行为、经他人提醒的健康行为、自我努力的健康行为、自动化的健康行为。这个层阶充分显示了幼儿作为健康教育的主体主动性发挥程度不断增加的过程,也是幼儿健康行为养成的根本标志。在学前儿童健康教育中,创设丰富的教育途径,综合利用各种教学资源,坚持兴趣与必要的规则相结合的原则,營造生动、活泼、主动活动的教育过程有助于幼儿健康行为养成过程中主体性的发挥。在健康教育过程中,要体现幼儿的主动性,幼儿暂时不能接受的观念行为,要注意与幼儿协商解决,必要时采取自然后果法等,同时要给予幼儿切实可行的健康养成策略,使幼儿在活动中通过主动操作反复练习体会健康知识,在愉快的体验中真正将其转化为健康行为。
参考文献:
[1]Ian M.Newman.用健康信念模式设计健康教育项目[J].中国健康教育,2005,21(10):793.
[2]顾荣芳.学前儿童健康教育论[M].江苏教育出版社,2009:120,132,128.
[3]林丹华等.健康行为理论改变述评[J].心理发展与教育,2005,(4):125.
[4]姜学清.儿童心理发展理论整合的趋势[J].天津市教科院学报,2002,(6):75.
(作者单位:徐州幼儿师范高等专科学校)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