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4-04-24
郭林涛
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提出:“要坚持和完善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数字经济作为绿色发展、转型升级的重要引擎和突破口,必将会首当其冲,释放巨大的发展潜能,迎来一个新的爆发期。
数字经济是以信息和知识的数字化为关键生产要素、以现代信息网络为重要载体、以有效利用信息通信技术为提升效率和优化经济结构重要动力的一系列经济活动。数字经济既包括信息技术、数字产业,也包括信息技术与传统产业的融合。因此,发展数字经济,要同时加快推动数字产业化和产业数字化。当前,以互联网、大数据等为代表的数字经济已深刻融入到经济社会各个领域,正成为推动经济发展质量变革、效率变革、动力变革的重要驱动力,也成为大国之间竞争的重要领域。美国、日本、英国、欧盟等发达国家相继发布数字经济发展战略,先后成立了专门机构,出台了相关政策法规,着重推动将云计算、大数据技术嵌入到经济实体生产服务流程之中,提升企业智能化水平。可以说世界正在进入以信息产业为主导的经济发展时期,当然我们也在其中。面对数字经济领域激烈的国际竞争,党的十九大对建设网络强国、数字中国、智慧社会等作出了战略部署。***总书记指出:“新常态要有新动力,数字经济在这方面可以大有作为。”近年来,由于我国积极布局信息技术,推动经济社会融合发展,借助国内庞大的市场体量和网民数量,数字经济发展规模迅速扩张,尤其是在电子商务、移动支付等领域已处于全球领先水平。当前,数字经济已成为中国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愈益成为推动经济发展的新引擎。据中国信息通信研究院测算,2017年,中国数字经济规模达到27.2万亿元,占GDP比重为32.9%,数字经济领域就业人数超过1.7亿,占当年总就业人数的22.1%,成为吸纳就业的重要渠道。预计到2020年,传统行业的数字化改造将为中国带来超过40万亿元的总市场规模。仅就河南而言,2018年,全省数字经济规模达到1.25万亿元,成为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动力。数字经济发展可谓日新月异,如火如荼,数字化有效地提升了生产效率,持续优化国民经济结构,在推动经济发展、提高劳动生产率、培育新市场和产业新增长点、实现包容性增长和可持续增长等方面,都发挥着重要作用。
就像“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的春雨,我们已经不知不觉地迈入了数字经济时代,悄无声息,又那么猛烈。那么,中国数字经济在全球段位如何?朝哪个方向发展?如何爬坡过坎?如何加速数字技术与实体经济深度融合?如何对新业态新产业实施审慎宽容监管?如何利用数字技术创新促进政府转型?这都需要我们再认识、再谋划、再出发。
一要加大数字经济基础理论研究。当前,我国数字化发展进入了动能转换的新阶段,数字产业成为数字化发展的主引擎。随着数字基础设施的不断完善,互联网正在从消费端走向生产端,助力各产业整体转型升级,中国数字化进程开始转向产业互联网主导并进入发展黄金期、快车道。目前,我国在5G、智慧城市、AI(人工智能)、智能可穿戴设备等新一代信息技术应用领域已经处于全球领先地位。但在区块链等网络核心技术上还处于低中阶段。对于数字经济,区块链是未来实现经济全面数字化的底层架构和业务逻辑框架。目前区块链的核心应用大都由西方推动。比方说,比特币、以太币,以及IBM的超级账本项目(Hyperledger Project)等这些关键基础设施的核心系统仍然掌握在西方手中。因此,我们必须尽早在底层技术上做进一步布局,突破网络核心技术,掌握数字经济发展的主动权。如果不掌握核心技术,就会在技术标准制定、产业发展等方面受制于人,难以掌握数字经济发展的主动权。为此,我们必须全面加快网络核心技术自主创新,集中攻关人工智能、高性能计算、移动通信、量子通信、核心芯片、操作系统等重大前沿技术,为数字经济发展提供高速、移动、安全的支撑。
二要加大数字经济与实体经济,尤其是绿色经济的深度融合。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要推动互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同实体经济深度融合,继续做好信息化和工业化深度融合这篇大文章。当前,新一轮产业变革正在兴起,数字经济为地方产业升级和价值链重塑带来了前所未有的重要机遇。推动数字经济与实体经济融合发展,意味着以互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新一代信息技术对传统产业进行从生产要素到创新体系,从业态结构到组织形态,从发展理念到商业模式的全方位变革突破。未来可能还要面临三个巨大变化:技术变革,以及由此带来的金融变革、物流变革、生产方式变革和交易方式的变革。世界格局的变化,使我国从出口型走向消费型国家。马云对此曾说过:“新技术、新的贸易格局、新的世界格局出现以后,哪个国家能够调整自己的生产关系,哪个公司能够调整自己内部的生产关系,那就能够更好把握未来。”在数字经济带动下国家应当有专门机构对大数据运用进行管理,增强大数据对企业经营的服务性,使企业体会到大数据给自身带来的好处。同时,还应选择创建一部分标杆企业,给实体企业大规模地接入大数据融合提供可以借鉴的思路和经验。譬如深圳开展的数字经济、数字货币、数字工厂等为未来的经济模式做了新的探索,如华为、中兴、腾讯、大疆。如今,数字化进程已全面融合到经济社会的方方面面。
三要加大产业数字化创新应用。研究和创新是两回事。研究就是去做没人做过的事情,产生一些新的知识。创新,就是把知识变成钱。2018年中国数字经济规模是4.73万亿美元,美国为12.34万亿美元,约有8万亿美元的差距。这就是中国数字经济在全球的段位,也是我们努力的方向,中国数字经济的新爆發点、新机会,都蕴含在“产业数字化”这五个字上。加快产业数字化,就是要以信息技术改造传统产业,推动传统产业实现新发展。信息技术的应用,赋予传统产业新的动能。利用现代信息技术对国民经济各部门进行全方位、多角度、全链条的升级和改造的过程,就是产业的数字化过程。在这一过程中,通过推动互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新技术和实体经济的深度融合,能够发挥网络信息技术在产业升级、产品开发、服务创新等方面的优势,促使传统产业不断实现数字化转型。譬如信息技术能够引领农业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发展,促进产销的精准对接,提高农业生产效率;信息技术能让工业企业通过大数据分析,更好地了解用户、洞悉市场,提供更加个性化的产品和服务,促使生产、经营、管理更加智能、便捷高效;信息技术还浸入物质文化生活的方方面面,使网上购物、移动支付、共享单车、远程教育等新的生活方式成为时尚。同时还要以创意经济、数字经济为核心,以资本作为撬动点,结合区域空间发展,打造“产业+资本+空间”的创新载体,推动产业价值的整合,实现地方产业生态的重构。支持中小企业在研发设计、生产制造、运营管理等环节应用互联网、云计算、大数据、人工智能等现代技术手段,创新生产方式,提高生产经营效率,加速数字化转型,探索塑造大中小企业融通发展模式,构筑数字经济新生态。
四要加大数字经济发展的数据分享。数字经济发展的关键要素是数据。随着网络信息技术与人类生产生活的日益交汇融合,全球数据、知识的爆发式增长和海量集聚,对经济社会发展产生了重大的影响,数据信息因而成为信息社会最重要的原材料。数据具有可复制、可共享的特性,能够无限增长和供给,可以通过市场自由交易并创造社会财富。数据信息流引领着技术流、物质流、资金流和人才流,能为经济可持续发展提供新的动能。但目前我国政务数据共享开放程度还较低、政企数据流动不充分等问题还比较突出。因此,大力推进政务数据共享开放,探索数据生产要素高效配置机制就十分重要和必要。我们要有开放的思维,打通政府和企业间数据流动通道,探索数据高效安全流通和应用的政策制度、机制化流程,完善“政产学研用”协同创新机制,突破一批关键技术创新成果。我们还要加强和扩大数字经济与实体经济融合发展的学习和培训,不断提升企业的认识、理念、技术,并开展好政府与企业、企业与企业之间的广泛交流,使企业进一步认识到大数据运用与企业经营深度融合的重大意义,通过研究地方文化、构建载体,把地方名特优产品IP化,并基于物联网,通过数据化手段进行创新式的品牌管理,打通城市文脉、IT、商脉、文化的溯源、认证,形成以三产引领,带动二产、拉动一产的321产业路径,最终实现消费互联网与产业互联网的有机结合,构建地方产业新生态。
总之,今天的中国之所以取得如此巨大的发展成就,我们的生活之所以越来越富足,离不开两个字:改革。在几十年的改革实践中,我们大胆试、勇敢改,干出了一片新天地。发展数字经济同样也要敢字当头,改革在先,创新是第一要务。如此,数字经济新动能一定能加速充分释放。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