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4-05-20
马玉海 夏小华 张 月
(阜阳师范学院,安徽 阜阳236032)
从“十七大”的“推动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到“十八大”的“推进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党对高校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提出了新要求。2009年教育部设立马克思主义大众化专项研究任务以来的五年,学术界关于高校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研究热潮此起彼伏,在意义、内涵、问题和路径研究方面取得了重要成果。全面梳理这些成果对启示高校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具有重要的理论研究价值和实践指导意义。
意义研究主要是解决“为什么”的问题,即“高校为什么要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是高校推进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研究的前提和基础,也是理论指导实践的必然要求。近五年来,学术界从不同角度开展了广泛而深入的意义研究。
一是大学生成长成才的需要。学者们认为,西方发达国家借助经济全球化和传播手段信息化的优势,不断向大学生推销他们的价值观念和思维模式。由于大学生在文化修养、知识结构和人生阅历方面存在局限,他们的价值取向和评价标准在剧烈的冲突中不断失衡。[1]高校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可以帮助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2]是坚定大学生马克思主义信仰的需要,是促进大学生思想健康成长的需要。[3]
二是高校承担职责和使命的需要。有学者认为,高校的首要职责是培养学生对国家和民族的责任感,而这正是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教育的应有之义[4];也有学者认为,培养社会主义事业合格者和可靠接班人既是高校肩负的历史使命,也是高校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进程中应承担的义不容辞的责任。[5]还有学者认为,具有理论优势和人才优势的高校,应该担负为社会层面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提供理论基础和思想保证的重大政治责任。[6]
三是主流意识形态教育的需要。有学者认为,大学生的信仰决定着中国未来的走向,[7]但是,当前我国主流意识形态面临着来自西方价值观念和各种社会思潮的新挑战,这些价值观不同程度影响着大学生的信仰,在大学生中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对于他们抵御各种错误思潮的影响,树立马克思主义信仰,坚定正确的政治方向,正确认识当前国内外形势,具有重要意义。[8]
四是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学科建设的需要。有学者明确提出,需要从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建设的角度推进高校马克思主义大众化。[9]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比较重视学科理性,一般通过灌输方式讲述理论体系,忽视实践教学和对学生主体需要的关注,让学生感觉马克思主义深奥而单调,萌生理论脱离现实的困惑,甚至对思想政治理论课产生失望抵触情绪。[10]因此,高校要不断创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教育,帮助学生“深刻领会历史和人民是怎样选择了马克思主义,选择了社会主义道路”,不断增强思想政治理论课教育教学的针对性、实效性和说服力、感染力,对推进高校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具有重要意义。[11]
内涵研究主要是解决“是什么”的问题,即“什么是高校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当前,学术界就高校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内涵从不同角度开展了多维研究,取得了相当丰硕的成果。但当前的资料很难准确地明晰“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概念的具体内涵、提出时间和发展历史脉络,因此,关于高校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内涵研究,理论界的观点也不尽相同,争论颇多。不过,经过最近三到五年的研究,学者们的观点逐渐趋于明晰和集中。
一是关于高校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有无特定内涵的论辩。在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研究的前期,有学者认为高校马克思主义大众化与一般意义上的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相比并没有特定的内涵,可以将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普遍认同概念中的群众直接作用于大学生即可,不太赞同将大学生作为特定群体来进行专门研究。但随着高校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研究的深入,越来越多的学者从对象的普遍与特殊关系、内容的一般与具体关系考察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路径的针对性和结果的实效性,赞同将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具体到不同领域,赋予高校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特定的内涵。有学者提出,马克思主义大众化要对大众化对象群体进行细分或分层,即就受众而言,应根据其文化程度、知识结构、职业特点、生活状况、年龄、兴趣等方面进行一定的细分,以满足不同人群对理论的期待、理解和需求,提高工作的针对性和可操作性,其中高校学生作为社会大众中的高知群体,其掌握马克思主义理论、认同马克思主义思想的程度是影响大众化效果的非常关键因素,因此需要重点对待。[12]还有学者认为不仅要针对大学生群体进行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研究,并且还要针对大学生中不同的群体进行更有针对性的研究,由于家庭经济、学科专业和政治背景差异,大学生中客观存在着不同群体,高校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必须把握这些群体差异,依据不同特点,制定合适目标,提升大众化的实际效果。[13]
二是关于高校马克思主义大众化中“马克思主义”内涵的讨论。有学者从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和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关系论证出发,认为不应用当代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替代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因为前者的内涵完全无法涵盖后者。党的十七大报告提出的“当代马克思主义大众化”中的“当代”,不过是强调了当今形势背景下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特别意义,马克思主义大众化以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为前提,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有其历史的连续性,当代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离不开其他历史时期的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所做的基础和铺垫,单纯以“当代马克思主义大众化”作为以往所有历史时期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研究起点,只能是穿凿附会,断章取义。[14]但大多数学者从马克思主义的整体性出发,认为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是马克思主义的一部分,在当代中国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就是推进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高校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就是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教育学生,武装学生头脑,使学生认识、理解、接受和认同这一科学理论体系。[15]
三是关于关于高校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是过程还是结果的争论。有学者认为,高校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是一动态过程,这一过程主要表现为群众不断掌握马克思主义理论的过程,马克思主义理论也在这一过程中不断得以发展,实现中国化和时代化。另外一些学者持不同观点,他们承认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是一个用理论“化大众”的过程,但穷其追求的根本目标,还是为了实现理论“大众化”的最终状态。当前,更多的学者趋向于两种观点的结合,认为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既表现为群众掌握理论的“化大众”过程,又体现为理论掌握群众的“大众化”结果,是过程和状态的统一。
问题研究主要是为了清晰了解“哪些是当前高校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必须要面对和解决的问题”。只有明晰问题,才能解决问题。当前,学术界普遍认为高校在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过程中取得了显著成效,但依然存在不少问题,需要在理论上高度重视,并继续加强研究。
一是大学生自身存在的问题。有学者认为,当代大学生由于经历方面的原因,对于党的奋斗历史了解不够,对党为胜利付出的牺牲和努力感受不深,并且普遍存在“重技能掌握、轻价值追求”的功利主义倾向,有些大学生对与自己利益攸关的问题投入更多的精力,重视专业课程的修读,着重培养各种生存技能,而对思想政治理论课十分淡漠。[16]
二是高校主体队伍建设方面存在的问题。关于专职思想政治教师,有学者认为,高校在配备思想政治课教师方面把关不严,专职教师少,外聘教师多,备课无检查,教学水平低,使得学生不感兴趣;马克思主义理论课上大课,课堂纪律差,教师授课难度大,教学效果欠佳。[17]关于思想政治教育实务工作者,有学者提出,辅导员队伍是高校推进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骨干力量。但大部分是从校门到校门缺乏实际工作经验的硕士研究生,他们对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的理解不深,对中国社会实际缺乏了解,再加上相当一部分人不安心本职工作,导致他们对学生的教育效果不佳。[18]
三是关于体制和机制方面存在的问题。有学者认为,在高校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机制方面,存在第一课堂与第二课堂的合作机制尚未完善、思想政治教育与专业教育之间的协调机制尚未建立、思想政治教育内部运行机制尚不健全等问题。[19]高校忽视了马克思主义大众化资金保障机制、评价机制和激励机制等有关机制的建构,严重影响了大众化进程。具体表现为:资金投入不足;评价思想政治理论课质量的机制尚未成熟;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稳步发展的激励机制建设尚未建立。[20]
路径研究主要是解决“怎么做”的问题,即“如何推进高校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是高校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具体途径和方法。相比较其他研究,学术界中关注高校马克思主义大众化路径研究的成果最为丰富。
一是要高度重视高校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阵地建设。高校马克思主义大众化阵地主要包含思想政治理论课阵地、宣传阵地、实践阵地、网络阵地和红色社团阵地。关于思想政治理论课建设主阵地建设,学界普遍认为,思想政治理论课是高校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主阵地,因此高校应该围绕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基本要求组织开展思想政治理论课教育教学工作[21]关于宣传阵地建设,有学者认为,构建高校马克思主义理论宣传普及的工作平台,是顺利推进高校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保证。只有切实做好高校的马克思主义理论传播和教育,马克思主义理论才能真正地实现大众化,才能转化为大众的思想武器[22]。关于实践阵地建设,有学者从实践是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本质诉求这一角度提出,高校应结合当代大学生的思想特点、成长规律和认知规律,构建培养大学生青年马克思主义者的实践育人体系。[23]关于网络阵地建设,有学者认为,要实现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就必须抢占网络媒体阵地,必须正确处理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与网络大众化之间的关系,积极探索网络大众化背景下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有效途径。[24]关于红色社团阵地建设,有学者认为,“红色社团”普遍具有坚定的政治性、鲜明的时代性、广泛的群众性和科学的实践性等特点和优势,在推进高校马克思主义大众化进程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25]
二是要真正重视主体队伍建设。有学者认为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对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的要求很高,需要他们保持学术水准、展示哲学魅力;需要他们坚定正确方向不动摇、充分体现主旋律;需要他们切合学生成长与生活的实际,避免空洞说教和排除种种渗入大学校园的政治杂音的消极影响。[26]“高校要合理核定专任教师编制,制定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任职资格标准,建立和完善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队伍培训体系等等。[27]
三是要针对具体实践不断创新路径。有学者从微观的实践方式出发认为,高校马克思主义大众化要坚持回答理论问题与回答现实问题相结合,坚持组织教育与自我教育相结合,坚持传统传播手段与新传播手段相结合,坚持显性教育与隐性教育相结合,坚持教育引导与自觉探求相结合,坚持社会发展与个人发展相结合。[28]也有学者从宏观的实践背景出发认为,高校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要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运动相结合;要始终与培养中国革命与建设的人才目标指向相结合;思想教育与马克思主义的知识教育结合在一起。[29]还有学者从具体的实践对象出发认为,“要正确认识当代大学生对马克思主义理论的认知特点,在大学生参与程度不同的认知型实践、体验型实践、操作型实践中,重视广大学生的参与性,凸显高校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实践的主动性、教育性、生动性、体悟性、情境性和深刻性,从而提高大学生的马克思主义理论水平以及运用马克思主义理论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30]如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品牌的培育,改革开放以来,形成了以“五讲四美三热爱”、“学习张海迪”、“清华大学学生红色网站”、“三下乡”等为标识的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品牌内容,契合了时代需要,成为高校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新的路径选择。
四是要整合力量不断完善机制。有学者认为,高校马克思主义大众化要做好外部机制和内部机制建设,外部机制是指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与专业教育的协调机制以及全员育人机制,内部机制是指第一、第二课堂联动机制以及规划机制、保障机制、评估机制、预警机制等思想政治教育运行机制。[30]关于完善机制的具体路径,有学者认为:一是要建立和完善资金保障机制,资金投入是基础性物质保障,只有保证经费的持续投入,才可确保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实际质量,高校不能仅仅依赖国家财政性教育经费投入的增加,需要根据自身实际情况,采取措施,积极寻求资金来源;二是要建立和完善评价机制,科学的评价可以准确反映出大众化宣传教育的实际效果,以便发现差距,努力改进,高校就需要建立客观的评价标准、运用科学的评价方法,对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效果进行多角度和全方位的评估;三是要建立和完善激励机制,激励机制能够有效激发和调动人的能动性,不仅可以增强宣传教育者的动力,使其积极投入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工作,而且可以激励大学生自觉学习、研究和运用马克思主义科学理论。[31]
总结上述研究成果,与将宏观中国社会作为研究对象的研究成果相比较,关注高校的研究成果数量虽多,但视野尚显不够开阔,同质性研究过多,研究体系相对不够完善,成熟度稍显不够,尚处于进一步研究之中。当前高校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研究存在的不足和问题主要表现为偏重于意义形态的理论性研究成果较多,关注实证调查类的实务性研究较少;重视高校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实践路径的研究成果较多,关注评价机制建立的成果较少;重视马克思主义大众化领域的专门性研究成果较多,关注与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其他力量融合、联系和结合度的研究较少;偏重于国内当前高校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理论研究较多,从历史和国外的视角考察高校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成果偏少;少数学者关注马克思主义对象的一般性研究,以内容的一般性代替方式的具体性,否认将某一群体作为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研究对象的必要性,不承认高校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研究的理论价值和意义。从理论源头上解决好上述问题和不足,正是下阶段高校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关键所在。
[1][11][20][31]王俊恒.高校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困境及策略[J].湖北社会科学,2013(4):175-176.
[2]程天全.积极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大力提升大学生的理论素养,高校理论战线,2011(2):19.
[3]冯刚.高校推进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若干问题的思考[J].思想理论教育导刊,2009(9):36-37.
[4]高洪力,李秀芝.高校教师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教育的几点思考[J].黑龙江高教研究,2011(11):94.
[5]彭恩胜,傅琛.影响高校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四个向度”[J].教育与职业,2011(30):43.
[6]范小强,马宁.从三个维度看高校马克思主义大众化[J].思想教育研究,2013(4):36.
[8]冯晓阳.对高校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教育的思考[J].社会科学家,2010(6):138.[9]周川.加强高校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必要性与实效性探究[J].教育理论与实践,2011(9):29-30.
[10]张雷声.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学科建设路径思考[J].高校理论战线,2010(6):4.
[12]秦宣.问题与对策:提高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实效[J].思想理论教育导刊,2011(5):37-41.
[13]夏小华,周建华,吕卫华.大学生群体差异下的马克思主义大众化[J].阜阳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2):77.
[14]王晓丽.普通高校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问题研究[D].长春:吉林大学,2011:7.
[15]邱云.关于高校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实效性的思考[J].毛泽东思想研究,2011(7):154-155.
[16][7]李冬华.略论在大学生中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主要路径[J].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2011(14):57-58,59.
[17]王金华.论高校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平台建设[J].理论月刊,2010(11):14.
[18]陈东海.高校推动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存在的问题与对策[J].周口师范学院学报,2009(26):98.
[19][30]陈洁.高校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机制的思考[J].思想理论教育,2009,(23):38-43.
[21]夏小华,周建华,吕卫华.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是思想政治理论课教育教学的基本要求[J].思想理论教育导刊,2011(7):56.
[22]袁高丽.论高校在马克思主义大众化中的重要平台作用[J].重庆科技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3):176.
[23]芮鸿岩.实践视阈中大学生青年马克思主义者的培养[J].当代世界与社会主义,2009(6):73.
[24]王太钧.网络大众化背景下的当代马克思主义大众化[J].求实,2010(4):15.
[25]纪亚光,吴荣生.论大学生“红色社团”在推进高校马克思主义大众化中的作用[J].思想理论教育导刊,2010(1):119.
[26]任阿娟,白利鹏.高校讲坛推进马克思主义哲学大众化的理论思考[J].昆明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6):28.
[27]田克勤,王心月.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的“三进”与大众化[J].高校理论战线,2010(11):12.
[28]薛中君.高校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基本经验[J].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2011(10):50-52
[29]赵欢春.高校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百年历程(1919—)[J].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2011(1):44.
[30]孙渝莉.高校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实践路径探析[J].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2012(3):40.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