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期刊杂志

从霍金的《大设计》到老庄的“道”

时间:2024-05-20

张 鑫

(南京大学电子科学与工程学院 江苏 南京 210046)

人类是好奇的族类。——《大设计》

我独异于人,而贵食母。——《道德经》

1 科学与哲学的赛跑

霍金新近著作《大设计》,是其呕心之力作,抑或强弩之末,现在盖棺定论还为时过早。不过,霍金在书中提出的“M理论”,确实让人眼前一亮,振聋发聩,颇值得我们探讨、玩味。

《大设计》扉页一句话:哲学跟不上科学,特别是现代物理学发展的步伐。诚然,近现代异军突起的量子物理早已远远将哲学(这里主要指的是传统哲学,本文提到的哲学,都当做如此理解,后文不注)甩在身后。然而,通过《大设计》思想和中国古代哲学家老庄的“道”相比较,我们会惊奇的发现,它们竟然有如此多的共同点,可谓是不谋而合。这两千多年前的哲学思想就像站在地球北极点,一步不挪,而科学技术则快马加鞭,一路向南,绝尘而去,看似科学把哲学丢在了身后,殊不知,科学这匹脱缰的马越过南极点之后,又向北而来,岂不成了科学追着哲学跑?

2 《大设计》与“道”

2.1 无中生有

《大设计》中是这样描述“M理论”的:“科学理论这个序列最后会终结于一个将包括所有的力并能预言所有对宇宙观测的终极理论吗?或者我们将永远寻找越来越好的理论,但永远找不到不能再改善的那个?我们对这个问题尚无确定的答案,但是如果确实存在一个的话,我们现在拥有了一个称作M理论的万物终极理论的候选者。根据M理论,我们的宇宙不是仅有的宇宙,相反的,M理论预言,众多的宇宙从无中创生,它们的创生不需要某种超自然的存在或上帝的干预。”[1]

“无中创生”这个词是不是特别熟悉?道教思想支柱之一便是“无中生有”。《大不列颠简明百科全书》对“道”的解释是:世界的本源和规律。此百科全书还特别注明:庄子认为,道是终极本原,是无所不载、无所不覆、自生自化的宇宙本体。并且这个道有三大特质。一曰:自然;二曰:变易;三曰:辩证。有无相生,还可以说,无是有的一种存在方式,是有的一种升华。无是一种趋向于零的状态,并不就是零,它是趋向于零的一个过程,这个过程永远不会结束。正因为永不结束,在此过程中,不断产生有,积累有,形成丰富多彩的世界。

2.2 “为何”与“如何”

我们不妨将哲学称之为“为何”,将科学称之为“如何”。

科学凡事都讲定律,“人们还可以利用定律在时间中将系统向过去演化。”[1]。但是,霍金指出,演化只能进行到所谓的奇点,要想回到奇点——那个宇宙的起源处,乃至穿越奇点是妄想的,因为我们人类生活在三维空间,四维时空,而奇点之前只有四维空间,没有时间这一维度,人类的自然定律就在那里失效了。至于为什么是这样,目前的科学还无法解释。

“我们理性的认识的特点,就是通过一系列的概念、判断和推理等对事物进行认识,我们已经说过,道是无限的,没有任何形状和特征,所以我们根本无法对它进行概念上的界定,也无法对它进行任何判断和推理。”[2]道就是奇点,道就是宇宙终极奥义,老庄很好的回答了:为什么无法仅仅用一个简洁优雅的公式是不可能将宇宙奥秘穷尽无遗的,因为越具体的、越单一的离道就越远,离真相就越远。哲学家暗示科学家,若要用公式、定理、规律去模拟万事万物,只能通过一系列的理论框架和极其复杂的系统——M理论。

2.3 “奇点”与“本源”

如本文开篇,“人类是好奇的族类”,总有人刨根问底,“那奇点之前究竟是怎样的呢?”,对此,霍金给出的回答是:询问“世界奇点之前是什么”是毫无意义的,因为奇点之前发生的事,在后来既不能观测,又对后来不产生影响。

“如果按照‘道’分析的话,那些精微至于无比的东西,那些广大至于无法围量的东西,无论说他们背后有某种力量在致使,或是肯定它们背后没有任何东西在推动,这都未免是在具体的事物上立论,最终都会与事实不相符合,有名有实是物的范围,无名无实则超出了物的范围,越是可以用语言来表达,可以用理智来推测的,离道也越远。”[2]奇点本就不可实际分析,无名无实,而去探寻一个无名无实的东西背后是否另有东西在支配它、约束它、则是没有任何意义的。这正符合《大设计》中霍金对奇点之前的表述和看法。

2.4 “模型论”与“随机性”

2.4.1 模型论

霍金在书中提出“依赖模型实在论”。模型,在物理学中,是一种有效理论,是创造来模仿某种被观测的现象,而不仔细的描述所有基本过程的框架,它可以在一个简单数学方程式中得以表现出来,如E=m·c2。

“简单性只不过是口味而已。”[1]因此,科学也好,哲学也罢,乃至神学、精神意志论,它们都是我们人类创造出来并为人类服务,是一种可以让人类更好地体验生活、感悟自然、发展文明、续写人类历史的工具和模型。

转述爱因斯坦地话,一个理论应该尽可能简单,但不能更简单了。“每个理论能描述并解释某些性质,而没有一个理论能说比其他的更好或更真实。”[1]从这一点,两千多年前老庄的思想精髓,“道”,也是一种对人生的价值和意义有指导作用的工具、模型,就算放在今天,它的实用性不减反增。

2.4.2 随机性

《大设计》提到“根据量子物理,不管我们得到多少信息,也不管我们计算能力有多强,因为物理过程的结果不能无疑地被确定,所以不能无疑地被预言,相反地,在系统给定的初始状态下,自然通过一个根本不确定的过程来确定它的未来状态。”[1]又转述爱因斯坦的话,仿佛上帝以掷骰子来决定每一个物理过程的结果。量子物理反映了自然界中的基本随机性。在这一观点上,《大设计》和“‘道’化无常,变化多端”,又可谓是不期而遇。

2.5 认识宇宙的本质

最后,从“如何认识宇宙本质”这一角度去探寻霍金与老庄思想的相通处。“我们用自己的观测来创造历史,而非历史创生我们。正是我们的存在赋予确定我们从何处在何时可能观测宇宙的规则,也就是说,我们存在的事实限制了我们发现自己处于其中的一类环境的特征”[1]而道家认为,以“有长”量“无长”,以“有限”观“无限”,无疑盲人摸象,只能得冰山一角。

“《庄子·秋水》濠梁观鱼,在惠施的头脑中,人就是认识的主体,而鱼儿只是认识的对象,也正是这么一种认知的态度,使得他与外在的鱼儿处于相互对立的地位而无法感知相应。相对于人认识宇宙,也像惠施认识鱼儿一样。我们通过分析庄子的思想,却可以发现,其实这个如童话般美丽的梦境,所要揭示的是“至人无己”的至理,以及一种物我不分的逍遥心境。”[2]若物我两分,则我的观测必然影响观测的结果。霍金和老庄可谓高山流水,英雄所见略同!

3 预言

“在以上讨论的背景下,我们(物理)理论中的大多数基本常数显得都被仔细微调,如果它们哪怕被小量改变,宇宙就会在性质上不同,在许多情况下不适于生命发展。”[1]

在这里,做一个大胆的预言:只要人类还存在,这些适合我们人类生存发展的物理常数就不会剧烈的突变,可以想见,为了迎合人类历史文明的发展,它必然会微调,因为其本身就是受我们的存在制约的不确定的确定量,而它们一旦显著改变,意味着人类世界的末日来临了。

[1]史蒂芬·霍金,列纳德·蒙洛迪诺.大设计.吴忠超,译.(THE GRAND DESIGN).湖南科学技术出版社.

[2]暴庆刚.千古逍遥[M].江西教育出版社.

免责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