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期刊杂志

社会转型期湖北省城乡居民体育价值观的比较研究

时间:2024-05-20

吴佑年 何忠 汪哲

(湖北文理学院 湖北 襄阳 441053)

0 前言

目前的中国,正处于一个社会急剧变化和全面转型的特殊历史发展时期。社会类型从传统社会向现代社会转变;经济体制从计划经济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转变。由于历史的原因,我国的社会经济并不是均衡发展的,转型期存在明显的地区差异和城乡差异。这样,同时存在着若干相对独立的、处于不同发展阶段和水平的社会结构成分,即不同时代、不同性质的社会成分共存于一个社会之中,社会结构发生着剧烈变化。它包括:第一,在社会等级与分层结构上,首先是明显的贫富两极分化;第二,在地区之间,表现为城乡之间发展不平衡;第三,还表现在文化以及社会生活的许多层面,一些新的阶层正在形成。社会转型引起了中国社会的重大历史转折,同时也是我国全民健身发生、发展的社会背景。

体育价值观是人们根据长期体育锻炼和反复性体育情感体验,对体育的价值属性、主客体之间的体育价值关系,以及一定形式之间的体育价值创造活动,逐渐形成的相对稳定的心理和行为取向或心理和行为定势。体育价值观与居民本身的体育目标是一致的,这种一致性才使体育活动有意义,人们只有意识到了体育的价值,才可能主动的选择它利用它,以满足自身的体育需要。

体育价值观在体育锻炼中处于核心地位,对湖北省城乡居民体育价值观的现状调查是对本地居民体育锻炼现状的一个直观表达,从而进一步对湖北省城乡居民体育现状的优势和不足有一个具体的判断,从中得出相对客观的结论,为今后湖北省城乡居民进行体育锻炼提供建议和参考。

1 研究对象和研究方法

1.1 研究对象

湖北省城乡居民。

1.2 研究方法

1.2.1 文献资料法

通过图书馆、资料室和互联网上查阅相关资料。

1.2.2 问卷调查法

随机抽取全省4个市(襄阳市、荆州市、黄冈市和孝感市)的城乡居民各50人共400人进行问卷调查,回收问卷350份,回收率为87.5%。

1.2.3 数理统计法

运用SPSS11.5统计软件,采用多元数理统计分析等方法,对调查结果进行处理和分析。

2 结果与分析

2.1 湖北省城乡居民体育价值观的取向内容及取向差异的比较分析

体育价值观是一个多层次的观念集合,它受社会存在、社会文化、社会价值的影响。城乡居民的体育价值观体现着主体的认识和实践对象、主体的认识和实践能力、主体的行为取向和价值目标等诸方面的统一。

休闲娱乐因子、社会效应因子、健身保健因子、美育体验因子、知识技能因子构成湖北省城乡居民体育价值观结构体系。见下表:

本标准中的“放心餐厅”适用于本市各类公共餐饮服务单位,“放心食堂”适用于各级各类学校食堂、单位职工食堂及医院食堂。

湖北省城乡居民体育价值观结构构成比例

2.1.1 在体育价值取向的第一选择上的比较

湖北省城乡居民体育价值观取向首先是休闲娱乐。由上表可见城镇居民的休闲娱乐因子占35%,乡村居民的占31%。反映出湖北省城乡居民在闲暇之际,希望通过亲身体验,娱乐身心、丰富生活的价值追求和主体需要。体育价值观的第一选择,与湖北省城乡居民生产状况和生活水准是基本趋同的。它充分表明,城乡居民体育价值观的取向尚处于求乐需要的基本层次。同时,由于体育价值观的变化过程,与社会经济发展水平、人们的社会生活条件的变化往往并非直接对应或同步,因此,在体育价值取向的第一选择上,城乡居民未显现出较为明显的差异。

2.1.2 在体育价值取向的第二选择上的比较

调查显示,城市居民大多选择了社会交往,而农村居民大多选择了调节精神、健身保健。由上表可见城镇居民的社会效应因子占24%,乡村居民的健康保健因子占27%。体育价值观作为一种文化背景,渗透到城市居民的行为意识之中。他们逐步体验到体育在扩大交往空间、建立良好人际关系上所具有的独特功能,从而把社会交往价值作为他们体育价值观的主要取向内容。 而乡村农民仍旧从观赏的角度对体育的调节功能有所体验,而且从实际生活中获取这种感受,并作为较为公允的价值判断。这一结果充分表明城乡居民在体育自身发展需求内容和需求方向上的差异。

2.1.3 在体育价值取向的第三选择上的比较

城市居民大多选择了审美需求,而农村居民大多选择了知识增长。由上表可见城镇居民的美育因子占19%,乡村居民的知识技能因子占20%。审美需求是一种有别于生理趣味的高级心理活动,它不能只是由遗传和本能决定,而是由个体后天的生活经验和心理能力的共同参与获得的。城市居民,经历了城市文明的洗炼与熏陶,人们求新求美的价值意识尤为强烈,表现在体育价值选择上强烈的审美倾向,使人们感到现代都市意识的“脉搏”在跳动。可见,“价值观念与客观事物效益意义的评价相联系”。与之形成鲜明对比的是乡村农民仍旧把体育自身需求定格于知识增长。这无疑反映了城乡居民在体育价值欲求和取向上不同的水平特征。

从以上几点可以得出,传统价值观是一个多层次、多侧面的复合体。它凭借历史的惯性,通过社会实践的世代相传,深深地内化于人们的文化心理意识之中,它凝聚和积淀着民族文化心理的特质,内涵着民族的共同情感、愿望、价值取向和行为定势,传统体育价值观也无不规范着农民体育价值的取向和行为指向。那种长期遗留的所谓“万般皆下品,唯有读书高”、“重文轻武”的传统偏见,仍旧可以在今天的农民体育价值观念中找到历史的痕迹。同时受到城市文明的幅射、农民自身素质的提高,各种精神需要成为他们生活中不可或缺的部分。调查结果表明,城市居民和乡村居民各自存在着不同的体育价值观体系,而且这一体系是一个相对稳定的结构。所谓相对稳定是指在特定的时间、地点、条件下,人们的体育价值具有不变性。但是随着人们经济地位的改变以及人生观、世界观的迁移,这种价值体系仍旧具有一定的可变性。而且它受着众多因素的影响和制约,尤其是生产方式的变革、生活方式的变化,都将导致城乡居民体育价值观的变更。

2.2 不同群体体育价值观取向差异的比较分析

体育价值观作为一种主体的情感和追求的统一体,不同的群体又具有一定的差异,因此,不同职业选择、年龄差别、文化程度的城乡居民,其体育价值取向也有不同的特点。

2.2.1 不同经济状况群体的比较

经济状况从两个主要方面对体育生活产生影响。宏观而言,一个地区的经济状况对整体体育事业产生影响,诸如当地体育设施、体育教育投入等,进而影响着体育健身氛围;微观而论,个体的经济收入状况对体育生活的影响表现在饮食结构、身体健康状况、体育生活消费等方面,是关系个体体育生活能否顺利进行的指标之一。城市的经济发展走在各乡村的前列,因此,目前城市的体育设施、体育教育投入等体育生活消费比较客观,而乡村居民尚处于低收入阶段,所以乡村居民以提高物质生活质量为第一目标,体育设施、体育教育投入等情况不理想,而高收入的人在物质生活得到极大满足以后,追求更高层次的目标。这种需要层次的差异,决定了不同经济收入人群对体育价值观选择的差异。

2.2.2 不同职业群体的比较

由于城乡居民所处社会环境、工作方式的差异,主体体育需求和认识也有自身特点。值得思考的是,与城市居民相比,农村工人比农村农民呈现出较高水平特征的取向层次。这一结果表明,农村职业具有改变人们体育价值观的作用。我国实行农村经济体制改革后,农村产业结构发生了较大变化。农民进入乡镇企业,加入第三产业。从而打破了农村单一种植职业的状况,并且由此引发出一系列完全不同的社会组织和生产方式,这些对于农民体育价值评判具有潜在而又重要的功能。又由于城乡居民不同职业群体具有不同的个性特征,“从事农业的个体,个性多内向,思想较为保守,从事企业商业服务业的个体,个性多外向,思想较为灵活”。这种职业个性差异,对感知体育信息、形成价值评价也会产生隐性效应。

2.2.3 不同文化程度群体的比较

随着农村居民文化程度的提高,农村居民与城市居民的体育价值观差异呈现下降趋势。究其原因,可能是农村居民早期通过学校学习阶段,曾接受过有计划、有目的的教育,较为系统地接受社会规范、价值标准,也曾亲身体验过各种体育实践,对体育知识、技术有所了解,并且随着文化教育时间的增长,这种体育体验更为广泛而深刻,因而他们“依据先行经验的立场,能够认识被知觉对象的意义,从而形成了观念”。这种观念参与对体育的认识和评价过程,对他们形成较高水平特征的体育观无疑会有潜在的基础作用。城乡居民体育价值观差异除了与个体文化素质、教育程度有关外,还与文化习俗、历史条件、审美情趣及社会风气的优劣等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

2.2.4 不同年龄群体的比较

与同一年龄群体的城市居民相比,农村青年组体育价值取向水平特征明显高于农村中、老年组。农村青年组与城市青年组相比,差异也明显小于其它两个比较组。这是由于长期以来,农村经济实行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农村生产力较为落后。这一社会存在决定了农民思想较为狭隘保守,乡村意识较为浓厚,生活方式简单朴素,人际交往狭窄单一。这些特点在中老年农民身上反映尤为强烈。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农村经济改革的大潮,把扑朔迷离的现代意识带进了农村,给农民心理以极大的荡涤,尤其是青年农民,“他们性格趋于外向,对新思想较为敏感,具有一定的开拓精神,对体育等精神生活要求强烈”。“他们比起老一辈农民更具有扩大社会交往的意愿”。

从以上几点可以看出,随着农村教育事业的不断普及,使新一代农民具有普遍接受系统教育的机会,他们的文化素质、智力水平都较中老年高。这些因素无疑会影响到他们对体育价值的认识和评价。这一现实存在,提醒人们,我国城乡居民的体育价值取向差异会随着农村社会生活状况的不断改善而逐渐缩小。只有认识到这种必然性,才能自觉地顺应之。

3 结论与建议

3.1 结论

休闲娱乐因子、社会效应因子、健身保健因子、美育体验因子、知识技能因子构成了湖北省城乡居民体育价值观主要结构体系。城乡居民在休闲娱乐因子方面表现出极大的相似性,而在社会效应因子、健身保健因子、美育体验因子、知识技能因子方面又存在着较大的差异。

3.2 建议

3.2.1 充分利用各种信息手段,强化居民健身意识。政府应更进一步加强全民健身科学知识和方法的宣传与引导,充分利用已有的信息媒介手段,以群众喜闻乐见的多种形式进行健身活动的宣传,顺应人们日益关心自身健康的需求,激发其健身意识。

3.2.2 根据城乡居民现状,要开展好体育活动,政府应承担基础性建设(包括场馆、体育活动中心),社会负责组织、协调、开展体育活动,在锻炼项目、方式上满足城乡居民的锻炼愿望,激发体育需求。

3.2.3 由于农村居民体育相对城市体育落后,应充分发挥城市居民体育的“示范效应”,积极鼓励城市在人力、物力、财力、智力等方面支持农村体育建设,缩小城乡体育差别、区域体育差别,切实在农村开展全民健身计划,培养农村居民具有“人人都应享有体育”的价值观念。

3.2.4 在体育活动项目的选择上,注意与地方文化相结合,与当地风俗、习惯相结合,加强引导,调动农民参与体育健身娱乐的积极性,进而树立积极向上的体育价值观。

[1]田雨普.小康社会时期我国社会体育的城乡差异[J].体育科学,2005,25(4):3-6.

[2]江宇.体育价值观的现代审视[J].体育文化导刊,2008(2):38-40.

[3]李华,杨闯建,王鑫.当代体育价值观基础理论研究[J].武汉体育学院学报,2004,38(6):31-32.

[4]钟赋春.影响农村乡镇体育发展的因素及对策研究[J].武汉体育学院学报,2006,40(10):1114.

[5]王奇峰.对我国体育价值观研究的几点思考[J].体育学刊,2007,14(5):11-13.

[6]陈琦,杨文轩,刘海元,等.我国当代体育价值观的研究[J].体育科学,2006,26(8):3-9.

[7]鲁长芬,陈琦.从当代体育价值观的转变透视新时期体育功能[J].体育学刊,2007,14(3):126-129.

免责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