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4-05-20
李静怡
(沈阳农业大学外语教学部 辽宁 沈阳 110161)
随着我国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学习英语的目的,是使学生能用英语进行信息交流,能够在实践中运用英语。 竞争激烈的社会急需既有充足的英汉语言知识, 又掌握了英、汉语国家生活习俗,民族心理以及价值观念、宗教文化等文化特征的应用交际型的翻译人才。 翻译不仅包括语言能力,而且包括交际能力,两者不可分割。 前者强调语言的语法规范性,而后者则注重语言在社会环境中的正确应用,两者是手段和目的的关系。 人们在进行英语翻译时须特别关注本国文化与异国文化之间的差异,以及在不同文化背景下语义信息和文化信息的差异,尽可能做到文化信息等值或对等。 英语翻译教学应定位在对学生语言能力及专业技能的培养上,以提高学生在不同环境下的跨文化交际能力。
在英汉互译教学中常常发现,虽然不少学生掌握了不少词汇,语法也学得不错,但是他们译出来的句子或文章却是不知所云。 究其原因,主要是文化差异引起的意思理解和表达方式不同造成的。因此,在大学公共英语教学中。重视和加强英语跨文化交际的学习势在必行。
1959 年, 美国人类学家爱德华·霍尔在其经典著作中首次使用了“跨文化交际”这一术语。 翻译作为跨文化交际的桥梁,在信息传递的过程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在翻译教学中融入跨文化交际能力的培养已经得到很多学者的认同:语言是文化的载体,也是传播文化信息的重要渠道。 一种语言文字译成另一种语言文字就要不可避免地涉及大量的文化内涵。 因此,翻译不仅涉及语言问题,也涉及文化问题。 语言与文化互相影响,互相作用。 理解语言必须了解文化,理解文化必须了解语言。 语言反映着文化的内涵、价值和精华。
“跨文化交际” 这个概念是从英文的 “intercultural-communication”翻译过来的,它指非本族语者之间的交际,文化几乎渗透到人们生存环境的各个层面,交际作为一个语言和非语言使用过程,涉及个人的生理和心理、认识和感知以及社会文化环境,跨文化交际作为两者的结合所研究的内容也就更为丰富。 语言学家胡文仲认为:“跨文化交际学除研究文化的定义与特点、 交际的定义与特征以及文化与交际的关系之外,着重研究干扰交际的文化因素。 ”这些因素包括语言、非语言手段、社交准则、社会组织、价值观念等。 语言包括词语的文化内涵、篇章结构、逻辑思维以及翻译等值等方面。 非语言手段指手式、身式、服饰、音调高低、微笑、沉默、对时间与空间的不同观念等。
因此,我们应结合语境,恰当地遣词造句,尽量避免因受汉语干扰而误用与当时情景不符的表达方式。 同时,我们要培养学生的跨文化交际策略, 促进跨文化本族语者与交流。这种教学活动不仅是传授更重要的是要培养现代人应用英语进行跨文化交际的能力。 在西方,以巴斯奈特为代表的翻译研究者们把文化的制约因素看成了翻译的本质。 要成功地进行语言转换,不但要掌握两种语言,还要熟悉两种语言所代表的文化,并在进行语言转换的同时传达文化信息。 他们从重视语言转换转向重视文化转换,甚至把翻译看成是一种跨文化交际行为。
跨文化的交际活动, 是母语和目的语之间的合理转换,这一转换过程要求译者不仅能综合运用听、说、读、写等技能,更要充分理解目的语文化。 语言是文化的载体,语言反映文化,而且受文化的制约。
人类文化学者以为,文化是人类社会“艺术、政治、经济、教育、修养、文学、语言、思维”的总和。 正如翻译家尤金·奈达所指出的,“对于真正成功的翻译而言、熟悉两种文化甚至比掌握两种语言更为重要。 因为词语只有在长期起作用的文化意识上才有意义。 ”跨文化交际学者皮埃斯则认为“文化是冻结了的人际交流,而交际是流动着的文化”。 英国人类学家泰勒提出了关于文化的著名定义,文化是一种复杂体,它包括知识、信仰、艺术、道德、法律、风俗以及其余社会上的能力与习惯。 由此可见,各个国家、民族的社会制度、自然环境、宗教信仰、民情风俗、性格心理、思维方式等文化传统的差异,必然使其语言打上民族文化的烙印。 所以,只有深刻理解两种文化的差异,才能使译文不仅在语言意义上对等,而且也在文化意义上贴切对等。 从而真正达到实际意义的跨文化交际。
教师在做文化导入之前, 必须要了解学生的知识水平,认真应对学生独立思考能力、创造想象力、判断批判能力、实践动手能力欠缺,文明礼仪修养尤其是与国际接轨的文明修养有所缺失等问题,使得学生在英语翻译学习过程中除了系统地学习语言外, 还有机会接触该语言丰富的文化内涵;在此基础上,教师再帮助学生学会客观评价自己或他人的跨文化意识及跨文化交际能力。
人作为思维的主体,其思维方式是受社会发展的影响和制约的,对比英汉两种思维方式的异同,特别是深谙两种民族思维方式的差别,并找出合理的翻译策略,加强对学生跨文化交际意识的培养。 在与英语国家的交际过程中,因缺乏对中西方文化差异的认识和了解,人们经常下意识地以本民族的思维方式和文化习惯来进行交际, 频频出现语用错误,误解和冲突常常发生。
因此,教师在授课时应对反映文化冲突的典型案例进行分析、解释,并组织学生开展讨论,让学生身临其境,这样,学生则从理论的接受者转变为实践的创造者。 学生跨越文化障碍,有利于提高实践能力并增加对跨文化差异的兴趣,培养跨文化交际能力。
众所周知,翻译是一种语言文化承载的意义转化到另一众所周知,翻译是一种语言文化承载的意义转化到另一种语言文化中去的跨语言、跨文化交际的活动。 在各个领域种语言文化中去的跨语言、跨文化交际的活动。 在各个领域经历历史转型的中国,对翻译教学早已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经历历史转型的中国,对翻译教学早已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对既熟悉国际知识又熟练掌握英语能直接参与国际竞争和合作的国际通用型高级复合型人才的需求越来越大,跨文化交际能力已经成为现代人才不可缺少的素质。 因此,在英语翻译教学中必须重视学生跨文化交际能力的培养,使教学能更好地渗透文化知识,与时俱进。
[1]胡文仲.胡文仲英语教育白选集[M].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06.
[2]朱健平.翻译即解释:对翻译的重新界定:哲学要用定冠词…the,表明作用诠释学的翻译现[J].解放军外国语学院学报,2006,2.
[3]大学英语教学大纲修订工作组:大学英语教学大纲[Z].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0.
[4]杜耀文.跨文化交际与翻译[J].山西等学校社会科学学报,2005,17(11):61-64.
[5]张志强.翻译的实质与翻译教学[J].河南师范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0,27(6):101.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