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期刊杂志

高职电子类学生职业能力培养的研究与探索

时间:2024-05-20

徐宏庆 张文婷

(1.正德职业技术学院 江苏 南京 211106;2.磐能电力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江苏 南京 210061)

近年来,我院电子信息类专业以建设省级特色专业和实验教学示范中心为契机,依据高职高专学生现状,从岗位目标入手,积极探索基于工作过程的任务引领、实施项目导向的教学模式,积极探索,逐步建立了“电子产品生产检测、电子产品检修调试、电子产品设计开发及顶岗实习”层次推进的四级模块化的课程体系(见表1)。

表1 四级模块化课程体系结构

电子等工科专业的学生来讲, 其就业岗位的实际工作环境与实践性教学环节可以做到高度的一致性, 为我们培养与企业无缝接轨的人才提供了很好的实施基础, 我们完全可能依靠学校的自身条件,达到工学紧密结合的效果。 依据企业对人才的需求实际要求,项目载体的设计上,以企业需求为目标, 培养具有实际操作能力的服务于生产一线的技术人员。 在实际建设中,通过与企业零距离基础,深层次交流,对企业用人需求进行了深入剖析,提出“以项目为载体,以企业化教学环境为支撑,以企业化管理模式为抓手,以“双师型”教学团队建设为保障”构建了全方位立体式的教学环节(如图1)。用有难度梯度、有层次、有针对性的工学结合项目,引领学生主动学习相关理论知识,增强其职业技能。

图1 实施平台架构

1 以企业的要求为出发点,搭建实践教学平台

从高职电子与信息类岗位群职业能力要求出发,以就业能力和职业可持续发展能力培养为目标, 主动与企业联系,积极寻求与企业的合作[1-2]。 合作在两个方面展开,首先我们通过和企业的深层次的沟通, 了解企业用人的基本条件,并以此为我们设计工学结合项目提供了很好的参照依据;其次,学院积极引进企业全套实习系统和技术资料,校企配合完成对教师的技能能力的培养,按照企业的要求培养学生的各方面能力,使其能够学业完成后以最快的方式融入到企业中,成为企业优秀的工作者。

为了使学生在学习中能体验职场氛围, 接受职业环境的熏陶,进行规范化职业训练,我们仿真企业环境建设职场型实践教学平台,成立模拟公司,并按企业运作要求,制订了相关岗位职责、工艺流程和工作流程等规章制度,设置了办公区、小型会议室、小型图书室和内训教室等工作研习场所。

2 企业化的科学管理,培养合格人才

为了能够最大限度地贴近企业的运营模式,在教学组织上,按照企业实际运行的过程、运作方法及运营机制实施[3-4]。采用任务驱动、职业模拟,采取普适性通用工作过程六步法组织教学,对每个任务项目合理安排实践操作与理论讲解内容,分模块组织实施,分阶段给学生明确的、通过努力能完成的学习任务和目标。 学生在不同的学习阶段,以不同的身份完成不同的岗位工作及学习内容,体会职场氛围和实际工作流程,接受准就业训练。

通过在生产车间和工作室进行的多元化、多层次项目训练,锻炼学生的职业工作能力,使学生领悟现代工程技术人员应具备的质量意识、安全意识、管理意识、市场意识、竞争意识和创新意识等,全面提高学生自身职业素养,为毕业后尽快适应岗位需求打下良好基础。

同时我们和企业共同合作,企业工作人员和实践教师在实践教学的过程中,共同培养学生的职业技能,确保培养出来的学生能够与企业无缝接轨,企业无须专门培训就可直接上岗。

3 根据工学结合项目,完善和丰富学院的教学体系

首先我们以专任教师为主,企业技术人员为辅,成立课程开发小组。 以工程项目或典型电子产品为载体,采用“直接选用、二次开发和创新设计”等方法,以突出学生实际工作能力与技术应用能力训练为主线,开发“多元化、多层次、模块化、菜单式”课程项目;其次,我们也以访问工程师的形式,派遣教师深入企业,直接参与企业产品的开发和设计。 每个项目都以完成一个完整的工作任务为目的, 融入理论知识、工作对象、工具、工作方法和工作要求等工作过程要素。 并将它转换成实际教学资源,融入到实际的教学环节中,建立了包括项目任务书、指导书、组织计划、教案、课件、评估方式和评估标准等课程教学资源库,并不断更新与充实相关资料。 使得教学活动更具有生命力和实践性。

4 结合企业需求,充实学院实训基地

实训基地是课程体系改革和建设的硬件支撑, 是学生实施实验实训项目的重要平台之一, 是培养学生岗位能力的重要的载体。是学生将知识转化为能力关键场所。学院在原有的传统实验实训基地的基础上,结合企业的实际需求,设置了一些职业指向性强的实训项目,在此基础上,需要建立与之配套的实训基地。 目前,我们已经建立了电子电路分析与实践、音视频设备原理与检修、单片机技术与实践实训基地。

通过与企业合作,引进企业项目和技术资源,兼顾“双证”教育,我们建立了电子产品生产检测工作室、电子产品生产检修调试工作室、电子产品设计开发工作室三个具有企业化环境的实践教学平台。 同时,企业提供设备和资金,学校提供实际实训场所,企业采取捐赠的形式,将企业闲置的生产设备捐赠给学院,为学生提供更好的实训条件。

另外与企业进一步合作,对于资金投入大,维护费用高的实训基地,利用企业本身的资源,成立了企业和学院联合的生产实训基地,基地就设在企业中,在电子产品生产线上,学生可以“零距离”接触高科技的生产设备,直接参与生产活动。

5 强化教师技能培训,锻造“双师”教学团队

学院设有教科研专项基金,制订了多项鼓励政策和激励措施,从培养考核教师的职业能力入手,保证项目化课程的教学质量。 要求教师必须深入到行业企业进行学习调研,参与企业项目开发,接受企业培训[5]。 先后选拔了多名教师到境外院校学习工程职业教育, 学习国外先进的职业教育理念;选拔教师到相关企业学习手机、数字电视、笔记本等电子产品的芯片级维修;选拔教师到微软等知名企业参加软件工程师培训,选拔教师参加工信部、教育部、中国电子学会等部门或行业协会组织的职业资格考评员培训。

同时,我们积极引进专任高级人才,聘请企业技术人员做兼职教师,邀请其它高校和研究所的专家教授以及企业人员来校作报告,做指导,组织教师到兄弟院校参观学习。

另外, 我们积极参与中小企业的社会化服务体系结构,派遣有实力的教师深入企业为企业新员工开展基本技能的培训,充分发挥自身优势。 采取访问工程师制度,鼓励青年教师深入基层,和企业技术人员一起开发产品或参与企业的开发项目;在企业技术人员的引荐下,直接接手小型的项目开发,多角度、多方位的锻炼教师的职业技能,进一步拓宽学院产学结合的思路,更好地为教学一线服务。

通过这一系列的“走出去,请进来”的活动,全面提高了教师的教科研能力,拓宽了教师的视野,要求老师不仅要有学历而且要有“经历”。 了解了行业企业最新信息,锻造了教学团队,为课程开发与课程教学改革提供了师资保障。

通过以上一系列的措施,围绕学生职业能力培养这个目标,不断增强学生职业技能,学生的职业技能将直接影响到学生的就业,而学生的就业情况直接反映了学院在行业中的竞争力,提升高职学生的职业技能是各个高职院校重点研究的课题。 我们将在实施过程中,不断修正方向,进一步探索和完善的方案,确保实施效果,适应社会对人才的需求。

[1]韩继红.高职教育人才培养质量多元社会评价机制探析[J].职业技术教育,2011(10).

[2]邱璐轶.高职校企合作的影响因素分析[J]教育探索,2011(4).

[3]王昌国,商小琴.高职院校校内生产性实训基地建设之探索[J].中国市场,2011(23).

[4]朱金秀,金纪东.实践教学与就业能力培养想融合的研究与探索[J].实验室研究与探索,2011(30).

[5]李海.高职“双师型”师资队伍建设制度的缺失与完善[J].职业技术教育,2011(11).

免责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