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期刊杂志

浅谈如何构建“2+1”模式下的高职经管类实习实训体系

时间:2024-05-20

肖艳丽 张 丽

(淮北职业技术学院 安徽 淮北 235000)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 年)》在第六章职业教育中指出:大力发展职业教育,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推进教育教学改革,实行工学结合、校企合作、顶岗实习的人才培养模式[1]。 这对高职人才培养模式探索提出新的挑战。 “2+1”培养模式是高职院校的重要人才培养模式, 利用学校和企业两种截然不同的教育环境和资源,在互利双赢的前提下,以培养学生的职业素质、提高工作能力和提升社会竞争力为目的,学校内实行两年的理论教学与一年的企业内顶岗实习实训相结合的培养模式,使学生在理论知识“必需、够用”的前提下,掌握更多的实践知识和技能,真正实现教学与生产的无缝对接。 因此,构建和完善适合学生专业特点的新型实习实训体系,建设稳定、长效的实习实训基地,强化实习实训功能,这对培养创新型、复合型、应用型人才具有现实意义。 下面以经管类专业为例,对构建高职的实习实训体系进行初步的探讨。

1 高职经管类专业实习实训的特点和类型

1.1 经管类专业实习实训的特点

经管类专业涉猎范围广,几乎涵盖现代社会经济生活发展的各个层面,我院已开设财务管理、市场营销、建筑经济管理、电子商务、物流管理、连锁经营管理、电子工艺管理、税务管理以及旅游管理、酒店管理等高职经管类专业。 目前,这些已经成为学院专业建设的组成力量,承担着为地方社会经济的发展培养具有一定技能生产实践管理人才的重要使命,因此,在专业教学中应紧紧围绕培养学生的从事某一职业的实际工作能力为主线,把专业实践教学体系建设作为重点。 经管类专业实践教学体系一般兼有自然科学的实验室模拟性与社会科学的实践性双重特点,实验室模拟是通过对众多经济现象分析,运用数学理念活动中数量的变化,来透过表象概括出运行规律,并用一些经济模型来加以精确描述;社会实践性体现在以人类社会生产活动现象为基础,提炼总结出相应的规律来指导相关的社会活动。

1.2 经管类专业实习实训的类型

1.2.1 分析型实验实习

通过案例教学法,让学生接触各类经营性实例,了解此类经济活动的一般的程序和流程,发现其中运用哪些已学过的基本原理,从而学会分析解决实际经济管理问题,培养实际管理工作的能力。

1.2.2 演示型实验实习

教师通过对管理过程的每一步骤的展示和说明,学生获得最直观的初步认识,如通过会计记账凭证的填制、账簿的登记,使学生看到一个合格的会计应如何认真、规范、正确记录每一笔经济业务;通过对信用证、装箱单、提货单、汇票、商业发票、保险单等正确填写的演示,使学生掌握对外贸易实验的基本方法、步骤,培养学生实验的基本技能。

1.2.3 设计型实验实习

通过有针对性的对某项经济活动进行方案设计、 问卷调查等手段使学生获得一手的实践资料, 并组织学生进行整理分析、预测,形成完整调研报告的综合实训过程。 例如在学习营销策划后, 可让学生运用已学的专业知识对市场上某一品牌商品进行市场调查、 统计与分析, 设计营销方案,并在全班范围内公开交流讨论分析,使学生在实践中对流程和重点的把握更加清晰, 培养学生独立思考能力和设计能力。

1.2.4 模拟型实验

利用计算机软件技术,真实模拟各种管理所需的职业环境,学生可以组织管理者身份来参与其中,身临其境进行对每一个业务流程做出判断和决策,这种实验弥补了实习条件不足的缺陷,可部分替代现场的实习实训,起着事半功倍的效果。 如会计实习的综合模拟,教师指导学生分别模拟会计业务的相关角色和情景,在完成单项实验的基础上进行融合与理解;如市场营销模拟软件可以帮助学生熟悉产品生产销售的流程,体验激烈的产品市场竞争,随时调整企业生产和改进产品性能,制定适合市场要求的营销策略,达到提高营销实绩的实践效果。

1.2.5 认识实习

在专业技术人员和指导教师的帮助下,通过对企业实地考察,使学生对本行业的工作性质、工作流程、未来发展等有一个初步的了解。 在认识实习过程中,教师应发挥主观能动性,提出认识实习的目的和任务,让学生带着问题进现场,通过书本知识和实习内容现场对比验证,提出自己的观点并形成可行性报告;同时,教师还应对学生进行职业道德的宣传教育,企业的管理氛围和员工敬业的精神,深深感动学生专业思想,成为今后学习的目标和动力。

1.2.6 顶岗实习

学校积极寻求和企事业单位合作,选派优秀学生到企业实习,鼓励教师为企业提供技术支持和科研服务,通过这种互惠互利的校企合作,从而建立起长期稳定合作关系,使企业成为校外实习实训基地。 这种依托企业的校外实习实训基地,它不同于传统意义上的实习,学生可以“职业人”的身份直接参加生产实践活动, 承担工作岗位规定的责任和义务,等于提前进入真实环境职业化训练,真正实现与市场的无缝对接。

2 高职经管类专业实习实训存在的问题

高职教育以提高实践操作能力和适应职业岗位需要为办学的根本点,凸显实践教学的主体作用。 高职经管类的专业课实务性强,主要特色是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这就必须通过大量的实践活动来帮助学生理解与领悟。 因此,高职经管类专业实践教学体系应以培养学生从事某种职业的实际工作能力为起点,在学生具备必需够用的理论知识前提下,努力搭建近乎真实的实践教学环境或提供实际工作岗位。 但目前普遍存在实践课时开出率不足、随意调整实践教学内容的现象; 实践教学大纲和教材比较陈旧,实训的内容要求与最新岗位要求脱节;实践指导教师自身缺乏工作经验和实际操作能力,很难指导学生保质保量完成实训的任务;现有的校内试验设备老化陈旧,不具备现代企业先进的生产条件和规模, 无法实现生产性的真实操作,基本还是停留在以机房和模拟环境为主;校外实践基地基本停留在观摩、实训的层次,企业的“能工巧匠”也仅仅只是师傅,无法体现其专业知识的系统性、科学性,更不能系统承担实践教学的全过程, 也就无从谈起产学研结合的深层次合作。 这些严重影响了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从而使实践效果大打折扣。

3 高职经管类专业实习实训体系构建的对策

3.1 更新实践教学理念,突出实践主体作用

高职院校的办学定位是为地方经济培养高级技能型实用人才, 这就要求培养学生具备综合素质和专业技能水平。在教学中要更新理念,彻底根除头脑中以学科的知识体系为主线的传统思想,突出实践教学的主体地位,构建以实践能力为核心的教学体系。 对于经管类专业,要重新定位实践教学的目标要求,增加专业职业能力和实践综合素质方面的教学实践活动,突出培养重点,使学生切实掌握该专业的最基本业务流程、 动手操作方法和组织管理能力等实用技术,并内化为学生的职业素质。

3.2 完善与规范实践教材,注重实用性和可操作性

高职院校建立实践能力为核心的教学体系, 必须紧密联系行业实际,根据行业现状及发展中需要的岗位能力,设置和调整实践教学的教学模块和实训环节的内容和要求。经管类专业可以进行广泛的职业岗位调研, 从岗位的实际需求的相关知识体系和技能出发, 开发出与企业生产实践“零距离”的适用的实用教材,注重教材的可操作性,吸引企业人士参编教材或充分征求和采纳本行业有经验人士的意见,真正实现教材、讲课、实习、实训与企业生产管理高度统一。

3.3 加强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提高实践教学水平

传统教育中重理论、轻实践;重结果、轻过程;重知识的传授、轻能力的培养,这直接导致师资队伍建设和评价上偏重理论水平。 高职院校以能力培养为主线的办学理念则更加强调实践性教学的重要意义,这就首先要求学院要拥有一大批既有专业理论和又有专业实践操作能力的“双师型”教师,即同时拥有“教师资格证书”和“专业技术资格证书”。像经管类专业实践教学教师应具有会计、经济、营销类、电子商务、导游等相关的从业资格证书,学校要鼓励教师考证,提高实践能力。 学校也可以采取“请进来,送出去”的办法进行,即从大中企事业单位中聘请具有丰富经验的一线员工、经营管理人员或私人业主作为兼职教师, 走进课堂担任实践教学教师,他们丰富的实践阅历可以使课堂气氛活跃起来,从而激发学生专业学习兴趣;或选送专业课教师到一线企业去挂职锻炼,直接参加企业生产实践活动,在实践中学习最新的技术和技能,同时教师还可利用专业所长,在企业中开展科研服务工作,帮助企业进行创新活动,或将科研成果就地转化给企业,为企业发展带来利润,这是一条拓展工学结合、互惠互利的人才培养途径, 必能形成实践教学全面发展的新局面。

3.4 校企合作,共建校内外实训实践基地

建立一批专业可靠、 持续稳定的校内外实习实训基地是开展实践教学,提高实践教学水平的前提。 高校可以按照“自建、共建、扩建”的原则,多渠道、多形式筹措资金,与政府、企业合作,对校内实验实训室进行建设,提高实验室的软硬件水平,完善自我造血功能,构建相对独立的模块化、开放式实践教学体系,并形成系统化的教学共享资源。 例如经管类可与银行企业合作共建业务模拟系统实验室, 引进与专业实习相关的情景模拟试验系统, 使学生熟练掌握本专业的业务流程和操作实务;同时作为银行的培训基地,免费承担一定量的企业员工专业技能培训任务, 校企互惠互利,资源共享。

加强校外实践教学基地的建设,坚持实习就业一体化模式,学院与企业应建立长期稳定的人才培养的合作关系。 学院根据教学大纲的统一要求, 直接安排学生到相关的企业,在不同的部门和工段轮流进行顶岗实习,企业按照员工标准对学生进行管理,学生在完成生产任务后,获得相应的报酬,实现了学生的双重身份—在公司生产时为工人,在教室上课时为学生,工作与学习有机融为一体。 经管类专业可以结合区域经济的特点,与企事业单位建立功能完善的专业校外实训基地,有计划的安排学生顶岗实习,让学生带着课题去实习,在实习中发现问题,寻找解决方法,并形成可行性报告上交学校作为考核成绩, 这样既锻炼学生在实践中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又进一步提高了学生的实习效果。

3.5 搭建创业教育平台,培养学生创业创新能力

创业教育是实践教学不可缺少的环节, 包括创业意识、创业知识、创业能力等的训练和培养,有利于激发学生创业创新潜能,缓解就业压力,促进就业观念的转变。 建立和完善创新创业实训课程体系,把创业教育和专业教学有机结合起来;加大对创业教育软硬件方面的投入,构筑“教育、实训、指导、服务”的创业教育工作平台,培养学生创业创新能力;举办创业大赛和创业培训,激发大学生的创业热情,营造有利于创业的舆论导向和氛围;建立大学生创业孵化基地,为有创业愿望的学生提供创业场地和优惠政策,让学生了解企业运作程序和管理流程,在经营实践中锻炼创业能力;大力扶持创业先进典型,唤醒学生的就业自助意识;完善创业服务体系,为学生创业提供多层次、多渠道、宽领域的发展空间,为以后的自主创业成功打下良好的基础。

4 结语

实习实训充分体现了高职教育的技能型人才培养特色,是高职教育教学的重要环节,是高职教育创新工作的主要任务。 构建经管类实习实训体系是一项系统工程,必须立足于当地社会经济发展和企业对人才的需求,以培养职业技能为核心,以塑造职业人的品质为目的,以深层次的校企合作为途径,实现学校与企业无缝对接,促进学生就业质量的提高,从而提升学院办学质量与办学水平,形成教育教学的良性循环,真正实现人才培养的可持续发展。

[1]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 年[N].中国教育报,2010-7-30.

[2]孙卫,梁巧转,等.管理类本科生实践教学体系的重构[J].中国大学教学,2005(6):44-45.

[3]冯拾松.订单培养校企合作的有效载体[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05(3):8-10.

[4]厉敏萍,蒋达云.市场营销专业实践教学体系的构建[J].科技广场,2006(10):75-76.

[5]王华,庞红秀,张三月.高职会计教育校外实训(实习)基地构建探讨[J].中国管理信息化,2009(7):120-121.

[6]张晓青.广东高职市场营销专业职业能力分析与课程开发[J].经济研究导刊,2010(25):250-253.

免责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