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4-05-20
来德淳
(沈阳体育学院,辽宁 沈阳 110102)
2013年6月,中国健康管理及产业发展高层研讨会提出了健康资源是中国经济起飞的主要动力,健康理念要从“治疗为主”向“预防为主”转变。
2014年10月,国务院下发了《关于加快发展体育产业促进体育消费的若干意见》的文件,把全民健身上升为国家战略,把提高健康水平作为未来体育发展的核心目标,走康体结合之路,发挥体育锻炼在健康促进和疾病防控中的积极作用。
2015年1月,国民健康风险意识调查报告显示,心血管疾病已扩展到80后人群;三十岁左右的年轻人健康风险意识和健康生活意识最差。伴随我国老龄化社会发展步伐的加快,慢性病及亚健康人群呈上升趋势,国民健康状况不容乐观。
中医理论对当代社会的影响:东方文化的根脉是周易的阴阳学说,阴阳文化阐述了宇宙的根本规律。中医诊治以平衡阴阳为根本,以五行生克为依据,为构建人体科学的理论体系奠定了基础。黄帝内经既是中医防病养生理论的元典,也是天文学、历算学、地理学、人类学、气象学、心理学、管理学,乃至体育等领域进行研究的宝典。黄帝内经二十五种人体质理论在运动训练早期选材、领导者智能结构、个体犯罪心理等方面的研究上有很好的参考价值。
中医人体科学核心思想对人类健康的认识:天人相应生命整体思想:气为生命之源,阴气主物质,阳气主功能,阴阳二气相互转化。中医对生命的认识主要依据内经中“气聚则生,气壮则康、气衰则弱,气散则亡”的观点。人是自然的产物,人的气血、情志、经络、发病都随季节的变化而变化,自然之气对人体之气有影响,二气作用对人体起到温熙、固摄、防御、气化等作用,完成人的生长壮老已的生命过程。中医整体观还包括医生要上知天文,下知地理,中知人事。如果医生治病不了解五运六气的变化,不了解社会从众心理需求和社会主流意识走向,就很难知道病情产生的真正原因。
阴阳五行对立平衡思想:中医的“中”就是求中、求和、求平衡之意。西医用药以抑制病菌扩散为目的,中医则以调和人体阴阳环境为根本,即虚则辅之、实则泻之、热则寒之、寒则热之,人体环境平衡了,病邪也就没有了滋生的环境,所以人体不同症状的疾病要选用寒热温凉平不同属性的中药。中医还有对五脏六腑互为表里的认识,腑为阳、脏为阴,五脏本身又分阴阳,脏腑之间,五脏之间相互制约,保持阴阳的平衡。五脏相生相克理论是中医诊病的关键。
体质差异辩证施养思想:体质差异辩证施养理论的应用是一流中医必须要具备的诊病技术,故有“不识五运六气,读遍方书何济”一说。“五运”即辨别个体差异,“六气”即自然气候规律性变化对人的影响,中医有“五日谓之候,三候谓之气”一说。中医的体质和现代人理解的人体质量不同,中医体质是指由先天遗传和后天因素影响所形成的个体在形态结构和功能活动方面的五行特征。体质后天影响因素有精神、饮食、地理环境、疾病、体育锻炼、社会环境等。中医体质分类比较复杂,既要考虑先天形态差异,又要考虑后天环境因素。不同体质的人在生活起居运动饮食等方面都有不同要求,每种体质均有短板,违反了个体规律则易患相关的疾病。因违反规律形成的阴虚、阳虚、气虚等体质通过中药调节可以改善,但先天体质的短板永远是存在的,需要个体在睡眠饮食等多方面时时注意。根据中医理论,东海气候温和其民易形成腠理疏松的体质;南方气候炎热地势低下其民易形成腠理致密的体质……;条件好者易形成虚弱腠理疏松体质;条件苦者易形成腠理紧密体质……;热性体质的人生活在北方较好,寒性体质的人生活在南方为佳。
未病预防健康窗口前移思想:中医认为从健康到患病分成未病阶段,欲病阶段和已病阶段。中医强调上工不治已病治未病,即未病先防、既病防变、愈后防复。未病先防包括法于自然之道,调理精神情志,保持阴平阳秘三方面。法于自然之道是指生活中在起居、运动、睡眠等方面顺应自然规律的变化,如春天要减酸增甘,夜卧早起,广步于庭,以使志生,阳气初生而不固避免受寒;秋天要减辛增酸,早卧早起,使志安宁,收敛神气,阴液初动而不定避免过热。在调理精神情志上,春天情志随生发之气而舒畅,秋天使情志安定下来。保持阴平阳密是指阳气固密于外,阴液才能内守,如果阳气过于亢盛损耗,不能固密,阴液就要亏耗而衰竭,所以要做到春夏养阳,秋冬养阴才能达到阴平阳秘。
治养结合内外兼修思想:治养结合与现在医体结合的理念是一致的。中医讲“动则生阳,静则生阴;内动外静,外动内静;动则静之,静则动之”。动是绝对的,静是相对的。治养包括治疗和保养两个方面,也叫疗养。保养应注意饮食、睡眠、情绪、运动等方面,分内调外动两方面。中医之理都体现在一个“气”上,养生治病都离不开“气”。气功有动功、静功、动静结合三类功法,是最好的内调外动的运动养生方法。气功健身强调三调:调形(姿)、调气(息)、调心(神)。内调就是用气功导引方法疏通五脏经络之气,强调精气神的培植。体育活动要求一定的运动量,不侧重三调,所以体育运动和医疗气功结合进行健身,可以达到治养结合内外兼修的目的。
中医理论培养科学运动健身新理念:正确理解生命在于运动与常年坚持运动:中医认为生命体是以“升降出入”的形式进行运动的,运动过程包括恒动不息、动静结合、运动适度三个部分。内经有“非出入则无以生长壮老已,非升降则无以生长化收藏”的理论,升降和出入是生命存在的基本形式。中医理解运动是把“运”和“动”分开的。“动”强调受精神意识支配的活动,如动手、动脚,动全身;“运”不受意识控制,如便秘、不消化,人是控制不了的,但可以顺应人体规律科学活动以加强人体的正常运化。概括说,“动”是人主观意识的反映,“运”是人遵循客观规律的理性行为,二者合理结合才是真正的运动。比如,饭后马上剧烈暴走活动肠胃就难以消化食物。夏天要多动,冬天要少动是因为夏天自然界新陈代谢旺盛,冬天自然界阳气收藏。夏天注意外动,冬天注意内练。冬天不能出汗多泄阳气,而夏天应尽量多排汗排毒。运动量的多少要考虑年龄。一天分四季旦昼夕夜;一年分四季春夏秋冬;一生分四季少青壮老。少年时期阳气充足而阴精不固,运动强度不要过大;青年人是夏天,新陈代谢旺盛,是一生阴阳最平衡的时期,根据需要可以做大运动量活动;中年人阳气开始衰减,运动量不能太大;老年避免过激行为。
体质差异与运动需求问题的讨论:人先天五行平衡度是相对的,元气充盈基础是不同的吗,有的人六十岁不黑发,有的人四十岁天癸竭,这些与先天遗传有一定关系,说明前者先天肾精肝血充盈。肾精肝血充盈不代表心脾肺也好,后天调理至关重要。往往先天不足之人更注意保护自己的元气而长寿,而先天五行较好天天熬夜也会早衰。人在年轻时就要知道自身短板,科学运动、合理膳食、不喜怒无常、保持充足睡眠,这样才能达到健康长寿。中医有少思虑养心气、寡色欲养肾气、少言语养肺气、戒嗔怒养肝气、薄滋味养胃气一说,不动不足以生阳,不静不足以养阴。养生是大智慧,内涵众多哲学原理,齿虽硬易缺损,舌虽软却长存。平时人体出现的各种表现往往是机体自我保护的反映。从寒战、打喷嚏、咳嗽、厌食、乏力、发热、过敏、发炎、溃疡,最后到局部病变需要十多个症状反应过程,这些都是对人的一种提示。人到老年身体机能衰减,健康保护系统提示不敏感,所以更要注意运动养生培补阳气。人运动量的安排还要考虑个体体质差异和工作性质。阳性体质和体力劳动者要注意内动,如气功的打坐;阴性体质及脑力劳动者尽量注意外动,如气功的站桩功法,配合其他器械球类等体育活动。
有的人认为打球跑步才是最好的体育运动。打球和跑步属于中医“动以养形”范围,可以提高人体免疫力。“静以养神”是保持心情的宁静、专一,使脏腑气机协调,真气充沛,即中医强调的“恬淡虚无,真气从之;精神内守,病安从来。”中医讲“智者之养生也,必顺四时而适寒暑,和喜怒而安居处,节阴阳而调刚柔。”老年人膝、髋、踝、腰等关节软组织出现退行性变化,关节润滑液分泌减少,一旦运动过量有损坏身体的可能,不适合打球跑步等运动。气功是古今最好的健身方法,是用中医理论指导下的一种健身运动,是医体结合进行运动养生的最好形式,适合各年龄段人群。气功培补元气的目的就是要达到延年益寿。华佗的五禽戏和孙思邈的六字诀就是气功导引的一种方式,现已成为国家体育总局推广的健身功法。
中医理论在指导国民科学防病与科学养生实践:关于饮食睡眠与健康:民以食为天。中医讲五味入五脏五药入五经。中医养生主张要吃当地最盛产的食品,即一方水木养一方人。同样的水果南方产的就偏寒凉,适合南方人食用,北方相反。咸入肾同时肾也承受咸给肾带来的负担。北方缺少新鲜蔬菜,咸菜等钠超标,居民肾脏易受累,患高血压病的人多。南方潮湿闷热地区吃辛辣食品有助于除湿排汗,辛辣食品对当地人伤害不大;北方人不分体质差异而都吃麻辣食品易伤肺气。肺气虚就需要辛味调肺气,越调肺气越虚,形成依赖性恶循环,特别是,体质偏热者危害较大,北方年轻人患面部痤疮者越来越多,多半因此原因。内经有“五谷为养,五果为助,五畜为益,五菜为充,气味合而服之,以补精益气。”很多人经常把菜当成了主食,多吃菜少吃饭,时间久了气血双亏。还有的人不知自身体质类型,寒性体质吃西瓜喝牛奶不控制,结果必然泻肚。谷、菜、肉、果、茶都有寒温热属性,如果不分体质而盲目食用,必伤身体。刀鱼之所以煎炸后食用是为了去除深海鱼之寒性,烤鸭炖鸡皆因此理。睡眠方面也与体质有关,寒性体质的人睡眠时间比热性体质的人要长;女性睡眠时间比男性要长;老人气血衰阳气不足,每次睡眠时间短而次数增加;年轻人阳气足睡眠时间相对要少;人在冬天睡眠时间比夏天要长……。
中医与西医治病疗效问题的讨论:中国传统医学和西方医学实践过程不分早晚,但中国传统医学理论形成的时间要早于西方医学。中西医的本质是一致的,只是现代人缺少正确认识。西方医学之父希波克拉底认为,“病人是最好的医生,人有自愈本能,医生只是帮助病人更好地发挥本能”,这种观点与中医治病先治人的思想是一致的。中医有“有病不治可得中医”,是说自身机制可以达到中等治疗效果,要比遇到下医误诊治坏的结果要好。流行性感冒吃抗生素治疗对人体的影响要比感冒病毒对人的影响更大。西方人现在已经慎用抗生素而选用中医自然疗法治病,对中医强调的“求中、求和、求平衡”的思想非常肯定,气功已经走进国外体育大学的课堂;而东方人却首选抗生素治疗,明显看到了健康知识的普及程度和健康理念的差距。同时,中医学也要与时俱进,避免千年万变药方不变的弊端;西方医学也要弥补治病不辩证,辩证不辨人的弊端。中医理论目前还有很多难以用现代科学解释的事实,如经络的形态结构、脏腑的表里关系等,都有待于科技发展对其破解。
慢性病是否终身服药问题的讨论:多数人治疗高血压、糖尿病等疾病只重视症状的缓解。中医认为百病之源皆在五脏,五脏之病皆因气血,气血足百病除。心肌缺血支架可以缓解一时症状,但改变不了血液环境,二次以上支架者有之,其他慢性病也是一样。另一方面,不论是中药还是西药都有一定毒性,长期服用会伤及五脏。中医治病讲急则治其标,缓则治其本,但这都是相对的,只有不依赖吃药而达到健康的目的才是真正的治其本。中医的“本”包括固本培元两个方面,即外固其本内培其元。医体结合内外兼修可以达到固本培元预防疾病的根本目的。中国微生态学奠基人魏西曾说:二十一世纪将是微生态世纪,微生态学可以解开中医药未解之谜,也是未来人类不吃药少吃药而得健康的根本方法。人出生后体内有充足的益生菌,益生菌可以分泌各种人体酶,每种酶对疾病有不同的防御作用。益生菌随着人的衰老会越来越少,如果不及时补充就易患病。经常补充益生菌、合理饮食补充气血、科学运动养生是最好的固本培元的方法,也是摆脱终身服药的根本方法。
中医哲学以自然之理阐述了人体科学的基本规律。中医天人相应整体观和因人施养辩证观是中医人体科学的核心思想,也是人与自然和谐共存必须遵循的法则。气为生命之源,养生治病都离不开“气”,升降出入是生命存在的基本形式;五运六气是中医辩证施养的依据。阴阳五行对立平衡思想阐明了中医对健康的理解,也是中医界定健康的标准。中医以调节人体环境为根本,中医的“中”强调了人体阴阳求中、求和、平衡的本质。国民了解人体科学相关知识,对认识生命运动形式、防治疾病和科学运动养生有重要意义。
传统中医理论目前在现代社会诸多领域得到了广泛的应用。中医理论和现代运动实践相结合,强化体育本质功能,树立健康窗口前移和未病先防的医体结合思想是国民科学运动与养生的发展方向。中医整体思想是指导医体结合运动养生的依据;阴阳五行对立平衡思想为治养结合内外兼修科学运动养生理念的形成和运动实践的参与奠定了基础。中医辩证思想对指导国民认识自身体质类型和生命短板,有效防御疾病和正确选择运动方式,辩证施养,科学参与日常养生实践。
建议加强国民对体育本质功能的理解;提高国民对不同时期发展体育运动目的性的认识和国际体育运动发展趋势;宣传相关法律法规,使国民懂得参与体育运是每个国民应有的权利。普及中医国学知识应从国民基础教育开始,使国民了解中医核心思想及人体科学知识,真正实现发展体育运动以增强人民体质为核心的国民体育发展战略。
[1]杨力.周易与中医学[M].北京:北京科学技术出版社,1999,1.
[2]牛占兵.黄帝内经[M].石家庄:河北科学技术出版社,1996,2.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