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期刊杂志

上海垃圾分类的互联网实验

时间:2024-04-24

王元元 梁宝荧

绿色账户作为一种新的垃圾分类模式,引发了广泛关注。

“毫不夸张地说,上海的垃圾分类工作探索出的模式可复制到全国其他地方。”上海市绿化和市容管理局(以下简称上海市绿化局)环卫管理处副处长齐玉梅曾在多个场合这样表示。

支撑其判断的一个重要根据,来自于上海2013年8月推出的垃圾分类正向激励机制——绿色账户。

“简单来说,上海每位市民都可申请一个绿色账户,其践行垃圾分类获得的积分会存入个人绿色账户之中,可用于消费。”齐玉梅表示。

绿色账户以“分类可积分、积分可兑换、兑换可获益”为理念,鼓励居民对日常垃圾进行干湿分类获取相应的积分,而积分可用作实物兑换、服务和权益兑换、信用和荣誉兑换、抽奖等。

过去5年,上海仝市绿色账户的申领人数已达180万、覆盖了200万户居民住宅区、累计积分12亿分、兑换奖品总价值达到5000万元。

如今,在支付宝的助力下,绿色账户实现了线上线下的全面打通,居民可用支付宝上的虚拟绿色账户积分,并用积分来兑换支付宝生活缴费红包、支付宝线下消费红包、天猫超市优惠券等。

“通过与蚂蚁金服等互联网平台的合作,绿色账户将会触达更广泛的人群,发挥更大的作用。”齐玉梅说。

变被动回收为主动回收

在中国的环境治理中,垃圾分类是个长期存在的难题。尤其在城市,因人口聚集,产生的垃圾量巨大,垃圾分类的重要性不言而喻。但多年来,中国在垃圾分类上的步伐缓慢,成效甚微。

绿色账户作为一种新的垃圾分类模式,引发了广泛关注。

上海正式大规模在全市开展垃圾分类是在2010年世博会举办前。当时,政府为参与垃圾分类的居民提供了一些食品、日用品作为奖励,但数量较少,这便是绿色账户的前身。

“多数时候,我们只在周末到社区做这样的推广宣传活动。”齐玉梅说。

然而,上海作为一个拥有2300万常住人口的大型城市,每天的生活垃圾清运量将近2万吨,仅凭周末的分类回收活动远远不够。如何提升垃圾分类的参与度和覆盖度成为上海市绿化局思考的方向。

“垃圾分类是每天都需要做的事,必须摸索出一个长效模式让居民乐于参与其中。”齐玉梅说。

鉴于之前的经验,齐玉梅想到了“用激励换回收”的方式,“在环保意识还未真正根深蒂固时,通过有偿方式来吸引民众进行垃圾分类或许是最直接有效的方法”。

于是,绿色账户应运而生。2013年8月起,上海将原本每周末举行一次的有害垃圾和可回收物收集转向了日常的干湿垃圾分类,并划定了7个小区作为首批试点,实行筹码式兑换。

在筹码达到一定数量后,居民便可到社区兑换点换取诸如盆栽之类的物品。

“垃圾分类并不复杂,而帮助居民养成分类习惯的最好方式就是令其产生获得感。事实证明,通过筹码管理、实物兑换的方式,老百姓的参与度确实越来越高了。”齐玉梅说。

尝到甜头,2014年上海便将绿色账户的试点规模进一步扩大,从此前的7个小区增加到400个小区,覆盖了20万户居民。

绿色积分换黄金

问题也随之而来。试点范围扩容后,过去通过人工记筹码的方式已显得不合时宜。最有效的解决办法就是建设信息化系统,搭载互联网的“顺风车”,实现电子化积分统计。

于是,上海市绿化局与中国银行签订了5年合作协议,由后者负责信息化系统的建设、积分设备的采购、积分卡的发放。届时,上海市民使用中国银行的积分套卡刷一下,便能成功积分。

同时,为了应对日益增加的垃圾分类需求,上海还调整了绿色账户的积分规则。除常规的“定时定点投放,专人现场积分”外,积分制还迎来了“自主投放,统一积分”和“积分上限”。

新规之下,居民在将垃圾分类后,可将绿色账户卡配套条形码贴在湿垃圾袋上,投入楼层的湿垃圾收集容器中,然后保洁员会将分类好的湿垃圾集中收集到存放点。保洁员会检查每袋湿垃圾的分类情况,扫描分类投放正确的条形码给予相应积分。每一次干湿分类投放正确的行为可获得10个绿色积分,每天的积分上限为20分。

这标志着绿色账户制度正式从手工模式转向了信息化模式。自此,绿色账户迈入了2.0时代。这一阶段的一个显著变化是,绿色账户能兑换到的东西更为丰富了。

比如,为鼓励居民使用绿色账户,中国银行曾推出过一系列优惠活动,如“积分换黄金”“50分换50块”等,并联合燃气公司,开展了绿色积分抵燃气费活动,居民使用1000积分即可抵扣40元燃气费。

“兑换内容的多样性大大提高了民众参与垃圾分类的积极性,让绿色账户制度得以在更广的范围内推广开来,获得更好的效果。”齊玉梅说。

即便如此,挑战还是接踵而来。2014年10月,上海将绿色账户的普及任务增加到40万户居民。此时,仅仅依靠中国银行一家合作企业已无法满足需求,引入新的合作伙伴成了必然之选。

“用户规模扩大了,但政府部门的人力并没有相应增加,已无法独立去运作绿色账户,所以我们探索政企合作的模式,让双方各展所长,互利共赢。”齐玉梅说,2015年,上海市绿化局联合众多企业成立了汇众公益发展中心。

自此,上海形成了“政府前台宣传、企业平台运作、市区两级政府+社会资源募集保障”的绿色账户闭环运行机制。

靠什么赢得年轻人追捧

随着绿色账户机制运行时间的拉长,新的问题出现了——用户越来越多,服务就跟不上了。市民很难在短时间内获得兑换产品,兑换周期长、办卡复杂等问题逐渐显露。

这时,一组数据吸引了齐玉梅的注意:公开资料显示,2016年,上海2300万常住人口中就有约1900万是支付宝用户。是否能借助支付宝的平台优势,解决绿色账户运行中存在的问题?

为探究竟,齐玉梅用了最笨的方法,打了支付宝的客服热线,几经波折找到了蚂蚁金服城市事业部的负责人。双方一拍即合。2016年12月,上海市绿化局与蚂蚁金服达成正式合作,绿色账户与支付宝实现了全面对接。

与蚂蚁金服的合作促进了绿色账户办卡方式的变化,从原来的被动等卡变成了如今的自助申领;积分兑换也从之前的一味等待线下物流,变成了现在利用互联网就能实现线上多种产品的兑换。

如此一来,原本只受中老年人青睐的绿色账户也受到了年轻人的追捧,用户数量屡创新高。

令上海市绿化局没想到的是,与支付宝的合作还带来了意外惊喜。

一直以来,缺乏商家的入驻是绿色账户运行的短板。“商家越多能够提供的兑换产品或者服务越丰富,就越能吸引市民参与垃圾分类。”齐玉梅说,上海市绿化局曾想尽办法通过多种渠道联系商家,但效果均不理想。

原因很简单,绿色账户本身没有流量优势.对企业难以形成广告平台效应,因此后者多半兴趣不高,而流量正是支付宝最大的优势之一。通过和支付宝的深度合作,绿色账户利用线上宣传成功吸引了一批商户的加入。

“在蚂蚁金服等合作伙伴的帮助下,绿色账户机制运行得愈加通畅,用户数量和覆盖范围都有了显著提升,这对上海推进垃圾分类工作发挥了积极作用。我们相信,未来绿色账户将触达更多的上海市民。”齐玉梅说。

免责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