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期刊杂志

以史释译 一心一译——《在世俗与宗教之间走钢丝》评述

时间:2024-05-20

金振林

(福建师范大学,福建 福州 350007)

《在世俗与宗教之间走钢丝:析近代传教士对儒家经典的翻译与诠释》在2014年由厦门大学出版社出版,作者是岳峰教授等。全书有三十多万字,共十一章。作者从历史角度,分析传教士的译本,揭示传教士的内心世界。该书按内容大致可分为研究方法、文本分析以及规律分析。

1 研究方法

这一部也就是第一章到第三章,分别是“绪论”、“研究方法”和“传教士译介儒经的特性:索隐”。在这一部分中,作者介绍了有关传教士译介儒经的研究现状,说明了研究的难点和前期基础,阐述了翻译史的研究方法,讨论了翻译家评价模式的系统性,研究了译界较少提及的索隐式翻译现象。

研究方法的重点涉及三个方面,即:翻译史的研究方法、系统的翻译家评价模式以及索隐式翻译现象。首先,翻译史“作为翻译学的基础性分支学科,翻译史研究兼具史学研究之特性,故而需要提倡史料先行[1]”;值得称道的是,作者还介绍了稀缺古籍的特殊获取途径,这是为了更好地利用翻译史料。因此,有时我们并非缺乏史料研究,而是缺乏挖掘有效史料的途径与慧眼。其次,也就是如何客观、全面地评价翻译家。要想更加公允地进行评判,作者认为要实现三位一体:评价者系统的前期准备工作、系统的文字层面评价、系统的译文文本外因素分析;一言以蔽之,评价要系统。在该书的文本分析中,作者也正是按照这种相对统一、跨学科且可操作的模式对翻译家进行评价。如此方能见微知著,基于文本又超越文本,于细微处解读翻译家的内心世界。第三个方面也就是该书的创新之处——索隐式翻译。索隐式翻译较少在译界提及,作者在书中对索隐式翻译的滥觞、浸淫、延续进行一一介绍。索隐,即“采取在儒家经典中寻找天主教印记的‘索隐’式解经与翻译手法(即用解释性翻译,大量加人自己的研究结果),得出儒教与天主教多方面一致的结论。[2]”此外,还阐述了索隐式翻译对汉学成就的支配性影响,以及对传教士证明耶儒同源所产生的影响,如:马若瑟“将周武王看成耶稣基督的化身,而夏桀则是撒旦的化身。[3]”其实,作者将索隐式翻译独立成章,因为这种翻译方式对传教士的译介影响深远,进一步阐释传教士有些译文与儒经产生差池的原因,同时也是为了完善评价模式的系统性。

2 文本分析

第四章讨论中国文化中“天”、“帝”、“神”与“鬼”的翻译,内容涉及理雅各、麦都思、顾赛芬、华兹生等人的译本,并进行分析与评价。这些翻译家既有传教士译者,也有非传教士译者,还有法语和德语译者。

第五章选评“四书”译本并研究其中文化负载词的翻译。作者对传教士翻译家与非传教士翻译家进行一番对比观察,其中涉及《论语》中古典神话意象词、中国古代器皿、中国古代礼制词、哲学思想承载词(如:“凤鸟”、“觚”、“子”和“仁”等)翻译的分析比较;从不同角度客观、系统地评价理雅各和韦利的译本,探讨译本风格与译者动机及境遇之间的关系,从而揭示这两位汉学大师在翻译中的规律。此外,也研究了《孟子》中古代哲学思想负载词以及其他文化负载词(如:“气”和“赖”等)的翻译。

第六章研究《诗经》译本的语言美与文化负载词的翻译。作者分析了中外翻译家译本的特点,评价其中文化负载词翻译的得失,包括植物、社会、宗教等领域的文化负载词,如“梅”、“君子”、“上帝”和“天”等字词的翻译。最后作者认为“前见理论”有助于我们分析和挖掘其中的原因,借此剖析了造成《诗经》译本差异性的深层原因。

第七章研究《尚书》文化负载词的翻译。作者先是对《尚书》的译者、译本与译风进行分析;然后考察、分析译者对器具、官衔、数字、地名、以及风俗礼仪五个方面(如:“琴瑟”、“稷”、“一人”、“壶口”和“五玉”等)的翻译,并提出相应的翻译策略。最后,系统、公允地比较研究《尚书》的不同译本。

第八章研究《礼记》世俗文化负载词的翻译。作者先对译者关于出生、死亡、婚礼方面(如:“角”、“死”和“纳采”等)文化负载词的翻译进行分析与评价,然后比较《礼记》译本的“归化”与“异化”翻译策略,分析利弊得失。

第九章研究《周易》文化负载词的翻译,讨论了《易经》的五个英译本、一个德语译本以及两个法语译本;分析评价了译者在数词、地理名词、动物词汇、身份地位词汇(如:“甲”、“鬼方”、“牝牛”和“臣妾”等)翻译的特点;最后对《周易》不同译本进行比较研究。

第十章研究《左传》译本文化元素的翻译。作者先对《左传》作者进行介绍;而后分析研究译本中文化元素的翻译,涉及称谓、地名、器物与仪式还有数量词(如:“相”、“雒”、“璧”和“舍”等)的翻译;最后对《左传》不同译本进行比较研究,其中包含:翻译目的的影响、译者主观性、社会历史背景的影响以及对中国典籍翻译评价和策略的反思。

文本分析是全书的重点,内容主要是翻译研究,也就是作者系统地对翻译家的译本进行分析评价。其中体现了评价者系统的前期准备工作、系统的文字层面评价、系统的译文文本外因素分析,这也正是作者在研究方法中所主张的。

首先是评价者前期准备工作的系统性,这是进行翻译评价活动的首要前提,能直接影响到后续的评价是否全面、客观。其中的系统性主要体现在:既有传教士翻译家也有非传教士翻译家,既有外国译者也有中国译者,既有英语译本也有法语、德语译本。此外,还包括了同一个翻译家前后两个不同时期对同一本儒经的译本,如在第六章中理雅各的两个《诗经》英译本,第一本是无韵译本,第二本是有韵译本。书中涉及的译本在时间上横跨19世纪到21世纪,涉及的翻译家有理雅各、麦都思、庞德、许渊冲、顾赛芬、华兹生、卫礼贤等。可见,作者在前期准备工作的系统性方面毋庸置疑。

其次是文字层面评价的系统性,这是进行翻译评价活动的基础,是“获取第一手数据的直接手段”。在文字层面评价方面,内容至少包括三个方面:词汇、句子与风格。作者选用的例子不仅有达到了一定的量,还很具有代表性,如:在第七章《尚书》文化负载词的翻译研究中,仅仅是“官衔的翻译”这一小节中就举了近15个例子,包括 “百揆”、“虎贲”和“司马”等。紧接着,作者在句子与风格层面进行评价,深入探讨造成译本差异的原因。分析评价之全面,无不令人感叹。

最后是译文文本外因素分析的系统性,文本外因素是影响翻译家翻译实践的重要因素,也是系统、公允的评价模式中不可获取的一部分。翻译家也是人,是社会上的人,不可能摆脱社会文化的影响,而生活于语言的象牙塔之上。因此,作者分析了翻译家信仰与措辞、动机与风格、功能与译法、译者与社会之间的互动规律和内在关系。比如,作者借助分析传教士翻译家为何将“神”译成“God”或“spirit”等,窥探了译者的内心世界,阐释了信仰与措词之间的联系,于细微处见深度与广度。

由此可见,文本分析的最大特色就是翻译家评价模式的系统性,其中的评价可谓是丝丝入扣,至纤至悉。

3 规律分析

这一部分也就是第十一章:“由儒经西传看翻译与宗教的互动”,作者从儒经西传的历史角度提出三点看法:宗教能够启动翻译并催生翻译家,宗教信仰能够直接影响译者对文本的解读与翻译、翻译活动能够促进宗教文化的扩容或导致宗教冲突。

宗教对翻译家的影响不容忽视,书中所涉及的译本大部分也是传教士翻译活动的成果。翻译不是译者孤立的活动,而是结合原有认知网络进行的社会活动。这一章也是分析总结造成翻译家译本差异的深层原因,是对文本分析内容的提炼与升华,是全书的画龙点睛之笔。

该书有两个显著特点:其一,跨学科的研究方法。该书涉及语言、翻译、历史、宗教和文化等多个领域,但其中的分析却是有理有据,丝丝入扣。因为该书作者——岳峰教授是翻译方向的博士研究生导师,同时还是以中外关系史为方向的专门史博士,具有双重学科背景,所以能够在分析时高屋建瓴,水到渠成。比如书中所强调的“史料先行”、“前见理论”和“索隐式翻译”,而且“索隐式翻译”也是全书的创新之处。其二,评价模式的系统性。作者在该书的文本分析中综合文化、宗教、时间、动机等方面的因素,对译本做出系统、公允的评价。值得注意的是,作者还提供收集史料、鉴别史料价值的方法,从而也增加了全书的系统性,帮助其他学者在这方面进行研究,对翻译学与史学的跨学科研究建设做出贡献。

[1]岳峰.在世俗与宗教之间走钢丝:析近代传教士对儒家经典的翻译与诠释[M].厦门:厦门大学出版社,2014:3.

[2]岳峰,程丽英.索隐式翻译研究[J].中国翻译,2009(1):33.

[3][法]费赖之.在华耶稣会士列传及书目(上)[M].冯承钧,译.北京:中华书局,1995:180.

免责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