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4-05-20
张牧 杨成
(江苏师范大学教育研究院,江苏 徐州221116)
翻转课堂,即“The Flipped Classroom”,又可以翻译为“反转课堂”或者“颠倒课堂”等。翻转课堂作为一种新型的教学组织形式,因其突破传统课堂局限、重构教学结构、重视学生的个性化需求等优势,开始在全球盛行,比尔·盖茨称其为“预见了教育的未来”,加拿大《环球邮报》也将其评为2011年影响课堂教学的重大技术变革。翻转课堂实施的最终目的是更好地帮助学习者学习。有效地利用和发挥翻转课堂的优势,已经不是技术上的问题,而是要实现教学思想、学习理论与技术有效地结合。了解目前翻转课堂的现状,并对其进行科学合理的评价,对翻转课堂的探索和实践应用都有重要的意义。现在对目前国内翻转课堂的相关研究进行较全面的回顾,进行阶段性梳理和总结,找出相关研究中存在的不足,不仅是后续研究的必然要求,也是我国教育事业发展的重要战略选择。
鉴于中国学术期刊网的权威及全面性,国内文献主要通过检索中国学术期刊网、万方数据库、维普数据库而获得,分别以“翻转课堂”、“反转课堂”、“颠倒教学”、“颠倒课堂”、“可汗学院”等为检索词进行模糊检索,经过反复检索,在我国的有效文献应从2012年算起。将检索时间界定为2012年1月至2014年12月,共获得相关论文775篇,对其进行逐一筛选与研读,将会议、报纸、访谈等不符合要求的各类非学术性文章剔除,筛选出627篇具有相关性和代表性的文献。笔者将627篇相关文献进行统计,如图1所示。
图1 国内关于翻转课堂研究的文献统计
由上图可以看出,从文章的发表时间来看,我国对翻转课堂的研究起步较晚,2012年全年刊载量仅为19篇,其中核心期刊2篇,普通期刊8篇,非学术性文章9篇,且无相关方面的学位论文。2013年国内才掀起翻转课堂的研究狂潮,2013年全年关于翻转课堂的研究论文共有107篇,其中核心期刊18篇,普通期刊87篇,学位论文2篇。截止到2014年12月,翻转课堂的研究则呈现出井喷状态,总计发表研究论文510篇,其中核心期刊25篇,普通期刊471篇,学位论文14篇。
通过在中国学术期刊网检索发现:从2013年开始,硕士生毕业论文中翻转课堂成为研究的一个选题方向,截止到2014年12月,相关论文16篇。它们是《基于翻转课堂教学理念的课程设计与开发》(广西师范学院,李宏敏,2013)[1]、《基于交互白板的翻转课堂教学案例设计》(河北大学,陈洁,2013)[2]、《翻转课堂教学模式的研究》(华中师范大学、陈晓菲,2014)[3]、《基于翻转课堂理念的初中信息技术网络课程设计与开发》(山东师范大学,李燕,2014)[4]等。这些文章对翻转课堂的特点、理论基础等方面进行了相应研究,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翻转课堂的模式探索和课堂实际应用。
纵然国内今年来对翻转课堂的研究非常火热,但是有关翻转课堂学习评价方面的研究仅发现论文三篇(见表1)。
表1 国内翻转课堂学习评价的相关研究论文
在卢强老师的《翻转课堂的冷思考:实证与反思》一文中,使用实验研究方法,以信阳师范学院2010级教育技术学班的65名学生作为研究对象,从教学视频资源、课堂活动组着、交流与沟通和学习成效等四个方面进行教学效果分析,提出评价的重点应放在改变或推动教学改革的内容上,要真正实现翻转课堂,提出三点建议:(1)重新定位师生角色;(2)精制课程教学视频;(3)重建课堂对话。商芳老师的《高职英语翻转课堂教学模式评价》文章中,从翻转课堂的定义及特点着手,探讨了翻转课堂教学模式在高职英语课堂应用过程中的优势及问题,综合评价了翻转课堂教学模式实践中的效果。王玥老师在《翻转课堂实证研究的总结与评价》一文中,筛选出7项我国翻转课堂实证研究典型案例,对其研究的方法、评价方式、实验结构和课前、课堂活动内容进行了分析,总结了翻转课堂研究的特点和存在的问题。
通过查阅国内外翻转课堂的相关文献,能够很明显地感知到由于翻转课堂的发展成熟度不同,其所研究的领域和重点也差异很大。理论研究方面主要聚焦在翻转课堂的定义、教学设计、教学模式等,但是对于翻转课堂的评价方面的关注度相较于其他研究方向来说还不是很高,没有能够引起大家足够的重视。在国内外的部分地区,已开展了几年的翻转课堂教学实验,都有提到关于学习评价的重要性,但是缺乏对学习评价标准系统性的总结。
翻转课堂中教师和学生的角色发生了变化,老师更多的责任是去理解学生的问题和引导学生去运用知识。科学的翻转课堂评价体系,能够反映出学习的学习效果,为教师完善教学内容改进教学方法和学生正确评价学习成果、确定合理目标提供依据。理论研究的文章中都谈到了评价的重要性,因此结合翻转课堂的特点,并借鉴现行评价方式的合理之处,来探讨与翻转课堂相适应的学习评价标准及评价方式是十分必要的。建立与翻转课堂教学模式、教学组织形式等想适应的评价体系,是保证翻转课堂教学功能充分发挥的重要因素。
建立与翻转课堂教学模式、教学组织形式等想适应的评价体系,是保证翻转课堂教学功能充分发挥的重要因素。翻转课堂不但要注重对学习结果的评价,还应通过建立学生的学习档案,考察学生学习过程中的各个环节,注重对学习过程的评价,从多个角度对学生的学习结果进行评价,做到形成性评价和总结性评价、定量评价和定性评价、相对评价和个体差异内评价之间的良好结合。[8]
我国于2012年3月发布的《教育信息化十年发展规划(2011-2020年)》中,将“推动信息技术与高等教育的深度融合”[9]独立成章,足可见信息技术与高等教育的深度融合已经成为我国教育领域未来发展的关键点。翻转课堂作为一种信息技术支持下的新型教学模式,结合国内外的研究分析来看,翻转课堂实施中的学习评价标准这一方面还有很大的研究空间和巨大的发展潜力,值得深入探讨下去。
[1]李宏敏.基于翻转课堂教学理念的课程设计与开发[D].广西师范学院,2013.
[2]陈洁.基于交互白板的翻转课堂教学案例设计[D].河北大学,2013.
[3]陈晓菲.翻转课堂教学模式的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14.
[4]李燕.基于翻转课堂理念的初中信息技术网络课程设计与开发[D].山东师范大学,2014.
[5]卢强.翻转课堂的冷思考:实证与反思[J].电化教育研究,2013,08:91-97.
[6]王玥.翻转课堂实证研究的总结与评价[J].郑州师范教育,2014,02:15-19.
[7]商芳.高职英语翻转课堂教学模式评价[J].大学教育,2014,11:168-169.
[8]朱宏洁,朱赟.翻转课堂及其有效实施策略刍议[J].电化教育研究,2013,08:79-83.
[9]教育信息化十年发展规划(2011-2020年)[Z].国家教育部,2012-3-13.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