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期刊杂志

东北振兴关键在振兴人心

时间:2024-04-24

郭林涛

我国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后,出现了“新东北现象”,主要表现为在四大区域板块中,东北地区经济率先出现持续增速下滑。尤其是2014年以来,东北三省经济增长排名全国垫底,辽宁省甚至还出现了“断崖式”下滑。于是“唱衰东北”不绝于耳。但可喜的是,经过几年的努力,特别是中共中央政治局2015年12月30日通过了《关于全面振兴东北地区等老工业基地的若干意见》之后,不到两年的时间,辽宁已经摆脱“负增长”,增幅达到2.1%,吉林、黑龙江分别为6.5%和6.3%,可以说三省已基本企稳。同时,三省也亮点纷呈:辽宁率先推出了《优化营商环境》地方法规;黑龙江搞林业产权改革,在自然资源产权界定和配置方面大胆探索;在东北三省中经济形势表现最好的吉林更是敢于打破体制机制束缚,在食品加工、医药健康、电子信息以及纺织服装等轻工业方面快速发展,势必在改革开放中实现新一轮振兴。目前,“唱兴东北”已成为主流声音,东北振兴现在要上一个新台阶,其地区就业、物价、收入等指标整体保持稳定,经济发展呈现许多积极因素。

回顾历史,东北地区在很长一段时期内担负着我国重要经济发展板块的重任,工农业发展都走在全国前列。20世纪末,东北地区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大潮中慢慢被落下。早在2003年,中央就出台了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相关意见,至今,已经过去14年。各种讨论依旧,却无系统方案。最近,在林毅夫团队一份关于吉林经济转型升级的报告发布后,“一石激起千层浪”,引发各种争论。仁者见仁,智者见智,但东北问题核心观点是:东北老工业基地在改革之前的发展,受益于国家推行的重工业优先发展的赶超战略;而东北老工业基地在改革以来的发展,则受累于赶超战略所遗留下来的,缺乏市场竞争力的产业、产品、技术结构。东北振兴战略需要采取遵循东北自身比较优势的发展战略,切忌在东北振兴战略中发动新一轮赶超战略。总之,“新东北现象”是结构问题长期积累的集中爆发,东北地区产业结构单一,传统产业占大头,“原字号”“初字号”产品居多,在我国经济进入新阶段新常态后难免首当其冲,抗风险能力、抗市场冲击能力弱在所难免。只有尽快改变这种状况,我们才能取得主动权,所以一定要把推动发展的着力点更多放在创新上。

目前,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已到了滚石上山、爬坡过坎的关键阶段,箭在弦上,不得不发。东北三省一定要牢固树立并切实贯彻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

首先,要积极按照中央提出的“变中求新、变中求进、变中突破”的新要求,进一步“放权、放活、开放”。东北国有经济的突出矛盾是“不活”,民营经济最突出的矛盾是“不大”。怎么“做活”国企、“做大”民营值得研究探索。***总书记早就指出,市场活力来自于人,特别是来自于企业家,来自于企业家精神。激发市场活力,就是把该放的权放到位,该营造的环境营造好,该制定的规则制定好,让企业家有用武之地。我们需要一大批具有国际视野、站位高远、立足当下、推进现代管理、勇于承担社会责任的企业家。更让人振奋的是中共中央、国务院临近十九大前刚刚下发了一则意见,内容是“营造企业家健康成长环境”“弘扬优秀企业家精神”“更好发挥企业家作用”。这是中央首次以中央文件的形式,“肯定”企业家的地位和作用,并从全局的角度,就如何营造更好的环境、促进公平竞争、鼓励和发挥企业家作用作出制度性安排。这对东北来说是一种契机,东北经济问题源于非经济因素,“不在产业结构,而在制度和文化”,特别是“政府的官场理念问题”。在国家大力推进简政放权的背景下,东北一些地方政府简政放权还没有完全到位,甚至明放暗抓、放小留大,对经济工作还存在“管、把、看”的老问题。同时,还有部分官员继续按照老套路出牌,整天“围绕政策转、按照指示办、做给领导看”,不违法也不违规,做太平官、“东北大好人”,懒于“自我改革”和为企业、创业者松绑。目前,东北最需要的是改革掉这些庸官、懒官、不作为官,政府更大程度地放权让利,拿出舍我其谁的勇气和魄力,在深化改革方面大步向前冲,在这一过程中,能否彻底摒弃计划经济体制的惯性思维,能否摆脱“等靠要”的传统观念,能否提振起“闯改创”的精气神,是决定改革成败的关键。总之,重视发展民营企业、推进发展混合所有制、释放国企改革红利、减少行政干预、增强服务水平是当地各级领导干部必须拿出的一份答卷。

其次,外向经济要“更放开些”,对接一带一路、内外打通。开放是国家繁荣发展的必由之路,要按照国家实施“一带一路”倡议的总体要求,以及打造丝绸之路北线(中蒙俄经济走廊)的部署,发挥东北地区的地缘优势和核心作用,加快推动中俄、中蒙边境互联互通和重要交通、能源通道建设,积极参与俄罗斯远东地区、蒙古国的资源开发和基础设施建设。抓住中韩自贸区谈判基本完成的机遇,积极发展对韩贸易,加强交流合作。加快建立合作开发机制,推动实施一批重大合作项目,将哈尔滨建设成为对俄合作中心城市。积极融入“一带一路”倡议,重点打遣中蒙俄经济走廊,在适宜港口和地区规划建立东北亚国际物流中心。根据“一带一路”倡议实施带来的区位条件变化,大胆培育面向欧美发达国家市场的新兴产业。积极对接京津冀协同发展战略,按照互惠互利的原则联合打造合作平台。譬如创建“精准引进聚集区”,在这方面,沈阳、哈尔滨的做法有启示意义。沈阳创建的“中德工业园”,受到了默克尔的关注支持。哈尔滨则以“中以(色列)合作园区”为模式,吸引了以色列的投资,同时也加快了东北装备制造企业走出去的步伐,帮助企业拓展了海外市场。总之,要善于把东北振兴战略与当前国家重大战略有机结合起来,通过战略合作与对接寻找新的增长点,创造新的发展奇迹。

最后,大力实施创新驱动发展。东北要以提高经济发展质量和效益为中心,加大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力度,保持战略定力,增强发展自信。尽快形成激励创新的正确导向,把科技人才的智慧和力量充分激发释放出来,积极推动科技成果转化。要充分发挥人才在创新创业中的核心作用,完善聚才用才机制,大力培养吸纳创新人才和国内外高端技术人才。高度重视当前东北地区高层次人才严重流失问题,借鉴发达地区的经验,探索构建留住人才、吸引人才、使用人才的制度环境,尽快把“孔雀东南飞”转变为“孔雀东北归”。同时,要以中心城市和国家级新区、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自主创新示范区、全面创新改革试验区等功能性平台为载体,将创新链、产业链、资金链、政策链紧密连接,大力实施重大创新工程,潜心打造一批创新型城市、区域创新中心、新兴产业基地和特色产业集群,努力把东北地区打造成为中国制造2025和创新驱动战略实施的先行区、示范区,建设成为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先进装备制造业基地、重大技术装备战略基地和重要技术创新与研发基地。在这方面,江苏打追四大生态经济带,重塑生态优先绿色发展新格局的做法值得借鉴。水网密布的江苏,近年来,在长江经济带和长三角城市群双重国家规划下,提出了优化沿江城市板块布局、谋划扬子江城市群融合发展的新思路。致力于打造宁杭、淮河、扬子江和江淮四大生态经济带,以生态保护为底色和牵引,优化产业、城镇化和区域发展布局,在更大范围、更广空间内塑造綠色竞争新优势,将以前一条条臭水河变为生态清水走廊。从更广视角下考量,扬子江城市群是该省经济的“发动机”和增长极,通过转型升级形成高端发展的新经济板块,在绿色发展、转型发展、集约发展上下更大功夫,建成长江经济带示范性的绿色城市群,成为引领发展的“新江苏样本”。

东北地区正在迎来新一轮经济振兴的历史机遇。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是推进东北老工业基地全面振兴的关键时期,东北三省正处在浴火重生的关键阶段。从发展趋势看,东北老工业基地还蕴藏着巨大的活力,装备制造业在世界上也有很强的竞争力。东北地区的根本出路在于工业结构转型升级,在于提升装备制造业的竞争力,在于能否尽快形成新的产业增长点。我国经济正在转型,进入到后工业时代,几乎所有的产业都过剩,尤其是东北目前的重化工业,更是产能严重过剩,需求不足;相反,民生相关的服务业,则需求旺盛,供给严重不足。这难道不是新的增长点吗?需求就是商机,东北要有问题意识,要有谋于高远的考虑和敢啃硬骨头的勇气,拿出第二次“闯关东”的不折不挠的精神,积小胜为大胜,积跬步致千里。脚踏实地、精于细末,新一轮的东北振兴一定会实现。当然,东北的困难和问题非“一日之寒”,解决起来也不可能一蹴而就。此关键在于振兴人心,在于哈下腰实干。东北地区一定会展现出一幅全新图景!

免责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