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期刊杂志

论高职院校校园文化与企业文化的对接

时间:2024-05-20

黄 立

(南京铁道职业技术学院 地铁办,江苏 南京 210031)

高等职业教育作为职业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应用性与实践性的特征,为生产、建设、管理、服务第一线培养高素质应用型人才,而其能否真正高效发挥作用,高职院校校园文化与企业文化的融合对接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1 校园文化与企业文化融合对接存在的问题

高职院校校企文化的融合对接总体上呈现一体化的趋势,但由于校园文化与企业文化各自的特点和差异,在融合对接的过程中仍存在一些问题。

1.1 管理模式和理念上存在一定的偏差

由于高职院与企业分属不同领域的运行模式,在管理模式和理念上不可避免的会有一定的偏差。在人才培养以及校企合作方面,双方均有自成一系的模式。企业缺乏合作办学的思想,多数企业仅注重人才的选用,而忽视了参与人才的培养。[1]同时,在企业员工入职后,由于自身经济利益以及一些短视因素的影响,往往会忽视人才的继续教育培养。而学校,由于受企业的影响,也会导致缺乏足够的积极性,从而形成目前校企合作不够深入的现状。

1.2 运行机制尚不完善

校企合作缺乏系统有效的运行机制,很难使企业的运行与高职院校的办学有机地结合并形成优化办学效果的成效。在校企合作过程中,最常出现的问题就是企业的某些制度与高职院现行的一些办学制度无法衔接甚至相向,面对这种问题时,企业往往显得无能为力,最终导致校企合作仅局限于浅层次的合作。大多数的情况是高职院为了谋求长远发展甚至应付管理层的检查,会主动到企业谋求合作,但企业却很少会到高职院来寻求合作。这偏离了真正意义上的校企合作目标。[1]

1.3 专业建设与师资队伍建设仍有欠缺

由于校企合作的存在,使得高职院在人才培养方面有了一定的目标性,高职院可以根据企业的现实需求制定教学目标与计划,以满足企业对人才的需求。但在实际操作中,同样存在着专业建设不合理,师资队伍建设缺乏针对性的问题。专业建设需符合企业对人才的需求,专业方向的培养需以实际应用为导向,设置的专业方向不能为企业所用,就偏离了高职院校在校企合作中培养实际应用型人才的目标。师资队伍的建设同样如此,高职院的教师由于大部分缺乏现场实践经验,在教学过程中不可避免地会出现与实际应用相脱节的情况,这都会导致专业建设与师资队伍建设有所欠缺。

1.4 实训基地的运用多流于形式

高职院现有的实训基地包括校内实训基地和校外实训基地,校内实训基地的建设多是高职院自身投资建设,企业参与建设的不是很多,而校外实训基地往往是“一个协议、一块牌子”,高职院与企业往往只是签一份校企合作协议,在企业挂一块牌子就算是校外实训基地。学生的实训流于形式,多是以观摩为主,鲜有实际动手操作,就会导致学生走上工作岗位后,仅停留在理论知识,面对实际操作则一无所知。

2 高职院校园文化与企业文化融合对接的途径

面对高职院校在校园文化与企业文化融合对接过程中存在的问题,要从多方面促进高职院、企业、教师和学生了解和认识这两种文化,并将校园文化和企业文化有机融合。

2.1 管理模式和理念的对接

将优秀的企业管理模式和理念引入到校园文化建设中是校园文化与企业文化对接的重要内容。高职院在人才培养模式上应跳出原有的模式,依据企业的人才需要,合理地调整制定培养目标,调整管理理念和管理模式,围绕学生将来的就业需要制定相关的制度,使学生和教师都能够感受到优秀企业文化的内涵。[2]教师在传授文化知识、培养职业技能的同时,更应注重学生爱岗敬业、无私奉献、尽职尽责、团结协作、注重创新的职业道德的培养,使学生在校期间即可感受企业文化的熏陶,为将来走上工作岗位奠定基础。

2.2 体制机制的对接

要促使校园文化和企业文化的融合对接,首先就要了解两种文化彼此的特点和差异,尤其是优秀企业文化的运行机制和管理模式,采取适当的方式将其融入校园文化建设中。[2]笔者所在的高职院——南京铁道职业技术学院,正式基于与南京地铁集团有限公司的深度合作,将南京地铁优秀的企业文化融入到本校的校园文化建设中,双方合作成立全国首家地铁地铁,专门为南京地铁定向培养城市轨道交通类人才。通过双方的共建,使校园文化和企业文化在体制机制上有机结合,形成校企人才共育、过程共管、成果共享,责任共担的合作办学体制机制,在一定的高度和相当的环境中营造校园文化和企业文化对接的氛围,增强高职院校的办学活力和实力[3]。

2.3 专业建设和师资队伍建设的对接

专业建设是高职院校园文化与企业文化融合对接的一项重要内容之一,根据企业对职业岗位的需求制定教学计划并和组织实施教学,针对实现学校专业建设服务于地方经济,服务于企业,将行业前沿的技术引入到专业建设中,促进科技成果的转化和新技术的推广。在课程体系中融入优秀企业文化的内容,使优秀企业文化真正深入融入到高职院校专业建设。师资队伍建设的对接同样是校园文化与企业文化融合对接的重要内容之一。师资队伍建设的对接可从两个方面予以实现。其一是建立高职院教师下企业的制度,为学校教师参与企业重大工程项目提供机会,为教师参与企业内部员工技能培训拓宽渠道,为教师开展社会调研、科技服务开辟新途径;其二是建立兼职教师队伍,将企业的优秀人才纳入到兼职教师队伍中,通过多种渠道吸引企业优秀工程师承担专业课程和学生的实训指导。通过这些途径,来不断提升教师的教学水平、科研能力、实践能力和课程建设能力[2]。

2.4 实训基地建设的对接

实训基地的建设也是实现高职院校校园文化与企业文化融合对接的重要途径。校内实训基地的建设除高职院校自身加强投入外,企业作为接收毕业生的单位,为了更好实现人才培养目标,使毕业生能够满足企业的人才需求,亦应参与实训基地的建设。高职院校的实验实训设备与环境应按市场对人才的需求信息以及行业与专业的发展趋势来建设,模拟企业的管理模式,有学生、教师和企业员工共同参与,使其更贴近于企业文化。[1]校外实训基地的建设,应为学生提供实际参与生产操作的机会,在实训的后期应使其能够顶岗工作,完善顶岗实习制度,使学生提前感受到以后的工作状态,为将来尽早融合到工作环境做好准备,增强其就业竞争力。

3 结语

高职院校园文化与企业文化的无缝对接,既是企业发展的需要,又是高职院校发展的需要,更是学生成才提升自身竞争力的关键。通过校园文化与企业文化的融合对接,使学生在上岗前就具备了企业所需要的各种素质,使高职院的毕业生能够更好地适应企业和用人单位的需求。通过校企文化的融合对接,使高职院在人才培养目标、专业建设、课程标准制定以及教学目标制定实施过程中能够有所偏倚,使培养出来的毕业生能够满足企业乃至社会对人才的需求,最终是使企业和高职院达到共赢。

[1]黄跃进.论基于任务导向的高职校企文化对接的运行机制和策略[J].漳州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8(10).

[2]毛志芳.校企合作之校园对接企业文化途径的探索[J].南京工业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2(10).

[3]卢诗强.高职院校校园文化建设要积极引入企业文化[J].中国校外教育,2009(7).

免责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