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4-05-20
■王顺义
20世纪80年代之前,一些发达国家认为,公民科学素养至少包括两个基本方面:一是掌握科学术语和概念,二是掌握科学实验中的基本技能。当时,学校科技活动也基本上是围绕培养学生这两个方面的素质。
1983年美国学者米勒提出科学素质的新框架,他认为科学素质有三个方面,一是掌握科学术语和概念;二是理解科学处理现实问题中的过程和方法;三是理解科学、技术与社会的关系。到20世纪90年代,一些发达国家对米勒科学素质体系又增加了第四个方面,即对科学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基本理解。
到20世纪90年代末,发达国家认为,公民同时达到对科学知识(术语和概念)的基本理解,科学的研究过程的基本理解,科学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基本理解,科学技术与社会关系的基本理解程度,就可以被认为具备了基本科学素养的水平。发达国家科学教育界普遍认为,这种科学素养应该被看作青少年应具备的最基本的对于科学技术的理解。科学素养的概念并不是指对科学已经达到一种很好的理解程度,而是指一种基本的程度。
1985年,英国皇家学会在《公众理解科学》的报告中率先提出,公民的科学素质不只是科技知识,对公民的科普工作也不能只局限于科技知识的普及,而应有如下方面:
1.在广阔的教育背景下,开发科学思考的方法——观察、寻找模式、说明、实验、交流和运用;
2.通过直接参加科学活动,获得动脑和动手的技能;
3.通过系统学习,了解和理解被称为“科学”的知识体系;
4.理解先进的技术社会的本性,理解科学与社会之间的相互作用,理解科学对文化遗产已经作出贡献以及未来可能作出的贡献。
紧接着,20世纪80年代中后期,美国科学促进会也研制了《普及科学:美国2061计划》。报告对公众的科学文化素质作出了广义的定义:科学文化素质“包括数学、技术、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等许多方面。
这些方面包括:熟悉自然界,尊重自然界的同一性;懂得科学、数学和技术相互依赖的一些重要方法;理解科学的一些基础概念和原理;有科学思维的能力;认识到科学、数学和技术是人类的共同事业,它们的长处和局限性。
同时,还应该能运用科学知识和思维方法处理个人和社会问题。这种关于科学素质的新理论对世界各国包括中国自20世纪90年代以来的科学教育和科普工作产生了巨大而深刻的影响。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