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4-05-20
王亮
我从四个方面为大家做一下介绍:一是大数据时代城市规划变革,二是政务大数据下城建云的构建,三是城建云实施的阶段性成果,四是未来信息化规划发展的着力点。
大数据推进智慧规划
大数据意味着什么?对于不同的行业和领域来说,一定有很多不同的答案。对于政府职能部门来说,大数据最根本的作用是改变传统的思维方式,我们不再单纯地谈大数据,而是谈数字城市、智慧城市,如果思维不做转变的话,谈大数据是没有意义的。
再具体看,大数据对于做信息化规划建设意味着什么?我一直在倡导,规划实施和建设其实是大数据应用需求最多的领域,规划的每一步实施,都要考虑到基础数据、感知数据、运营数据、评估数据等。随着信息技术迅猛发展,并向社会各行各业不断深化渗透,城市规划也由规划信息化阶段,进入信息化规划阶段。
当前,廊坊市大力开展数字规划建设,将云计算、大数据、地理信息系统等前沿技术加以引入并深化应用,提出了“互联网+规划”的建设、应用、发展模式,将其作为提升城乡规划管理水平、助推创新驱动经济强市建设的重要抓手,在数据建设、数据应用、数据延伸和数据标准等方面进行了有益尝试与探索。
重视“数字规划”中的数据应用效果,廊坊市陆续建立了“数字规划管理系统”、“三维规划辅助决策系统”、“地下管线综合管理信息平台”等系统。到2017年底,已完成三维报建项目206个,建筑面积2965万平方米,覆盖建设用地面积13.6平方公里,为城市规划决策提供了直观、可视化的数据保障。
廊坊市三维管线系统实现了城市空间数据二三维一体化的综合展示与应用,满足了市地下管线管理应用需求,为城市建设、防灾、抢险、环境保护等辅助决策提供了科学可靠的依据。
“城建云”的探索实践
对于“城建云”的构建,2016年,廊坊市城建云空间信息共享交换平台建设筹备工作正式启动。以此为契机,廊坊市加强对城市各类专题数据的采集工作,已累计采集国土、建设、交通、民政、环保等数据58项,专题图层达到625个。
“城建云”的阶段性成果,基本上达到了我们的预期,同时包括城市部件数据,一共是3000多个图层的城市部件数据,包括“城建云”横向的打通,纵向的包括省市县规划行业的打通。目前我们在“城建云”项目上数据的应用,包括选址,规划编制、城市运行。例如,2016年,我们通过管网数据、泵站数据,模拟出了廊坊市所有管道裸露的位置,基本上了城市防涝灾的数据需求。此外,我们还跟运营商、气象局等单位一起合作,做了平台数据的整合和挖掘分析,对服务支撑发挥了很大的作用。
通过“城建云”一体化的建设平台,我们达到管理共享、协同分析和应用,后面连接服务资源池,通过云平台我们能获取到更多的数据资源,最终形成一个中心、一张蓝图,一个平台。一个中心是广义上中心,通过云平台,我们基本上能实现分布式的管理,只要我们架构在同一个平台上,就可以打破地域限制,不必把所有服务器迁到机房。目前廊坊市的电子系统影像基本上完成了全覆盖,同时我们也在做地下的空间数据,基本上实现了诚实的物态数据的全覆盖,因此实现了一张蓝图干到底,所有委办局在一张图上协同工作的时候,避免了很多的混乱。一个平台就是我们传统的协作共享平台,多个应用涉及到我们建立的思维模型来辅助我们做规划所需要的服务支撑。
未来我们要注意几个关键点,第一是抓数据,无论是利用传统的无人机测绘、还是新型的模式,未来我们做“城建云”的时候,需要更多的数据来支撑。第二个是存数据,大量的数据是非结构化的,比较分散,必须通过我们的标准体系,把数据按照不同的方式进行存取。第三是数据的挖掘,我们要实现大数据的分析、可视化,做到为我所用。
未来我们“城建云”平台必须要具备开放性,可以融合其他业务的数据,同时要满足集中管理、分布式管理以及内部数据和外部数据的接入。
未来我们的发力点是什么?仅仅靠平台自身运行的数据还远远不够,目前我们也在做相关的部署,比如下一步要做数据的搜集和清洗。未来的智慧城市必須打造成金字塔形状,如果没有可运营的模式,靠政府的持续投资是做不下去的。归根结底我们做规划还是做大数据,要源于数据、高于数据。
大数据要加上洞察,不管是做规划还是涉及社会上任何一个活动都要以人为本,所以,归结到本质上是做人物画像、群体性的画像。以上这些思考是我们多元决策和智慧规划的思路和体会,我们真正做到了人与物、物与物、物与人的连接。我们要用数据说话、数据决策、数据管理和创新。(根据演讲内容整理,未经本人审核)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