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4-05-20
苑宁
摘 要 人工智能技术的发展,将我们带入了智媒化的时代。AI机器人作为人工智能人性化产品,也逐渐渗入到我们的生活当中。在“社会情境”下,如何与AI机器人进行互动也成为我们面临的问题。文章以《一站到底》人机大战作为分析样本,试从AI机器人人性化特征、人机互动模式以及人机互动困境3个层面进行分析。
关键词 AI机器人;互动;对话式传播;媒介等同
中图分类号 G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4-6708(2019)230-0106-02
《一站到底》是江苏卫视一档益智类答题节目,它打破了《幸运52》《开心辞典》那种主持人与选手之间对抗的模式,采用攻擂的形式让选手与选手之间进行激烈的对抗。2017年2月6日,该节目升级改版,首次加入搜狗人工智能机器人“汪仔”进行人机比拼,每期答题最后获胜的选手与“汪仔”进行人机大战,到2018年3月12日再次升级改版中,节目不再保留人机大战环节。据笔者统计,该节目共有47期“人机大战”环节,其中仅3期选手挑战机器人“汪仔”成功。本文以这47期节目“人机大战”为分析样本,试析AI机器人与人互动的模式与困境。
1 AI机器人:人性化媒体的体现
从问答和对话领域的人工智能产品来看,“汪仔”的产品形态比较接近社交机器人和智能客服,是具备感知和认知能力的通用型知识问答类产品。保罗·莱文曾认为媒介向“人性化趋势”演化。以“汪仔”为例,“人性化趋势”体现在媒体自身形体设计的机器人形象以及具备聊天、答题、肢体动作等与人沟通的行为,使人从视觉、感觉、听觉上建立起一种与人答题的“社会情境”。“汪仔”本身具备语音识别、OCR、数据挖掘、信息检索、知识图谱和文本计算等核心技术,只要能够快速检索出题库,其在答题速度上具有天然优势。就《一站到底》47期节目中选手PK汪仔答题答对的题目,都是在主持人李好还没有读完题目的情况下抢答并答对的。这也说明了人工智能在利用计算机来模拟人们某些思维过程和行为方式,其计算处理能力远超人类,但其推理能力以及自然语言理解能力还不能像人类一样思考问题。新华社在第五届世界互联网大会上发布全球首个合成新闻主播——“AI合成主播”,运用语音、唇形、表情合成以及深度学习等技术,展现与真人主播无异的信息传达效果。这是人工智能人性化设计的进一步发展,除了拟人化的思维,更给人一种“真人”的感觉。这也是答题机器人“汪仔”人性化设计的发展方向。
2 人机互动构建对话式传播模式
大数据跟算法技术的发展给予了“人机大战”更为广泛的技术支撑。新媒体传播已经从以技术为导向的、独白式的传统线性传播模式,转为以关系为导向的、对话式的新传播模式。在节目中“汪仔”一出场主持人就会跟它调侃几句。节目中首个战胜“汪仔”的内蒙汉子吉青珂莫答题前问“汪仔”,“你觉得我可爱吗?”。“汪仔”回答他,“真是一位激情的选手,录完节目你是要带汪仔去吃肉喝酒吗?”从这句简短的对白中,我们能够发现“汪仔”具有自然语言交流能力,人机之间互动的同时推动节目的发展,构成节目环节的一部分。
2.1 身份认同
“媒介等同”理论是从媒介效果研究的角度提出人和媒介互动关系的新理论,它包括两层涵义:一是把媒体内容当真;二是把媒体当人。“汪仔”作为人工智能机器人在答题环节,它的身份已经变成了一个答题的选手。这种身份上的认同也是把媒体当人的体现。在答题的过程中,主持人是传播者,选手跟“汪仔”是受传者,这构成了一个简单的线性传播模式。“汪仔”被当成了选手一样对待,这是对人工智能机器人在某种“社会化情境”中的身份认同。
2.2 对话式传播
在很长一段时间里,新闻传播领域一贯坚持“客观新闻学”,但是随着公民新闻时代的到来,重视媒体与受众互动的“对话新闻学”重构了媒体与用户的关系。以美国著名的社交网站“嗡嗡喂”为例,该网站借助算法推荐技术实现了用户深度参与新闻内容的生产。在《一站到底》人机大战中,人工智能机器人“汪仔”获得了“人”的待遇。在答题过程中,选手把“汪仔”当成选手,面对主持人念的题目,他们需要比拼正确率和速度。其实在某种程度上,这也突破了对媒体“中介化”的认知,实现了向“媒介化”的一种转变。
在答題过程中,主持人李好(传播者)念题目,“汪仔”与选手(受传者)接收题目内容,选手和“汪仔”回答出答案(反馈),主持人李好判断得分。这个过程中“汪仔”作为受传者以与其他选手平等的身份参与进来,构成了人工智能与选手以及主持人之间互动的对话式传播模式。通过这种对话式的传播模式,选手跟“汪仔”共同完成节目内容的生产与传播过程。
3 人机互动的困境
《一站到底》人机大战环节保留了一年多,之后取消该模式。从这47期节目的人机大战中,我们发现人机互动的过程中也存在着困境。
3.1 人机互动缺乏情感交流
互动是传播本身的特性,我们在经历了口语传播—文字传播—电子传播—网络传播的发展,传播的方式也从人内传播—人际传播—组织传播—大众传播转变。我们生活在社会关系网中,人与人之间的互动交流是免不了的。人们在交流中,会带有自己的情感和思想元素在里面。现在很多新媒体技术应用都非常重视用户体验,即“用户为王”。从《一站到底》的47期节目中呈现的主持人—“汪仔”—选手之间的对话式互动中,“汪仔”的面部表情以及语音语调是没有变化的。虽然人工智能在设计上已经有着人性化的趋势,但跟我们进行的更多地是模仿交流,即图灵说的“模仿的游戏”,而缺乏与我们建立起来的情感共鸣。
3.2 人机互动缺少必要的发生机制
从“媒介等同”理论来看,人与人工智能机器人的互动在本质上应该是自然的和社会性的。计算机技术缩短了机器与人的心理距离,就如我们在看电视的时候,我们是很自然地对待电视屏幕,并没有把电视机当作是一台机器来看待。同样,在人机大战环节,选手们也没有把“汪仔”当成机器一样对待,而是作为自己的对手平等对待。每当“汪仔”以快于选手的速度说出正确答案时,选手们是有表情或者语言方面的反馈的。而且这个建立在心理反应以及及时性基础上的反馈是非常自然的,这个可以用生物学上的“条件反射”来解释。《一站到底》人机互动模式是基于答题这个“社会情境”里的。我们在日常生活中接触的人工智能机器人,往往是为我们的生活服务的,在与其互动的过程中,大多缺少必要的发生机制,人工智能机器人更多的是扮演执行者的角色。所以,人与人工智能机器人的互动也需要一定的发生机制来确保互动的有效性。
3.3 AI机器人处于互动弱关系中
现在越来越多的聚合类平台,如今日头条、嗡嗡喂,他们通过算法进行个性化定制向用户推送用户感兴趣的内容,这也是以“传者为中心”向以“受众为中心”转变的体现。但在人工智能机器人与人的互动中,我们要转变这种“以我为中心”的心态,转变让机器来为我们服务,把机器人当成一种工具的思想。如何与人工智能机器人进行互动,我们应该本着交往的心态,以一种平等的心态与机器人进行交流。在《一站到底》人机大战结束时,主持人更多关注的是选手,而忽略了“汪仔”的存在,这是一种“以人为本”的体现,但在传播关系中,人工智能无异处于弱关系中。
随着人工智能的不断发展,机器人写作、新华社AI主播的出现,提高了新闻生产的效率,给新闻业带来了变革。在我们面对AI的时候,我们如何与AI机器人进行互动交流这也是我们面临的一个课题。
参考文献
[1]梅琼林,张晓.“媒介等同”——从效果研究到理论建构[J].社会科学研究,2006(5).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