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4-05-20
王华利
摘 要 现阶段,由于受到新媒体的影响,导致传统媒体在传播中的地位逐渐下降,产生“中断”或“失灵”,媒体转型与升级成为学术界和业界探讨的主要话题之一。对此,传统媒体应积极与新媒体之间进行融合,这便需要借助互联网“传”与“联”的作用,使“联接力”得到显著的提升。基于此,文章将对传统媒体的发展现状进行分析,并对传统媒体的转型路径加以阐述。
关键词 联接力;新旧媒体;转型
中图分类号 G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4-6708(2018)214-0018-02
目前,以报纸、广播、电视为主的传统媒体在传播中的地位逐渐降低,以互联网为特征的新媒体逐渐崛起,传播格局已经形成了颠覆式的变化。在此背景下,新媒体与传统媒体之间如何共存,“联接力”成为新旧媒体盛衰转变的关键,而“联接力”作为媒介的本质力量,是传统媒体转型的根本力量,可以借此力量实现自我转型。
1 传统媒体的发展现状
1.1 渠道失灵
目前,通过大量的数据调查研究表明,手机已经成为人们生活中不可缺少的部分,成为获取信息的第一渠道。在移动终端中,人们对信息的获取方式已经发生质的改变,不再像以往一样从10张报纸或者从50个频道中进行选择,二是能够在数以万计的与自己有着不同程度关系的群体中进行选择。通过自己的朋友圈、兴趣圈中获取社会信息,按照亲疏关系、喜好程度等确定信息源。根据2012年的相关调查统计,报业已经连续两年每年以30%的速度递减,而互联网的收益则大幅提升,截至2015年,网络广告收益已经超过1 500亿。目前社会信息的渠道已经不再是传统的物理渠道,而是人际关系其渠道,这也导致了传统媒体在渠道上的 “失灵”。
1.2 营销失灵
新媒体的出现使传统媒体失去大量的渠道掌控权,为了生存与发展,传统媒体开始与互联网相结合,建立官方微博、微信号、手机App、电子报等,但是,大部分媒体只是单纯的将纸质信息电子化,这种新瓶装旧酒的方式,使得营销效果很难得到大的突破。根据相关数据调查显示,上海报业集团推出的手机App、微博、公众号等新媒体项目,活跃人数仅为4 900个,还没有对重复用户进行刨除的情况下。很显然,借助互联网的力量来发展传统媒体,只是将传统媒体的原有思维向客户端方面延长而已,并没有起到实质上的营销效果[1]。
1.3 内容失灵
随着互联网的不断发展和壮大,渠道和内涵也变得日渐丰富,技术优势使用户成为新闻的主人,可以打破时间、地点、内容的限制,将自身身边的好玩有趣事情发送到网络当中,这也导致了传统媒体内容失灵现象的产生。在传统媒体中,只是单纯的注重对新闻事件的报道,而没有坚持以人为本的原则,播报一些群众喜闻乐见的内容。而新媒体则更加重视人性化发展,并且侧重于构建与用户之间的“关系”,为其提供多样化的服务。因此,传统媒体由于在“关系”构建中的疏忽,并且采用简单加法转型的方式进行创新,势必会难以得到有效的成效,在互联网的怀抱中迷失自我。
2 传统媒体转型的路径分析
2.1 树立群众思维,把握受众需求
报业的运营属于信息生产和传播的过程,随着媒介产业化的不断深入,将许多营销理论融入到传媒经营当中。在劳特朋的4C理论当中,提倡打破传统4P理论内容,将经营的重心由产品转变到用户中来,树立群众思维,把握受众需求,使受众的需求和产品的服务价值得到有效的满足。对此,应从内容、传播方式、用户身份等多个方面出发进行分析。在内容方面,受众对信息的参与性逐渐增强,渴望能够加入到互动当中,对信息内容、结构等方面的要求不断增加,尤其对语义以外的语境更加重视,这将要求报纸信息在进行编码的过程中,要坚持以人为本的原则,进行人性化的设计,给予用户充分的尊重与信任,使新闻信息的内容能夠与用户的审美价值、娱乐需求等方面相 符合。
在信息传播方面,应坚持简单方便的原则,通过官网、纸媒、手机App、未必等多种方式进行传播,将信息传播中的干扰因素降到最低,使其能够与当前的信息传播规律相符合,实现信息传播的高效化发展。在用户身份方面,受众属于其中十分重要的一部分。在新媒体时代背景下,用户不但是信息的接收者,而且还是信息的传播者,因此报业应充分尊重受众的双重身份,在信息传播的过程中,加强与受众之间的互动,给予受众充足的话语权,使传播的实时性、系统性得到显著的 提升[2]。
2.2 拓宽传播渠道,树立多元思维
在新媒体时代背景下,传统报业应积极转变思想观念,树立多元化思维,顺应当前时代潮流,借助互联网的力量,拓宽传播渠道,实现与新媒体的融合发展。现阶段,很多报业都开始在纸质版的基础上,创建数字报纸、微信号、官方微博等,借助互联网实现转型。例如,《人民日报》作为第一党报,在2012年7月正式开通了官方微博,掀起了一阵报社开通微博的潮流,其自身定位为“权威声音,主流价值,清新表达”,截至目前,人民日报的微博关注人数达到5 681万人,其微博内容是将报纸内容以更加精简、轻快、活泼的方式表现出来,在信息组织、图文结合、互动环节等多个方面都能够充分体现出新媒体特征,打破了传统媒体中直接转载的避免,使微博获得更多用户的认可与欢迎。在纸媒的全媒体计划不断实施基础上,已经逐渐开始实现向新媒体的转型和 发展。
在互联网技术的基础上,信息量与以往相比变得更加丰富,传统媒体的原有模块需要与IT资源有机结合,引入适当的传播信息形态。例如,采用HML5、数据可视化等方式,为用户带来全新的信息传播体验。同时,还应对互动机制进行创新,为受众提供更多的参与机会,例如,澎湃新闻网站与客户端同时推出“问吧”栏目,报道组掌握到了一手信息,用户可以针对所想了解的内容进行提问,在问吧中将得到解答。另外,可以通过UGC方式,与用户构建“关系”。国内的虎嗅、36氪网站,成为我国网站强关系用户。
2.3 构建关系结构,形成共振效应
传统媒体单纯的依靠网站、微信、微博等吸引受众远远不够,要想突破用户数量与流量的瓶颈,还应从多维用户的角度,建立多样化的关系结构,形成共振效应。
2.3.1 时间关系
在互联网背景下,用户行为成多样性、碎片化趋势发展,促进媒体信息呈现出爆炸式的增长态势,因此需要在时间方面进行关系建构,搭建UGC平台,使用户能够在平台中获取自身所需信息的同时,为平台提供更多有价值的信息,例如失物招领、跳蚤市场等,借助互联网的力量进行关系构建,实现分享与创造[3]。
2.3.2 空间场景关系
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可穿戴设备诞生,推动着承载信息终端的快速发展。现阶段,智能化设备已经深入到人们生活的方方面面,传统媒体可以激发场景活力,例如,重庆商报通过试吃、试看电影等活动,在空间场景的基础上构建关系群体,能够为用户提供更多的优惠。还可以通过定位开展增值服务,例如,网易云客户端中推出“身边服务”,提供“找家政”“找工作”等 服务。
2.3.3 社群关系
用户的碎片化阅读与社会行为之间存在较大的联系,在密集的人际关系链条中,使海量的信息从社会底层中被挖掘出来,并且形成一定的影响力。而“社群”的实质是什么?是一种对信息获取和筛选的方式,能够与用户需求之间相连。因此,传统媒体的转型路径可以在社群的基础上进行关系构建,例如,重庆商报推出的“健康辣妈育儿圈”微信号等,妈妈们可以在圈中分享自己的幼儿妙招,还有育儿专家在线解决妈妈们存在的问题,并且还开展秀厨艺、秀文艺等活动,通过运营推广的方式实现渠道价值变现。
3 结论
綜上所述,新媒体借助互联网的力量产生,并对传统媒体造成了严重的冲击,使其主流地位被撼动,对于全行业来说属于一场颠覆式革命。在此背景下,传统报业应积极顺应时代发展潮流,始终以受众的需求为先,树立用户思维,拓展信息传统渠道与方法,对发布的内容进行优化和整合,使其能够变得更加精炼活泼,以此来提升自身的核心竞争力,实现传统媒体的顺利转型与升级。
参考文献
[1]喻国明,焦建,张鑫,等.从传媒“渠道失灵”的破局到“平台型媒体”的建构——兼论传统媒体转型的路径与关键[J].北方传媒研究,2017(4):76.
[2]王舒怀.传统媒体转型的社交化路径——人民日报官方微博的运营实践[J].青年记者,2015(12):13-14.
[3]蒋虎.开创大媒体时代——传统媒体向新媒体转型的路径[J].电视技术,2014,38(16):9-11.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