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期刊杂志

科技传播视域下科技新闻内容选择策略

时间:2024-05-20

何静

摘 要 在移动互联网时代,信息环境纷繁复杂。虽然科技传播渠道日新月异,但是科技传播内容依然是核心要素。为更好地发挥科技新闻在普及科学知识、弘扬科学精神、传播科学思想、倡导科学方法方面的作用,本文结合工作实践,围绕科技新闻内容进行理论分析,强调新闻价值标准在科技新闻线索筛选中的重要作用,研究探讨符合新闻价值标准的内容选择策略,为探索科技新闻宣传的规律、提高科技传播效果提供借鉴和思路。

关键词 科技传播;科技新闻;内容选择;新闻价值

中图分类号 G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4-6708(2016)173-0018-05

在人类社会的进程中,科学技术每一次的革新都会给人类生活带来质的飞跃。如果说科技创新是在前沿领域不断突破,那么科技传播的目标是提高社会公众的科学素养,让公众理解创新的成果,让科技创新真正成为大众财富和社会力量。

当前,我们生活在一个瞬息变化的时代,移动互联网加速了碎片化的信息传播,而信息渠道的多样化更让受众无所适从。对科技传播者而言,如何让信息从传统媒体、新媒体渠道中脱颖而出,是一个值得思考的问题。或许除了选择必要的形式,把握“内容为王”理念,才能“以不变应万变”。

1 相关概念和范畴

“科技传播”的概念有多种不同解读。在不同的解读体系中,有不少是与“科学文化传播”“科技宣传”“科学与社会”“公众理解科学”“科学技术普及”等含义相提并论。笔者认为,应该结合整个社会发展大环境和媒介生态小环境,立体地解读科技传播的内涵。当今传媒业已经形成“小新闻、大传播、新业态”的格局,我们要跳出传媒看传媒,不以传播论传播[ 1 ]。

科技传播是以弘扬科学精神、传播科学知识、提倡科学方法为目的,依托传播媒介载体和各种传播活动,组织与科学相关的信息向目标受众有序流动的过程。

科研机构和大众媒体是科技传播工作的重要力量。科技传播工作中的新闻宣传,其主要渠道是大众媒体,主要载体是科技新闻。

科技新闻是指在科学技术领域新近发生的事实的报道。科技事实包括科技成果及其推广应用,党和国家的科技政策,科技工作者的成就、科技界的活动。这些科技事实经过报道、传播,才成为科技新闻[2]。这些科技事实也是科技新闻内容的重要来源。这些科技事实主要依托科技新闻素材或者新闻线索等通過各种途径被记者捕获,再由记者经过采访报道走进大众视野。

2 内容选择的必要性

在国家实施创新驱动发展的战略背景下,一方面,科学家们在科技前沿领域不断追求新的突破,取得创新成果;另一方面,科技传播者则以让社会公众了解创新的成果,不断提高公众的科学素养为己任。科技新闻在科技传播中扮演了重要的角色,而传播内容是科技新闻报道的核心要素。科研机构是媒体的重要新闻来源,科技新闻报道的大量科技事实来自科研机构,因而,科研机构对新闻线索的内容选择和把关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不论从媒体记者角度还是科研机构本身而言都是必要的。

首先,媒体记者的知识局限性要求科研机构对传播内容进行初步筛选和把关。多数记者因专业背景差异或者相关经验不足,科研术语解码能力有限,而新闻报道时效性的要求又使得记者没有太多时间对相关新闻素材进行深度消化和加工。

其次,科研机构有掌握科技话语权的要求。除了发布重要科研进展、弘扬科技创新价值观的需求,科研机构也需要以权威形象通过媒体“发声”,适时应对社会上一些吸引眼球的“伪科学”或者“谣言”,做好舆论引导。因此,对“发声”内容的选择直接影响到科研机构的美誉度和公信力。尽管我国多数科研机构已经意识到“酒香也怕巷子深”的时代已经过去,愿意向新闻媒体提供新闻线索,然而,目前我国的科研机构尚缺乏有效的科技传播内容选择模式。

3 内容选择模式

为了打造科技新闻报道精品,提高科技传播效果,有必要探索科技新闻的内容选择模式。那么如何提供优质的科技新闻线索?这里首先涉及到新闻学中的一个重要理论。

3.1 理论依据:新闻价值五要素

在新闻选择过程中,新闻价值是重要标准,并且直接影响到新闻的传播效果。所谓新闻价值就是事实本身包含的引起社会公众共同兴趣的素质。这些素质包括五个“性”:时新性、重要性、接近性、显著性、趣味性[3]。除了新闻的真实性和时效性两个基本特性之外,这些新闻要素累加越多,新闻价值越高。我们不妨从科技新闻角度来解读新闻价值要素。

科技新闻的时新性,有两个层面的涵义:首先,科技新闻发生的时间近,有时效性,这也是新闻的本质特性之一。比如,最新科研成果的新闻发布时间和科研成果的上线时间要接近。其次,强调的是新闻内容的新鲜性。比如,科学新发现或者新技术等。

科技新闻的重要性,指的是科技领域发生的事件与受众的切身利益有密切关系。例如,在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发生时专家权威的解读、埃博拉病毒等传染性疾病的疫苗研制进展等,这里的重要性侧重的是社会意义。

科技新闻的接近性,是指科技新闻内容直接或者间接和民生相关、和老百姓的生活有交集。换句话说,和受众有心理上、地域上的接近性。例如,转基因作物安全性、食品健康和安全营养,环境污染等等。

科技新闻的显著性,主要指的是科技界的名人或者知名科学家的动态,西方新闻学教科书里曾经有过一个著名的公式:“名人+普通的事=新闻”。另外,显著性还体现在著名科研机构的动态、重要科技奖项颁布信息等方面。例如,科学界知名人物的言论或著名科学家的学术活动;自然出版集团推出的全球科研机构排行榜;诺贝尔奖获奖信息等。

科技新闻的趣味性。趣味性体现在科普新闻报道中较多,“长得像塑料袋的僧帽水母为何不能随便碰?为什么土拨鼠的叫声那么萌?”这些自然界多姿多彩的生物特征,满足了受众的好奇心。趣味性被西方新闻学者译为Human Interest,还可以延伸至人情味、崇高的科学精神等。人情味主要表现为科技人物新闻里的情感要素,而情感作为科技新闻人文色彩的重要因素,通过再现丰满的感情世界,让受众体验人物的喜怒哀乐,使科技新闻发出震荡之声[ 4 ]。

3.2 实践原则:一个核心,四个方向

基于新闻价值的特性,结合科技传播工作实践,笔者对常见的科技新闻传播内容进行梳理和归纳,探索以“一个核心,四个方向”为原则的内容选择模式。

3.2.1 以重要科研成果宣传为核心,倡导科技创新价值观

在科研机构,科研成果是宣传的核心内容。但问题是,如何来判断适合媒体宣传报道的科研进展内容呢?不少人以影响因子(Impact Factor)高低作为判断是否适合新闻宣传的标准。笔者认为,不妨引入新闻价值标准来判断。

1)多数发表在高影响因子期刊上的学术成果,之所以值得做新闻宣传,不仅仅因为影响因子本身,而是因为符合新闻价值要素的特性。一方面,不管是发布在知名期刊上的学术成果,还是知名科学家的科研成果都能体现新闻价值的显著性;另一方面,在高影响因子期刊上发表的学术成果,很多都是突破性进展,具有重要性、接近性等价值要素。

2015年5月18日,中国科学院上海生命科学研究院植物生理生态研究所林鸿宣院士研究团队在国际顶级遗传学杂志《自然遗传学》(Nature Genetics)上发表了关于 水稻抗高温基因的科研成果。在这项科研成果中,多个新闻价值要素集中呈现:

(1)显著性。首先体现在人物上,林鸿宣院士是植物学领域知名科学家;其次,《自然遗传学》(Nature Genetics)是《自然》(Nature)期刊的子刊,《自然》是国际自然科学领域三大期刊之一,以报道和评论全球科技领域里最重要的突破著称。

(2)接近性。随着全球气候变化,高温已经成为威胁包括水稻在内的粮食安全的最主要因素之一。而水稻是全球一半以上人口的主粮,尤其对我国而言,关乎老百姓“口粮”,具有明显的接近性。

(3)重要性。林鸿宣院士研究团队成功分离克隆到了抗高温的“非洲稻”中“不怕热”的抗逆基因,并将该基因导入到了我国的栽培水稻品种中,为作物抗高温育种提供了极为重要的理论基础。这条新闻线索催生了各大媒体的多篇报道:《中国科学家成功克隆水稻抗高温主要基因》(新华社)、《科学家成功克隆出抗高温基因,推动水稻抗高温研究发展》(央广网)、《科学家发现新的植物抗高温基因,水稻“高温不死”还能增产》(澎湃新闻)、《我科学家成功克隆水稻抗高温基因》(《光明日报》)、《沪上科学家在世界上首次发现农作物抗热基因位点:借非洲稻基因,新米有望提前吃》(《解放日报》)、《酷暑天,水稻不再蔫头耷拉——上海科学家率先找到水稻“不怕热基因”》(《新民晚报》)、《科学家克隆出控制高温抗性的数量性状遗传位点——水稻从此不怕热》、《上海科学家锁定水稻耐高温基因》(《上海科技报》)。

2015年8月7日,中国科学院上海生命科学研究院神经科学研究所于翔研究团队发表在《细胞》(Cell)上关于神经环路修剪竞争机制的研究成果,也包含了多个新闻价值要素:

(1)显著性。首先,于翔研究员在发育神经生物学领域有较高的知名度,她曾荣获第十一届“中国青年女科学家奖”。其次,发布期刊也具有显著性:《细胞》是国际自然科学领域三大期刊之一。

(2)接近性。该科研成果接近民生,对于教育工作者或者家长具有很强的吸引力。该研究发现在幼儿至青少年时期,大脑感觉皮层和运动皮层神经网络的发育性修剪机制遵循竞争的原则——赢者获得更多的资源、败者接受被修剪或消退的“惩罚”,这一发育性修剪的过程依赖于外部的感觉刺激。因此,在这一时期,研究认为给予足够的感觉刺激和运动训练对于跳舞、踢球、弹钢琴等感觉运动类脑功能的开发尤为重要,这就为教育要遵循的大脑发展规律提供了理论依据。多家媒体对此科研成果刊发了报道,其中《神经“修剪”分寸关乎自闭症发病》(《解放日报》)、《大脑神经环路修剪“赢家通吃”》(《新民晚报》)等报道尤为生动形象。

2)有些学术成果虽然发布在影响因子不高的期刊上,但新闻价值却不低。这类科研成果,也受到媒体的热切关注和广泛报道,因为有趣味性、接近性等新闻价值要素。

中国科学院上海生命科学研究院神经科学研究所副研究员龚能有一项研究成果,该成果显示:猴子经过训练可以学会照镜子,认识到镜子中的猴子就是它自己,而且似乎还喜欢上了照镜子。这一科研成果在2015年1月8日以《视觉感觉偶联训练后恒河猴在镜前表现出自我识别行为》为题发表在美国学术期刊《当代生物学》(Current Biology)上,该期刊2015年影响因子为8.98,和《细胞》(Cell)、《自然》(Nature)、《科学》(Science)的影响因子相比不算太高,且科研人员也并非知名科学家,但是,此项科研成果具有极强的趣味性,并因其有助于了解人类自我意识的起源和神经机制而具有接近性和重要性,捕捉到新闻线索后的媒体采访络绎不绝。其中,英国路透社记者在报道里还为小猴子照镜子的照片配了一首小诗: Mirror, mirror on the wall, whos the fairest monkey of all? (魔镜、魔镜、请你告诉我,谁是世界上最美的动物?)实践证明,这个有趣的科研成果被国内外多家媒體转发,其传播效果超过了预期,甚至超过了不少高影响因子科研成果的新闻报道。

3.2.2 聚焦科技人物,弘扬爱国奉献科学精神

通过新闻媒体弘扬科技人物爱国奉献的科学精神,展现我国科技人才软实力和科技强国梦,这是除了科研成果以外,科技传播者需要着力宣传的一个重点方向,也是符合新闻价值要求的内容选择。

科技人物新闻就是以介绍科学家、技术专家的典型事迹为主要内容的新闻。这类新闻不是为了报道新的科学发现,而是集中笔墨弘扬科技人物的精神风范和不平凡的事迹。这类新闻主要以人物风貌为主线, 而不是以科技成果为主线[5]。

我们可以把科技人物进行细分,挖掘不同科技人物的新闻价值。

1)院士群体。从新闻价值角度来看,院士是学术界知名人士,体现了新闻价值中的显著性要素。根据上文提到的“名人+普通事=新闻”的说法,我们熟悉的“布鞋院士”的系列新闻报道就诠释了这个道理,若普通教师穿布鞋讲课谈不上是新闻,但是李小文院士穿布鞋讲课就成了各大媒体追逐的新闻热点。

中科院与新华社合作的新华视界“中国智慧:院士情怀”专题,也瞄准了院士群体的新闻价值,以人物的显著性为基础,结合众多人物在科研领域的重要成就、价值信念、人生经历,着力在重要性、接近性、人情味上拓展并提升新闻价值,取得了很好的传播效果。

中国科学院上海生物化学研究所老所长林其谁院士是一名德高望重的科学家,同时也是知名科研机构的管理者。他为学勤勉、学为师范、公而忘私;他管理讲规矩、科研重创新;他做所长十余年,没有分一套房子给自己;他爱讲笑话,喜欢喝“可乐”。他如今年逾古稀,即使腿脚有些不方便,外地出差坚持不带助手,生怕给别人多添麻烦。林其谁院士的事迹集纳了显著性、趣味性、接近性等多个新闻价值要素;各大媒体记者通过采访为受众呈现了一批科技人物报道佳作:《我就想在研究所多待上一会》(《中国科学报》)、《爱读书擅解难题,做榜样舍我其谁》(《新民晚报》)、《爱骑车租房住的老所长》(《解放日报》)、《动脑筋总是更有趣一些》(《文汇报》)、《林其谁:科研要乐在其中》(《上海科技报》)、《生命科学“舍我其谁”》(《青年报》)等。

此外,两年一次的院士增补结果,也是新闻媒体关注的热点。科研机构应及时向媒体提供新闻线索,让百姓眼里“高大上”的院士“走入寻常百姓家”。

2)典型科技人物。这类科技人物的新闻价值除了知名度,还侧重在人物背后的故事性、科学精神、社会责任感等。

2016年6月上旬,众多媒体对中国科学院上海生命科学研究院神经科学研究所蒲慕明所长的人物报道引起了受众的关注:《华裔科学家蒲慕明获格鲁伯神经科学奖》(新华网)、《格鲁伯奖得主蒲慕明:具有中国情怀的世界级科学家》(央广网)、《逆生长的,是一颗对科学的初心》(《解放日报》)、《有价值的科研不靠奖项来判断》(《文汇报》)、《Gruber神经科学奖得主蒲慕明:发表论文,不是科学家最重要的事》(《新民晚报》)、《蒲慕明:建好神经所是我这辈子最重要的事》(科学网)。这些人物报道的新闻线索是:2016年美国时间6月7日,世界神经科学领域最高荣誉格鲁伯奖(Gruber)授予蒲慕明,以表彰他在大脑神经可塑性的分子和细胞机制研究方面做出的开创性工作。新闻价值分析:

(1)显著性。首先,奖项的显著性。格鲁伯奖包括天文学、遗传学、神经科学等三个领域的奖项,旨在奖励在上述科学领域里做出卓越贡献、对该领域发展有深远影响的科学家,曾有位神经科学领域的获奖者在2014年获得诺贝尔奖。其次,获奖人蒲慕明的知名度。蒲慕明是国际著名的神经生物学家,是中国科学院外籍院士、美国科学院院士。美国《科学》(Science)期刊有篇报道称他为“科学界的一位超级明星”。

(2)重要性。蒲慕明的研究成果对神经科学发展具有重要价值和影响。在格鲁伯奖的颁奖理由中,提到了蒲慕明对神经科学领域“异常广泛的影响”,认为他开辟了许多新的研究途径:他在上世纪70年代建立的“光漂白”技术,至今仍是测量细胞内蛋白运动速度的标准实验方法;他创立了生长锥转向分析这一简洁实验分析手法,成为实验室里常用的标准实验方法。颁奖理由还提到他对国际科学研究发展的贡献“更令人印象深刻”:从1999年起,他致力于打造一个世界一流的神经科学研究所。

(3)接近性。蒲慕明的经历体现了普通公民的社会责任感,与公众具备心理上的接近性。蒲慕明20世纪70年代在美国读研究生期间积极参与了留美台港学生的保卫钓鱼岛运动;80年代末开始参与“认助中国乡村教育项目系列”工作,协助中国贫困地区提升教育质量和普及科技知识;自2005年起,他每年都带神经所师生开展科普支教活动,为科教资源贫乏地区捐款、捐书、建图书馆、举办教师培训、开展科普夏令营等。

(4)人情味。蒲慕明是一个科学家,也是一位父亲,他为自己优秀的女儿感到骄傲。她的女儿投身于保护弱势群体的事业中,在美国成立了“全美家佣联盟”,促使美国各州议会通过家佣人权法案,因此先后入选《时代》周刊“全球最具影响力的百大人物”和《财富》杂志“世界上最重要的50位领袖人物”等。一条线索蕴含多个新闻价值要素。由此我们不难理解此人物报道被广泛关注和多方转载的原因了。

3)普通科研工作者。有人说,科研是场寂寞长跑,往往“十年磨一剑”。如果没有对这份事业的热爱和投入,坚持下来都很难。普通科研人员默默无闻,为了科学事业夜以继日地奋战在实验室里。夜晚的实验室,不见硝烟,但同样精彩。从新闻价值角度来看,科研人员的科学精神是我们需要传递的正能量,这种为理想奋斗的工作状态和公众具有心理上的接近性。《中国科学报》记者在捕捉到这一新闻线索后,采写了《实验室里挑灯夜战的年轻人》一文,真实生动地描绘了普通科研工作者身上的拼劲和闯劲,以及对科学事业的韧性和执著。

3.2.3 立足国家战略需求,挖掘重大科技活动的新闻内涵

对于科技领域里的各种活动,是否都值得媒体传播报道呢?同样以科技新闻价值标准来判断。與此同时,科研机构挖掘出活动本身的社会意义和新闻价值,并寻找传播国家创新驱动发展的战略的切入点。

2015年适逢人工全合成结晶牛胰岛素诞生50周年,中国邮政定于2015年9月17日(50周年当日)发行《人工全合成结晶牛胰岛素五十周年》纪念邮票,举行邮票首发仪式,相关单位举行系列纪念活动。此项科技成果和系列纪念活动的新闻价值在于:

1)成果的重要性。人工全合成结晶牛胰岛素是世界上第一次人工合成与天然胰岛素分子相同化学结构并具有完整生物活性的蛋白质,在生命科学发展史上具有永恒的意义。这项科研成果被誉为“中国人民在攀登世界科技高峰征程上的一座里程碑”,是中国科学家为人类科技进步做出的重大贡献,极大提升了中国科学事业的国际影响力。

2)显著性。首先表现为成果完成机构的显著性,中国科学院是科研国家队,北京大学又是老百姓心目中的最高学府,知名度不言而喻。其次表现为科研人物的显著性。当年组织领导参与此项工作的科研人员,如今很多都已是赫赫有名的科学家。再次表现为这项科研成果带来的荣誉也受世人关注。这一原创性工作曾获1982年国家自然科学一等奖,还曾与诺贝尔奖擦肩而过。

3)家国情怀和科学精神。我国正处于从科技大国向科技强国迈进的关键阶段,而当年却是积贫积弱。不少科研人员怀揣科技报国的信念从英美等国学成归来,这种家国情怀与科学家们“敢于攻坚克难、勇于攀登高峰、善于协同创新、甘当无名英雄”的“胰岛素精神”相融合,有助于激励新一代科技工作者为深入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贡献力量。

基于以上分析,中国科学院上海生命科学研究院生物化学与细胞生物学研究所联合中国科学院有机化学研究所、北京大学开展了纪念人工全合成结晶牛胰岛素50周年主题科技传播活动,积极拓展报纸、广播、电视等传统媒体以及网络新媒体传播渠道,以多种传播形式进行科技传播,呈现出“融媒体、立体化、多角度”的特点。主要形式包括:

1)新闻报道。以纪念人工全合成结晶牛胰岛素50周年老科学家媒体见面会和纪念邮票首发仪式为切入点,《人民日报》、中央电视台、中央人民广播电台、新华社、中新社、《光明日报》《中国科学报》《中国青年报》《解放日报》《文汇报》《新民晚报》、上海人民广播电台、shanghai daily等中央和地方主流媒体集中播发了二十多篇报道(不含转载),包括:《我国纪念人工全合成结晶牛胰岛素50周年》《人工全合成结晶牛胰岛素50周年,科学家半个世纪再聚首》《人造牛胰岛素50岁,纪念邮票在沪首发》《新时代科研更需“胰岛素精神”》《一粒蛋白的前世今生》等。

2)專题纪录片。中央电视台《大家》栏目和上海科教电影制片厂拍摄的《纪念人工合成牛胰岛素50周年》、《一个蛋白质的诞生》两部纪录片,带领受众一起回望并感悟那段历史背后于无声处的惊天动地。

3)纪念文章。《人民日报》在纪念人工全合成结晶牛胰岛素50周年当日(9月17日),刊发了题为《弘扬献身求实团结奋进胰岛素精神,勇担科技与创新驱动发展重要使命》的纪念文章,与1966年《人民日报》刊发的题为《我国在世界上第一次人工合成结晶胰岛素》新闻报道相隔半个世纪。

4)科普文章。上海少年儿童出版社《十万个为什么·少年科学》杂志刊发了《中国制造的“胰岛素”》科普文章,让科学的种子在孩子们心中发芽。

5)报告文学。曾荣获鲁迅文学奖的作家铁流以人工全合成牛胰岛素为主题采写报告文学,纳入中科院、中国作协、中国科协合作的《创新报国70年》纪实性大型科学文化与科普文学丛书之中。

6)纪念专刊。中国科技核心期刊《生命科学》专门为人工全合成结晶牛胰岛素50周年制作了纪念专刊。

多样化的传播形式让这项半个世纪前重大科研成果再次进入公众视野,为弘扬传承“胰岛素”精神起到了良好的传播效果。

3.2.4 提高全民科学素养,推进科普新闻报道

科学普及,任重道远。第九次中国公民科学素质调查显示,2015年我国具备科学素质的公民比例为6.20%。上海、北京和天津的公民科学素质水平分别为18.71%、17.56%和12.00%,位居全国前三位,但是也仅达到美国和欧洲发达国家世纪之交的水平。

没有全民科学素质的普遍提高,就难以建立起宏大的高素质创新大军。2016年5月30日,在全国科技创新大会、两院院士大会、中国科协第九次全国代表大会上,***总书记提出,科技创新、科学普及是实现创新发展的两翼,要把科学普及放在与科技创新同等重要的位置。希望广大科技工作者以提高全民科学素质为己任,把普及科学知识、弘扬科学精神、传播科学思想、倡导科学方法作为义不容辞的责任,在全社会推动形成讲科学、爱科学、学科学、用科学的良好氛围。

科普新闻报道是除了“全国科技周”“中科院公众科学日”等科普活动之外科技传播的重要渠道。对科普文章进行新闻价值判断,依托科普文章寻找新闻线索,也是一种有益尝试。2013年中国科学院上海生命科学研究院健康科学研究所一位研究生写了一篇关于《神奇的再生研究模型——涡虫》的科普文章。文章主角涡虫是广泛生活在清澈的池塘和溪流中的一种生物。涡虫再生能力非凡,一条不到两厘米的涡虫即使被切成200多块,切下的每一块都能再生出缺失的组织,并最终长成完整的涡虫。涡虫的再生过程也非常迅速,它能在一周内重新长出被切的肌肉、皮肤、肠道、生殖系统,甚至整个大脑。两个世纪前,科学家们就发现了涡虫强大的再生能力,但对它的研究直到近几年才得以进行。用新闻价值要素判断,涡虫的再生机理,首先具有趣味性。其次,具有接近性。由于人体也存在类似的细胞,通过分析涡虫这种细胞修复再生能力,能帮助理解和探寻人类细胞组织再生和长寿的奥秘,这显然是医学界和老百姓关心的内容。不少媒体记者根据此科普文章,顺藤摸瓜,精心采写了一批关于“涡虫”的科普新闻报道:《人体也能无限再生吗?》(《解放日报》)、《涡虫:具有再生能力的模式生物》(《文汇报》)、《中国科学家利用“涡虫”研究再生基因取得重要进展》(新华网)、《涡虫:神奇的再生研究模型》(《光明日报》)等。

以新闻价值标准观察身边的事物,从大众预知未知的视角审视搜索新闻线索,也会有意外收获。2013年1月新华社《动物纪念碑背后的生命尊重》就是这样一则科普新闻报道。中国科学院上海生命科学研究院实验动物中心,是一个拥有近半个世纪悠久历史的中国实验动物基地,这里有专门为实验动物树立的纪念碑,上面刻着“谨以纪念为生命科学研究而献身的实验动物”。我们知道,在人类的生命科学研究中,动物实验是第一道防线,也是最后一道防线。每一种新药的研发,必然首先要在动物体内试用;每一种新的生理现象的发现,绝大多数也来自对动物的观察。到目前为止,动物实验在生命科学研究中的作用还无法替代。分析一下新闻价值要素:

1)好奇心与人文关怀。给动物立碑,听上去很新奇,这首先就能引起受众的好奇心。研究机构里的实验动物有哪些?它们扮演了怎样的角色?关于实验动物,公众还不是很了解。实验动物为人类健康和医学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为动物立碑也是人类理智与情感的升华。

2)显著性。为实验动物建立这座纪念碑是在2002年,据说在当时的科学界尚属首次。知名科学机构的这样一个不平凡的举动,从显著性角度来分析,新闻价值颇高。在新华社报道刊发一年半以后,中央电视台《焦点访谈》栏目记者循着线索采访拍摄,制作了2014年国庆节专题节目《不能忘却的纪念——生命之光》。从新闻价值角度分析,这在意料之外,也在情理之中。

4 结论

总之,在科技传播过程中,若能以科技新闻价值标准为尺度,以“一个中心、四个方向”为原则,在日常工作中不断积累和实践,将会得到事半功倍的传播效果。

科技传播工作者要以挖掘出具有思想深度和传播价值的好新闻为目标,带着新闻敏感,在聚焦科学前沿和热点、关注知名科学人物动态的同时留意普通科研工作者、善于捕捉科学和新闻相碰撞后的火花,方能让科学知识和科学精神如蒲公英的种子播撒开来。

参考文献

[1]谭天.从“新闻学与传播学”到“传播学与传媒学”[J].新闻记者,2015(12).

[2]矫健.科技新闻传播如何贴近受众[J].科技传播,2012(4):1.

[3]李良荣.新闻学概论[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6:291.

[4]刘建明.为科技新闻增值的人文要素[J].新闻大学,2000(1):26-29.

[5]刘建明.科技新闻类型和价值要素[J].声屏世界,1996(5):23-25.

免责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